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92 反攻之闪电和陆空协同

海上长城 392 反攻之闪电和陆空协同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ps: 感谢tchh,万只来自北方的,ruoliuc123,萧萧ckl.打赏月票。五千字大章节,求票了。

炮击刚刚结束,海抗军的装甲团已经冲出了掩体。

在海抗军薄弱的防线后方,海抗军早就布下了重装铁骑。为此,海抗军足足准备了几个月,小鬼子当然看不到的,海抗军所有的战车都在坑里蹲着,上面覆盖了原木,加了草丛伪装。

此时装甲团团长秦湛带领装甲团,冲出掩体。海抗军的装甲部队,可比日军的装甲集群要威风的太多了,四十八辆虎一坦克,加上六辆推土机,清一色的主战坦克。不过,如此威风的装甲部队,却没有一个小鬼子看见,因为能看到的都已经死了。

秦湛这个郁闷,装甲部队训练好几年,一直就没有捞到作战机会。这次好不容易派上了用场,甚至他还看到了日军的坦克,心想自己的铁骑总算有机会开荤了。

可是,炮兵那帮坏小子,实在坏的过分。人家小鬼子的九七坦克,怎么说也是自称中型坦克,就这样被一顿乱炮全都炸成了废铁。“你倒是留点给弟兄们开开荤啊。”

迫不及待冲出防线的秦湛,期望能找个漏网之鱼。但是坦克怒吼着,冲出几公里也没有见到一辆能动弹的日军坦克。犀利的虎一坦克主炮,早就填充了穿甲弹,却没有合适的目标开火,郁闷郁闷。

不过装甲团主要的任务不是消灭日军的坦克,甚至不是消灭散落逃窜的日军残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进攻进攻再进攻。

海抗军的装甲集群,轰鸣前进。对于道路两侧的日军残兵根本就不屑一顾。那些杂鱼们根本就不用装甲部队动手,步兵的弟兄们数千人规模的冲锋已经从南向北开始碾压。

装甲团跑的不慢,但秦湛仍然没有捞到战斗的机会。

令秦湛更加郁闷的是卡特勒山阵地的状况。本来秦湛认为,这里怎么也要打上一仗的。

等装甲团到达卡特勒山,仅仅坦克炮打了三两炮,机枪都没有打完一个弹链,已经轻松冲过了卡特勒山谷。

田中久一的一切部署都是按照进攻安排的军力,甚至有许多重炮在被摧毁时还都在拖车上挂着。日军上下,没有任何一个军官想到防备海抗军的反击。

卡特勒山,日军本来也就没有留守多少兵力。海抗军的远程重炮在截断了日军退路之后,顺便轰击了一番卡特勒山阵地,结果很明确,也就是秦湛看到的--整个阵地几乎没有几个人活下来。

这玩意,只能怪田中久一。他根本就没有考虑会遇到反击,日军疲惫不堪也根本没有修筑阵地。海抗军原有的阵地。可是面向北方防守的。而从南方跨空而来的炮弹。几乎是砸在了毫无遮蔽的日军头上,结果可想而知。

装甲团继续前冲,好容易发现了一个鬼子营地,可是更加令秦湛郁闷的事情发生了--轻轻一打,鬼子投降了。

要知道,在前几天的战斗中。海抗军给日军造成了七八千人的伤亡,除了死掉的两三千人,其他五千伤员全在这个鬼子营地里了。

日军弄的这个临时营地,只是一个锡兰普通的村庄。几乎都是木质的房屋,哪里能挡得住海抗军如此强大的装甲部队。被坦克火力肆虐了一番,死了一堆之后,就蔫了。

传说中誓死不降的日军,秦湛没有看到。整个过程太没有悬念。

日军步兵三下五除二就被干掉,然后军医以及伤员就呼呼啦啦的就全部投降。

在日军俘虏们目瞪口呆中,秦湛带着装甲团继续前进,甚至没有留下一个弟兄看守。反正,后面的大部队马上就会跟上,秦湛只是向司令部打了个报告,级继续向前。

不能等,再等就捞不到战功了。

和装甲团抢战功的,可不仅仅是炮兵那帮坏小子。海抗军的陆军航空兵,和战略空军今天可是大举出动。

等到了中午,装甲团到达布特勒山阵地。

这里可比卡特勒山阵地险要,两道山梁阻挡了南北通道。当初齐瑞轩就是在此处和日军打了一仗,也因此立功升为玄甲团团长的。

但是,当秦湛到达布特勒山。眼前的一切使得秦湛更加郁闷。

别的不用看,山谷两侧的山头冒出腾腾热气,山间到处都是尚未熄灭的火焰。这样的山头,根本就呆不住人。

不要说,这是被空军的那帮坏小子抢走了战功。

海抗军此战,除了使用了苏联的大纵深的战术思想,还有德军的闪电战,以及美军的空地进军。这可都是二战中摸索出来的战术精髓,李广仅仅是提出个概念,参谋军官们就开始摸索完善。

