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86 蝴蝶之六月六日 7

海上长城 486 蝴蝶之六月六日 7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四四年的八月份,对海唐经济来说是个非常窘迫的时间。本来按照政府方面的经济计划,海唐的军费只能支持到六月底。当然了,如果紧急的话,停下众多的建设项目,军费是不会出现紧张状况的。不过,在李广的计划中,国内的建设乃是重中之重,关系到国家长远的战略,不是说停下来就停下来的,那样会大大延迟海唐的发展。

七月,麦克阿瑟承诺的贷款第一笔一亿美金到账。正常情况,不说后续的资金,仅仅是这一亿美金就能让海唐军轻松支撑到年底。但是这一亿美金的使用方法一如从前,必须在美国购买物资,如果是购买军火的话,仍然要经过美国政府的审批。但是,由于欧洲战场的局势,海唐刚刚在美国花出去了不到两千万美金,就再也买不到任何东西了,无论是军工产品还是民用物资。

为了应对欧洲战场的劣势,美国政府几乎是雷厉风行,在所有出口商品领域实施了管制。

在李广的印象中,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美国的工业是如何强大--进入到一九四四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占了全世界的一半。这个恐怖的数字让人感觉:美国爆个飞机海,坦克海,军舰海,简直是轻松无比。经济之强大,独霸天下,仿佛丝毫不虞考虑物资不够用的情形出现。

但是,事实绝非如此。

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之后,美国如此强大的物资供应能力竟然出现了捉襟见肘。

这和李广的印象完全不同。怎么会这样呢?

第一条。是最基础的,也是一切的根本所在,那就是美国真实的经济能力。

美国四三年四四年的军费开支大约是人民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五上下。而英国在战时。这个比例已经连续三年在百分之六十上下。

日本经济在四四年已经濒临崩溃,或者说已经崩溃,四四年日本军费开支竟然达到了人民收入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事实上,日本这个只能是纸面上的数据,只能是通过货币计算出来的数据,而根本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百分之九十八,要真的那样的话。小鬼子干脆就绝种了。

但不管怎么说,仅仅从这个数据上来看,美国还有更多的潜能可以挖掘。但是。事实上,可供美国政府挖掘的潜能其实并不大,根据经济专家的测算---最多也只有五个点。

经济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专家们的分析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的经济中有相当的比例是虚拟经济。即股票债券等。

这一点,美国和其他国家完全不同。即便英国也有相当量的虚拟经济成分,但是比例远不如美国。这种情形之下,美国政府只要不敢学日本玩那种透支,搞得国内物价飞涨,人民怨声载道,就绝对不敢把这个数据提高到百分之五十。

以美国的体制,假如真的把这个数字提到百分之五十。那么仗就不用打了,美国人民怕是要立马造反。推翻政府了。即便是百分之四十多的状态,美国国内的罢工潮也是此起彼伏。加上诺曼底战役的损失,美军一下子丢掉了比太平洋战场打了几年还要多的生命,国内反战声一片,美国政府从稳定的角度出发,根本就不敢再提高军费比例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经济已经竭尽全力的在支撑战争了。物资供应总量,其实不可能爆发太多。

第二条,德国潜艇的战绩。由于李广早早的把潜艇通气管技术给了德国,以至于德国的潜艇战绩比历史上要好的太多。到四四年中期,德军潜艇的战绩已经超过两千万吨大关。而历史上,德国潜艇直到战争结束,总战果才是一千三百五十万吨。如果比照历史同期的话,德军潜艇战绩足足多出上千万吨。这近千万吨船舶加上物资的价值,绝对是美国产能的噩梦。这些物资和船舶的损失不仅仅是影响了英国,事实上,苏联久久不能转入反攻,也与美国物资援助损失太多有关。

第三条。由于李广这只蝴蝶逆转了美国对大西洋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物资供应的比例。虽然只是四三年一年的份额,但是美军军费两成的份额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仅仅从价值上看,比起盟军多损失的一千万吨船只和物资,要多出不少。

