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八十七章 十大厂和十大研发

海上长城 第八十七章 十大厂和十大研发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最近石像岛的发展越来越好,不知不觉中石像岛有了十家企业,而有关军事的研发小组也达到了十个。

十家企业中,民营的五个。占用人数最多的是捕鱼,其次是鱼肉压缩饼干厂。然后是子弹厂和肥皂厂,和一个建筑公司。

而海抗军直属的五个企业,人数最多的是潜艇船坞,其次是电厂。而鱼雷厂和炮厂以及炮弹厂和刚刚开始建设的发shè药厂。

这个发shè药厂是刚刚开始建设的,袁晔教授招来的人群中,真正的人才济济。李广只想到了利用那种大胖鱼造肥皂,而薛宝印这个化工专业的工程师则提出可以利用大胖鱼的油脂制造硝化甘油,然后造出无烟火药。

二战中无论子弹还是炮弹的发shè药基本上都是这种无烟火药。李广在二十一世纪对于战争机器了解的其实很少,而薛宝印指出德国rì本制造发shè药竟然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采用了鲸鱼的油脂,而这种大胖鱼的油脂和鲸鱼油类似。

为此,李广专门拨款二十万美金,已经开始采购设备,建设厂房,准备把这种大胖鱼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每月都有几千吨的大胖鱼,制造硫磺肥皂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

所有的企业中,发展最好的不是潜艇船坞,毕竟现在只是建起了一个船坞,并没有开始投产,还处于筹备阶段。

目前发展最好的企业是鱼雷工厂。李广一直以来缺乏管理和技术人员,现在鱼雷生产已经有了两个合适的主管。生产管理厂长余庆中,总工程师雷成功。两人的姓氏合到一起正好是鱼雷,这两个人对于目前的海抗军来说是最为适合管理这个规模不大,却无比重要的单位。余庆中在国内,曾经在上海自己开办了一架钟表厂,对于jīng密工业的管理很是有一套。而余庆中本人和苏茂德有些亲戚关系。总工程师雷成功在英国留学,回国后曾经在国内海军造办担任过水雷研发工作,算是内行。

这两个人的加入,立刻使得鱼雷厂的管理走上正轨,提高了鱼雷质量也降低了成本。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别看一个厂每月只生产个二三十枚鱼雷,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材料,零件无一不是最先进的,产值很是惊人。完善的管理无疑会极大的降低成本,而一旦科研工作能够进入良xìng循环,那么鱼雷的质量将会得到提升。

对于海抗军来说,鱼雷的生产至关重要。没有鱼雷貔貅号潜艇出海就没有武器。而提高鱼雷的xìng能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研发和制造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根据李广的下一步扩军计划,鱼雷的产量必须提高。而鱼雷家族中的另一个产品--热动力鱼雷必须提高xìng能。在确定了两个鱼雷厂的领导之后,李广总算轻松不少,诸葛亮之叹少了许多。

炮弹厂最近有了突破,已经开始制造榴弹,质量或许不很好,但是已经能够使用。

以此为标准,炮弹厂步入正轨。现在虽然还在试制阶段,如果到年底,相信月产一百吨的炮弹不会很难。按照目前的市值,这可是二十万美元的产值。而穿甲弹和高炮弹的研发也在进行当中,在李广的计划中,将来榴弹的生产将会拨给民营,而海抗军的炮弹厂将把目标定在高炮弹和穿甲弹这样的高端产品上。不过目前才刚刚走出第一步,任重而道远。

李广最近在一项项的把产业分工,找出能够胜任的管理人员。有的研究项目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就临时指定一位,可能会不很合理,但是减轻了李广自身的压力。

作为李广自身来说,他实在不愿意涉及太多的产业项目,也不愿意涉及太多的科研项目。但问题是,他做的事情是打仗,是拼人命的。而李广又明知道海抗军欠缺,自己又知道一些,叫他不发展而去耗费战士的生命,他良心难安。

李广现在不缺钱,但是难以购买到合适的武器,尤其是大炮。海岛防御绝对不是只凭轻武器就能做到的。

大口径加农炮根本别想,就是大口径榴弹炮也很难购买。美国人销售步枪,子弹非常积极,但是大口径的火炮根本不对外销售,实际上美国人现在对战争的准备也很是不足,根本就没有多少重炮。而李广也没有更多的情报出售给苏联,也弄不到重炮。

在这种压力之下,李广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火炮生产线。仿制德式步兵炮现在已经没有多少问题,正好苏联人提供的炮钢钢坯能够制造二十四倍径的炮管。

但问题在于,炮管到现在质量还不过关。这个还真是急不得,机加工工艺只要控制严格,就能保证质量。但是热处理技术,却是需要经验的。现在一干技术人员正在努力攻关。

火炮的生产,所有的零件现在都已经解决,无论是购买还是自制都不是问题。现在就是炮管掐着李广的喉咙。

如果能解决炮管的生产难度,那么三款76.2毫米火炮就能顺利的投产。

炮管的工艺如果不能突破,不仅步兵炮,野炮不能生产。而且高炮的缺少直接的影响到了几艘军舰的防空能力。坦克也只能当推土机。

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李广本打算去一趟美国,不计代价的挖人。这时候,神奇的袁晔教授再次出手。

美国那边十二架P40战机即将交货。现在由于欧战的爆发,可能会有变化。美国人想先为法国人提供武器,而李广的订单准备后退。

袁晔教授需要去一趟美国,处理这个问题,顺便自告奋勇的招人。

李广自知,他也只是占了一点知道历史的优势,但是轮到处理问题的能力,拍马也追不上袁教授。既然如此,能者多劳,李广又给袁教授安排了几项小事。

说句内心话,李广对着袁晔一家稍有戒备,这一家实在是太厉害了,已经超出了常规。无论是在二十一世纪还是在这个时代,李广从未见过一家中出现如此多的人才。而且袁家在海抗军的重要xìng越来越高,且不说袁然管理这乌拉圭的一摊子事情,袁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不仅管理着民政,而且在五个工厂十个科研小组中无处不在。实际上就是乌拉圭那边的几个项目中也有几个担任重要角sè。

但是李广真的看不出袁教授是怎么想的,好像真的没有一点私心。如果说私心的话,也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找个如意郎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