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六十四章 钱从何来?

海上长城 第一百六十四章 钱从何来?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李广看着参谋们合算出来的数目,年底前就需要两千万美金啊,有点挠头,钱从何来?

要是仅仅是眼前的两千万美金,李广自认为变卖了敦刻尔克之行的收益就差不多了。

但是当李广看到明年的财务计划,这个财务计划可是相当保守,除了已经下订单的战舰和潜艇并没有增添一艘战舰。仅仅是现有的和即将成军(国内的一万多人)的部队,海陆空三军要消耗一千五百万美金。

李广如同一个守财奴一般仔细的分析着军队中的各项用度,看能不能节约一些。但是他发现,现在已经够节约了。

不说计划中的几艘护航驱逐舰和正在建造的皮卡三号驱逐舰,以及两艘航空母舰。仅仅是两艘战列舰和两艘皮卡驱逐舰,两艘霸下炮舰,两艘睚眦鱼雷舰。共计八艘的水面舰艇编队简直如同吃钱的机器一般。

海抗军共计有两艘油轮,合计载重近万吨,不停的从阿根廷购买原油,竟然跟不上这八艘战舰的消耗。

大西洋号战列舰的改造资金不多,但是要真正的计算价值的话正在准备增添的四十多门高炮就价值百万美金。太平洋号战列舰在半年中,仅仅改造费用就花费了上百万美元。

这些钱都是花在明处,装备了硬件,李广认为值得,也有计划。但是训练费用和维护费用就令李广肉疼不已。

拿最基础的几项战列舰训练科目说一下,就知道战列舰是如何的耗钱了。第一项,高速躲避俯冲轰炸机,鱼雷机。战机要消耗油料,要消耗发动机,消耗训练弹,消耗训练鱼雷。而战列舰的消耗更是惊人,一天的演习就要消耗五六百吨的原油。

为了节省,不少训练科目都是借用了缴获的那艘老式巡洋舰。

而防空高炮的训练也耗费极大。舰载高炮的训练除了模拟训练还有实弹训练。实弹训练的方法是一架水上侦察机,尾部拖出一两百米的细绳,绳子后面拖拽一个十米长的布袋子。高炮shè击的目标就是这个布袋子。

海抗军还算是节约的,每次实弹训练,每门炮只有一发的机会。但是这八艘战舰的高炮实在够多,一次就是几百枚高炮炮弹的消耗。实在是费用惊人。

而所有的训练中,最为花钱的主炮shè击,到目前为止太平洋号仅仅进行过一次。

本来李广认为即使三四千万造价的战列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算什么,他还有地啊鄙视某些国家就那么一艘战列舰。但是当他真的拥有了两艘令世界各国眼红的战列舰之后,才知道养活一艘战列舰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仅仅一艘就需要,维护费用,训练费用,人员军费等近七百万美金,即使海抗军从各个方面严格控制费用,也要足足五百万美金。

即便是按照海抗军的军费,五百万美金足足是乌拉圭那样的国家半年的财政收入。战列舰还真不是一般国家能够养活的玩意。李广估计,自己就是把这艘战列舰送给蒋委员长,蒋委员长也养活不起的。五百万美金的武器装备,能武装起五个德械师。

而事实上,海抗军不可能不增添军备,也不可能不作战,所以说,这一千五百万美金仅仅能保证训练,连作战都困难。军队还真是吃钱的老虎啊,两万多人就要消耗如此多的经费,太吓人了。

李广在这一刻再次迷茫,如果是把这么多资金交给国内抗rì战场,是不是作用更大呢?