只是没有想到,大纵深的炮击战术过分霸道。在卡特勒山阵地,装甲团的闪电战没有排上用场。

其实空军也没有捞到机会。空军弟兄们一看情况不妙,再晚就捞不到战功了。飞机有翅膀,比装甲团可是快了许多倍。

结果,秦湛已经看到了。整座布特勒山已经被空军的燃烧弹肆虐的不成了样子。

空军狠啊。

要知道海抗军为了准备这场战斗,在锡兰部署的可不是战略空军和陆航空军那几十架战机,而是调来了一百多架鱼雷机。别看这些鱼雷机的飞行员全是菜鸟,但是又不需要精确打击,覆盖性的轰炸。。阵地又需要什么水平呢?只要会飞就能完成任务。

这是海抗军建军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空军行动。一共使用了一百七十多架飞机,一次性投下近两百吨凝固汽油弹。

布特勒山的阵地不小,但是也顶不住这么多凝固汽油弹的肆虐。要是论弹药投放密度,已经超过了几个小时前的炮击力度。再加上,鬼子已经传来大军覆灭的消息,鬼子被这种不讲道理的轰炸如此肆虐一把。死的死,残的残。最后残余的一点日军兵力屁滚尿流的全都撤回了摩纳勒山。

秦湛带领装甲团,奔袭上百公里。一点战功也没有捞到,气的几乎吐血。

更可气的是,下一道关口摩纳勒山,却不是装甲部队能吃的菜。坦克再牛,爬不上高山,空有强兵,却只能叹气。

数日之后,秦湛的装甲团终于发挥了一把。装甲团由海运迂回到日军防守的的亭可马里军港附近。一日激战,消灭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从背后夺取亭可马里军港,缴获无数的辎重弹药武器装备。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海抗军狂胜之下。连缅甸军那种杂牌也敢追着日军满山遍野的打了。在大胜的狂飙之下,海抗军的推进势如破竹。步步紧逼。

什么叫陆空协同进军?海抗军的进攻就是。海抗军此时在锡兰的空中力量空前强大。一百七十多架各种战机随时都可以为陆军弟兄提供增援。班排一级部队就可以直接呼叫空中支援,这样的奢侈配置,不要说小鬼子,就是现在美国也做不到。加上锡兰军在地面上的“无敌丸”进攻,日军也不是什么精锐,除了败退还是败退。

整个锡兰的战斗。在这几天时间里用势如破竹形容再恰当不过。

等到了十九日,海抗军和缅甸军已经把日军残余兵力围困在。。山。三万余日军,至此已经只剩下不到六千兵力。第二十一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山县栗花生少将侥幸没被炸死,带着几千残兵被海抗军死死的围困在摩纳勒山。

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海抗军已经不着急了。失去了所有港口,日军就是有增援部队又能如何?

更何况,海抗军现在对付日军舰队的手段已经不是前一阶段哪种窘况。仅仅战机就有一百七十多架,现在小鬼子航母来个两艘三艘的,海抗军根本就不怕。

耗了两天,山县栗花生有些吃不住劲了,竟然发动了一次决死冲锋。海抗军真是大开眼界,小鬼子竟然会玩这种送命的战术,一片片鬼子光着膀子,挺着刺刀就哇哇叫着冲锋。

这样的拼命战术,或许对新兵还有精神上的震撼,但是对于海抗军这样走精兵路线的军队,几乎是一点用途没有。在密集如雨的机枪火力面前,只有送死一条路。

死了一大堆的鬼子之后,山县栗花生也不冲锋了,只好藏在山里期盼救兵了。

在决战过程中,海抗军的黑昆仑营没有派上多大用场。但是黑昆仑营的特别参谋彦靖少校这时出了个主意,一举拿下了日军盘踞的摩纳勒山。

招数很无赖。

海抗军没有杀俘,只是不肯花钱救治而已,更是非常人道的把数千日军俘虏送到了摩纳勒山下。这些日军俘虏可全是伤兵,而且还是比较重的那种。

山县栗花生少将本来就没有几根头发,被这么一大群伤兵搞的毫无斗志。要说摩纳勒山,这里有英国人修的工事,武器弹药也充足,海抗军要是强攻,且不说需要多少时间,仅仅伤亡和消耗就受不了。

彦靖少校此招一出:仅仅五天时间,山县栗花生少将举旗投降。再不投降,几千伤兵怕是活不下去几个了。山间工事里有食物,也有武器弹药。但是却没有医药和医生,一天死个几百人,这玩意对于小鬼子来说就是一种折磨。

其实山县栗花生之所以投降,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日军的电台无法和新加坡取得联系。

鬼子有大功率电台,可惜的是这些电台不是被炸,就是被海抗军缴获。仅仅留了几部二十五瓦电台,也就是能通讯三五百公里。锡兰不大,这种电台足够陆军作战,各个部队之间的联络使用了。

但是,新加坡和锡兰距离两千七百公里,没有大功率电台,根本无法联络。

无法联络,那么新加坡也不可能知道锡兰的战况,那么也就没有援军。而海抗军干脆就围而不攻,只是到处埋设地雷,摆出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

