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16“送礼”威克岛之抢滩

海上长城 416“送礼”威克岛之抢滩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十点钟,印度洋号驶离威克岛,向东疾驰。

战斗从打响到现在,已经整整七个小时,日军早该反应过来了。对于特鲁克基地的日军,海抗军无从得知其舰队组成,也不知道日军会如何反应。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小鬼子绝对不会坐视威克岛失守。七个小时过去,海抗军没有发现日军侦察机,轰炸机,这已经是超乎预料的幸运。

假如特鲁克日军在战斗打响之后立刻派兵,那么日军舰队最快到达海抗军潜艇拦截线--也就是威克岛东南四百公里处,大约需要航行一千三百公里,即使是三十节高速的战舰需要二十个小时。到达威克岛至少要近三十个小时。

也就是说,海抗军的登陆部队在二十一日凌晨以前差不多是绝对安全的状态。在二十一日中午十点钟(注:威克岛早晨四点天亮,傍晚六点天黑,十点钟差不多算是中午。)也是相对安全。

不过这个推断,建立在日军在海抗军开始空袭时立刻出兵的基础上。事实上,日军根本不可能动作如此之快,战舰出航的准备工作非常麻烦,不是三五个小时就能完成的。

根据海抗军参谋们的分析,日军最有可能到达海抗军潜艇拦截海域的时间应当在二十一日中午十点。

在此之前,佘劲松的陆军必须占领威克岛。海抗军不能陷入两面作战的危机。

海军方面,在二十一日中午十点以前,印度洋号航母也必须完成补给,重新回到最佳作战区域。

也就是说,印度洋号航母的备战时间差不多有二十四个小时。看似时间充足,但是实际上相当紧张。要知道印度洋号需要向东疾驰四百公里。才能开始补给。

预定集结地点既不在舰船航线上,也不在空中航线上,虽然安全,但是却无依无靠,海抗军只能在大海中补给。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是天气仍然如同今日风平浪静,碧空如洗,以海抗军的中途补给作业水平也需要十多个小时。

加上印度洋号航母的航行时间,二十四个小时其实并不够用。

另一方面,参谋们的设想很合理。也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但是,谁也不知道日军会不会有舰队已经在海上奔赴威克岛。

在印度洋号航母离开的二十四个小时内,能够给威克岛海抗军佘劲松支队,以及三艘高速商船,保驾的力量极其薄弱。

论数量。或许不算少。但是战斗力却不好估算:一艘刚刚列装的自由龙号航母和一艘平倭号驱逐舰,四艘霸下防空驱逐舰。六艘战舰说起来不算少。但是真正的战斗力怕是连一艘日军重巡洋舰都难相抗。(海抗军的野猫战机。由于加装了火箭助力,携带炸弹的能力严重不足,只能携带一枚六十磅炸弹,对于重巡洋舰没有多少威胁。)

如果天气差一些的话,自由龙号航母上战机无法起飞,说不定日军出动三两艘驱逐舰就能使得护航舰队全军覆灭。

对于具体的战斗。李广其实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精力,手下一干军官足能胜任。但是‘意外‘却是李广不得不考虑的。

以海抗军现有的力量,只要天气状况好,日军即便是出动航母和战列舰。李广也丝毫不惧。但是天气一旦转坏,那么海抗军立刻就会陷入危局。这个危局可不仅仅是海军,还有已经登陆的佘劲松支队。

念及此处,李广对于法国和美国搅局,扣押海抗军大西洋号战列舰,恶感更增几分。

如果有大西洋号战列舰在手,此战海抗军何至于走钢丝一般的算计时间,在战斗最激烈时放弃了战场支援。

又何至于李广的一大半精力都消耗到了天气上,抬头看天几乎成了李广这几个小时最最频繁的一个动作。

十点半钟,李广作出决定---谎报军情。一份电文立刻飞向美军珍珠港基地:海抗军已经攻克威克岛,等美军接收。

要知道,海抗军才刚刚登陆威克岛,虽然仗打的还算顺手,但是要想彻底肃清威克岛日军,还需要时间。

电文中,李广特地说明,海抗军只有“一艘”航母,无战列舰和巡洋舰。

反正美军最近的基地中途岛距离威克岛一千九百五十公里,而珍珠港更是在三千五百公里之外。

中途岛虽近,但是却不大可能有像样的舰队。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想抽调兵力还是得从珍珠港出发。美军动作再快,赶到威克岛也需要四五天以上时间。