思索良久,李广觉得这点钱对于国内战场有用但是并不能保证中国在抗rì战争胜利后获得应有的利益。

更吓人的还在后面,根据海抗军陆军拥有的火炮以及坦克的规模,如果想充分利用的话,需要再扩建两个师一级编制的部队--一个坦克师,一个炮兵师。即便如此,装备还有富余。而要是建设这两个师,即使已经有装备,一年下来也要耗费三五百万美金。尤其是炮兵师,这么大规模的话,储备个三五千吨炮弹,就需要一千万美元。

随便一算,李广赶快命令参谋们打住。这些年轻的参谋们太野蛮了,照这样下去,把李广卖了也不够的。赶走了几个年轻的参谋,李广还是努力思考如何解决当前急需的两千万美金和明年的一千五百万美金的来源吧。

三千五百万美元。

钱,无非是来自开源节流两个方面。

对于海抗军来说,能够赚钱的只有两大项目,一是造船。根据目前的情况,德国潜艇数量急剧增加,商船的需求量极大,而乌拉圭船厂现在平均一个月能造出一艘zì yóu轮,加上鸟粪船的改造能赚不到八十万美金。也就是说未来的一年多时间内,如果不出意外能为海抗军提供一千万美金。

而另一项收入铅酸蓄电池,不知道生意能够做多久,但是利润极其可观。按照每月五百吨的产量,足足能创造一百二十万美金的利润。不出意外的话也能为海抗军一年多时间提供一千五百万的利润。

不过这一项生意,从德国那里很难得到现钱。比如最近在乌拉圭的打捞队已经基本上把施佩尔伯爵号打捞完毕,其六门主炮也被完全打捞出来。不过根据技术人员的鉴定,能凑出两门可用的主炮,现在正在维修。李广准备把这两门主炮安装到石像岛南部。只有这种口径的大炮才能真正对抗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对石像岛的偷袭。

而炮弹则必须从德国购买,李广的铅酸蓄电池要价够黑,但是德国人的穿甲弹要价更黑,单吨价格也是三千美金。李广的高科技蓄电池和这种炮弹只能是一吨换一吨。

李广明知被宰,却是毫无办法,只好认下。

石像岛现在别说穿甲弹,连榴弹(高爆弹)也只能是勉强生产,大口径的舰炮炮弹根本无法制造。所以这种生意还得继续下去。德国人现在牛的不得了,刚刚打败了英法联军,在和李广的贸易中再次占了上风。

也幸亏,海抗军中需要穿甲弹不多,要不然仅仅这种炮弹的储备就得把李广消耗干了。两门280MM炮,全装药的寿命也不过四百发炮弹,李广购买了五百颗,算是足足够用。之所以购买五百颗,有一个重要原因,海抗军需要这种重量三百七十公斤的炮弹改造为灵巧炸弹。

不管炮弹如何的贵重,李广对于打捞队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另一项收获很不错,两座双联105MM高shè炮。德国人的军火的确先进,这款双联高炮其他的xìng能不用考虑,仅仅是身管比例就叫李广咂舌,如此大口径的炮,身管比例竟然是凶残的六十五倍。这可真的可以称上是88MM高炮的大哥了。五十六倍身管比例的88MM炮对付坦克已经足够凶残,可想而知这款身管比例达到六十五倍的大炮是多么的霸道。(身管比例越长,炮弹初速越快,穿透力更强。)

对于如此凶残的火炮,李广的想法更加凶残。这种身管的火炮如果用作坦克炮简直是无敌,别说rì本的薄皮铁棺材了,就是苏联的KV重型坦克,德国的虎王根本不是对手,别说使用穿甲弹,就是一个实心的十五公斤钢弹头也能把横扫一切坦克。

现在李广研制的虎一坦克其实已经基本完成,底盘经过长期的使用改造已经基本成熟,坦克炮也已经有了样品,炮塔现在正在制造,只是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一边巩固现有的产品,一边开发新品种,这是李广一直以来的习惯。李广再次给坦克厂下达了一个任务,设计一款重型坦克。发动机采取两台四百匹马力双并。履带采用重型履带,总重量控制在五十吨上下。这项研发工作现在只能是先做前期准备,这种重型坦克可比虎一坦克复杂的多,这种炮的装弹,转位瞄准都是电动,而且不是专门为坦克设计,仅仅把这款炮装到炮塔上都是一个超级的难题。

