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月战争 十四

海上长城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月战争 十四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山雨yù来,船厂周围气氛立刻紧张起来。レuu234♠思♥路♣客レ乌拉圭的陆军虽然不多,也没有经历过多少战火,但是海抗军在乌拉圭的主事人袁晔却丝毫不敢大意。乌拉圭这支小小的陆军,可是真正兵种齐全轻重武器配置合理的正规军。南美各国的军队力量都不算强大,而乌拉圭的陆军有的像德国二战爆发前的国防军,人数不多但是几乎普通一兵都有着相当素质。德国在一战战败之后,被限制只能拥有十万陆军,但是这十万陆军名额被德国人充分利用,几乎每个普通一兵都能担任下级军官。乌拉圭的军事思维很是近似于德国,这一点海抗军上下有着清晰的认识,这样的部队进攻能力绝对不是船厂的数千工人所能抵挡的。工人们不仅缺乏训练,而且只有步枪和有限几门小炮,轻重机枪一概没有,甚至连手榴弹都没有。

强弱对比一目了然。

到了这一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袁晔教授身负海抗军的整个民政,此时心头沉甸甸的,两万人的生命,和船厂上千万的资产都压在他的身上。

袁晔以学问见长,但是绝对不是文弱书生。他这一辈子经历丰富,战争场面见过的绝对不少。年幼时就在朝鲜,跟着其族叔袁世凯生活。少年时就已经参赞军务。而其成年之后,更是经历了中华大地最为混乱的几十年。

袁晔对眼前的危机认识非常清晰,他虽然没有一线作战经验,但是对局势的判断很是准确。且不说乌拉圭的陆军,就是拉普拉塔河上游弋的乌拉圭战舰就有能力摧毁整个船厂。

在电报中,袁晔和李广已经多次交换意见。在援军没有到之前,只能采取被动防御和外交手段拖延时间。至于援军到达之后的战术,就是海抗军参谋部的事情了。

船厂和外界的消息已经断绝,陆地上道路不通,水路也被军舰看死,现在偌大的一个船厂,连一只小船都出不去。而海抗军的援军,数千里长途奔袭,到了十四rì早晨还难以联系上。

根据霸下号和睚眦号上的电报xìng能,袁晔判读,现在两艘战舰和一艘商船应该还在一千公里以外,而且是直线距离。也就是说,援军至少还得三十个小时才能到达乌拉圭。

而空运援兵目前还是毫无希望,且不说两架运输机还在修理,就是鲁滨逊岛上的机场也还在rì夜抢修。想动用空中支援的难度还不仅如此,更大的困难在于乌拉圭方面的机场也不在海抗军控制之下,而是被乌拉圭小小的空军控制着。

如此局势之下,袁晔在失去了保安队之后,唯一的选择就是如果乌拉圭的陆军发起进攻,依靠船厂的工人拼死抵抗,争取支持到援军的到来。

平时文质彬彬的袁教授此时却与文弱毫不沾边。这是袁教授第一次以军服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阅历无比丰富的袁晔老先生,深知此事最为关键的一件事情就是军心。船厂的工人绝对不能自乱阵脚,一旦出现军心不稳,人心涣散,敌人只要开始进攻立刻就是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在乌拉圭的保安队已经阵亡七十五人,幸存的战士也是全部受伤。本来就是伤残的保安队队长郭威现在再次中枪,被百姓们从火线上救回,三天来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由于保安队和纳粹分子的战斗后半段根本无人生还,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船厂这边并不知道保安团在这次混乱中做出的贡献。

在十一rì发生的阻击战中,保安队以全军覆没的代价干掉了一百五十多人的纳粹分子,杀伤超过两百。使得蒙得维的亚市最大的一股纳粹武力遭受到了致命打击。保安队在打完了子弹之后,发起了最后一次白刃出击

所有战士阵亡。

这一战,纳粹分子也见识了中国人的勇敢。最后的白刃战中,能发起反击的保安队战士仅仅十五人,却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内杀死纳粹分子超过三十人,场面之血腥令这些欧洲人如同作噩梦一般。令纳粹分子胆寒的另一个方面是,战斗结束时,中国人战至一兵一卒,无一投降。这是一支可怕的军队。

而这也正是乌拉圭军方不敢轻易对船厂发起进攻的原因之一--他们要重新评估中国人的战斗力。如果贸然发起进攻,正规军反倒被三四千中国工人干掉,这笑话就大了。

真要是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可不仅仅是笑话了,这简直就是灾难,乌拉圭zhèng fǔ会不会被颠覆都很难说。而随之而来的海抗军的报复毫无疑问将会是血腥的。乌拉圭zhèng fǔ内部现在正在为此而争吵。但是在缺少了拉瑞医生这个信息渠道之后,袁教授无法准确掌握信息,只能从广播电台中获得一些蛛丝马迹。本来在十rì,乌拉圭zhèng fǔ内部纳粹毒才派已经占了上风,zhèng fǔ已经准备武力收缴船厂资产,驱逐华人离境。

但是纳粹暴力分子对华人百姓的武装袭击受挫之后,乌拉圭议会中争议再起。这些纳粹暴力分子可不全是平民,其中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数量不少的。郭威领导的保安队伤亡惨重,但是伤亡比例远远低于纳粹暴力分子,这对于整个乌拉圭的激进派(纳粹毒才倾向)都是一个威慑。

保安队已经尽力,而这两万中国人现在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手中的枪。

袁教授稳定军心的举措很是简单,他自己身着军服,抗着一支步枪在简易的防御阵地中间逡巡。无论什么时候,长官以身作则,都是稳定军心最好的办法。他在人群中或者和工人们交谈,或者演讲几句,这些简单的手段使得惶惶的人心暂时得到了稳定。

这个时候在大洋上颠簸的海抗军舰队,黄中华此时心急如焚。如果仅仅按照舰队的速度理想计算,他应该在一天前就到达蒙得维的亚。

但是那只是理想。大海上现在是暴风巨浪,三艘船被迫靠岸,在南美洲的东海岸一处港湾避风。

海抗军缺乏战舰,李广能派出这样一支小小的舰队已经是竭尽全力了。霸下二号加上睚眦二号以及一艘两千吨排水量的商船。

这支小小的舰队,由于黄中华和鲍钢现在都是上尉军衔,在出发前李广给出了很是明确的命令。到达乌拉圭海域之前,舰队最高指挥官是黄中华。到达乌拉圭之后,舰队指挥官是一连长鲍钢。

在暴风雨中,黄中华和鲍钢两个焦急万分。但是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两人束手无策。要知道所谓的舰队两艘战舰只是六百吨排水量的小船,本来就不适合远洋作战。数千海里的长途奔袭本身就是冒险,如果在暴风雨中航行那就不是冒险而是找死。即使心急如焚,这两个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袁晔判断舰队距离乌拉圭还有一千多公里,实际上现在距离不足六百公里,由于狂风暴雨的影响,电报信号受到干扰,双反联系不上。

但就是这最后的几百公里航程难住了黄中华和鲍钢,两人恨不能插翅飞到乌拉圭。到了十四rì中午,舰队已经在这处海湾中呆了了整整四十八小时。

下午两点,通信兵意外收到了袁晔的电报。但是电文断断续续,仅仅看出一个大概---乌拉圭的陆军有进攻迹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