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敦刻尔克24日 伦敦下

海上长城 第一百三十八章 敦刻尔克24日 伦敦下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袁教授抛出的消息价值惊人,不到中午,袁晔教授就见到了大英帝国的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

这位风度翩翩的外交大臣并没有和他的手下那样东拉西扯,他很清楚英法联军的窘况,一大早这位跑出去可不是喝茶聊天的,而是和丘吉尔一起讨论是不是和德国人和谈的。

既然艾登开门见山,袁晔教授取出了早已拟好的文稿。

第一条:承认海唐国的dú lì。并保证海唐国加入国联。(这时还没有联合国。)

第二条:为了唐英两国友谊地久天长,把瑙鲁岛转赠给海唐国。租借位于锡兰(今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及其周边的领土领海九十九年。

第三条,为了唐法之间的友谊,放弃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宗主国的资格,承认其为海唐国领土。

第四条,海唐国将全力以赴救援英法联军。

最后注明,时间截止下午六点,过时不候。

这些条件都是袁晔教授和李广多次协商的结果,袁晔虽不知李广如何判断出德国将会绕过马其诺防线,更不知李广如同神奇一般的确信德国会从阿登地区进攻法国,从而取得胜利。但是在事实面前,袁晔教授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些条件中,第一条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对于英国来说没有损失。但是这一条看似可有可无的条款对于海唐国来说意义重大,智利如果想再次发动战争的话,在国际上就叫侵略。而侵略的话,除了道德意义上的世界谴责,其他想对智利动手的国家则可以名正言顺的加入战争。这对于力量实际上并不强大的海抗军来说是一个保护。另外海抗军是为了打rì本鬼子,和智利作战实在是偏离李广的初衷太远了。

第二条相当于割地赔款,这是英国最难接受的。瑙鲁岛,海抗军都知道,那里除了鸟粪什么玩意也没有,更没有什么军事价值。李广和袁晔都认为,只要给英国人一个好的台阶下,那么瑙鲁岛英国人应该会答应,毕竟那个小岛连绝大多数英国人都不知道在什么位置。

而关于锡兰的汉班托塔港,对英国来说,接受的难度比起瑙鲁岛还要困难。

锡兰有两个最重要的港口,首都科伦坡和亭可马里。一个最繁华的商业港口,一个是最为重要的深水军港。而汉班托塔港口实际上现在只是一个小镇而已,远不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援建时那么的规模庞大。李广和袁晔想得到这个港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石像岛距离中国实在太远,潜艇作战还相对容易补给,如果是舰队出征简直就是自杀。

以前海抗军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舰,但是在缴获了一艘战列舰之后,海抗军急需一个合适的前进基地。锡兰的亭可马里军港当然合适,但是那里是英国的在亚洲最为重要的军港之一,英国人在那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仅如此,那里还是英国人控制印度洋和东南亚的核心基地。退而求其次,袁晔教授和李广商议的最终结果把目标定在了获得汉班托塔港。

至于法国的波利尼西亚群岛,说这个名字读者可能不很清楚,实际上其主岛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塔希提岛,港台称为大溪地的南太平洋岛屿。在李广的计划中此处是作为石像岛前往汤加基地的中继站。

别看塔希提群岛面积极大,足足五六千平方公里,有着上百个岛屿,但是要说法国人多么重视,纯粹是扯淡。这么大的面积,军人加上zhèng fǔ平民合起来也没有两百个法国人。

二战前,太平洋上很多岛屿都是某国宣布一下就成了自己的岛屿,但是实质上并没有多少控制力。母国对于这些岛屿的保护和控制更大程度上表现在威慑力上。比如海抗军在不经意中占领了一个皮特。凯恩群岛,那里按英国人说算是他们的地盘,但是实际上那里没有什么土著民,皮特凯恩岛上居民的祖先都是一百多年前英国“邦蒂”号船上的哗变船员。李广主动做了一点好事,把几十个英国后裔运到了乌拉圭,结果那里现在已经成为了海抗军渔民的渔场。连一丝英国人的迹象都难以找到了。

事实上,二战以后皮特凯恩岛才被英国宣布是其海外领土,但是实际上这个年代,英国人别说是殖民了,连影响力都没有一点,如果查看英国官方的文件,恐怕连这个岛的名字都找不到。

李广和袁晔认为,这个条件对于法国人来说恐怕有点难接受,毕竟群岛的面积的确够大。所谓谈判,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就看袁教授的水平了。对于海抗军来说,这里是从石像岛到瑙鲁再到锡兰的一个中途补给站,相当的重要。

