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95 外交

海上长城 495 外交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凭借者穿越人士的先知先觉,李广自觉虽不算有逆天水平,但是能在战争结束前就确立海唐基础,甚至已经为战后海唐的利益做了不少准备。这样的成就也值得自豪一番了。

其实自豪的不仅仅是李广,还有许许多多的炎黄子孙,比如外交部长颜惠庆。

颜老先生现在的精神头可看不出已经68岁高龄。在大唐岛这样的热带,人容易出汗,老年人容易瘦,但颜部长在这里的两三年不仅没有瘦,而是圆脸更圆,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根本就看不出是一个将近七十岁的老人。

对于老先生,李广是相当敬重的。每次颜部长谈完公务,李广总是送到大门外。看着老先生利索的坐上轿车,一溜烟的飞奔而去,李广也不由开心。

颜老先生在初到海唐时,和许多老年人一样,浑身是病。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精力体力都不算好。

一个人,活的就是一个精气神。

海唐的农民,几乎全是在国内最穷的的人,初到海唐,几乎个个骨瘦如柴,长期的饥饿使得不少人目光呆滞,望之如枯骨一般。如果站在这样的人群中,以李广二十一世纪的眼光,几乎会认为如同在地狱之中。

但是,就是这个状态的,几乎如同行尸走肉的人,一旦吃饱了饭,一旦拥有了土地,有了产出,有了希望,要不了多少时间就焕然一新,如同变了一个人。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抛洒汗水。已经或者在期盼娶妻生子,延续血脉,建一个他们理想的家。甚至是祖祖辈辈梦想的家园。

颜老先生,也是如此。他虽不是在农田耕作,却在外交事业中更加的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他是一个有气节的学问人,一个职业外交家。但自从他踏入外交,从民国初立,到一战巴黎和会,再到抗战爆发。其从事的外交事业,几乎没有顺心的时候,除了憋气还是憋气。身体和精神怎么可能好?

老先生曾经谈到过中国外交史上的名人-顾维钧,一个学贯中西的大才子。一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的一员,他作为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讲话:“。。。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孔子,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山东是中国的,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战略上,还有宗教文化,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这篇演讲可谓是道义“普世”,道理也全世界通行。但是。结果如何?

外交不是道义,也不是道理。那是国与国之间最赤-裸-裸的利益交换争抢。国弱,国贫,即使你占了全人类最高的道义,所有世界通行的道理,在外交事务中,仍然不能为国争取哪怕一点利益。

是中华整整一代老外交官们能力太差?还是真的全是卖国贼?

不是的,至少不全是。

当下在海唐政法大学担任外交学院院长的陆征祥说:弱国无外交。

颜外长观点类似,他的看法是:一直以来,中国在外交上被动,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筹码,哪怕是很小的筹码。(卖国的筹码不算)。

而海唐,这个中华的“分支”(颜外长早已不再以某种眼光看待海唐了,虽然海唐在他心目中仍未上升到民族代表的地步,却也不再以不成气候的“海外军阀”看待。)给了颜部长无数的筹码。虽说这些筹码,限于海唐实力,尚不足以和大国平起平坐,但是足以使得颜部长长袖飘飘。

外交,顾名思义,对外交换。空手套白狼只是“梦想中的高人”偶尔为之,不能成为常态。大多数情况下,一点筹码没有,自然是无法交换的。再长袖善舞,也难做无米之炊。

海唐虽小,但是真的筹码不少。在外交活动中,把一点点筹码卖出个好价钱,正是颜部长的乐趣所在,也正是外交官们的理想所在。

事业顺心,颜部长内心发生了巨大变化,心结解开。经过李广和袁总理的诚心相约,颜部长于四五年正式宣誓加入海唐国籍,而且是唯一的国籍。海唐自此免去一点尴尬:外交部长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国人,这玩意实在有点尴尬。

