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57 开罗会议前

海上长城 457 开罗会议前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开罗会议尚未开始。海唐喜讯不断。先是李广接到了麦克阿瑟的电报--海唐国可以派人去美国领取应得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了。

麦大帅威武。李广暗喜。

虽说这艘航母,本来就是美国欠海唐国的,但是天底下的道理是握在强权手中的。美国人不顾海唐国的抗议,强留个一年半载的,李广其实也没有招。

李广对于这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重视程度,是其他人所无法理解的。李广重视埃塞克斯级航母,有着现实和未来的考量。

首先,这是一艘根正苗红的纯种航母。看看海唐现有的三艘航母:自由龙号只是一艘轻型航母,而且也是巡洋舰改装的。印度洋号航母乃是以民用技术建造的,而实际上其建造水准甚至赶不上美国英国等列强的高速游轮。已经被命名为太平洋号的,也就是缴获日军的加贺号航母,虽说是当下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母,但是实际上也是以战列舰的舰体改装的。改装航母,由于最初的设计限制,在某些结构的设计上,肯定是有点勉强的,不会非常合理。比如船体的长宽比例。而功能性设计上,也有严重的缺陷或者浪费。

再一点,埃塞克斯级航母是美国舰船行业的代表作,先进性毋容置疑。或许比起英国主力航母还有差距(这一点,二战年代可是公认的,绝不是二十一世纪的那种美国第一的绝对印象),但是主要还是风格所致,同列世界第一并不为过。

航母设计可是一门大学问,真正的高端学科。实际上很多舰船的设计都是在原有船型上改进的。即便是二十一世纪,设计舰船已经数字化了,但是航母舰船的设计仍然是以某一母船为基础。船型扩大,设备升级而来。这其中,有许多设计师的经验所在,军人的经验教训。

在李广的计划中,这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将会作为未来海唐国航母设计的基础。而且,塞班海战中,美军航母的表现已经足够令人称赞了,全部受伤,但是一艘未沉。其抗沉性能值得称赞。要是海唐军的印度洋号航母受了那样的伤。会不会沉,李广有点小迷信,拒绝评论。

还有就是,海唐军得到这艘航母,只需要差不多小半年就能具备完全战斗力。海唐国虽比不上美军那样兵力充足。但是现在许多海军兵种都有预备,尤其是最重要的战机飞行员。海唐军或许抽不出精锐却能做到配备完整。如果战场危急。甚至可以在一两个月内,参加战斗。

海唐另一个好消息也与航母有关,在中途岛海战中,被俘获的日本加贺号航母完成了舾装,也完成了所有的测试,现在已经开始归航。

但是。这艘航母所选的航线,不是从南太平洋,绕过澳大利亚,然后进入印度洋。回到海唐本土。而是从南美洲南端的弗罗厄德角然后,进入大西洋,从而回到海唐国本土。

原因嘛,海唐现在有点名气,尤其是海军有点名气。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在和智利的战争中打的精疲力尽,邀请海唐军航母友好访问一把,壮壮声势。当然,好处是大大的。

说白了,就是向智利示威。

秘鲁和玻利维亚,作为海唐国有色金属,炸药原料的资源供应地,而且也是海唐国一些武器弹药的购买方,完全算得上是合作伙伴。

帮帮忙,那是应当的。而且震慑一下智利,对海唐国的石像岛安全也有好处。虽说在完成了这艘航母的改装之后,石像岛除了一个火药化工厂,其他的工业都将转移到大唐岛,不再那么重要。

但是,再不重要,也是海唐国的领土。海抗军的老人们对石像岛感情可是很深的。

即便如此,也没有必要走南美航线,那条路不好走,距离也就近三五千公里。

但是,自从巴拿马运河被鬼子炸了,南美航线逐渐热闹。阿根廷再次发现了马岛的重要性,开始向英国发难。两年前,阿根廷被英国外交官糊弄了一把,虽然得了点荣誉,但是一点点好处没有。

那地方,巴拿马运河通航时显不出多么重要。但是现在可是把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通道控制的严严实实。至于在阿根廷境内的麦哲伦海峡,那就更不用说了。当然,麦哲伦海峡气候恶劣,一年最多三四个月能通航,而且大型船舶通过也非常危险。

时至四三年的十一月,在北半球是冬季来临,但是在南半球可是夏天。南美洲南端正是最好的通航时间,等冬季来临,到处都是冰山,可就危险多了。

阿根廷选在此刻发难,大英帝国很头疼。

当然,海唐军太平洋号航母走这条线,只是为自己展示肌肉,并不是为了给大英帝国解难。毕竟海唐国船只虽少,却也有一些船只要走这条线的,让阿根廷稍存忌惮,海唐的目的就达到了。

