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零三章 找上门的好生意 下

海上长城 第一百零三章 找上门的好生意 下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对于技术部门来说,德国潜艇给貔貅号和唆猊号带来的技术足足七八十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德国人潜艇的燃油是储存在外壳和耐压舱之间,装置很巧妙,既不会因为燃油消耗产生不必要的浮力,也不会影响潜艇的沉浮,但是不复杂。

这项技术对于海抗军潜艇来说是一个大提高,貔貅号两千多吨的排水量,运载三百吨的炸药就很困难,而德国人可以用一千两百吨的潜艇运载两百吨枪支。虽然也很拥挤,德国水兵几乎无处站立,连指挥舱都是货物。但已经足以说明这种油库布置的优点。貔貅号如果能采用这种布置,潜艇内的空间就会大增,增加续航能力,并且能延长貔貅号在水中的潜伏时间。

另外油库在耐压舱之外,对于潜艇来说也更加安全。

不过总体上,德国潜艇的xìng能不如海抗军,差的相当远。比如貔貅潜艇上电池重量达到六百吨,能够使得潜艇在水下静音航行三天。而德国的一千两百吨潜艇电池仅仅六十吨,即使改装了李广的电池也不过是能维持十几个小时的低速航行。至于李广改进的声呐以及外形等优点,德国潜艇还很原始。而貔貅号上最大的秘密--供应潜艇水下航行使用柴油机的通气管,德国人现在还没有想到。

不过德国潜艇有一个优点,或者是一个缺点。德国人潜艇内部的布置简陋,在内部生活不如貔貅号。但是节省了空间,使得人员流动更加顺畅。

这一点给唆猊号提醒很多,一千吨的排水量,许多在貔貅号上看来有必要的设备,在唆猊号上可以减少。

这一点其实是李广的错,或者说是现代人的错,以人为本这个观念在战争中并不是最重要的,战斗力才是第一位。李广在潜艇设计中太注意生活辅助设施了,一个马桶没有设计好都叫李广遗憾半天,而貔貅号所参照的美国潜艇其实也比较注重生活辅助设施。

李普曼从德国潜艇中收获极大,也对德国人的工业水平及其佩服,仅仅从一个小地方就能看出德国工业的强大。李普曼在潜艇中看到一条焊缝,十多米长,没有一处补丁。也就是说,这十多米长的焊缝,德国人一次xìng的焊接合格。这种水平,在李广的船厂和潜艇厂,连一个人都找不到。李广对此也只能是羡慕嫉妒恨。

实际上海抗军在德国潜艇上学到的东西远不止这几十项,德国人的制造工艺及其严谨,有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令人惊叹。

另外一个大收获是--德国人的三百多吨小潜艇,说不上有什么先进,但是总体布置极好,对于海抗军的下一步计划大有好处。

最起初李广制造貔貅号潜艇,之所以设计的那么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身处乌拉圭,跑到中国沿海就距离够远,没有足够的续航能力肯定是不行的。

现在制造唆猊号潜艇,采用了一千吨级别,原因是基地在石像岛,不用太考虑续航。

但是在看到德国的三百吨级别潜艇,海抗军再次发现一个好处,小。

比如貔貅号几次经过北部湾的涠洲岛,rì军驻扎的军港其实是相当容易偷袭,守卫绝对称不上严密。但是水深不过十米,貔貅号庞大的身躯无法隐蔽。

如果是小潜艇的话,偷袭绝对不是问题。

解决小潜艇续航的办法其实很多,补给船,或者像任天洋那样在一个荒岛上储备柴油。

总体上,德国人更适合小潜艇,毕竟大西洋比起太平洋来说还是很苗条的海洋,航程不需要很远。但是对于海抗军来说,大中小型潜艇都有必要。

德国人给李广提了个醒,五百吨级别的潜艇立即就进入了计划。这次设计是由李普曼带着一干中国设计师dú lì完成的,其中多项技术改进都是从德国人那里获得的。

这款小潜艇被命名为狴犴,其中动力使用了李广研制的柴油机,布置形式为四台两两并联。别看这款柴油机是四百匹马力,但是在作为船用时只能当三百匹使用,所以看似动力超标,实际上并不强太多。优点在于,紧急时刻能发挥到满负荷,水面速度短时间将会达到二十五六节。