这款炮如果用到防空上自然不错,但是两座炮能起到多少作用不好说。但是用到坦克战中,有时候一辆先进的坦克就能决定胜败。比数量,海抗军无论如何也难和rì本一个国家相比,李广打算以质量取胜。

说来说去,目前的当务之急除了尽快把欧洲之行弄到的枪支弹药出手,还要扩张电池的生意。造船业虽然利润不菲,能保证在建的几艘战舰的资金来源,李广就心满意足了。

电池生意是绝对会赚钱的,而且肯定会赚到大钱。根据袁晔教授的回信,英国人现在已经有意向购买电池。不过主要是用到战斗机上,需求量不大。相信到了一定程度,英国人把肯定会把用途也转到潜艇上,到了那时,给海抗军带来的利润绝对不会比德国人少。另外美国人那里才是电池需求的大头,现在仅仅寇蒂斯公司把这种电池用在了飞机上,等美国人开始需求的时候,海抗军现在的月产五百吨规模绝对是跟不上的。

李广需要钱,但是在赚钱之前还必须加大投入,电池厂扩张的计划很快就提到了案头。电池厂的扩建可谓是轻车熟路,八月开始计划,年底就能投产,到了那时,月产量能轻松超过一千吨。估计在四一年为李广带来三千万美金的利润,当然前提是供销平衡。

节流方面,对于李广来说,最主要的方向就是加大弹药的生产力度。现在海抗军旗下的产业,发shè药产能基本上达到了月产三十吨,估计到了明年或许能达到月产一百吨的规模。如果按照这种规模,海抗军的炮弹和子弹的产量完全可以月产一千吨。

不过仅仅依靠现有的几个作坊式工厂,能每月制造个三五十吨炮弹子弹就已经很不错了。想扩张的话,李广抽不出钱来,仅仅凭苏茂德一干商人,凑不齐大量的资金,他打算从南洋华人那里筹集资金。

海抗军的弹药产业不算是李广的,应该算是商人团体的,不过他们制造弹药,至少给海抗军个成本价格,也算是节流了。

海抗军在乌拉圭的地产农业等项目,一时半会儿很难见效。

海抗军海陆空三军要是想形成战斗力,资金缺口极大。陆军还可以一个营一个营的完善。但是海军方面除了潜艇能够dú lì作战,战舰和航空母舰没有完整的护航体系,出门就是个死。

德国和英法之间的挪威战役,德国海军损失惨重,但是在战役即将结束时,德国海军再次出彩。一艘德国战列舰用舰炮几分钟时间击沉一艘航空母舰。这场海战创造了两个记录,第一德国舰炮在二十四公里的距离shè击,这是迄今为止海战历史上最远的炮击距离(指击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是战列舰首次击沉航空母舰。(袁教授的长子袁子就在该航母上服役。)

这给海抗军上下提了个醒,也给李广提了个醒,航空母舰编队中如果没有战列舰或者重巡洋舰也是不安全的。毕竟大海上天气反复无常,战机不可能一直保证侦查状态。而在被敌人战舰逼近的时候,航空母舰就是待宰的羔羊。

战争中这种情形无疑是航空母舰极力想避免的,但是谁又能保证完全能避免这种状况呢?

欧洲的海战看的李广惊心动魄,海战比起陆战来说需要更加谨慎,简直是一战而定国运。

这次挪威海战之后,德国海军开始偃旗息鼓,已经无力大规模和英法海军决战,只好进入苦练内功的阶段。

对于海抗军弱小的舰队来说,在配置不齐全,训练不完善之前出战是绝对不允许的。

转来转去,还是回到了起点,配置训练都需要钱。储备作战物资就更需要钱。

李广很多时候,都想把这种令人几乎发狂的问题交给别人,自己只管军事训练和作战。但是目前,人数不足的情况下,他还难以脱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