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426 开心谋发展

海上长城 426 开心谋发展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李广把第一特混舰队丢给郑学昌,自己直接回了大唐岛。

为何如此着急,原因嘛。有点怪怪的。

海唐国财政突然的宽裕,以至于袁总理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钱怎么花好了。

四三年,本来袁总理计划努力奋斗一年,从政府和商业两方面,为海抗军创造两千四百万美金,大约十个亿唐元的军费。但是突然间多了几项“意外”收入。

那部荒诞的电影,预计能为海唐国带来六千万美金的纯利润。

航母三项技术为海唐国争取到了一亿美金的无偿援助。

而苏紫紫销售给美军的凝固汽油弹,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能为海唐国再创造四千万美金税收。苏紫紫销售凝固汽油弹,价格两千美金一吨。而政府就要拿走一千美金一吨。不说别人什么感觉,连袁总理都感觉有些脸红,税收实在是太重了。生产技术资金都是苏紫紫的,推销是李广干的,而政府方面只是组织护航。税收的太重,苏紫紫根本就不还价。到底是商人心黑,还是官员心黑。这个是一个话题。袁总理良心发现,于是帮苏紫紫一些小忙。以至于袁然怒问:“到底谁是你女儿?”

除此之外,海唐国还有一系列的军售。首先是军中的杂号火炮,一股脑的卖给了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别看都是些杂号的,但是到了这两个国家手中那也是宝贝的,直接就使得其军力开始飙升。

此外,乌拉圭局势也有了新的变化。年初,乌拉圭出现了又一场动乱,在美国和海唐国的暗中支持下,李广的好朋友拉瑞医生荣任总统。 ? ? ? 这年头。左右一个小国的政局真的不难。美国方面作保,拉瑞上台经济不会出现大的动荡。海唐国正好有船队在乌拉圭,几艘驱逐舰加上一艘pjp号水上飞机母舰,轻松的震慑了乌拉圭国内的各种势力。

自从拉瑞医生上台,第一件事情,从乌龙银行贷款一千万美金,建立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

陆军,海唐国提供从步枪冲锋枪到步兵炮野炮迫击炮全套装备,并且派军官指导训练。

海军,海唐国销售两艘霸下鱼雷艇。

空军。海唐国提供了二十四架美国制tbd鱼雷机,二十四架水上侦察机。

这些军火贸易,海唐国并没有赚取超额的利润。但是不要小瞧源源不断的订货。那玩意利润可是不会低的。而作为回报,海唐国获得了乌拉圭农产品的优先采购权。

海唐国还有一项产品也有了新气象,海抗军的三英寸高炮终于有人看上眼了。这款高炮设计抄袭了德国的88高炮。零件采购于美国,炮管钢材来自炮钢冶炼水准最高的苏联。在海抗军几年的使用过程中不断的改装。现在已经成为一款相当成熟的产品。

以前这款炮无人问津。原因是无论美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相信一个小势力,而且还是没有多少工业基础的小势力能生产出一款性能优良的高炮。海唐国自从在敦刻尔克撤退之后,就和比利时关系不错。经过艰难的推销,在比利时购买了十二门三英寸高炮之后,却是英国人发现了这款高炮的优点。

这款炮,操纵灵活方便已经算是不错了。而最大的优点是犀利。使用穿甲弹平射,穿透力比起德军的88mm炮还要牛x。隆美尔在北非,使用88高炮打英军坦克,几乎使得英军闻风丧胆。而海抗军这款炮。口径虽然有所不如,但是炮管长,身管达到惊人的七十一倍径。而德国的88mm炮只不过五十六倍而已。

而且海唐国有陆军使用的单管和海军使用的双联装,型号齐全,炮弹更是和英国美国的炮弹通用,补给简单。

英国人能不能仿制呢?以英国人的实力完全可以。但是,问题在于英国还不一定能冶炼出苏联那种水平的炮钢,而且时间也不赶趟了。要知道,海唐国完善这款火炮从三七年到四三年,差不多花了五年时间,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英国人就是再牛,排工艺,造磨具都要时间的。

本来,这款炮,李广都有点不好意思提,原因是投入产出比实在不算高。简单来说,经济效益不佳,穿越人士的面子不好看。

但是,一旦开始出口,那么所有的投入都有了回报。要知道,所有同口径火炮中,高炮最贵。海抗军这款三英寸炮陆军型号售价四万五千美金,而海军双联装型号售价七万五千美金。利润可是超级恐怖,差不多达到了百分之两百。

