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七十章 壮大

海上长城 第七十章 壮大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现在李广作为海抗军的最高长官,必须在石像岛看家。一堆的杂事都需要他一一处理。

八月十rì,在舰队出发后的几天之后。从中国回来的万吨货轮靠岸。等船上的人员下船,李广才发现,不是预计的几百人。而是足足两千多人。

船上的人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秦湛和声呐兵薛定一两人从徐战那里带回来的三百新兵和六十名专业新兵。但是随着他们到来的还有一千多百姓。

第二类是瑙鲁岛接来的一百新兵,现在数目出现了变化,变成了两百多。愿意来石像岛打工的中国劳工也有六七百人。

第三类是苏茂德带来了七妗子八大姨一干亲戚加上伙计足足一百号。看起来苏茂德是把所有亲戚都带来了。

第四类是袁晔教授带来了一百多青年学生,其中还带来自己的四个儿子。袁丑,袁寅,袁卯,袁辰。只有老大袁子在英国皇家海军实习,没有来。

李广对袁教授很是好奇,这位明明是一位历史教授,怎么拉来的学生什么专业都有,简直不可思议。他是用什么手段说服这些学生的,李广很是好奇。

袁教授带来的学生可不是读过小学就算的,几乎全是大学生,国内几所比较有名的大学学生应有尽有,而且有三四十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不少人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从举止教养看恐怕都是世家大族出身,想必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有些关系。

要知道,这年头可不是本科遍地走博士不如狗的年代。文盲与半文盲的区别只在于能否写出自己的名字。读书人的标准只是能写一封家书。而文化人也不过是中学毕业,大学生已经是知识分子了。袁教授带来的人可谓jīng英,这一群人,如果在中国的内地,一个中型城市怕都聚集不起来。

袁教授找到的人论层次可不比黄中华在德国招收的人员差,甚至要高出不少。这种人对于李广的海抗军来说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现在突然就出现一百多人,而且其中至少有三十个都有着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不管袁教授的行为多么离奇,甚至叫李广觉得有些不现实,这个时代的中国有这么多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吗?莫非是身处另一个时空?李广还是对到来如此多的技术人员感觉非常欣慰。有了这么一百多人,立刻能使得李广的几个科研项目突飞猛进。只是有点头疼袁然这个美女和苏紫紫如何抉择。两家的表现出来的底蕴真是不可小觑,李广想左搂右抱难度太大。

李广一直以来对于人才万分渴望,许多重要项目不得不依靠外国人完成。比如潜艇,如此机密的武器依靠的其实就是那四个美国设计师。

电池还好些,现在各个环节都是中国人,但是限制了发展,每个月产量不足百吨。最初招聘的华人现在虽然都已经熟悉了生产过程,但是文化层次太低,限制了目前还算高科技产品的生产管理。在得到这批人员的补充之后,李广相信不用两个月,电池产量就能翻番。

但是大炮坦克以及柴油机甚至鱼雷的研发,现在依靠的都是外国人,甚至还有rì本人岩琦顺二这个怪胎。

李广不是不知道技术保密的重要xìng,但是如果保密他休想发展。实际上连潜艇的制造过程中,有些工艺在这个时代也是很先进的,但是人员缺乏李广只能是挑选大致信得过的华人担纲。有些应该保密的工艺恐怕难以长时间保密。有了这么百十号人,李广几乎能把研发的各个部门都做一遍充实,无疑对技术的国产化会有极大的提高。

现在李广已经有意在貔貅二号完成之后,把潜艇制造搬到石像岛,要不然实在是太不容易保密了。

作为重中之重的海军,李广觉得袁晔教授采取的办法就很好。挑选水xìng好的,十四岁以上的青少年,全部上渔船捕鱼。工作的同时可以熟悉水xìng,甚至用木头在船头做了两门88MM炮的模型,也熟悉一下武器。但是这只能是预备役。

不过只要有了预备役,那么海军一旦扩军,随时都能补充。而且李广造的这些渔船虽然简单,但都是机帆船,也都有小功率电台的。对于这些少年熟悉军舰也是有极大好处。

由于鸟粪商业集团现在已经与李广无关,现在李广委托了胡安和小泉纯二郎两个海盗负责打理业务。现在鸟粪采取的是销售模式已经稍微改变,不是像以前那样只交一些人工费用。现在鸟粪的售价为一吨一点五美元。如果按照每月十万吨的销售额,至少能获得纯利润十万美金,这可是一笔大钱。两个海盗也能因此分赃两万美金,现在这两个海盗干的极为积极。当然这两个海盗要是有什么其他想法,李广是不介意动用霹雳手段的。

