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七章 归心似箭

海上长城 第七章 归心似箭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1:05 来源:笔趣阁

阿尔弗雷德的新船“阿丽亚娜号”乘风破浪在太平洋上航行。

这是阿尔弗雷德船长第一次跑亚洲航线,为此他特地招聘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英国副船长。阿丽亚娜号是以阿尔弗雷德的老婆名字命名的。

李广在海上航行的时间里,经常独自站在船头,此刻他心急如焚。紧赶慢赶,等鱼雷装配的差不多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初。

此时抗战已经爆发,苦难深重的民族再次沦入困难,中国人民正在以自己的鲜血在抵抗rì寇的侵略。而李广还在大洋上漂泊。

这次随着李广一起回国的除了徐战还有三名船员。其中年纪最轻的黄中华最为叫李广看重。这个瘦小的福建青年,除了自身素质不错,有一定的航海经验之外,最叫李广看重的一点是这个年轻人有着满腔抱负,并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消磨了热血。他不像其他两个船员,最大的期望就是赚钱养家,甚至没有一点点的额外追求。但是养家糊口难道不是一个男人最大的责任?李广对此并无鄙视之意。

这三个海员,只有黄中华是一个二等水手,其他两个只是普通船员。在美国能做到一个有牌照的二等水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三十年代的美国,航运业已经相当发达。一般来说船上的职务都已经划分的相当明确,甚至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有规矩,或者说习俗,想升级是需要巨大的努力的。

船长大副二副以及三副这样的指挥层都是上学出身,轮机和大管(管损)也大多都是工人出身,文化层次并不高。而水手相对来说文化层次最低,说白了就是一个船上的力工。但是船上的力工也是需要很多工作技巧的,没有个三两年的航海经验,也是很难升职到三等水手的。而黄中华能不到二十岁做到二等水手,其实已经相当不错。

这与黄中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黄中华与其他水手的不同在于他读书。利用一切时间努力的学习有关航海的一切。此时的黄中华满怀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大副,暂时船长他还没有敢想。

而李广给黄中华的馅饼更大,他希望有一个船长。属于中国人的远洋巨轮的船长。船过福建,黄中华在福建泉州下船,一则回老家看看,二则李广给了他一项任务。另外两个船员也在广东下船,他们也需要回家看看。

几个水手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一直是李广开薪水,为阿尔弗雷德打工。几个月时间他们都跑了美国两个来回,航海水平提高不少。李广虽然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找到潜艇船员,甚至连教员也找不到,但是提前培训几个人手,为长远计。

这次的航程没有走太平洋,而是横穿南大西洋,绕过非洲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然后再穿过马六甲进入南中国海最后到达中国的上海。原因是阿尔弗雷德船长和副船长以前并没有南太平洋航海的经验,他不想拿自己的新船冒险。

由于资金并不富裕,李广这一船只装了四十五枚鱼雷和四具发shè管。其他的空间全部装运了肉类罐头和压缩干粮。

这些东西并不值钱,一船的食品两千多吨,价值不到两万美金。而这趟长途海运,来回运费就要近两万美金。长途运输这些低价值物品在这个时代并不是很划算的生意。但是李广此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划算与否,他知道国内什么都缺,其他贵重的东西他无力运输。他已经透支了自己资金。

现在李广也被迫从银行贷款十万美金,不过没有像拉莫那样被银行告上法庭,他把新添加的设备已经抵押给银行了。

站在船头上,李广此刻已经看到了大陆,那就是他的祖国。第一次李广是如此的感慨,这片土地如此的贫瘠,如此的苦难深重,但是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与这里血脉相容。

在现代的时候,李广也曾多次出国,但没有哪一次像这次令他魂牵梦绕。

长时间的海上漂泊,枯寂中李广除了和徐战几个交流,就是在计划着自己的未来。他已经安排厂长阿瑟(阿瑟。科尔伯格,犹太会计现在是厂长,名字太难记以后就称呼阿瑟了。)和纽约的拉板迦玛列联系,招收几个船舶设计师和有经验的造船工人。并且着重提出设计师最好是华人。不管有钱没有钱,潜艇计划必须尽快提上rì程了。先发展潜艇毫无疑问是缺钱的李广唯一的选择。

没有潜艇,李广手头就没有一款能对付rì军的武器,如何才能把他的海军之路走下去。李广对此很是迫切。

李广一行进入长江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一rì的清晨,薄雾下旧上海是如此的美丽。朝阳中,已经可以看见江岸上的人流。

很快,李广就判断出,江岸的道路上,积聚的人群是在抗战游、行,为抗战募捐。虽听不清楚,但口号声此起彼伏,分明是中国不屈的jīng神。

时间紧迫,李广并没有在上海停留,货轮逆江而上直奔南京。长江航道崎岖,远没有大海上航行迅速。阿丽亚娜号货轮穿越万里海疆,仅仅用了一个月,而从上海到南京竟然花了两天两夜。长江上大大小小的船只都在忙碌,已经很明显了,中国zhèng fǔ已经在组织上海的工厂撤退。

别看乌拉圭只是一个南美小国,甚至在中国连一个外交领事馆都没有,而且这个时代的中国恐怕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是洋人的船都能在长江上畅通无阻,而李广竟然没有碰到zhèng fǔ的海关官员上船查税,仅仅有江防的巡逻艇简单的查验了船只的证件。国家海防几乎形同虚设,可见时局差到了什么地步。

沿江而上,李广已经多次看到沿江的城市有抗rì的游、行,中国上下都已经有了全面开战的意识。但沿江的自然风光,使得李广忧心忡忡。在后世的时候,人们对遍地的工厂和到处的污染深恶痛绝,但是这种自然风光和农村田野景象使得李广更加黯然。乌拉圭地处南美的角落,但是工厂也不在少数。而在中国,最发达的长江流域,竟然几十里都难以看见烟囱。中国是在是太缺乏工业了,战争的潜力只是人口和辽阔的疆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