英国一旦开始购买,口碑立刻传扬。这年头,美国人的大国心态还没有完全建立,美国人对英国有种发自内心的信任,反正英国人说什么好,那就是好。于是,美国海军陆军也开始购买。

感慨一下:销售真的是一门学问,不是简单的性能价格服务。这种绕了几圈的公关推销,搞清楚中间的周折还真是不容易。海唐国不是没有向美国推销过高炮的,但是迟迟没有回信。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美国,李广也有责任的。当初李广要求购买美国的四十毫米高炮,其实也是因为盲目的对美国产品的信任。美国产品在二战前,真的不能说是名牌产品,或者说带着高科技产品的光环的。而现在,海抗军也逐步发现了美国造四十毫米高炮的缺陷,军舰上逐步在削减这款炮,代之以海唐国的三英寸高炮以及更多的美国制20mm高炮。总之,李广差点认为是一项不很成功的投资,在四三年终于开花结果。估计仅此一项,海唐国就能一年获利超过一千万美金,甚至有可能达到两千万美金。

三算两算,海唐国总理袁晔过了个新年,竟然神奇的发现在四三年,有可能获得两个亿美金的资金。

袁总理的表现殊为诡异:这么多钱,怎么花?

对此,李广还是很表扬了一番,至少这位总理没有想挖个坑把钱藏起来。这可不是笑话的,袁总理掌握海唐银行,仓库里存了不少黄金储备的。不过,这一点李广很支持。

一块半原始的土地上,白纸一般的基础,建设一个发达的国家。花钱的地方不少。这么两个多亿美元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袁教授所谓的怎么花钱,指的是该从哪里着手才正确。钱该怎么花,对国家才最有利。这个课题就实在太大了。有钱不会花。这就是袁总理面临的困境。不过,这一点都不好笑,袁教授为此已经愁白了头发,发改委的年轻人们彻夜开会。但是众说纷纭中,有的建议也很有道理,但是却形不成一个决议。主要是大家的建议都非常有道理,毕竟白纸一般的大唐岛,如果是全面铺开,随便一个项目就能花个上亿美金。比如修路。

其实处于稍高一点的位置,就会发现,谋不是最难的,而断才是最难的。

袁总理为何觉得难以决断,主要原因是,他对发展经济最近有了一些心里障碍。不说李广销售航母技术,也不说军火贸易。那些虽然利润丰厚,但是在袁总理看来有合理性。但是,《第一滴血》,这部袁总理看来颇为荒诞的电影,竟然能在美国赚到数千万美元。这完全是袁总理概念以外的事情。

袁总理也是走南闯北,欧洲美洲都闯荡过的角色。但是美国的“腐朽”,没错就是腐朽。说腐朽都是轻的,在袁总理看来,美国人简直就是败家子。花一个多亿美金(票房,不是纯利润。),看电影,据说还有的美国人看个十遍八边还不厌烦。

这完全是不能想象的事情。

一个亿美元能做什么?

购买的粮食足够五百万国人吃上一年。要是紧着点用,够一千万人一年活命的。

在袁总理看来,上百万人忙活一年,能给海抗军提供两千四百万美金的军费,已经是超级的成就了。

袁总理顶着个总理的名头,但是却是以一个国内省主席来要求自己的,毕竟海唐国就这么点人口不是?

在袁总理看来,他已经是省长之才了,国内怕是没有几个省主席能一年创造两千四百万美金的纯利润的。

其实从以往袁总理主张发展的项目,也能看出来袁总理的思路。

农业,第一。这一点不仅是袁总理自己的思想,更是几乎所有海唐人的思想。这个吧,李广也没有反对,主要原因是农业有利用吸引人移民,还有就是国内农民的素质搞工业的确有些勉为其难。

第二,袁总理大力的办水泥厂。因为,这玩意的确难度不高,需求量还大。现有规模扩充十倍百倍,也不担心用量。

第三,政府方面开始购置纺织机械。准备办几个棉纺厂,毛纺厂,丝绸厂。这个李广也不反对,反正大唐岛这里羊毛不少,而本地有棉花种植,印度那里的棉花不少,丝绸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不少来自南方的农民已经在山上种植桑树了。大唐岛的气候,好多地方,种植桑树养蚕还是比较适合的。衣食住行,袁总理已经做了三项。至于行,路都没有怎么修,暂时好像还顾不上。

但是,袁总理自认为办的都是正事,盈利加起来都不如一场电影,于是乎,有些魔障了。他发现,自己治理国家,搞活经济的理念该补课了。

这玩意,李广“在行”。因此,李广回来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