麦克阿瑟登陆菲律宾,物资供应丝毫不缺,其实也得益于四三年美国对太平洋战场的物资倾斜政策。要知道,麦克阿瑟登陆菲律宾,第一批的物资弹药供应量就是一百五十万吨,加上后续,仅仅打下半个菲律宾耗费的物资怕是在三百万吨上下。而由于巴拿马运河被日军偷袭,美国在四四年年初对太平洋战场的物资倾斜已经下降到总量的三成,即便如此,尼米兹也没有因为物资匮乏,影响进攻硫磺岛的战役。仔细分析,其实这些都是得益于前一年,美军的充裕库存。由此可见美国这两成军费份额的厉害。

第三条。那就是盟军登陆诺曼底,战役的损失了。盟军登陆诺曼底,第一批物资准备足足够两百多万军队用上三个月。而且以美国一惯的财大气粗,实际准备物资的数量怕是用上半年也不会缺。但是好不容易组织的上千万吨物资,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损失殆尽,庞大的武器装备更是损失惨重。

当前更严重的一个情况是,德军潜艇开始不计代价的在袭击盟军的运输船,甚至是军舰。这与历史上完全不同,历史上盟军登陆诺曼底,德军大部分将领都看到了第三帝国的失败前景,作战其实并不是那么积极的。比如潜艇部队。出击其实不是那么积极主动的。邓尼茨表面上很努力,却经常以潜艇性能不足为由,把精力转向努力研发新技术。实际上。打仗哪有不损失的,借口而已。要是苏军也这么找借口,干脆就投降得了。

而这一次,德国的物资由于对波罗的海的完全控制,可以源源不断从北欧和苏联获得,并没有出现严重匮乏。

加上,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不充分。四四年更是德**火产量的高峰。

而士气方面,德军由于在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前,仍然处于攻势。并没有如同历史同期那般的精疲力尽,士气还是相当不错的。

希特勒更是不同于历史上那般,虽然还在叫嚣,但是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取胜的希望。而是在苦挨时间。等待某种并不存在的时机--西方国家和红色-苏联之间的决裂。

这一次,德军虽然在总体战略上再次陷入两线作战,被动态势明显。但是由于德军漂亮的一记反击,使得德军将领和希特勒都看到了某种胜利的希望,或者说大幅度延迟失败的希望--把盟军赶下大海。

有了希望的德军是极其恐怖的,切不说陆地和空中。

从六月开始,德军潜艇就开始拼命的进攻盟军舰船。在这个时期,德国潜艇的损失速度大的惊人。在四四年的后半年,平均每天潜艇损失一艘以上。仅仅在这半年时间里。德军潜艇的损失超过了全世界(除德国之外)在二战中损失的潜艇数目总和,两百四十余艘。

但是,德国潜艇的疯狂袭击也换来了惊人的成就。短短半年时间,击沉盟军商船接近六百万吨。另有大量的盟军军舰被击沉击伤,其中英军有四艘护航航母一艘正规航母一艘战列舰被击沉,美军也有一艘战列舰和数艘护航航母被击沉。至于受伤的舰船差不多达到了五十余艘。

战后有个统计,盟军损失的舰船商船数目大约是德军潜艇数目的两倍。如果仅仅是按照战损比的话,德军潜艇实际上战绩称不得辉煌。但是即便是这算不得辉煌的战绩,给盟军造成的打击则是非常恐怖的,对于美英两国的首脑来说,压力不轻。

再说战场局势:欧洲战场上,从九月份起,即便是大会战结束,盟军和德军之间的战斗却从未停息一刻。双方都在积蓄力量,但是也都在想方设法削弱对手,欧洲战场上再次重现了一战那种绞肉机般的静态防线阵地战。阵地绞肉机,这是所有西方军人的噩梦,一战中的几场绞肉机般的阵地战,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但是不少盟军和德军将领都记忆犹新。

