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50 决战 19

海上长城 450 决战 19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日军防空炮火逐渐稀疏,海抗军俯冲轰炸机动手了。

俯冲轰炸机趁机呼啸直下,投下了一枚枚重磅炸弹。战斗机也没有退出战场,而是风驰电挚,劈头盖脑地用机枪扫射舰桥。

“长门”号忽左忽右,说是操舰技巧高,还不如说是运气不错。四万多吨庞大的舰体,巧妙地躲开了一枚又一枚炸弹,有几枚几乎是擦身而过,在战舰身边炸出冲天巨浪。

海抗军机群的攻击凶猛异常,长门号躲过几枚却躲不过更多。

九点十分,“长门”号左船舷前段中弹。一枚一千磅炸弹命中船舷水线上方装甲。对于皮糙肉厚的战列舰来说,装药一百多公斤的穿甲炸弹或许对一尺多厚的水线装甲无能为力,但是水线以上一百多毫米厚的装甲却挡不住这种大杀器。

这枚炸弹击破船壁,在战舰内部爆炸。弹片加上冲击波瞬间肆虐,立刻造成上百人死亡。

有一个小鬼子稍显幸运,此人相貌堂堂,年龄还不到三十岁,挂着少佐军衔。他从昏迷中醒来后,才发现自己几乎是在残值断臂的垃圾堆中。他动动身体,神奇的发现,自己竟然没有死,而且没有受什么大伤。

聪明的家伙推断,自己之所以没有死,那是因为几具尸体挡住了弹片,挡住了冲击波。于是乎,拉了几具尸体,把自己再次遮盖起来。躲在尸体下瑟瑟发抖。

此人在战后,非常有名气,李广也知道这位的姓名--中曾根康弘。此时他在长门号战列舰上担任主计少佐。(类似于会计,负责后勤,算是文职军官。)此人在战后曾经担任过三届日本首相。

急眼了的早川干夫,此时命令长门号口径四百一十毫米的主炮加速对空射击。明知作用了了。但是却也只能如此。日军裸漏的防空炮位上尸体堆积,火力网已经不再严密。

长门号四座八门大口径主炮要说作用也不是一点没有,相当严密的遮蔽了一侧的空袭。假如有十六门主炮的话,或许可以遮蔽两侧的空袭。但是长门号没有。所以,另一侧就成了空袭打击的重点。

而主炮的转向速度,远远跟不上战机的换位。分散火力,却形不成火力网。搞了几个回合,鬼子老实了,只好用主炮尽力看住一个方向。

九点十一分。

长门号几乎是同时中弹两枚。一枚炸弹击穿的长门号的舰桥装甲,把坚固的舰桥顶部炸断近十米高。高达三十多米的艉楼。猛然间就矮下了一节。

另一枚一千磅炸弹,是飞行员用打水漂的手法射出的,角度掌握不大好,飘起的炸弹稍稍有些高。从水面跃起的炸弹,直接击中了长门号战列舰的前主炮炮塔。

这枚炸弹倒是没有能炸毁厚实的主炮炮塔。但是爆炸的冲击波直接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把战舰前部所有裸漏在外的日军高炮炮手清扫一空。长门号三分之一的防空高炮,立刻哑火。这已经不是防空不严密了。而是出现了巨大漏洞。

海抗军飞行员得了机会。自然不会手软,纷纷向长门号战列舰前方发起进攻。

“长门”号舰桥内被刚才的炸弹震死数人,至于上部建筑中死了几个,早川干夫根本就顾不上统计。

早川干夫面无表情让人抬走了尸体。

仅仅一两分钟,海抗军某飞行员来了个指东打西。本来是要瞄准舰体前方轰炸的,但是俯冲投弹时被高炮击中机翼。战机轻伤,投弹稍有歪斜。

但是,错有错招,这枚炸弹距离目标位差不多一百米。但是仍然击中了长门号后部,杀伤不弱:装甲厚实、素有钢铁堡垒之称的尾部雷达室被一劈两半,各种精密仪器被殆尽;雷达兵被全数杀死,除几具尸体依稀可辨外,其余的已血肉模糊,满目皆是残肢碎块。