罗列一下,颜部长最近的外交活动,就知道颜老先生为何如此兴奋,乐在其中了。

欧洲方面,海唐对欧洲的四项行动收到了成效。第一,经济上和“反正的”意大利的合作。第二,军事上和比利时的合作。第三,对德国纳粹的招降宣传。第四,从瑞士敲诈贷款。

这四项行动,海唐投入算不得大,几乎全是得益。但是对于欧洲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是意大利,刚刚反正就得到了海唐的帮助,虽说是利益交换,海唐从中占了不少便宜,但是食品贸易大大的稳定了意大利的国内形势。各国外交官们都不傻的,都能看出来,海唐得了好处,两国之间有一定默契,战后海唐会帮意大利说话。

这是什么?榜样,标杆。有句话不是那么说的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整个欧洲,和意大利同样处境的的国家有好几个。这些国家,有点是德国的铁杆,比如奥地利,比如罗马尼亚。至于“被铁杆”的国家也不少。

先说德国的忠实马仔: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乃是轴心国核心力量。而芬兰虽说有和苏联作战的正当理由,但是站错队了,轴心国一旦战败,那就活该他倒霉。现在欧洲战场上虽说盟军和轴心国还在拉锯,但是轴心国败象已显,德国的马仔们开始纷纷找后路。

这几个国家。先后派出使节漂洋过海到海唐来了。有的国家为了掩人耳目,甚至派出的不是正式官方人员,竟然是形形色色的商人学者演员等,有的却是反抗军代表。也不知道所谓的反抗军代表是怎么从伪政-府和德军的双重压力下远赴海外的。其中如果说没有猫腻,傻子都不会相信的。

这种情形之下,虽不可能达成真正的外交协定,但是混个脸熟也是外交技巧之一。欧洲各国在外交方面,理念比起蒋委-员长来说要成熟的太多了。

既然他们要混脸熟,海唐外交部自然也会给他们个机会,多多交谈。多多了解。虽说这些国家站错了队伍,但再怎么说,一个国家总是有那么点谈判筹码的。利益不就是谈出来的嘛。

比如奥地利,这可是德国的铁杆,眼见轴心国败亡在即,现在他们的内部某些势力代表也在找退路。海唐甚至连一点点承诺都没有。但是奥地利“政-府”承诺。战后将会无偿为海唐培养一千名大学生,其中其最值得骄傲的音乐类乃是重点。

除此之外,奥地利的殷切实在是令人“感动”:甚至奥地利使团人员看到海唐正在大搞基础建设,主动承诺为海唐送来一批建筑工程师。战争结束前,稀里糊涂的竟然送来了十多批,数量超过三千的工程师团队。当然了,这些到达海唐的所谓工程师,并不全是真正的工程师。有一多半都是“战犯”或者其家属。这就是海唐对德国招降宣传的效用了。

这些国家也都很清楚,海唐在欧洲问题上其实并没有太多发言权。至于主导权就更不要想了。但是海唐却有资格在欧洲问题上建言,某种情形之下,对某国使个小绊子,却是轻而易举。而树倒猢狲散的逃亡,免于战后被清算,本身就是“伪政府”那些滑头们的主要目的,海唐在这些伪政-府的滑头们看来,虽不算是逃亡的最佳选择,但怎么也算是一条“路子”。于是乎,这些家伙通过各种途径,纷纷奔向海唐。

这可全是利益,海唐又不用付出什么,最多也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没有往外推的道理。这样的好事,颜部长自然是欢乐开怀。

欧洲大陆的另一类国家,乃是被德国占领的。比如比利时,海唐已经和比利时方面有了军事合作。自然有其他国家看到好处,纷纷派出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使团。挪威使团来了,荷兰使团来了,丹麦使团来了,波兰使团来了。这些国家大多所求乃是战后补偿方面的倾斜,或是领土,或是经济。同样的,他们希望战后海唐能帮他们说话,至少不要从中作梗。

而海唐在未来想从战败的轴心国分一杯羹,也需要和小国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是个国家都明白的。

比较特殊的乃是另一类国家,那就是所谓中立国。要说最卑鄙的,其实就是这么一群中立国了。这些国家,打着中立的幌子,该赚钱毫不手软。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候,他们纷纷意识到,要想保住到手的利益,必须开始活动了。

