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96 拓荒部

海上长城 396 拓荒部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时隔三个月,李广再次踏上了大唐岛。

才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大唐岛,尤其是海参崴周边已经开始大变样了。城市倒是还像原来的那般,还是法国殖时期建筑的小小港口城镇。周围仅仅是扩建了几个工厂,多了几根烟囱而已。

但是在海参崴周边的乡镇农村已经是彻底的改观。

海参崴身处大唐岛的北方。可是大唐岛因为位于地球南半球,气候和中国大陆正好相反。北方是热带,实际上此处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如果对照一下中国的地理,大唐岛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海南岛到长江中下游流域。而海参崴基本上和海南岛的气候差不太多。

海唐国最有特点的要数农村的规划了,建筑和农业结构都更类似于国内的福建广西,广东。

大唐岛近六十万平方公里,唐人加上土著人此时还不到四百万。其中还有三四十万的土著俘虏。

随便找找就能找到可以支撑乡镇规模(海唐自定五千人为乡镇级)的地域。至于零散的,能够支撑几百人规模的小地块,现在根本就顾不上开发。海唐国初步规划了四个移民区,不过在海参崴周边目前还是最重要的区域。

在海参崴周边,海唐国在交通便利之处规划了两百多个农业乡镇,足可容纳一百万以上的人口。不过,现在海唐国不缺物资也不缺地盘,只是缺人。

海唐国为了从国内吸纳移民,除了大量从国内招收失地农民,还招收了相当多的农垦兵。在国内影响最大的一句宣传口号,短短几个月已经深入多个省份。这个宣传口号对中国的老百姓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田地。李广一点也不担心。要知道战前马达加斯加有大约四百万人口,田地数量虽然法国殖民者也没有统计过,但是据估计也应该在一千两百万亩上下。战争造成经济破坏,大量的人口减少,撂荒的农田当下就不少。海唐国即便是不大量的拓荒,安置个百八十万人口,也不很困难的。

但是,对于牛这样的生产资料,在国内可并不是那么容易购买的。本来政府推出这样的条件,李广还以为有忽悠的嫌疑。但是当他看到。这里为移民一家一户真的能提供一头牛,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大唐岛这里的土著有极好的养牛传统,一个纯粹的原始农业经济,使得他们对牛极其重视,家家户户都养牛。而取之不尽的草场资源使得这里牛非常的多。算是大唐岛经济的一个极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处还真是富裕。比起国内的经济状态要好的多。

总之。海唐国的移民条件算的上优惠了,根据政府部门中对国内经济和人心有着相当了解的人士估计,这样的优惠条件,完全可以吸引到足够的人员。

在海唐的农业乡镇中,最惹人眼球的建筑,或者说几乎是唯一的一种建筑是圆形福建土楼。

土楼。是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房屋。

李广曾经在二十一世纪参加过土楼文化旅游。对这东西倒是有所了解。古人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当然也是因为建造成本低廉的原因,创造了这种建筑。

当时据导游介绍,这种建筑还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

但是这个大量建造土楼的创意并不是出自李广之手,而是政府发改委人员经过研究而做出的判断。这种建筑最适合海唐国目前的状况。

第一,原材料丰富,粘土沙土可以就地取材。而木材到处都是,也不用购买。

第二,这种土楼坚固耐用,不仅能遮风避雨,还能躲避洪水猛兽,更是对外有着相当的防御能力。要知道大唐岛现在虽然已经肃清了法军势力,但是土著可尚未彻底的被纳入统治,某些区域还是有相当危险性的。

第三,海唐国中有不少福建广西人,其中建造土楼的老把式还相当不少。建造土楼,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需要相当的技术和经验。海唐国不缺这样的技术力量。

第四:这种结构更利于集中管理,李广最重视的小学教育可以在围楼中就地开展。乡镇级的政府管理模式很有海唐特色,每个乡镇的政府其实也就是学校,三两个有点文化的人员不仅是政府的职员(不是正式官员)还同时担任了教师的角色。这些人员,有的是旧式文人,有的是上过新学堂的学生,能力不一定多强,但是在海唐国的乡镇几乎没有多少杂事,管理难度不高。其主要工作其实很简单,暂时连税收的任务都没有,主要就是当小学教师。

对于这些工作人员的考核标准也简单,只有两项:粮食产量和小学毕业的人数。不得不说,在国人心目中,做官的吸引力够大。政府给出的激励条件就是成绩优越者,可以成为县里的正式官员。

海唐的人力资源紧缺,别说选举,就是任命都找不到足够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

有了激励,这些人的工作热情还是相当高涨的,都盼望着未来能够成为一名正式的海唐官员。

李广倒是希望建设高楼大厦,不过那玩意实在太不切合实际。大唐岛仅有那么一个水泥厂,也是刚刚投产,产量小,产品只能用在关键用途。而钢筋这种在二十一世纪根本就不用费脑子的东西,海唐现在还不会生产,只能从美国或者澳大利亚购买。美国控制了很多种类的钢材出口,对于这种民用钢材倒是没有太多限制,要不然海唐国有些必须用钢筋水泥的建筑都无法建造。