山县栗花生有粮食吃。但问题是吃不了多少天的,了不起撑个个把月,全部鬼子就得喝西北风了。

山县栗花生已经五十多岁,还想多活两天。而他的手下大多是新兵,一群残兵败将整天哭哭啼啼,根本就鼓不起勇气和海抗军继续打下去。士气在几天之内就降到了冰点。

不是说大日本帝国皇军都是誓死不降的吗?狗屁。自杀的或许有几个,但是大多数鬼子还是怕疼的,尤其是伤兵那种凄惨的状况,更是让鬼子们心生恐惧。如果是抗战刚开始的日军精锐或许能宁死不降,但是山县栗花生带领的这帮新兵战斗力弱。意志更弱。

就这样,山县栗花生少将以下六千余人于十月二十九日投降。

李广评论:太高看小日本了。

二战最精髓的三大杀招--大纵深,闪电战,空地协同进军,对付这群日军实在是杀鸡用牛刀了。在当初制定计划时。曾经设想过战争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实际战斗过程。竟然比理想状态还要顺利。海抗军的军官。包括李广真的没有想到胜利会到来的如此之快。

海抗军官兵的战争经验并不丰富,对于自身的实力和日军的素质认识还不够深。经此一战,海抗军面对日军的优势心态完全建立了起来。

古谚:三战成军。

海抗军第一次大战应该算是索马里那场低强度战争。第二战应该算是在大唐岛的立国之战。第三战,就是这场锡兰战役了。现在,海抗军全军的心态已经彻底改变,一支内心强大。装备强大的军队经过千锤百炼已经展现在世界面前。

锡兰的惨败,在日军内部引起滔天的波澜。

军方和政界对于这次惨败简直如滔滔江水一般的喷射口水,至于日本的小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这么一场惨败。

日军之所以没有援军。不完全是没有准备增援的原因。最主要还是通讯的关系。

早在十一日海抗军反击时,日军的大功率电台就被全部摧毁了。也就是说十一日,日本南方军司令部就没有能够得到关于锡兰的消息。

通讯断绝,日军虽然感觉不安。但是大部分人还以为是天气状况影响了电波的传输。

当十六日,海抗军收复科伦坡,十七日海抗军收复亭可马里军港。

十八日,海抗军已经把山县栗花生围困到了。。山。

虽然没有彻底肃清日军,海抗军已经用电台向全世界发布胜利消息:海抗军正面击败日军四个师团(一大三小,宣传有吹牛成分。),全歼日军主力,不日将扫清残余。击毙日军第三十八军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将。

这下子,日军总算知道了锡兰战局,一下子一点侥幸心理被彻底抹去,全都傻眼。

这种战略逆转,没有人想得到。骄傲的鬼子们还甚至认为海抗军这是谎报战情。

怎么会这样呢?

十一日清晨,田中久一还还发回电报,是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准备一举拿下唐港。

怎么转眼间就败了,而且是惨败。连司令官都死了,死的还干脆利落。那可是三万多部队的,就是杀猪也得杀个几天的。

日本天皇裕仁得知,黑脸。

锡兰,已经成了日本的伤心地。

前前后后,日军竟然稀里糊涂在锡兰葬送了近六万军队。在四二年的十月份,这样的伤亡人数仅次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伤亡。

鬼子吃了这么大的亏,不报复不是鬼子的风格。日本从天皇到大本营再到南方军,全都咬牙切齿:

调兵。

但是调兵至少得十万陆军,三两万军队不够海抗军塞牙缝的。

十万人啊,真的真的不好调的。日本陆军再狂,也一下拿不出十万军队。日军占领的地盘实在过大,到处都缺兵少将,唯一能抽的部队,只有关东军。

在日军中,关东军是最精锐的部分。但是日军开拓南洋,已经抽调了大批的关东军精锐,现在的关东军有不少部队充斥着新兵,战斗力严重下降。

而且关东军对于日本来说,是什么性质?

关东军既要对付北边的苏联,还是日本最重要的后备力量,既是对中国战场的后备用力量,也是保卫日本本土的后备力量。

一下子抽调十万部队,关系到方方面面,扯皮立刻开始。

事关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荣耀,扯皮归扯皮,日本还是开始调兵了。不管日本怎么努力,调兵也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再快,也得一个月时间。

其实一直拖到了十二月中旬,这些部队才陆陆续续到位。但是到了那个时间,日本海军又有了新问题--舰队抽不出足够兵力。

其实也不只是日本海军有了新问题,日本陆军在新几内亚和瓜岛的战争也有新问题出现。

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日军这个报复计划,竟然无疾而终,最后连提也没有人提了。反正提了也没有用,纯粹是给长官们的脸上抹黑,乖巧点的,选择了当鸵鸟,脑袋往沙土中一埋,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

也有不开眼的日军军官,继续叫嚣着进攻锡兰,报仇报复。寺内寿一大将轻轻的一努嘴:瓜岛正需要这样的勇士。得,被发配瓜岛和美军死磕去了。瓜岛那是什么地方?据说瓜岛的日语发音和饥饿相同,到那里不是打仗,纯粹是挨饿的,有这些鬼子受的。(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