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舰队

海上长城 第一百七十六章 舰队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海抗军的护航任务,主要是保护从亚洲运送物资的英国船队。英国船队无论是走地中海还是要走非洲南端,锡兰是必经之地。海抗军接手的第一次护航任务就是护送停靠在锡兰首府科伦坡的英国商船进入阿拉伯海,从亚丁湾进入红海。进入红海之后的事情就不需要海抗军插手了。对于这一点,李广感觉有点奇怪。

不过在英国人眼中很正常,史密斯少校不仅是联络官,还负责和海抗军沟通,讲解战局自然也是史密斯的责任。根据李广的疑问,史密斯倒是非常尽职尽责,很好的为海抗军的军官们做了一次讲解。

印度洋和地中海的通道是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东面的中东地区现在还完全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而这条大通道的西面是东非,东非明显是英军处于劣势,但是在陆地上打败了英军的意大利在这个区域海军力量极为薄弱。英国人是如此解释的。

李广指着海图上的一个位置继续发问。整个护航过程中,即便是英国人都说的是事实,但是有一个关键点实在太奇怪了。

位于亚丁湾和红海交接点的关节要害的吉布提是法国殖民地。而意大利突然动手,从法属索马里出兵占领了英属索马里,但是打到了法术索马里之后,法国殖民地当局摇身一变成了维希法国的拥垒,反正维希法国已经投降德国,自然和意大利算是一路货了,双方就此相安无事。

要说这不算奇怪,奇怪的是意大利人袭击了几次英国商船。可是位于吉布提的维希法国势力,对于英国商船无动于衷。

要知道吉布提那里的海峡最窄处只有三十多公里,随便几艘军舰就能封锁洋面,更何况还有岸炮炮台面向海峡。

英国人的对此的解释是很奇妙的。归根结底,总而言之,当意大利人打过去的时候,吉布提是属于维希法国的。当英国商船通过时,吉布提的法国殖民zhèng fǔ仿佛又是zì yóu法国戴高乐的手下。总之两面都是友军。

英国人经过几次战斗,干掉了意大利本来就不多的海军。东非海岸,此时意大利海军不过是几艘小艇,连一艘排水量超过五百吨的炮舰都没有。现在正躲在摩加迪沙和其他几个港口里苟延残喘。

即便如此,对于英国来说也是隐患。现在英军的陆军力量现在全部蜷缩在肯尼亚,丘吉尔正调兵遣将,准备收复索马里。保证亚丁湾和红海的交通。

作为海抗军,表面上任务的确不算艰巨。毕竟意大利仅有的几艘小船根本就不敢出海,即使出海也完全不是海抗军的对手。看起来表面上要对付的只是德国的武装商船和可能的潜艇部队。

不过李广可不这么想,意大利在东非的几个据点,比如摩加迪沙也是有几架战斗机的。

丘吉尔的心狠手辣,李广印象很深刻。有样学样,李广准备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故此海抗军从到达印度洋就开始在做准备,空军根本就没有去锡兰,就已经提前驻扎在也门英军机场。除了六架运输机在仰光和昆明之间运输货物和人员,三架水上侦察机负责测绘唐港的地图和唐港的jǐng戒。海抗军的空中力量八成都驻扎于也门。

英国人的着急是明显的,海抗军尚未来得及休整就承担了第一次护航任务。船队的规模就相当的大,锡兰科伦坡港口集聚了大大小小三十多艘船,合计排水量在十五万吨以上。海抗军一到,船队就迫不及待的出发了。

海抗军的护航编队与英国常用的编队差不多。前面两艘霸下和睚眦开路,两翼是两艘皮卡防空驱逐舰,后面是太平洋号战列舰和PC号水上飞机母舰。

从锡兰到红海,海抗军的护航全程大约两千海里,单程需要八到十天时间。这样的舰队规模用来护航简直是大材小用,不过人家英国人肯出钱,李广自然不会拒绝这种练兵机会。

一路上舰队保持着作战jǐng备,九架水上飞机撒出去两百公里的jǐng戒半径。寇蒂斯公司的这款水上侦察机毛病多多,发动机马力小,速度慢,航程短。仅仅装备了一挺7.7MM机头机枪和一挺后座舱7.7毫米机枪。载弹量只有可怜的六十磅。

这款水上飞机能在弹shè器上起飞,但是有一个致命的毛病,海面上如果没有迎头风,满载状态起飞不了,要想在无风状态起飞,连一枚六十公磅炸弹都难以携带,简直是垃圾中的垃圾。不过这也是海抗军目前唯一可选的机型,由不得李广推辞。不过这款水上侦察机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便宜,购买价格不到一万美元。