而噪音则是最大的改进,不会出现震耳yù聋的现象。

李广这种生意很暴利,但是德国人也报复李广了一把。原因在于,炮厂产量太低,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投产战机上装备的20MM机炮。李广就向德国人购买了两百支机炮,和二十万发炮弹。

坑爹的德国人竟然把这种二十公斤的机炮卖到了一千美元一支,李广付出一吨的电池也才能换到三支机枪。而这种小炮弹,德国人要价一个美元三颗,心疼的李广龇牙咧嘴。

这可是小炮,一分钟就能打出两三百发的,也就是说只要一扣扳机就是几十美元出去,贵,很贵。不过德国人的这种小炮,每五发有一发曳光弹,考虑的很是周全,非常适合战斗。给海抗军的高炮炮弹生产还是很大的提醒。

这项生意为李广的财政带来了极大帮助,而且为中国的抗战助益更大。

电池厂后来增加设备,更是开足了三班,每月最高产量达到了五百多吨。而这么大的产量,竟然难以满足德国人的需要。

在四零年五月以后,电池厂竟然成了李广所有产业中最赚钱的,其创造的利润超过了拥有数千人的船厂。

而李广为了开拓市场,给德国人的开导竟然起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效果。克劳德根据李广的言论,竟然写了一篇报告《破交战中的数学问题》,报告中以施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为例子和潜艇的战果做了比对,更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吨位战。在报告中,克劳德估算只要每月击沉英国三十万吨商船,英国自身的造船能力将会被消耗殆尽。如果每月击沉四十万吨商船,那么英国法国全部的造船能力将会被消耗。如果能击沉七十万吨,那么就能消耗美国加上英国法国的造船能力。

克劳德在报告中放言,德国只需要在大西洋上保持三百条潜艇的规模,也就是说德国只要有一千艘潜艇,两年内就能完全打败英国。

克劳德本身是海军军官,又是曾经在后勤部门工作,在李广的启发下,竟然早早的使德国二战中最著名的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的潜艇理论提前出世。

此文一出立刻获得了邓尼茨的欣赏,不过邓尼茨此时还不是海军司令,司令还是大炮巨舰派的司令雷德尔。不过在邓尼茨把这份报告交给了希特勒之后,立刻获得了支持。

德国现在正建造的VIIC潜艇,订货数量立刻翻了三倍。在后世的电影电视中看到的所谓U7潜艇其实大多是这一款,这款潜艇在二战中一共生产了近六百艘,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是产量第一的潜艇。

名不经传的克劳德竟然从此在德国海军中平步青云,甚至在历史上留下偌大名号,这却是李广所始料不及的。但是德国潜艇的提前扩张,却给李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克劳德给李广带来的另一项好处是,德国施佩伯爵号上的水兵,没有回国参战的,进入李广的船厂打工的至少有两百余人,这些人虽不是设计师,但是熟悉战舰,为李广的战舰设计提供了不少好创意。而其中十多个军官更是成了李广的座上宾,经常为海抗军军官讲课。使得海抗军的菜鸟们逐步成熟。

德国人的潜艇在电池改进之后,袭击更加疯狂,这可给李广出了一口气---瑙鲁岛二月份被英国的战舰控制,截断了鸟粪商业集团的货源。幸亏李广把经营方向转向了改造旧船加价销售,要不然真有可能再次步入拉普拉斯的后尘,被储户挤兑破产。即使如此也给袁然带来了很多麻烦。

英国人实在是太清闲了,看起来战场上德国人进攻还不够狠,竟然有闲心为一个小岛出动军舰。这幕后黑手自然是英国驻乌拉圭公使雷克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