太平洋号航母的任务多多,还要顺便到乌拉圭一趟,展示军威。要知道,海唐在乌拉圭的利益不少的,农业人口,加上唐城开发,五六万百姓呢。而且,随着欧洲战乱的深入,移民数量增加,唐城开发走上了黄金时代。据估计仅仅四三年,海唐国就能从这里搞到近千万美金的收益。

而这些房产收益,要换成海唐国急需的原料或者乌龙船厂生产的四千吨级鸟粪船。这些都对海唐至关重要,不容有失的。说白了,海唐在乌拉圭,玩的商业模式就是以房地产换物资。

顺便说一句,鸟粪船现在价格相当高。海唐也会造,但是限于钢材难买,只能让乌龙船厂赚钱了。海唐从美国好不容易弄到的钢材大多用来造军舰潜艇了。美国摩根财团现在正大发横财,自由轮和鸟粪船乃是其主打产品。

震慑一些某些不很友好的白人,对于海唐国的利益是一种保障。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的优势,在太平洋号航母这次武装游-行过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麦克阿瑟接连表现出了足够诚意。虽然最最重要的援助贷款尚未到手,海唐也应当回馈一些善意了。

于是,在开罗会议前夕,海唐军主力航母印度洋号完成了例行的维修,奔赴澳大利亚,尽早和美军第七舰队进行一些编队训练。

由于麦大帅提供了新型舰载机,印度洋号航母本来是用不着携带太多飞机的。但是,在印度洋号航母的船舱中,甲板上整整部署了一百架鱼雷机。这是美国海军已经不再列装的老式鱼雷机,也是美国已经停产的舰载机。

这款鱼雷机的确不先进。但是总比英国一直使用的老式的双翼鱼雷机先进吧。虽说生存能力差,但也不至于沦落到垃圾的地步。由于美国海军飞行员的强烈抗拒,美军重视人命,这款稍显落后的战机就被驱除了海军舰载机行列,因此最后的两百多架都落到了海唐军手中。

经过海唐军的长期摸索和改装。发现这款战机还是有生命力的。而且,最适合麦克阿瑟手下的第七舰队。

很快要和美军携手作战。提高一点美军的战斗力。对于海唐军来说也是好事,尤其是不泄漏机密的情况下,加上还能换取可观的利益,这事就更加能干了。

麦克阿瑟手下的第七舰队没有正规航母,但是护航航母一二十艘。这些护航航母上的飞行员,自然不是什么精锐。因此掌握先进战机的水准就相对差不少。

战机先进与否,速度是个重要指标。高速的战机,起飞速度,尤其是降落速度也高。一百公里每小时的降落速度和一百五十公里的降落速度。对于飞行员的要求可是截然不同。四点五秒钟的降落时间和三秒钟的降落时间,对于人的反应速度要求几乎是提高了一个层次。因此美军护航航母上清一色的老式f4f野猫战机。

而pby鱼雷机的降落速度甚至可以低到九十公里,对于飞行员的操作水平降低了要求。

更重要的是,海唐军为美军量身定做的战术,能够减少飞行员的伤亡。

比如李广固执的使用俯冲轰炸机,而不是鱼雷机,虽然有多种考量,其实最最重要的原因是鱼雷机在破防时速度太慢,必须控制在一百三十公里以内,要不然鱼雷的质量就很难承受高速冲击。这种情况下,面对敌舰的疯狂炮火,飞行员伤亡太过惨重,海唐军实在是损失不起。

而海唐军使用的打水漂战术,或者美军使用的跳弹战术,都可以在三百公里速度投弹,甚至高手可以在四百公里的速度下低空投弹。这样一来,使得战机暴漏在敌军防空火力内的时间大大缩短,说生存能力提高十倍都不为过。

此外,海唐国的空爆炸弹,现在日趋成熟。海抗军发现了一种新功能,对于夺岛作战两栖作战有着极大的帮助。这种空爆炸弹,其强大的冲击波对海滩或者海水中的地雷水雷也就极好的引爆能力。两栖作战,其中一个难点就是清除登陆场的地雷,和近岸的水雷。

所以,把美国的战机重新卖给美国(目标是换回f6f地狱猫战机),顺便再推销一下海唐国的空爆炸弹,李广岂能不热心。

想必麦克阿瑟大帅也会领情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大好事。这件事,虽非李广主导,但是却事关海唐国的国家战略,李广也是很关心的。