至于空中格斗xìng能什么的,简直不值一提。不过通信设施倒是相当不错,一百五十公里内无线电台可以和战舰直接通话,一千公里内可以用电报机联系。

其实即使如此严密的护航,李广还是不怎么放心,关键是他的这支舰队实在够菜鸟。

太平洋号战列舰,舰长为海军中校郑学昌。从海抗军缴获这艘战舰到今天,共计不过七个月,而这中间还有一个多月的维修改造升级时间。要说六七个月的训练,战舰也稍微具备战斗力。但问题是由于前期人员不足,训练仅仅是停留在熟悉战舰xìng能方面,作战能力还处在相当弱的地步。其实直到十月出征前,太平洋号战列舰的人手才真正的齐备。其中就有刚刚补充的一百多名从国内挖来的海军官兵。

从一个指标,就能知道这艘战列舰的外强中干。战列舰的最强战斗力--主炮齐shè训练,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仅仅进行过一次。

两艘皮卡驱逐舰上,舰长倒是老兵,但是真正担任舰长还是在石像岛出征前几天。皮卡一号舰长是原来的闽系海军上校黄清一,而皮卡二号舰长是原来的睚眦号舰长海军上尉列种。PC号水上飞机母舰的舰长是东北系海军上校张乾文。霸下号舰长和睚眦号舰长一个是原来的粤系少校陈帆,一个是出身南洋的海军上尉林照原。

从这几个舰长人选,你就能看出海抗军的人才窘境。其中四个,李广对他们了解都不多,其能力和为人都认识不深,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履历,有的有过舰长任职经历,有的担任过鱼雷艇艇长。

唯一比较满意的舰长是PC号舰长张乾文。李广以前对中国海军的了解很少,接触了国内投奔石像岛的三百多海军官兵,才有了更深认识。直到这个时候,李广才知道中国海军,或者说东北系海军竟然早就拥有一艘“镇海号”水上飞机母舰。但是令人扼腕的是,这艘两千多吨的水上飞机母舰已经在抗战爆发后于1937年12月26rì自沉。现年已经四十六岁的张乾文从张作霖的奉系开始,就一直在这艘战舰上服役,做过水手,做过枪炮长,做过机械长(海抗军中这个位置是轮机长。),自沉时正是当时“镇海号”的大副。即使如此,张乾文对于PC号的指挥能力也很欠缺,毕竟PC号排水量有一万五千多吨,航速可达二十三节,属于大型远洋船只。而当初的镇海号仅仅两千七百吨排水量,航速只有十二节,其中差距极大。而且李广的一贯注重通讯,PC号上装备的电台,电报都是张乾文根本就没有见过的。连水上飞机弹shè器也是到了海抗军才第一次看到。所有的一切对于这个老军人来说都是挑战,想把这艘水上飞机母舰训练到有战斗力,并不容易。不过这位东北老军人能扛过三个月的残酷的新兵训练,李广很是看好。张乾文的经历中比较有趣的是,他的舰船和飞机知识是从俄国人那里学的,因为奉系军阀张作霖当初改造和训练这艘战舰请的都是俄国人,但是后来由于中东路权之争,张乾文又和苏联海军打过仗。

而这几个从国内来的海军军官,有一个李广没有想到的缺点,这么多海军官兵,不要说指挥战舰,就是乘坐战舰跨越过赤道的几乎没有。也就是说没有经历过远洋训练。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是中国海军的军官也很难说能承担起作战任务。李广手下舰队总计近两千人,军官是这样一个状况,士兵也很难称得上jīng锐,尤其是技术类士兵,能把这几艘战舰维护到正常运行就已经相当不易了。

这就是海抗军的舰队,李广自知这只能算是一支小学级别的舰队。不过这支小学生级别的舰队也是有些优点的。

海军中有些部门的官兵还是不错的,比如皮卡号上的高炮手,比如各艘战舰的声呐兵,信号兵,以及通信兵,瞭望哨都相当不错。总体上海抗军就是这么个状况,如果不加强训练的话,恐怕也只能用作护航舰队。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海军官兵的态度令李广很满意,他们都知道差距,知道努力,知道只有拼命的训练才能具备战斗力。每当训练时,全舰的口号都是:“杀光小rì本。”

李广耗费如此大的jīng力,目的可不是拿这支舰队护航,是要和rì本海军战斗的。齐装满员的舰队要想具备完全战斗力,任重而道远。要达到李广的要求,就看这几个月印度洋上的护航训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