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247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盘点 上

海上长城 247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盘点 上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从十月份开始,海抗军的主力舰队就没有在唐港长时间逗留,不是护航就是训练,给人的感觉就是忙于建设。而zì yóu龙号航空母舰干脆就没有在唐港出现过一次,大多数时间都在距离锡兰数百公里外的马尔代夫群岛训练。

从七月往后,rì军连潜艇也不再派往唐港了。李广很清楚rì本鬼子现在在搞什么。小鬼子在中国的东北玩了一把关东军特别演习,纠结了数十个师团搞得热热闹闹,宣示其武力的强大,用以恐吓苏联。

估计下一步就要准备,或者已经在准备对美国的珍珠港袭击了。

提醒美国人注意,李广是肯定不会做的。只有rì本鬼子把美国人打疼了,美国才会参战。李广甚至是在推动着这一rì期的早rì到来。

在唐港的时间里,李广不仅管理着军务,也关注着经济。

苏茂德和蒋夫人合作的航空公司经过半年的运行,不仅为海抗军培养了不少飞行员,也为中国空军培养了几十个飞行员。

在航空公司的运行过程中,苏茂德发现了一个商机--汽油。他发现汽油这种物资国内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华军的储备很少。现在,苏茂德一干商业人士,从国外往国内运输的商品中,汽油占了第一位,食品占了第二位,子弹炮弹仅仅只能占第三位。

时值四一年第三季度,李广他可是很清楚,rì军马上就要发动太平洋战役,之后截断了滇缅公路,美国人援助中国的物资都是从驼峰航线运送的。到那个时候,这些低价值的物资也不可避免的也需要运输。有限的运力被用来运输这种低价值物资,实在是不划算。

于是李广专门拨了一条油轮给苏茂德。李广要求苏茂德的贸易内容全力转向往国内运输汽油。即便是难以当即销售,但这种物资的储备对于李广来说,经济上资金上还能够承受。按照目前的运输速度,李广估计到年底将会运到国内近五万吨汽油。

海抗军在这几年中,给国内输送了大批武器,其中重装备不少。有些轻型火炮可以用马匹转运,但是重型火炮却是需要汽车拖运的。而且华军在七月份得到美国的一批军事援助--100架P40战机。海抗军在自己制造的虎一型坦克即将完工之前,也向国内援助了数十辆英制威克斯坦克。

现在的华军比起历史上的装备状况有了相当改观,几乎所有的连都有反坦克枪,所有的营都有反坦克炮。75MM炮已经足够每个师装备八到十二门。

这一切都和历史上大不相同,由于这些武器的列装,国内对汽油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而华军在后勤上存在着许多短板,其中不重视汽油的供应储存就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商人们眼光毒辣,立刻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自己赚钱的同时,也在补充着市场的需要。

另外,就是徐战传来的忧虑。河南今年的农业收成很差,刚刚秋收,已经有很多流民走上了逃荒乞讨的道路。李广就是不知道历史,也知道冯小刚拍摄的电影(1942),据说在四二年的大饥荒中,有数百万的百姓饿死。李广其实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情,但是他不知道在四一年这种大饥荒已经有了苗头。

海抗军的经济状况,现在虽然很难说富裕,但是抽出几百万美金还不算很困难。但是问题在于,长途几千公里,运输粮食很明显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这种问题的解决手段如何更加有效,怕是商人们更加有办法,成本也更加低。于是李广和袁晔教授联系,请袁教授和苏茂德协商此事。

在李广所能想到的办法中,有一项倒是实施的很快。李广通知徐战:大力招农垦兵,男女老幼不限。只要是身体条件能承受飞机颠簸的都可以,这也算为灾区减轻一点点生存压力吧。

李广把问题想的简单了,他以为能招个几千人就不错了。他不知道的是徐战一开始招兵,灾民们一听说只是农垦兵,管吃管住,还能分地,而且不承担作战任务,竟然蜂拥而至。几个月时间竟然招收了五六万农垦兵,实在是出乎预料。