大唐岛和非洲大陆隔着莫桑比克海峡。其地理与英国隔着英吉利海峡和欧洲大陆,日本和中国大陆隔海相望,非常的类似。

这样的地理环境,国土安全有着天然的保障--大海。英国能在二战中不被打败,其实应当感谢英吉利海峡。但是,却也造成了,一旦发生大战,本土有被断绝交通的可能。英国之胜,日本之败,与海相关。

日本的国家战略真的错了吗?没有,只是选择时机不对。实力不到而已。

做个假设,以日本二十一世纪的经济能力科技水平,握有本土四岛和中国东北以及朝鲜半岛,怕是做世界老大的可能都是有的。

围棋,有两个眼位才能活棋。

海唐国周边岛屿不少,但是除了大唐岛堪当一个眼位,其他的领土都担当不起国家战略级别的眼位。

要说海唐国现有领土已经不能算小了,大唐岛加上其他岛屿足足六十四五万平方公里,比欧洲大多数国家的面积都大。

但是李广坐在这个位置,就不能不想的更加长远。

为子孙万世计。海唐国必须有另一个眼位。在李广的宏图大志中,或者说野心中,海唐国未来将会是我中华本土的另一个眼位。

而海唐国自身的另一个眼位,就只能是莫桑比克。

在海唐国刚刚立国,就实施如此狂野的战略。肯定是有来自很多方面的阻力的。但是事实上,所有的阻力都来自于经济军事实力。而不是人心。

国人有一种心态。那是欧洲国家的小国国民们所不能理解的,那就是大国心态,大陆心态。即使是一般老百姓,对国家的概念也是幅员辽阔万里。

无论是国弱,或者家贫。中华儿女自有中华儿女的气度雄心。

所以,当李广向袁总理。苏议长,颜外长提出了国家未来扩张的战略方向时,本来以为会有阻力,但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所有人都同意。仿佛向非洲扩张那是天经地义,甚至某人还建议将来把首都建在莫桑比克。

这种自信和野心,简直惊得李广目瞪口呆。到底我是穿越者,还是大伙都是穿越者呢?

还是那句话,步子大了会扯着蛋。在大家一致同意之后,李广反倒奉劝大家冷静,冷静,再冷静。

冷静的结果就是,原则上不准动用武力,不能落下侵略的口实。无论是恐吓谈判或者欺诈,甚至出钱购买,都可以,反正目的大家都明确。别看葡萄牙已经衰落,但是葡萄牙和英国那可是兄弟,两国历史上有长达六百年的联盟,所以有些动作能避免还是要避免的。

既然不动用武力,这里面李广参与的就少了,莫桑比克问题就成为海唐国政府外交部门最最重要的一个长期战略。

至于策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以及欧洲殖民全世界的历史中,案例比比皆是。不外乎是涉入,操纵,分裂,反客为主等。(因为暂定不准动用武力,所以没有武力征服这个选项)

以前,海唐国只是利用武力胁迫了一下,强买强卖,经济上反正葡萄牙殖民者也没有吃太多的亏,也算皆大欢喜。

而今天,李广接到的报告,令人狂喜:海唐国在莫桑比克已经有地盘了,而且不是一块,是十二块,其中三块临海,合计面积估计超过六万平方公里。

这事比较复杂。

当初葡萄牙人基于白人的优越感,竟然帮助大唐岛的法军抵抗海抗军。如果是仅仅的提供出发基地,海唐国搞强买强卖也差不多能抵消他们的罪行。海唐初立国,得罪的国家已经不少了,也不能搞一堆的仇敌。所以也没有过分的逼迫葡萄牙殖民当局。

反倒是因为葡萄牙本土由于粮食欠收,海唐国的七穿舰队冒险帮葡萄牙送了一趟农产品。

但是,在四三年,海唐国遣返法国战俘时,有点小小插曲。遣返战俘,那是政治需要。而海唐国是严重缺少劳动力的,法国之外的战俘就不会被遣返了。

这就是葡萄牙殖民总督。。头疼的地方了。因为,其中有几个战俘是葡萄牙贵族。

殖民地总督大权独揽,除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议会谁也管不了他。他负责财政预算和行政任命,当地的立法议会和行政议会只是用于咨询的摆设。名义上的莫桑比克政府连个办公地点都没有。