---------

九点十五分,长门号战列舰侧船舷再次中弹。

这一次不同以往,战列舰装甲厚实,却不可能处处是一尺多厚的装甲。水线装甲是防护要点,但也不是全部一尺多厚。

威力巨大的炸弹,在左舷前方炸开一个大洞。立刻,左舷几个舱室进水,舰体迅速左倾。

本来,可以通过舰上的庞大的注排水系统来控制“长门”号的平衡。但两分钟后又一颗穿甲弹却阴差阳错,直接击中了注排水控制室,炸坏了全部调节阀门。

排水泵已无能为力,鬼子唯一的办法是向右舷舱室对称注水控制。

右舷主机舱和主锅炉舱是底层最大的舱室,注3000吨海水。它们进水后,能使“长门”号扶正。

早川干夫大佐根本不等撤出轮机兵和锅炉兵,冷酷无情地下达了注水命令。他等不了了,晚矣会儿说不定战舰就要倾覆。

在底舱中,鬼子轮机兵和锅炉兵隐约听到了甲板上伟来的隆隆炮声。他们被隔绝了通信,其实根本不知道的具体情景。

加上电力中断,抽风机排烟受损,以及蒸汽泄漏,机舱内烟气腾腾。舱内象地狱漆黑一片,这些轮机人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识,就遭受了灭顶之灾。海水突然涌进来,一下子涨到一、二米。加上战时所有的水密舱门全部关闭,鬼子们无处逃生,海水很快将在场的几百人统统淹死。

长门号虽然倾斜被纠正,但是却丧失了一多半动力(轮机不是一个舱,一般都有四个,甚至更多),战舰航速锐减。

海抗军战机继续进攻,长门号已不能进行任何机动规避了,或者说能够做出的机动规避在海抗军飞行员眼中已经不足为虑。

此时海抗军战机争先恐后,低空进入,如同训练一般,准确投掷的炸弹,将“长门”号的左舷再次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俯冲轰炸机也毫不示弱,长啸而下。几乎弹单命中。

战斗机群射出的子弹疯狂无比,象割韭菜似的,将舰外部的大部分鬼子当场击毙。

战斗进行到此时,长门号战列舰防空网已经彻底崩溃。

早川干夫末日突然来临,一颗二十毫米机炮炮弹从观察孔正好射入舰桥,威力并不强悍的爆炸,直接炸碎了他的头颅。

事有凑巧,早川干夫刚刚死,海抗军的机群进攻就停止了。海抗军战机扬长而去。

对于这样的结果,邵傅玄愤恨不以。

虽然他知道。有战斗就会有伤亡。但是此战海抗军整整损失十架战机,十多名飞行员阵亡。另有四五架战机受伤,还不知道能不能飞回航母。也就是说,此战,第二波打击机群伤亡三分之一。伤亡实在太过惨重。

更令邵傅玄咬牙的是:长门号战列舰漂浮在海面上。虽然冒着狼烟,竟然还能够慢速移动。

战列舰是够抗揍。不说小炸弹和子弹。仅仅一千磅炸弹就击中了十四枚。但是仍然算不得对战列舰造成致命打击。

海抗军的缺陷显露。没有鱼雷机,重磅炸弹对战舰的损伤能力不够。

---------

其实,海抗军的缺陷还不仅于此。

李广在印度洋号航母舰桥中,也有些不安。海抗军现在还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弹药缺乏。如果付出惨重代价,不能击沉长门号,怎么想都觉的憋屈。

印度洋号航母正常备弹是两份半。也就是说能够承担战机全甲板出击两点五次。这次由于预计战斗强度高时间长,携带了三份弹药。

航母的载弹量,倒不是真的装不下更多的弹药。但是一场再激烈的战斗下来,基本上也不可能消耗三份弹药。再加上过多的弹药对于航母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故此。印度洋号航母上携带了三份弹药,其实不能算少了。