但是战局进行到这个地步,双方都没有退却的可能,残酷的绞肉战肯定还是要持续下去。是德国把盟军赶下大海,还是盟军击溃德军,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盟军方面,打到这种地步,即便是本不同意登陆法国的丘吉尔也不会轻言放弃的。盟军实实的输不起这一仗,如果真的被德军赶下大海,再次登录欧洲,怕不得准备一年或者更长时间。

因此,欧洲战场上的,调集物资兵力就成了盟军最最急迫的。

这种情况之下,美国工业全面转向欧洲。不仅是海唐的贷款无物可买。连太平洋战场的物资分配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八月底,为了遏制德军潜艇的疯狂。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主力被调往大西洋战场。

由于,美军在诺曼底一战,一次性损失的兵力就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所有的伤亡。不论麦克阿瑟如何抗议,也不得不在顾全大局的口号下,调集二十余万大军前往欧洲。而且这二十万可都是上过战场的美军,战斗力和那些新兵蛋子完全是两个概念。

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麦克阿瑟还能接受。但是美军的军费倾斜比例,则从四四年前半年的总量三成锐减到了一成半。一惯富足的麦大帅也成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另一方面,麦克阿瑟手头的兵力,则锐减到不足一百万。

这个数目听着不少,但是美军所要控制的地区也不少的、需要占用极多兵力。而且,美军中辅助兵种数量庞大。看似百万大军,能抽出机动作战的兵力不会超过二十万。

作为某种补偿,也是政治家们的平衡手腕。麦克阿瑟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盟军太平洋战区的真正司令官,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顶峰,真可谓是一手遮天。

但是,麦克阿瑟却没有了足够的兵力和物资作战。按照美军的计算,维持战略轰炸的力量倒是轻松的很,但是进攻冲绳的物资却是严重不足。因此。麦克阿瑟不仅没有继续攻打菲律宾的其他地区,用他的话说是“节衣缩食”,准备筹集足够物资。为攻占冲绳而做准备。

美国一下子卡死了海唐的物资进口渠道,海唐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要知道海唐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甚至连最基本的钢铁都难以生产(钢铁是长周期产业,在这方面。海唐投资不少。但四四年海唐国只能生产少量的铁,没有钢材的产出。)海唐一直以来的几项军工产品,大多是外购原料,外购零件,组装生产。即便是产业链最完整的迫击炮炮弹产业,有不少小零件也需要外购,至于机加工所需要的合金刀具,更是全部需要进口。

其实。别说是军工生产了,即便是海唐正在进行的最大工程--长安路建设。也是少不了进口原料的。将来要承担海唐经济的主干道,没有办法凑合的,至少修建桥梁就少不了钢筋。

总之,没有来自美国的商品,海唐经济立马停顿。

为了克服这一系列的困难。在四四年的下半年,李广再次借助麦克阿瑟和杜鲁门的影响力,促使美国政府解冻了援助海唐的部分贷款资金,一点五亿美金。美国政府真的很黑的,所有的贷款援助都要被商人们过手剥一层皮,直接给现金让被援助方自由在世界购买物资的情形极少。海唐能做到这一步,实在算是很不容易的了。

麦克阿瑟的帮忙,基于“友谊”。杜鲁门的帮助虽有海唐一直以来对他的政治投注,更重要的是海唐在四四年美国大选中,发挥了一些作用。

海唐军曾经两次从纳粹德国手中救下了不少犹太女人,但是实际上犹太组织其实并没有给予多少回报。犹太人这种商人群体,在国际政治中的投机也是以商人观点出发。当然犹太人也想不到,而李广其实在四零年也是想不到海唐能发展到目前的地步。当海唐迅速崛起,犹太人看到了投资价值,因此,再次找上了海唐国,寻求合作。海唐小小的要求,投罗斯福和杜鲁门组合一票,犹太人做的很不错。