当然外交、防务和立法,主要由里斯本的海外委员会和海外领地部统一管理的。

这和其他欧洲殖民总督的权利差不多。但是具体到莫桑比克,就有一点小小的区别。

历史上,葡萄牙曾经在莫桑比克实行过一种分封制度,类似于中国周朝的分封制,名曰巴腊佐制。反正殖民地就是抢来的,国王也不心疼。一下子把莫桑比克分成了三百多块小领地,于是各级贵族,大公,公,候,伯,子,男,骑士几百人就成了大大小小的领主。当然了大公级别的贵族是不会到这破地方的。

现任的殖民总督萨拉,其家族就是一个公爵。这已经是顶天的爵位了。

但是,历史变化是无常的,有的贵族在这里能赚钱,有的却不一定。再加上,贵族也要结婚生孩子的。总不能娶个黑人做老婆吧,所以有的走了。有的留下。

葡萄牙这种分封体质逐渐衰落。加上几次土著起义。里斯本一看,贵族分封统治不能形成合力,于是乎又改成了公司制度。所谓公司其实是大一点的行政分区。王室倒台之后,现在又改成了总督管理制度。

但是,那些贵族也没有被撤销,反正绝大多数的贵族家族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亡了。

要说连葡萄牙现在连国王都没有了。贵族算什么玩意,值不得总督大人头疼的。但是,在欧洲现在的传统中,贵族仍然是有那么点低位的。而且他们大多都掌握了财富,所以总督萨拉公爵很头疼。

当然了这几个不省心的家伙,也不是什么大贵族,都是些骑士家族或者子爵,男爵之类的,也没有什么钱。要不然也不会头脑发热,为了不值钱的白人血统高贵论上战场。

这几个小贵族实在是受不了,战俘的劳动真的很苦哈,小鬼子俘虏当监工真的是很残酷的。

海唐国管理战俘的是谁?大名鼎鼎的特别参谋,现在的长安市长胡博丰。

骨头里能榨油的家伙。总之不给钱,休想走人。

而这几个葡萄牙贵族还真的没有钱,当然了钱少也不能算的。于是乎,聪明人出现了,试探的问:当年给他们祖上封地的葡萄牙王室文件能不能换钱。

如果是葡萄牙本土,这种文件早就随着王国的覆灭,失去了效用,顶多是家族荣誉。但是在殖民地,还有用,殖民总督要凭这东西给这些已经没落的贵族发薪水,名义上还承认这些贵族的封地。不发是不成的,因为这些人也是殖民当局统治的武力组成。

海唐国也有人才的,记住了,美国英国支援了三百多名法律人才呢。

其中律师大有人在,律师嘛,只要能拿钱,总会找到法律条文的。

于是一大群见钱眼开的律师奔赴葡萄牙里斯本,这些人对欧洲法律实在是熟悉,甚至有些人还参与过葡萄牙法律的制订,半年官司打下来,最终葡萄牙竟然支持了封地转让合法。这中间有钱的因素,当然更大的原因在于意大利的投降,使得盟国声势大震,海唐国沾光。

但是,有一个条件,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欧洲贵族习俗,封地必须转让给有相同爵位的贵族。

没有国王就不能分封贵族?胡说八道。李广才不在乎呢,当即就起草文件。得,海唐国竟然也有了贵族。

本着无军功不能封爵的中国古代理念,第一批十二个贵族爵位,全是军人。海抗军几个少将全成了贵族,正好十二个。

注意,海唐军其实正式的少将只有陆军三个,海军两个,空军一个。但是在历次战斗中,有六名上校(从国内来的,也有海外来的,比如在中途岛阵亡的袁子上校)军官阵亡,被追赠为少将。

结果就有了一个伯爵,一个男爵,五个子爵,五个骑士。

当然了,这些新封的贵族即便是在莫桑比克,也得遵守葡萄牙的法律,殖民地的法律。也就是说,本质上这些土地还是人家葡萄牙的。

但是,事情是可以演化的。海唐国已经切切实实的涉入了莫桑比克。

给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李广玩不转的事情,自有一大帮政府人员能搞定,这是国土战略的巨大进步。

萨拉总督很头疼,其实也就是担心海唐国趁机插手莫桑比克。但是,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海唐国真的没有找葡萄牙殖民者的麻烦。这些“贵族”甚至没有亲自到封地去过,只是派出了些农民盖点圆形的土楼,种地,种速生林,或者开办一个两个的造纸厂(海唐有环保法,除了传统的宣纸允许在本土开设工厂,其他造纸厂,只能在海外。)。

总之海唐人很规矩。也不和当地土著有什么冲突,(是没有冲突,海唐最最精锐的特种小队出动了七八次。)甚至连治安问题都用不着殖民当局负责,至于农民的数量,没有必要关心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