李广发出这份电文,意味着佘劲松即便是在二十四个小时内必须拿下威克岛,而海抗军还要在威克岛帮美国人坚守四天时间。

--------

李广向美国通报战况,正是时候。

十一点钟。

美军六架b17轰炸机正好到达威克岛附近海域,这是美军对威克岛的例行轰炸。天气状况只要足够好,美军是不会让小鬼子过的太舒服的。

但是,今天不同。

美军这六架b17还没有到达威克岛,就被自由龙号航母侦察机雷达发现。随即十二架野猫战机拦截了这六架b17,美军飞行员立刻就是一片混乱。

这是海抗军侦察机第一次在战场上发现非己方的战机,雷达技术初见成效。

不过,海抗军战机拦截,加上美军及时的联络,这六架b17及时收手,没有出现炸弹落到威克岛的悲剧,也没有出现海抗军攻击美军轰炸机的状况。随即美军轰炸机乖乖的返航。

才搭载战机两三天时间,自由龙号航母的作用就开始在战场上显现,舰长黄中华的表现很令李广满意。

差不多也是同样的时间,海抗军潜艇一队击沉了一艘日军补给船。其实这艘补给船就是几天前补给威克岛的那艘。当时这艘船虽然被海抗军无线电声呐浮标发现,但是距离潜艇太远,海抗军追之不及。这一次。该小鬼子倒霉,茫茫大洋上,竟然正好在狻猊二号潜艇不到一公里距离穿过。

这简直是打着灯笼找不着的好机会,于是狻猊二号立刻奉送了两枚鱼雷。不过小鬼子这艘高速补给船速度太快,仅仅命中一枚鱼雷。遭受重创的商船,冒着狼烟,竟然动力未失,还能歪歪斜斜的逃命。

海抗军潜艇没有继续补射,一艘两三千吨的补给船还不值得再次浪费宝贵的鱼雷。为了保证预警线的完整,狻猊二号潜艇也没有追击。反正那样一艘船中一枚鱼雷,除非运气逆天,一般的来说绝对的不可能回到日军特鲁克基地。

-------------------

威克岛。

日军主堡垒的火焰还在冲天燃烧。

海抗军登陆艇已经冲上沙滩。登陆艇的舱门一开,海抗军战士如同潮水一般的蜂拥而出。

战士们浅水中迅速冲向滩头,两个两栖连的兵力。分成两队从两边冲上沙滩。

佘劲松带领指挥部人员在队伍的中部迅速登陆。战士们仓促的寻找掩体躲藏,佘劲松依着一块礁石隐蔽身形。举起望远镜判断一下战场局势。

“人”字形的威克岛。一撇一捺构成了整个小岛。海抗军登陆的威克岛的一侧,是日军机场所在。长度三公里左右的长条形半岛,宽度不过五六百米,平行修建了一长一短两条跑道,几乎占据了整个半岛。

海抗军炮火按照计划打的有板有眼,两个附属岛屿上。海抗军的炮群形成交叉火力网,能够打击到威克岛每一个角落。

皮尔岛上的122mm重炮,此刻正在进行阻断射击,密集的炮弹爆炸拦腰切断了机场跑道。把海抗军的登陆区域。用火力隔绝出一个五百米见方的区域。

海抗军的部署是这样的:一个两栖连按照既定任务准备在机场中部,也就是半岛的中央地带布置防线。另一个两栖连立刻开始着手清理区域内的日军残留。

指挥官佘劲松刚刚俯身于一块礁石后方,大多数战士还在浅水区涉水。异变顿生。

已经被火炮犁地般打击过的区域,日军的轻重机枪竟然密集开火。

佘劲松经历了极为危险的一幕,他刚刚掏出望远镜观察战场,一颗机枪子弹就命中了望远镜。精致的望远镜被一颗子弹立刻打成碎片,剧烈的震动使得佘劲松双手发木,好半天才感觉到疼痛。