美国解冻这一点五亿美金,可以说是救了海唐经济。海唐拿这些钱主要干了三件事,第一赎回了质押给美国摩根财团的乌龙银行股份,从此海唐对乌拉圭的经济控制更加稳固(产权不清啊,到底算是李广的,还是国家的呢?)。

第二,购买了一大批乌龙船厂和阿根廷造的船舶。使得海唐在四四年年底,船舶拥有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吨。这个船舶拥有量,差不多相当于英国人均船舶吨位的拥有量,一跃而成为海运大国。当然这个人均是指的海唐四四年的人口。

而最大量的资金投入方向则是阿根廷。

经过政府和外交部门一系列的外交努力,其中最主要的是顶着英国的压力,以三千万美金的低价出售了“训练舰”印度洋号航母。从而获得了阿根廷商品的一年垄断性优先购买资格。协议中,商品价格与巴西供给美国商品价格相同,也就是战前的价格。

至于为何印度洋号航母成了训练舰,海唐军心知肚明,制造水平实在是有点差。海唐是要做大国的,不能在这种枝节小事方面玩欺骗的。诚实嘛,中华之美德,要发扬的。

在出售印度洋号航母的问题上,海唐算是自损实力,但是却是无可奈何的。阿根廷是一个国家,也有着利益诉求的,不会白白送好处的。

这一切,听起来顺利,但是却全是被逼无奈。在美国这条路断绝之后,海唐能获得工业品的路径实在不多,意大利是一个,但是意大利只是多半个国家不在战区,而且仍然处于战争状态,难以满足海唐的需要。瑞士本来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由于隔着战区,只能以空运的方式购买一些轴承或者其他贵重零配件。而澳大利亚,仅仅为满足麦克阿瑟的太平洋战区的物资需求,就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南美的另一个大国-巴西,本来有着比较大的钢铁产能,工业也有相当的基础,但是却被美国完全垄断了出口,海唐根本就插不进手。

海唐找遍世界,只有阿根廷具备这个条件。

这个年代的阿根廷,绝对不是二十一世纪那种印象,他是实际上南美最富裕的国家,号称世界第八经济强国,其工业也有着相当规模。但是,阿根廷不仅是军政独菜,而且政治上还非常倾向于德国,即便是战争期间也经常通过西班牙向德国输送工业金刚石和白金等贵重原料。哦,对了,海唐也卖给阿根廷一些钨矿砂,到底会流到何处,没有人关心。

由于阿根廷和英国之间对福克森群岛的争议,海唐此举受到了不少压力。

但是压力再大,海唐也必须承担。海唐经济总不能因为英国施压就停下来。

阿根廷供应的超过三十万吨的钢材和上百万吨的食品,以及数量众多的机械产品,电子产品,不仅缓解了海唐的各项工程需要,更是给海唐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即便如此,海唐有几个项目也受到了严重影响。a计划受影响最严重,本来海唐在这个时期应当进行浓缩铀工厂的建设。但是,浓缩铀所需要的两大项全部受到了影响。

浓缩铀使用的浓密机,制造难度不算极高,海唐早早的就购买了机床和许多制造设备,但是浓密机的罐体需要不锈钢,管道也需要不锈钢。这年头,不锈钢可是真正的紧俏商品,而且其生产难度高,只有有限的几个国家掌握生产技术。

海唐国虽然有着世界上三大镍矿之一的矿藏,却无法生产不锈钢,即便是购买到技术和设备,没有三两年休想见成效。当然,阿根廷也不成。故此,浓密机不得不停了下来。

而浓缩铀所需要的电力,海唐是准备采用水利发电。仅仅四四年开工的水利发电站就有四五十个,但是小型的水力发电机意大利可以供应,中型的水轮发电机,如果不能从美国得到,就只能等了。

顺便说一句,海唐的b计划倒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由于得到了德国的me262喷气式飞机样机,海唐工程师们吃透其技术,也需要相当长时间。

经此一折腾,李广对于这个年代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完待续。。)

ps: 这一章实在不怎么好写。仅此一更,今天不再更新了,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