海唐曾敲诈一笔瑞士贷款,让这些中立国看到了另一种危险:他们怕,怕在轴心国已经看到败亡迹象的时刻,被海唐的蛮不讲理逼到轴心国队伍中。当然,由于各种因素,他们也不敢立刻明确的投到盟国一方。

对于这样的国家,海唐自然是毫不手软。在这个时期,一个承诺就能换回无数利益。比如,海唐仅仅是答应不在战后追究责任方面作梗,瑞典就承诺帮海唐建造一座大型轴承厂。

在和欧洲各国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中,你所能想到的无耻,甚至你想不到的无耻都一一呈现。比如在德军占领国,伪军政-府有代表前来谈判,抵抗军也有代表前来。而这两方代表碰到一起,还经常是笑眯眯的,根本看不到剑拔弩张。甚至出现双方一起协商的场面,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

扯淡的正义。当投降有利于该国时,他们就投降,伪军就是代表。当反正有利于该国时,反抗军就是代表。当然,伪-军代表的到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做狗腿子,捞肥了,正在找退路。

太平洋方面。

荷兰和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菲律宾最近和海唐交往频繁。太平洋方面的战局比起欧洲战场要明朗的多,大家都已经看到,日本败亡在即。

战争虽然尚未结束,但是战后利益分割问题已经是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了。这几个国家和海唐一样,都有从日本分一杯羹的正当理由。但是,美国在亚洲战场一家独大,想分一杯羹,不仅要和美国搞好关系还要纠结些小弟兄一起呐喊助威。

别看海唐在印度洋,地处非洲,但主战场在亚洲,而且承担了相当繁重的作战任务,在战场上的贡献可以和澳大利亚比肩,甚至某种程度上超过了澳大利亚。

故此能拉帮结伙一起呐喊助威的,海唐毫无疑问占据重要位置。至于英国,这个昔日的老大,已经沦落到竞争对手的位置。没有傻子的,即便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仍然把英国当做宗主国,但是都明白一点:能主导分配利益的只有美国。而英国,在某种意义上,乃是分赃的竞争对手。所以,几个小兄弟们携手,理所当然。

利益一致,很多协议就很容易达成。比如,海唐从荷兰手中弄了个小岛--纳土纳。纳土纳群岛,位于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岛之间的南中国海内。后世中国的南海九段线,在纳土纳这里稍稍的向北弯了个弯,使得中国的海洋战略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前出基地。海唐要这个岛的理由却没有那么复杂--海唐未来移民,船只需要个中转站。

对于荷兰来说,只要能保证他们在印尼的主要利益就足够了。至于一个小小的纳土纳岛,根本不看在眼里,而且,那样的岛屿经营起来,一点点收益都没有,属于鸡肋。但是,这个地处中国南海南端的岛屿,在二十一世纪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却是无可比拟的,轻松的可以辐射南海各国。此处也是美国针对中国南海的最重要的海军基地。

再比如,对于亚洲的另一个轴心国成员--泰国。海唐的立场轻松的争取到了这几个国家的支持。李广一直以来,有一个疑问,明明在二战中泰国是日本的盟国,但是战后清算中竟然没有割地赔款。

李广搞不明白,泰国是怎么办到的。如果是纯粹的外交手段,那这玩意,实在太逆天了。但是,李广的横空出世,本身就是逆天的存在,所以泰国想逆天,首先要过的就是海唐这一关。如果不能从泰国身上割块肉,“正义”从何体现?

海唐军杨威武纵队陈兵安达曼群岛,其目标是马来半岛,自然是和马来半岛北段的泰国有很大关系。

达到目的的手段很多,战争和外交乃是相辅相成,因此颜部长的工作就成了海唐攻占马来亚战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对泰国方面的外交核心只有两个字--强女干。

能欺负一个“国家”,颜部长如何能不开心?李广很乐意看颜部长如何在泰国身上施展手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