为了运输这些农垦兵,航运公司还专门拨出了十二架运输机,三级跳远般的运输人员,为了避开rì本鬼子的战机,起点是从河南的洛阳,然后西飞到陕西的汉中,然后再从汉中飞往成都,再然后从成都直飞昆明,最后由昆明直飞仰光。后来缅甸交通中断,又改成飞往印度。

这条曲折的线路,从最初的每月运输三四千灾民,很快就发展到了每月运输一万两千灾民。

后来航班增加,更是形成了著名的“灾民航班”。在几年之后,名声直追“驼峰航线”,成为抗战历史上的奇迹。

灾民航班的成立,为海抗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也为海抗军和华军训练出一批又一批的飞行员。

也是在十月份,海抗军向蒋委员长提供了五千吨的迫击炮炮弹和一千门各种型号的迫击炮,总价值超过一千三百万美金。使得国内华军,每个连都能分配至少一门迫击炮,极大的增强了华军的战斗力。蒋委员长龙颜大悦,顺便答应李广了一个请求--免掉河南一年的农税。要知道河南一年的粮食税收也不过八十万石,也就是几百万美金的数目。

作为对国内抗战事业的支持,海抗军还在十月份另外捐助了五千吨的迫击炮炮弹。

太平洋战争迫在眉睫,rì军对东南亚的攻势已经是箭在弦上,海抗军能抽出来两千多万美金的军火支持国内,已经是最大极限。

进入十月份,海抗军的商业系统,都在拼命的储备物资,从食品到军火,原油加上汽油柴油,布匹药品。李广的指导原则很简单,榨干口袋里的每一分钱,不仅是海抗军系统自有的资金,还包括能借贷到的资金,把这些钱全部换成物资储备。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海抗军动用的不仅仅是自有的商船,还有鸟粪船,数十艘船只都在全力从南美收购粮食和其他物资。海抗军的几艘油轮更是rì夜不停的采购原油采购汽油,采购柴油。

海抗军也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训练状态。海陆空三军不分昼夜的在强化训练。

十一月,李广对海抗军全体做了一个盘点。

陆军方面--由年初的几个营,扩充到了齐装满员的几个团。

第一野战团。三个步兵营,共计九个连。一个火力营,一个辎重工兵营。兵力达到了五千人。

第二山地团。三个步兵营,一个工兵辎重营。兵力四千人。

第三丛林团。三个步兵营,一个工兵辎重营。兵力三千人。

第四两栖团,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位于唐港的部分为一个三连制四十八艘登陆艇的一个dú lì两栖营,营长白白崇福。兵力八百。

炮兵分成了两个营,一个是防御炮兵营,下辖三个连。一个是野战炮兵营,下辖五个连。两千人的编制。

装甲营虽然还是只有一个营,但是编制已经相当庞大,足足两千人的编制,其中四个连是作战部队,四个连是辎重部队。变化比较大的是,这个营在年底前装备了石像岛自制的坦克十二辆。而原来的英制轻型坦克,除了转送给国内,只留下了二十四辆加以改装。

陆军兵力合计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七千人。而且这一万七千人全部都是经过了九个月的训练,已经具备战斗力。在石像岛和锡兰还有总数超过六千的新兵也在rì夜不停的训练。

空军方面,第一梯队有六十多名飞行时间超过八百小时的jīng锐飞行员被划拨到了zì yóu龙号航空母舰。

第二梯队也有六十多名飞行员,飞行时间超过了五百小时,暂时作为陆基航空兵。

第三梯队还有六十名飞行员,飞行时间超过了三百小时,作为海抗军的轰炸机飞行员和水上侦察机飞行员。

这两百名飞行员算是海抗军现有的中坚战斗力,算是主力部队。

而任职于国内运输机商业飞行的飞行员大约也有五十人左右,石像岛正在训练的飞行员也在一百人上下。

这一百五十人是海抗军空军的后备力量。

海抗军空军的最大成就,在李广看来,不仅仅是这三百人左右的飞行员,而是总人数超过一千的后勤人员。这些人有机械师,有气象员,有通信兵。有了这些人,海抗军的空军才真正的具备了战斗力。

