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50 事务繁杂

海上长城 350 事务繁杂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ps: 感谢dongdajie,ruoliuc,harrison几位书友月票

有些事情,李广可以立刻决断,但是有的事情,李广却无法决断。课题太大,不可能一下子想清楚,只能是挑着想清楚的开始动手。

李广越来越有一种明悟,那就是,他的角色注定了他不可能只是一个军人。其实是李广的误解,所有的高级将领都不可能把精力都用到军事指挥上。有些军人,本身就是外交家,比如美国在欧洲的领军人物-艾森豪威尔。

李广的长考还是有作用的。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海唐国已经把法国人得罪了。二战结束后,怕是免不了一场战争,海唐国和法国必将刀兵相见。既然如此,那就得罪到底吧。

于是,他下令白崇福带领两栖营部队,在一艘老式巡洋舰的支持下,迅速扫清马达加斯加周围的法国殖民地。

一个国家的崛起,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这场极有可能发生的战争,是海唐国在马达加斯加立国的必然代价。以前,关于这一点李广和袁晔总理都有预期。但是谁又真的愿意面对一个战后的法国?

法国英国是在二战后衰弱了。但是却不是不堪一击,战斗力仍然相当强大。其实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有了一艘航母,gdp世界第二。仍然有军事家评论,在距离本土相同的地区中英单挑,英国兵力虽少却有可能取胜。

时至今日,李广也想明白了,走上了这条路,海唐国要想站稳脚跟战争不可避免,甚至是和今日的盟友。仅仅依靠站队。做大国的马仔,不足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二年,年中。李广这才真正的下定决心。海唐国的长期战略上又加上了一条。

唐港方面,自从日军登陆锡兰。锡兰各地的华侨就开始向唐港转移。海抗军是华人华侨的主心骨,也是保护神。鲍刚收拢了近两万人的华侨,搞到了包括两千多吨橡胶在内的大量物资,要求立刻派船运到马达加斯加。有一件事情,令李广稍有兴趣,炮弹厂的犹太人,比利时人已经华商竟然没有提出一起撤退。仍然在战争状态下保持生产。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但是对鲍刚相当有利,至少对弹药不虞匮乏。

加尔各答方面,国内转移的两万多农垦兵已经被堵在异国他乡一个多月,安全上并没有什么保障。也需要立刻运到海参崴。这条命令在执行中稍微有点走样,运回的人员不仅仅是两万农民。还有一万多孟加拉女人。孟加拉国正处于大饥荒中。一点粮食就能换到一个年轻的女孩。女人可是乌拉圭或者海参崴急缺的,不仅军中几乎全是光棍,连百姓也是光棍居多。虽然不是中国女性,但是印度女人也比较适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还是相当受欢迎的。另外买卖人口这种事情,好像某些商人并没有多少心理负担。可以理解为做善事。

石像岛,所有的p40战机全部起运,尽快送到马达加斯加。袁教授在美国获得的第二批舰载机已经到达石像岛。这些战机到达,石像岛将会有一百架舰载机(印度洋号航母的配置)。足够保证安全了。另外,根据空军的调整,有些飞行员也将会随船来海参崴。

对于在石像岛舾装的印度洋号航母,李广命令,宁可把潜艇的制造减缓,也要抽出技术最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全力投入印度洋号的最后工作中。飞行员和舰员的训练更是要加强。

还有就是,打捞队立刻出发,准备在锡兰把那艘日军亲潮号驱逐舰救回马达加斯加。要知道日军的阳炎级驱逐舰可是很不错的东西,在日本海军中号称超过列强所有驱逐舰。上面的好东西可真的不少,虽然没有俘获的加贺号航母上多,也足够珍贵。其中有两项,很诱人。第一,完整的日本海军密码本,已经打捞出来。第二,日军最牛x的九三式长矛氧气鱼雷。

这些事情,李广能立刻做出决断。具体方案,参谋部会一一制定,李广并不用太关心具体进程。

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李广难以决断。

从这几个月的战斗过程看,无论是杨维武还是鲍刚,亦或是苏青,海抗军陆军军官做的已经相当不错,李广回到海参崴也不一定能做到更好。

现在的问题是,海抗军不可能短时间就肃清整个马达加斯加,也就是说,难以抽调大批兵力支援锡兰的战局。

唐港该如何处置。这是一个大问题。

坚守还是放弃?这是一个关系到数万华人,数千战士,生死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还关系到海唐国移民,中国抗战。利弊得失,错综复杂,根本无法给出量化指标。

能不能守住?

需要增加多少兵力?

日军会增兵多少?

能守多久?

海抗军即便是过几个月印度洋号航母,正式列装,能不能击败日本海军?

日本海军会不会投入更大力量在锡兰?

这个问题,必须尽快作出决断。根据马来亚传来的情报,日军近卫师团现在正在调动。李广估计小泽治三郎舰队再次兵临锡兰只需要十五天左右时间。而郑学昌带领的舰队,由于缺少航母,作战不得已缩手缩脚,或许能给小泽治三郎造成一些损失,但是无力抵挡小泽舰队进驻锡兰。总之是不具备战而胜之的条件。

海抗军如果要撤离唐港,必须在七月五日之前作出决断,(船只航行需要时间的,从马达加斯加到锡兰普通船只差不多要七八天时间。)越晚,风险就越大。

另一个问题也比较令李广挠头,如何处理马达加斯加周边的外交关系。法属殖民地可以强力清扫,但是英属殖民地呢?葡萄牙殖民地呢?

李广已经一天一夜没有休息,参谋部所提出的各种应对都局限于战争本身。要下达每一项命令都可能引起不可预知的后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当官好难啊。(喷死这个装逼的。)

足智多谋是褒义词。好谋无断则是一个贬义词。唐时太宗皇帝手下有两个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双剑合璧,号称房谋杜断,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名扬青史。

论谋,海抗军这一群参谋各个都算是这个年代的精英,经过数年的摔打,作出的计划也都看的过眼了。或许能比得上房玄龄?

论断,这是李广的事情。李广曰:“好难啊。”

有富人,看见一桌子菜,举箸却不知吃哪一盘好。表面上李广现在就是这么个状态。

但是实质上,李广的状态是一个叫花子,面对眼前的几种吃的,举棋不定。

有的东西能吃,但是太少,不够饱。

有的有微弱的毒性,吃了不至于死,难受难受能活下去。

有的毒性强烈,吃了就死。有的东西吃了,三五天之后才毒性发作。

有的东西,当即吃下,大补,但是延时发作却是致命毒药。

更复杂一点的情况是,两种东西单吃,都是好东西。但是一起吃就是毒药。

更更复杂的是,两种东西单吃,都是好东西,但是一起吃的话,可能会延时毒性发作。而这个时间却不知道是哪一天。

实际上,李广面对的情形远比叫花子的选择还复杂,他同时面对的不是一个方案,而是数十条方案。这些方案但看都有可行性,但是综合起来,就成了很难说的什么玩意。

在战斗中,面临生死,李广都不一定有这种压力。但是,面对繁杂如同蜘蛛网一般的信息情报,难以解答的无数未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时至中午,李广胡乱扒拉几口饭菜,终于扛不住疲惫,倒在参谋部中昏昏睡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