拉普拉斯的鸟粪商业集团虽然抗议这种垄断价格,但是两个海盗现在也有两百多人的队伍。拉普拉斯的抗议是毫无效果的,他没有军队来对抗这种黑、势力。而组织一支雇佣军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他不得不捏着鼻子应下来。

而此前在乌拉圭传扬的鸟粪商业集团的商船被击沉,确有其事,那自然是季克良的杰作。海抗军已经出海,不久之后肯定会有更轰动的消息。

由于李广在鸟粪商业集团的撤离,此前几艘抢劫所得的轮船上海抗军的船员已经全部撤离到了石像岛。现在一边开始军事训练一边捕鱼,一边教这些年轻人航海知识。

而这就是海抗军海军部分的人力储备。李广很欣赏袁晔教授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变相的陆军民团预备役。

海军预备役现在足足三百人,不过年龄参差不齐,大多数还在十四五岁。当兵虽然一时半会儿不成,但是捕鱼效率简直惊人。现在三十条渔船所捕的鱼,食品厂根本就用不完。尤其是其中一少半的大胖鱼,几乎都是被丢弃的。

这种鱼李广也没有见过,胖乎乎的,油脂极多,但是味道怪异,闻闻就想呕吐,没有人吃。在李广贡献了硫磺香皂的配方之后,这种鱼将会被拿来提炼油脂,用来做香皂。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这个时代的鱼实在是好捕,不论是不是鱼季,每艘渔船出海两三天就是满满一船。

教育方面,袁晔教授做的叫李广无可挑剔。岛上几乎每个知识分子都有教课的工作。有的每天都有任务,有的几天一节课,总之安排的井井有条。

幼儿园和小学很简单,只要安排好校舍和教师课程即可。但是中学就复杂了。中学现在已经有了十几个专业。每个专业虽然人数都不多,但是基础已经扎好。李广不知如何形容这个中学,不确切的一个比喻就是一个文化水平最低的技工学校。

这里的学生不一定有多少文化,甚至字都不能认全,算术有的仅仅会两位数加减。但是他们都在学一门专业技能。

有的专业仅仅就那么四五个孩子,但是对于李广的企业以及海抗军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在中学里,有四个专业人数最多。

第一个电信专业,教师是苏紫紫,专门教授收发电报和翻译电文,以及修理电报机。这个专业中有二十个是从国内招收的音乐专业人才,其他的都是小女孩。相比较这个专业的学生文化水平比较高,发电报至少得会写字。

第二个是医护专业,教师是袁然的母亲李夫人。学生大多数是体力较弱上不得战场的男孩和女孩。

第三个专业机械维修。

第四个专业是电器维修。

其他的诸如旗语班,灯光信号班,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基础已经扎好。

教育方式很特别,不科学却很实用。几乎根本不教什么深奥的原理,就是简单的使用和cāo作。根据袁教授的判断,一年就能派上用场.根据李广的观察,这里的教育方式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估计袁晔教授一一的都对这些学生进行过xìng格,体力,智力各方面的考察。

李广感觉,袁晔教授有点想在石像岛建立一艘超级综合xìng中学,在他的计划中,有上百个专业,水平层次虽然很低,但是门类齐全。李广从未想到过如此怪异的教育形式,门类如此多,但是却水平都极低,有的专业甚至连识字这个最初级要求都没有。

袁教授最大的功劳应该说是建立了岛上的经济体系,而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意味着社会体系的建立。现在李广看不出来有什么倾向,和中国国内的情形似乎差不多,道德以及法制都几乎没有什么创意,不过似乎有点计划经济的味道。

按照李广和袁教授的约法三章,袁教授负责安置好这些百姓,半年内达到自给,一年内达到为李广提供部分军费。而且完全按照军队和产业的需求培养人才,尽量满足海抗军的需要。但是李广不得干涉其管理方式。

李广巴不得这样,他根本就没有jīng力来运转这些事情。不过石像岛的财政,倒是采取了三家互相监管的模式。zhèng fǔ也就是袁教授一方出一个人,资本方也就是苏家或者更多的商家组成团体出一个人,而李广作为军方出一个人。三方议定税收比例和监督财政支出。李广的有关军火生产不在税收范围之内。

至于其他林林总总的细则李广其实并不关心,他只需要这些百姓能好好的活下去。而李广也没有把将来可能的税收看到眼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