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六章 艰难的研发

海上长城 第六章 艰难的研发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拉莫满怀期望的回他的祖国去了。临走李广给他了一个建议,千万要追随西班牙叛军首领弗朗西斯科。弗朗哥。李广在后世中只是知道,西班牙内战实际上是一场代理人战争,是二战的预演。其中以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阵线支持了zhèng fǔ军,而德国和意大利支持了**军。而**军首领弗朗西斯科。弗朗哥最终获胜。

李广可不想这个恩人在内战中死翘翘,要知道西班牙内战在后世是以虐杀战俘闻名于世的。

送走了拉莫,李广立即投入了鱼雷大业中,潜艇他现在还顾不上,资金不够。要知道现在已经是三七年的三月中旬了,距离抗rì战争全面爆发不到四个月。

企业管理上,李广聘请了犹太会计阿瑟.科尔伯格为厂长。这也是拉莫临走的时候郑重推荐的,阿瑟。科尔伯格曾经为拉莫工作十多年,绝对的jīng明能干,不仅对工厂生产管理很内行,也很熟悉乌拉圭社会,能帮李广应对zhèng fǔ方面的一切事物。

这一切都是李广所急需的,李广别看家族中有企业,但是实际上他本人只是一个技术人员,管理什么的并不在行。于是李广带着工人立刻扎进了鱼雷的改进研发中。

忙了半个多月之后,李广才真正发现,自己那点水平还真不够格。鱼雷的研制李广并没有改进多少,仅仅是想加一个简单的制导,但是等到了实施,他才发现。即使最简单的磁xìng制导都极为不容易,鱼雷内部所用的一切材料都得改成不锈钢或者铝合金,这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大工程,这一项工作被迫中止。

李广在后世根本就没有接触过鱼雷,他除了知道几个名词之外,根本就难以提出建设xìng的意见。对于鱼雷应该采用什么制导方式,他到现在还没有概念。导弹有激光制导,红外制导,惯xìng制导,可是鱼雷有什么成熟的制导方式他好像还真没有听说过。

在他的知识范围中,除了能想到磁xìng制导,很难创造出一种制导方式,难道用遥控方式?(实际上还有一种线控制导,但是在现代人概念中这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被李广PASS了。)

制导方式还不是李广最为急迫的,最为叫李广头疼的反倒是他认为毫无难度的铅酸蓄电池。

现代社会制造铅酸蓄电池技术含量并不算高,但是在这个时代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是极大的困难。为了能够顺利制造出合用的铅酸蓄电池,李广不得不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攻关。

厂房不得不一再扩建,等到了五月底,生产出第一块蓄电池的时候,造船厂竟然建筑面积扩大一倍。整整多出十二个车间,等于是十二个分厂。分别生产不同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在现代社会,严密的社会分工之下,生产铅酸蓄电池说白了就是组装。而现在李广除了几个标准件可以从外面购买,九成的组件都是自己生产,造出的电池成本高昂的叫一个现代人简直不可想象。并不算高端的铅酸蓄电池竟然造价达到了近五百美元一吨。

仅仅这十二个车间,所采用的技术大小至少三十项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都算是创举。经过这一次研发,李广是真正的认识到了时代的差距,往往是他根本就没有放到眼睛里的一项技术在这个时代竟然是难点。

李广甚至判断,如果自己的工厂十二个主要环节只要不全部泄密,别的国家即使拿到电池样品恐怕也是难以仿造出来的。从李广在乌拉圭所留居的几个月时间里,这里的人对于这种工业好像不是那么感兴趣,这些欧洲移民好像对食品工业等轻工业有着更高的兴趣。甚至对于造船这样可以作为支柱的工业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或许是这里的物产太丰富,这些人根本不必要通过艰苦的脑力劳动赚钱,只是把农产品运到世界各地就足够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了。不过乌拉圭究竟有大学,技术学校,李广招收技术工人还不算困难。

话虽如此,李广也有意识的对各个工段采取了一些保密措施,比如不同车间的工人不允许串岗,而他招收的几个华人技术员也被分开各管一段工艺。

时间到了五月底,造船厂已经拥有了六十五名员工。但是电池产量也仅仅能达到每天不足半吨的程度,而鱼雷在李广放弃了大幅改进之后进度倒是很快。(外壳采用了铝合金。)

在这个过程中,李广认识到拉莫的一二十年研究真的很厉害。前些rì子李广看到拉莫的成果的时候,还认为不够先进。但是当他真正的开始加工这些零件,才发现拉莫几乎是在现有条件技术下已经做到了极致。难怪拉莫竟然如此有信心,只要发生战争他的产品就能大卖。他肯廉价出售自己的产业,并不是愚蠢和不会做生意,而是对自己产品的信心。李广只是看惯了现代的工业产品堪称jīng美的外观,觉得鱼雷的零件太过粗糙,但是等他真正制造,他才发现拉莫所购买的机床所能达到的jīng度也就是如此了。而这些机床竟然都是德国,瑞士,美国的最先进的机床。

李广只能暗叫幸运,他真是捡到了宝贝。

到了五月底,已经拥有了三十枚533MM鱼雷和十具鱼雷发shè管。现在这三十枚鱼雷只等电池装好就能投入使用。

在六月的一个月时间里,李广对鱼雷做了多次测试,发现自己的电池仅仅比拉莫提高一倍的容量,远远没有达到预计中的四倍。而这款鱼雷xìng能的提高相当明显,可以以三十节的速度shè程达到三公里,比拉莫制造的鱼雷shè程整整提高一倍。而由于壳体材料采用了铝合金,装药量提高到三百公斤,这种装药量就是巡洋舰恐怕也顶不住一颗。战列舰中上个几颗也要GAMEOVER.。驱逐舰如果被击中绝对是粉身碎骨。

李广根据经验判断,电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随着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细节方面的改进至少还能提高一半的效能,到了那个时候,这款鱼雷的shè程将会达到四点五公里,如果能进一步改进电机的话,速度也能加快,战斗力无疑是大大提高。

实验过程中,李广也发现了鱼雷的一个缺陷,拉莫所采用的触发引信经常出现问题,李广再次转入了技术攻关。这段rì子李广的刻苦勤奋简直比当年考大学还要勤奋。一边读书查资料,一边做实验,忙的昏天暗地。但是即便如此,由于知识所限,李广也没有能把引信的可靠xìng提高到百分之百。为此李广在鱼雷中加设了三枚引信,这才基本上解决了引信的可靠xìng问题。

小心无大错,这是李广的信条。为了保密,李广在鱼雷中做了一点点小改动,加了一个定时起爆装置,鱼雷在shè出后半个小时内自动起爆,用来防止鱼雷的引信失效后被rì军捕捉,破解。李广可是对小rì本的山寨能力非常清楚的。

在极其紧张的工作中,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已经是六月中旬了。眼看着抗战爆发的时间就要到了,但是李广手头仅仅只有四十五枚鱼雷。

李广此时已经再也等不及了,中国的全面抗rì战争是在37年的7月7rì,而上海的淞沪会战是在八月十三rì打响的。如果不能在八月十三rì前把鱼雷送到中国,岂不是白费了李广小半年的心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