总之,建造土楼说白了只需要人工和简陋的工具。海抗军有数十万俘虏,人力资源足够。工具。在四二年年初政府就购买了大量的工具。粮食,当下海唐国也在大肆采购,也不缺乏。

看到这一切,李广可是极为惊诧。

大唐岛的开发进度对于李广来说有些颠覆经济学观念的味道。这才多少时间,大唐岛到十一月份建造的土楼已经达到一千五百多座,足足可以容纳五十万人口。不要说,这种建筑落后,这样的工程算不得什么。要知道这全是依靠人力建造的,几乎没有现代化机械的存在。

想想二十一世纪的房地产,李广就不免吐糟。李广从建造土楼这一工程。得出一个结论:房地产业如果政府不控制土地,房子本身根本就不值几个钱。

根据测算,以这种方式建造,这样的土楼安置一百万人口,总投入不过是一个亿的唐元。相当于二百五十万美金。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居住成本投入只有两点五美元。

当然了这个成本。没有包括什么土地。利润什么的。其实几乎纯粹就是粮食和工具费用。

大力的拓建这种土楼,是政府拓荒部部长胡博丰的政绩。胡博丰在海唐国角色特殊,他管理着数量庞大的俘虏队伍,军政民政一把抓。

实际上他这个拓荒部部长已经兼任了交通部,住建部,矿业部的职能。有政绩。有权力,有能力,胡博丰在海唐国政府内的地位直线上升,现在已经差不多能排名前五名。

建筑业也能形成流水线。这可是胡博丰的创举。在他管辖的俘虏队伍中,有关土楼建设的各种工种,各种行业现在已经全都成立了专业化队伍。

比如,有专业的建筑基础处理队。有专业的建筑工具队,有泥瓦烧制队,有砍伐队。

如此庞大的队伍,胡博丰管理的井井有条,甚至没有动用太多的军队保证安全。实际上,配属给胡博丰的军队力量,只有一个装甲团四千多人,团长袁卯。

而且,这个装甲团只是作为武力威慑存在的,海抗军几乎所有的杂号坦克都归袁卯的这个装甲团。人员素质和战斗力当然不能和在锡兰秦湛率领的装甲团相比。

海唐国经济一直紧张,装甲团的训练中维修和操作本身就是重中之重,甚至比战场战术训练还重要。所以所有的坦克都被加装了推土机的大铲子,训练的同时也承担着开荒拓路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既使得燃油和机械消耗有了产出,也提高了操作和维修能力。

对于俘虏的管理,胡博丰自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以俘治俘,就是其中最核心的内涵。

十月份,锡兰战场上海抗军的大胜,为胡博丰提供了一万多日军俘虏,鬼子吃苦耐劳,而且还不笨,比起黑人土著来说要好用的多。不仅如此,这些鬼子怎么也是经过军事训练的,别看个子不大,管理个十个八个土著俘虏还真的不难。尤其是在管理法国白人俘虏方面,鬼子俘虏们残忍狡诈,收拾的人高马大的法国人不得不俯首帖耳。

胡博丰采取了很多管理手段,残酷和仁慈并行,效果极为显著。甚至在某些专业的队伍中,比如挖煤,连管理人员都是日军俘虏。

也正是从这个时期,胡博丰的拓荒部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胡博丰这里发展迅猛,土楼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

根据海唐国的规划,拓荒部以现有人力,两年之内就能完成两千万亩农田的计划,使得大唐岛的农田总数达到三千万亩。而与此同时,也能完成至少三百万人居住的土楼。

海唐的规划中有个特点,未来的首都长安,因为地处大唐岛的中部,暂时没有列入开发计划。唯一开工的工程是在其周边选了一处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正在建造一座极其宏伟的烈士公墓--凌烟阁。所有海抗军烈士将会被安置到那里安息,供后人瞻仰,享受万代子孙的香火供奉。

之所以把唐人新移民绝大多数用于种田,这也是海唐政府科学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唐岛的农产品结构和中国南方很是接近,主粮同样是种植水稻。

二十一世纪的人,只要提前解放前,所有人都有一种印象--落后。但是中国的落后却不是全方位的。至少在农业技术和养牛的技术上,中国的农民高出马达加斯加的土著不是一个档次。

其实李广在乌拉圭就有所发现,中国人的农业技术绝对不比乌拉圭那里的白人差。只不过白人们拥有众多的土地,生产可以规模化。而中国人因为土地少,采用的都是精耕细作。

在大唐岛更是如此,还处于刀耕火种时代的土著种植粮食,单产甚至还没有唐人农民一半的产量。

所以,政府统一的指导,没有文化和没有技术的农民仍然从事老本行--农业。而这也是最切合实际的做法,也是最适合移民国策的部署。(未完待续。。)

ps: 感谢bealonge,感谢难道毁灭就是天意,感谢陈587,感谢小邪啦啦打赏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