但是,两日前在对付日军第八舰队时,印度洋号航母就消耗了一份弹药。一天前轰炸帕劳群岛时,又消耗了一份弹药。而刚刚对日军舰队的打击,再次消耗了一份弹药。

由于前期海抗军有几架战机战损,此刻倒是还留下了一点点弹药。不过重磅炸弹不多,仅仅六枚。其他的的残余弹药,都是子弹和小型炸弹。

即便是搜集一些自由龙号上的二十四枚五百磅炸弹,估计也难对长门号战列舰进行摧毁性打击。

但是,不能因为没有把握就白白的放走这块肥肉。十点二十五分,海抗军第三波打击机群(其实是归航的第一波打击机群)再次升空。

-------------------

十一点四十五分。

空中传来了轰隆隆的响声,似雷霆滚动。

云天下,第二波(在长门号看来是第二波)海抗军机群正以惊人的速度直扑过来。转眼间,前桅下方闪出一道爆炸的强光,白灼耀眼。密集的机枪子弹扫在舰桥四周的钢板上,劈啪啪,象雨打楼台,一阵紧似一阵。

为了让仅有的六枚一千磅炸弹充分发挥威力。战斗机和其他轰炸机投掷小型炸弹,全部是俯冲轰炸,打击的同时,也作为掩护。

而六枚一千磅炸弹被计划用于打水漂战术,对长门号战列舰侧面进行打击,以期望战舰进水,覆灭该舰。

长门号战列舰上的防空火力网经过短暂的休整,人员虽然补充不少,但是大多是其他岗位的官兵,对于防空真的不在行,加上舰长战死,指挥系统现在已经是凌乱不堪,根本难以拦截从高空而下的战机。

四十多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的俯冲轰炸,俯冲扫射,打的长门号这只钢铁怪兽嘶吼不已。在短短三五分钟时间里,日军防空火力已经成了零星的射击。

海抗军战机攻击连连得手。

“长门”号迸发出道道强光,巨响,炸起的钢铁碎块满天狂飞。

日军官兵已经是在疲于奔命,高炮炮位上尸体堆积,根本就来不及清理。日军踩在鬼子的尸体上拼死反抗。早川干夫已经阵亡,舰桥中日军指挥官也伤亡大半。指挥根本就没有什么系统可言,乱糟糟的一团,防空更加凌乱。

海抗军的攻击节奏分明,很快的,“长门”号的指挥中枢,刚刚凑齐的指挥官再次被清扫一空,防空顾此失彼,没有半点喘息之机。

一架海抗军战机被舰炮击中,拖着浓烟栽进了大海。

但飞行员沉着、果敢、显示出了高超的攻舰本领。打击节奏丝毫不乱。

“长门”号上的机关炮一门接一门地被炸毁,防空火力越来越弱。

就在日军把精力。火力全部集中在对高空射击上,海抗军打水漂战术上场。

飞机打水漂投弹时,都要飞一段直线,飞行员称这段距离为“死亡之路”。这是飞机易遭敌机和火炮拦截的时刻。

现在,海抗军飞行员飞“死亡之路”的时间非常短。比起传统的鱼雷机投弹,时间要缩短一半以上。这种战术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飞行员的伤亡率大幅下降。弊端在于无法投掷威力巨大的鱼雷。