为了这支已经开始走向成熟的空军,李广耗费了巨大的资金,仅仅在四一年一年时间,购买战机以及发动机等配件,就价值上千万美金(三十架轰炸机是美国援助的,也算在内)。训练消耗的燃油和其他人力物力也在五百万美金上下。

均到三百名飞行员身上,每人就达到五万美金。这是什么概念,此时的黄金价格大约一美元一克。五万美金就是五万克黄金,也就是五十公斤的黄金。

这是多么惊人的概念。

海陆空三军,如果说李广花费jīng力最大的,不是陆军也不是海军,而是空军。李广不仅仅是为空军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更是全身心的参与到了其中,无论是战术讨论还是飞行技术,甚至是维修维护。

令人欣慰的是,海抗军的飞行员培训已经形成了良xìng循环。海抗军飞行员这种晋级的培训办法,每个月都能为主力部队提供十名左右飞行员。也就是飞行时间在三百小时往上的飞行员。

海抗军到了四一年的十一月底,已经拥有了各种战机近两百架,运输机近五十架。在亚洲,已经算是一股强大的空中力量,李广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

海军方面,海抗军在四一年的十一月底,拥有:

一艘大西洋号战列舰。兵力一千四百。

一艘zì yóu龙号轻型航母,兵力八百六十。

两艘皮卡级驱逐舰。兵力三百。

一艘霸下级(法国造)雷艇。兵力一百五十。

一艘PJP号水上飞机母舰,兵力三百五十人。

两艘貔貅潜艇(正在改装),两艘狻猊潜艇(也正在改装),一艘貔貅补给潜艇,九艘狴犴潜艇。合计十四艘潜艇,兵力九百五十人。一年来的充足训练,为海抗军的潜艇部队提供了充足的人手,这九百五十人都至少执行过一次作战任务,足足能为二十四艘潜艇提供人手。这中间季克良功不可没,在付出了辛勤和汗水之后,潜艇部队成为海抗军唯一兵员充足的部队。

潜艇部队还拥有各种补给船六艘,兵力三百五十人。

海军经过这一年的充实,兵力逐步充足,除了已经服役的官兵,加上预备兵,港口后勤等兵种,兵力合计六千。

而海军的实力其实远不止于此,要知道还有数艘军舰将会在四二年初就能服役。

其中三艘天狗级别驱逐舰,将会在四二年的一月服役。

六艘霸下级防空反潜驱逐舰也将会在四二年年初陆续服役。

在建的一艘正规航母,也将会在四二年年初投入使用。

改造中的太平洋号航空母舰,也将会在四二年的下半年投入使用。

四艘睚眦级鱼雷艇,也将会在四二年的上半年下水。

更具潜力的是,潜艇将会在四二年达到每月一艘的水准列装部队。需要指出的是海抗军的潜艇生产在四一年虽然没有能够达到十二艘的产量,但是改造两艘貔貅级潜艇和两艘狻猊级潜艇的工作量不小,并不下于制造一艘狴犴级小型潜艇。所以还算是完成了任务。

粗略的一算,抗军将会在四二年增加各种战舰达到二十多艘。这二十多艘战舰,就需要增加兵力五千人左右。

可以说海军是海抗军中,最具潜力的部队。对于海抗军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来说也是最有压力的军种。首先就是五千官兵从何而来的问题,目前海抗军只有两千多人的储备,还有近三千人的缺口。

海军不是陆军,在中国这样的人力资源充沛的国家,招收几千陆军士兵不算很困难,但是海军就不那么容易了。当海军,纯粹的文盲和不会游泳的人就很难合格。仅仅这两个最基础的条件就能刷下大部分新兵。

(这两章算是过渡章节,写完了更觉自己是流水账,不过还是觉得必要的说明一番。就不好意思求推荐收藏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