就那么一眨眼的时间。机枪子弹如同鞭子一般横抽在海水中,沙滩上,礁盘上。日军密集的火力封锁了整个登陆滩头。

战争的法则实在残酷。仅仅是那么一小会儿,近岸的水里,到处漂浮着两栖连战士的尸体,象河水里漂的一截截木头,鲜血立刻染红了海水。

佘劲松等一小波人所在的海滩长约五十米,纵深不到二十米。

所有人被日军的火力死死钉在沙堤下,根本无法抬头,更无法还击。

佘劲松反应速度很快,立刻大吼“手榴弹,烟雾弹。”

激烈的枪声中,他的声音传不太远,不过很快的就有更多的指挥部官兵加入吼叫。

海抗军官兵立刻纷纷投弹。手榴弹并不能炸中鬼子,烟雾弹也不能杀死鬼子。但是纷纷爆炸的手榴弹和烟雾弹却能使得日军机枪手看不到目标。

耗费数百枚手榴弹和烟雾弹,虽然没有能杀死哪怕一个鬼子,但是却为登陆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几分钟时间。

当硝烟和烟雾散去,日军的机枪虽然还战据优势,但是却已经不能肆虐屠杀。海抗军战士们已经登陆,各自找到了隐身所在。

就这么几分钟时间,海抗军伤亡近百人。佘劲松指挥作战,从未吃过这么大的亏。当初李广一再强调,岛屿进攻战的困难。李广是从后世的电影和书中汲取的岛屿进攻战的残酷印象,什么硫磺岛家书之类的电影,李广看过好几部呢。

佘劲松虽然有思想准备,但是却没有如此深刻的认识,要知道,海抗军登陆区域已经被炮火仔仔细细的犁地一般的炸过数遍,但是地下坑道和暗堡中的鬼子仍然如同蟑螂一般的幸存不少。

这是血的教训。佘劲松心疼的滴血,眨眼间伤亡近百人,全是两栖部队的精锐官兵。此时佘劲松双眼冒火,连连下令。

就在这段沙堤的正前方足足有五个日军暗堡,有的暗堡完整无缺,有的已经被炸成废墟。但是现在,这五个暗堡中的小鬼子全在疯狂开火。

距佘劲松四五十米的地方,有一个暗堡。这个暗堡位置最正,对海抗军的压制最有力,一挺重机枪喷着火,压得几十米范围内海抗军战士无法抬头。

刚才对海抗军杀伤最惨重的就是这个暗堡。暗堡的射口不到一尺宽,隐藏在珊瑚礁中间,如果不仔细看,几乎辨认不出来。

佘劲松看的清楚:一名战士想匍匐前进到暗堡附近,却刚爬出沙堤,就被打死,鲜血立刻染红了白色的沙滩。

日军的火网密不透风,鬼子或许是被火烧堡垒刺激,此时一反常态,出奇的大方,一点点都不吝惜子弹。

佘劲松赶忙止住无谓的进攻。迅速调整战术,很快的海抗军就组织了好几个小队。

每个小队的组成都差不多,一挺轻机枪和几支**沙冲锋枪,几只m1步枪。战士们开始努力反击,全力封堵日军射击孔。这种战术,佘劲松在山地战中多次使用,非常有效。不过有一个前提,战士们的枪法必须好,一抬手就得能命中目标。

海抗军开始封堵射击孔,战士们的射击水平就展现了出来,几乎每个步枪手都能轻松的命中射击孔。期初鬼子的重机枪顶多是受到干扰,射速降低,但是渐渐地就难以保持连贯射击了。

在佘劲松前方,一个海抗军爆破手携了一根爆破筒,如同蛇一样悄悄向暗堡爬去。他爬得低极,鼻子在沙上拱出一条沟。

鬼子的子弹,海抗军的子弹在他身边啾啾直飞,打的尘土四溅。

在海抗军枪声停歇的一刹那,爆破手跃身而去,猛力把爆破筒塞进了暗堡的射击孔。

一声闷响,地堡冒出一股呛人的黄烟,日军火力点报废。

随后的战斗,海抗军冲锋枪加手榴弹战术发威封锁了一个又一个的坑道出口,火焰喷射器更是如同敲门的死神,日军残余兵力盘踞的坑道一条条的被地狱火光临。

佘劲松带领的第一波登陆部队,两个两栖连,五百余人,在两个小时就伤亡过半。

伤亡虽大,但是佘劲松不仅牢牢的控制了登陆场,更是建立自己的营指挥部。指挥系统恢复之后,海抗军开始陆续登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