海抗军战机的飞行速度极快。这与“长门”号上炮手学习打靶时的情景不大相同,本来鬼子就被高空的战机吸引了火力,加上大多炮手都是生手,此时日军火炮拦截非常不力。

第一架战机投出炸弹,准确命中。但是弹着点稍微低,中弹处正是防护最好的水线装甲。没有能够破甲。

第二架战机投弹,再次准确命中。弹着点稍高,虽然破甲,也杀伤很多鬼子。却无法造成战舰进水。

第三弹,仍然命中。未能见效。

第四弹射失。

第五弹,弹着点再次偏高,击中舰桥,坚固的战列舰舰桥,经此一击,已经成为一团乱糟糟的钢铁丛林,里面有没有人能活下来,实在不好说。

第六弹,再次准确命中。剧烈的爆炸过后,飞行员失望的看看,好像仍然没有能够造成太大的伤害。

其实不然,这个飞行员观察的不够细致。这枚炸弹的爆炸位置和第一枚重磅炸弹的爆炸位置几乎重叠,虽没有彻底炸穿厚重的装甲,但是铆钉脱落,此时的装甲只是沾附在船体上,变形严重。而且内部的水密仓也早已被多处震裂,海水虽不汹涌,却是正在无孔不入的灌入船舱。

如果能再炸一弹,此舰必沉。飞行员很遗憾,摇摇头。

海抗军飞行员们极不甘心,但是连机枪子弹都打的差不多了,没有了炸弹实在无力对付这条钢铁巨兽。

正在此时,日军的十二架水上侦察机到来。

这是小泽治三郎支援这只残废舰队的唯一力量,但是到达时刻实在不巧,正是海抗军飞行员最郁闷的时刻。结果就给了海抗军飞行员了一次发泄机会。不到十分钟的空战,海抗军打出漂亮的零比十一的战果,仅仅一架日军侦察机逃生。

稍稍解了胸中郁闷,海抗军机群归航。

在这个时间段,海抗军有一个不算失误的失误。由于侦察机已经飞行三个多小时,燃油不多,提前撤离。而战斗机机群则是迅速归航。

日军仅存的一架水上侦察机飞行员竟然没有回航,而是跟着海抗军战机的航线尾随而行。

要知道海抗军战机的回航路线是先向北飞行,然后才转向东方。这是战前制定的祸水东引策略,希望日军主力(海抗军并不知道日军现在力量极为薄弱)把目光投向北方--美军舰队那里。、

但是,算计再深,遇到已经如同死了亲爹的鬼子,一点用没有。这个一心找死的日军飞行员竟然跟在海抗军机群后方飞行一个多小时。

海抗军舰队的雷达倒是没有失灵,但是鬼子战机和海抗军战机在雷达上并无分别。

而且由于战斗中海抗军数架战机受损,通讯应答故障也算合理,这个小小的异常竟然被忙着回收战机的指挥人员失误了。

更加严重的是,海抗军的对空侦察机在这个时间出现了防空空挡,飞行员的疲惫加上燃油纷纷耗尽,必须重新加油才能起飞。

诸多凑巧,竟然被这架日军侦察机发现了海抗军的两艘航母。虽然这架日军战机随即就被一哄而上的自由龙号航母战机击落,但是舰队却已经被日军发现。

而这件意外的出现,使得李广想起了一个名词:敌我识别,自动应答。穿越数年,李广最奇怪的就是人的记忆。像武器识别系统,飞机自动应答,这样的词汇他本来是知道的,虽不清楚原理,但是只要提出这个概念,一干工程师们都会努力解决,或者向解决的方向探索。可惜的是,李广此前从未想到过,而今天这次意外的发生,却使得李广重新想起。

会不会引来日军的空中打击?不管会不会,海抗军已经开始准备应对。

等战机尽数归航,李广非常干脆的放弃了再次打击长门号战列舰的打算。

印度洋号航母上已经没有了弹药,震倭号补给巡洋舰上还有足够的弹药。但是在战场上停下来,补给弹药,太过危险。而且,已经被日军侦察机发现,长时间的呆在这一片海域,等小鬼子报复,实在不智。(李广也不知道小泽治三郎还有多少战斗力。)

根据飞行员的报告,李广小算盘巴拉了一下。他认为即便是长门号不沉,小鬼子的修理时间也不会短了,说不定战争结束前都修不好。消耗了大量物资,没有机会参战,对日本来说怕是更加有害。

虽然有遗憾,但是该收手时就收手,这是指挥官应有的素质。在下午一点多钟,海抗军舰队开始向北航行,脱离战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