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34 印度洋之战局莫测

海上长城 334 印度洋之战局莫测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ps: 感谢chen587,感谢小邪拉拉,感谢昼寒,感谢藤萝月,很感谢了。因为网络问题昨日更新中断,很抱歉。

在海上航行的二十天时间里,李广的心理压力非常之大。他时刻关注着战局,但是在海上霸下一号的通讯能力严重不足,有时候三五天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李广很担心某一天醒来,传来什么噩耗。

海抗军四面出击,兵力分散,而且现在海军失去了自由龙号航母,正是最为虚弱的时间段。

海抗军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机动兵力。

缅甸方向。苏青带领的部队虽然不是海抗军主力,但是经历了大战之后,一千多老兵也是不容忽视的战斗力。但是,李广无法把这一支部队调回锡兰。

本来苏青带领两千余人进驻了缅甸密支那,经过了一场惨烈的阻击战,此时只有不到一千兵力。

实际上就是调集,兵力也太少,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实际情况是没有办法抽调。

苏青的部队在休整,并没有承担一线作战任务。而得益于蒋委员长和苏青有点那么亲戚关系,再加上苏青力挽狂澜保住了蒋委员长的嫡系精锐。最近蒋委员长给苏青了一点好处。

苏青现在正忙于整编从云南送来的地方保安团,仅仅六月份就接收了近一万人员。

蒋委员长是好心,当然也不纯粹。蒋委员长对于云南的地方实力派云南省长龙云,这种半军阀性质的势力,早有心控制,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这次缅甸远征军的结局和历史上大不相同,保存了大部分实力。再加上美国支援了不少装备,蒋委员长现在腰杆比较硬。因此就开始逐步削弱龙云的军力,不知道蒋委员长以何种名义,何种手腕操作,反正现在他把云南的地方保安团一批批的送到苏青手中,用意却是相当明显。

虽然这些保安团都是准部队,但是收编却不容易。苏青现在根本无法抽身。原因是这些地方保安团,不仅宗族势力复杂,而且抽大烟的双枪兵比例极高。

苏青每天都在忙于甄别,殚精竭虑的控制军队。另一面也在忙于训练。六月底,苏青手头已经有了近四千军队,但是一时半会儿根本也形不成战斗力。

苏青的部队无法调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徐战从河南安徽湖北召集的几万农垦兵也已经陆续到达昆明,现在除了部分被转移到了马达加斯加。还有上万人被困在印度或者密支那。这些人倒是被中国远征军参谋长史迪威看重,已经展开了从印度列多到密支那的公路建设。

总之。苏青根本就不可能撤出密支那。虽然不必一线作战,但他还要保证人员和物资的顺利转运。

李广算来算去。海抗军倒是还有一点点闲置力量,但是也无法调动。石像岛和天堂岛,在海抗军开始收缩防线之后,兵力已经严重不足。石像岛那里几个工厂已经开始搬迁,陆军和海军的许多单位也开始搬迁到马达加斯加。

时在石像岛的军力仅仅是一个炮连一个两栖连和一些空军新兵。要知道石像岛的潜艇船坞以及火药厂。食品厂是无法搬迁的,现在还有近四千人员。留下这么一点部队做防卫,其实兵力已经相当单薄。

而且在海抗军俘获了加贺号航母之后,前期的改装工作也需要在石像岛进行。可以预见的半年时间里。石像岛根本无法完全撤兵。

至于天堂岛,仅仅一个连的兵力,抽调与否,无关大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广能够调整的只有锡兰唐港的海抗军部队和马达加斯加的海抗军部队。但是,如何调整却是令李广相当头疼。

无论马达加斯加,还是锡兰,都是海抗军不可能放弃的。

马达加斯加是海唐国未来的本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锡兰,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一旦日军占领了锡兰,那么中国目前唯一可以获得外援的通道,就将断绝。在日军占领缅甸之前,中国依靠的是滇缅公路。在日军占领了缅甸之后,现在中国仅仅能依靠印度的机场获得有限的援助。

由于苏青守住了密支那,空中运输通道比起历史上的驼峰航线来说要安全的多,而且还可以通过印度列多到密支那公路运输降低成本。

密支那已经成为中国外援通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华军在此处布置了三个师的兵力,密集防御。加上美国航空兵的支援,此时的密支那已经是固若金汤。

六月份,日军也曾经发动了几次袭击,但是小鬼子发现,华军如果真的死守的话,日军仅仅四个师团还真是兵力严重不足。华军新败无力反攻,日军兵力不足也进攻无力,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僵持局面。

但是,如果锡兰被日军占领,海上物资通道将会被断绝,密支那华军守的再牢固,又有什么用呢?

美国援助的物资不能从海上进入印度,当然就更加无法转运到中国的。

从支援中国抗日的角度,锡兰绝对不容有失。

守住锡兰,不仅仅是对华军有益,对英国人的好处更大。如果说中国需要外援的物资,那么英国则是不仅仅需要外援军火,还需要从印度向本土输送物资,输送兵力。

从盟军的角度看,锡兰也绝对不容有失。

日军对锡兰的攻势在战术上,可谓非常妙的一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攻占锡兰的意义比中途岛攻略的意义并不小。而且算是性价比相当合适的军事行动。

首先,目前的锡兰在经过了四月的锡兰海战之后,英国海军的力量在这一地区空前的薄弱。其次,英国的陆军力量在缅甸战场上打了败仗,无力反扑,能坚守印度和缅甸的边境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而锡兰方面,英军只有一个英印军步兵师,加上杂七杂八的军队总兵力还不到两万人。而海抗军此时在锡兰的兵力也不多,只有六千多部队。

可以说,日军选了个好时机。

身为海抗军的最高指挥官,可供李广选择的方案不多:第一,马达加斯加稳固战线,不再进攻。调兵增援锡兰。第二:放弃锡兰,全力占领马达加斯加。

但是随着距离马达加斯加越来越近,战报收到的越来越多,李广好像发现了还有一种可能。

鲍刚在锡兰的部队全力死守唐港,而杨维武在马达加斯加的部队则加快进攻速度,在完全占领马达加斯加之后,就迅速挥师锡兰,兵合一处把日军赶出锡兰。

之所以敢冒出这个念头,原因在于鲍刚从锡兰传来的最新战报:海抗军在三个方向上全部抵挡住了日军的进攻。甚至可以说是在四个方向上全部遏制了日军的进攻,海抗军和日军现在战局僵持。

军队和军队不同,如果是其他国家的军队,李广不敢肯定。但是海抗军,李广有一点信心。海抗军如果在战局中顶住了日军的进攻,从而把战局扭转成僵持。也就是说,两军的战线现在类似于欧洲战场上那种静态战线。

这种情况下,海抗军几乎是不败的。无论日军有着三倍甚至更多的兵力,海抗军都有这个自信。

海抗军是一支有着超强火力配置的军队,在这一点上即便是四二年的美军也望尘莫及。当然缺点很明显,机动能力严重不足。

海抗军在鲍刚的指挥下,能把日军拖入僵局,其成就远超李广的期望。一旦进入僵局,日军要想取得突破,就只有拿人命来填了。在海抗军的物资弹药耗尽之前,日军休想取得突破。

而海抗军在弹药供应方面,不知道要比日军高出多少个数量级别,鲍刚的部队就是打个一年半载也不会缺少弹药的。

而这,就是李广敢于转变思维:先马达加斯加后锡兰的底气所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