艾登知道关于李广关于海抗军关于海唐国的很多事情。前几天李广救援两百多英国水兵的事情,他也知道的很清楚。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快这个所谓的海唐国就找上门来,不仅要求dú lì而且还敢要报酬了。

作为老牌的世界强国,英国被敲诈的机会并不多,这简直使得艾登火冒三丈。

袁晔教授有意无意的轻轻一句话,使得艾登立刻怒气熄火。“德国人有时候也是很值得交往的。”

敲诈,赤果果的敲诈,而且是肆无忌惮。但是语气背后的暗示却是艾登外交大臣所无法忽视的。

你英国够牛,够厉害,这不假。但是你现在已经被德国人逼到了死路上,而这个所谓的海唐国已经是zhèng fǔ第一领导人和外交部长来了英国。

你英国还能怎么着?明摆着,不论是软禁还是枪毙这个微型国家的zhèng fǔ领导,于事无补。

威胁?没有用的,根据袁晔教授的说明,现在海唐国的正式公民不过一万人。要知道英法联军可是足足五十万人。大英帝国就是把这个海唐国全灭了,也抵不上英法联军的损失。而袁晔所言的德国人会在今天停止进攻,也已经得到了验证。这才是艾登最为忌惮的,小小的海唐国能得知德国人停止进攻,就能及时的提醒德国。

很明显,这个甚至还没有得到国际承认的小国,握着一把王牌。这使得艾登根本无法拒绝。

不过对于英国来说,实际上也没有付出什么,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岛。而这个小岛之所以被看重,根据袁晔的说法是有鸟粪,有利于农业。

而且别人不知道,艾登可是很清楚,大英帝国为了美国的五十艘老式驱逐舰,已经答应租给了美国数十个军港岛屿,而这个租期是九十九年。说是租借,九十九年之后谁知道会是什么状况,实际上和海唐国的要求差不多。

不过美国是强国,大英帝国的面子上还好看那么一丁点,还能理解一点点,要是给了这个小国,这实在是令傲慢的英国绅士难堪。

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的过去,袁晔稳坐钓鱼台。大英帝国的外交大臣,再也难以沉住气。向袁晔教授告了个假,立刻到办公室给首相丘吉尔通电话。

丘吉尔xìng格暴躁,但是能成为二战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个风云人物,政治智慧是毫不缺乏的。从艾登的话语中,立刻判断出。这个对手掐住了大英帝国的死穴。

平时如果割让国土,哪怕是放弃海外领地。丘吉尔一天都别想在首相的位置上坐下去,国会和民间舆论唾沫都能淹死他。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因为一个对英国无用的小岛,而放弃数十万军队,绝对是蠢不可及。更何况对手毫不隐瞒自己的势力,总共不过一万人。也就是说,这人在赌博。

他最大的损失不过是一万人,而英法联军可是四五十万。

丘吉尔相信,此时就是召开国会,也是全票通过,赠送这个名头他又不是没有用过,刚刚才赠送美国了几十个小岛(尚未签约)。而斯里兰卡的港口,丘吉尔自信是绝对能在战后夺回来的。不过海唐国想租借九十九年,这一点应该有的谈。

政治人物有政治人物的担当,丘吉尔毫不犹豫答应了所有条件,只是在租借港口年限上要求外交大臣和袁晔交涉。至于法国的海外领地,丘吉尔做不得法国人的主,只能是立刻联系法国方面。

随后艾登和袁晔教授的谈话就有了实质xìng进展,英国方面答应海唐国的部分要求要求,只是租借年限的待遇比起美国来说有些不足,只有五四十九年。但是海唐国必须加入盟国,不能再和德国有任何贸易往来。

袁晔稍加思索,答应了英国这一要求,附加条件是只要海唐国加入国联,当天就宣布加入盟国。毕竟在没有加入国联之前,海唐国尚未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不能算是一个政治主体。

看得出,英国人对于海唐国的军力也是有一点重视的。虽然具体军力不清楚,但是海唐国缴获了一艘智利战列舰却是明摆着的。一艘战列舰对于英国来说也是一股重要力量。毕竟全世界战列舰总数还不到五十艘。

而对于法国方面的情况,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表示,会尽量协调。袁晔教授表示,海唐国的舰队将会立即开往敦刻尔克,25rì上午就能到达敦刻尔克海滩,请英军在敦刻尔克海滩做好准备即可。

会谈一直持续到二十五rì凌晨,两国签订了一份英唐伦敦条约。

条约很难签吗?李广的答案是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