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51 家事之儿女

海上长城 351 家事之儿女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李广醒来时,已经接近傍晚。

迎接他的仍然是堆积如山的文件。还有更多不得不立刻回复的事务。

忙活到八点多钟,文件也几乎没有降低高度,只批复了几条最为紧急的。李广估摸,恐怕得忙一个通宵,才能把积压的文件全部看一遍。

在此之前,有两件事,需要李广亲自出面。

一件是私事,苏紫紫的母亲苏毛氏请李广吃晚餐。李广有些不解,为什么这样的事情能列到自己的时间安排中,扭头看一下自己专职参谋(类似秘书)。

年轻的参谋苏季青稍有尴尬道:“伯母有命,我。。”

苏季青是苏紫紫的堂弟,也是苏茂德的侄子。读过几年书,在识文断字人员缺乏的海抗军中,也算是高学历的。由于体格不成,因此被某人推荐,成为了李广的专职参谋。其实主要相当于一个秘书的角色,帮李广处理一些文字材料。怪就怪李广自己,根本就写不出符合这个年代习惯的文章,甚至连写封信都需要别人代劳。要知道,这个年代如果是比较郑重的信,也是毛笔写的。而李广的毛笔字,说写的不好,也是抬举他。不仅写的差,还满是错别字(简体字)。

反正要吃饭,距离也不远。国事家事,都是事,李广觉得还是见一下这个“准岳母。”

另一件事情,乃是公事。李广觉得可以吃完饭再谈。

李广还是不够敏感,苏季青身为他的专职参谋,如何不知道纪律和李广的工作繁杂。但是苏毛氏请李广吃饭,他却是不得不说。

现在的苏毛氏,可是不同以往。在海参崴周边,海抗军的巩固占领区。苏毛氏的气场极其强大。其强大的程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论其知名度,仅次于李广和袁晔。超过了海抗军的一大帮军官,超过了商人,超过了政府官员。

李广比较清楚的一件事情是,苏毛氏利用专业特长--信佛。帮海唐国的银行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海抗军曾经印刷日元,给日本经济造成了一些伤害。而海唐国自从开始攻略马达加斯加,就开始筹备自己的中央银行--海唐银行。这是类似后世中国中央人民银行的一个政策性银行。首先一件事情就是--印钞票。

海唐国曾经印过日元的伪钞,当然要防别人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自己了。不仅要防日本,还要防美国。要知道,海抗军使用的印刷机。刻板,纸张,油墨,几乎全是来自美国。要是美国人真的起了某种心思,唐元系统将会立马崩溃。

对于后市的钞票防伪。李广倒是知道很多。现代人没有收到过伪钞的比例其实不低,李广上学的时候就曾经收到过几次伪钞。有一次还差点进了警#察局。

人民币防伪手段齐全。其中一项李广记得“很清楚”:迎光观察可见在99版100元、99版50元人民币的正面中间偏左分别有一条带有微缩文字“rmb100‘,‘rmb50‘字样的磁性安全线。

李广这个所谓的记得“很清楚”,其实很值得怀疑。要知道他认为那条磁性安全线是一道“银箔”。但是那么薄的银箔,实在是找不到地方生产。

有一次在苏毛氏这里吃饭,苏毛氏很轻松的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佛教徒很厉害,李广只能拜服。人家苏毛氏不仅能造银箔,还能造金箔。

来这个时代多年。李广再次发现中国几千年的积淀也是不容小觑的。无论美国还是欧洲,这年头都造出不薄如蝉翼的金箔。中国在几百年前就能造出了来了。

苏毛氏一句话:佛像上贴金,用的不是金箔是什么?

李广很汗颜,他以为佛像上是油漆。

制造金箔的工艺后来李广才有所了解:简单的来说。先把黄金捶打成薄片,然后夹入书本中,用人力捶打。反复多次,就能得到极薄的金箔。

苏毛氏很自豪,很牛气,沾沾自喜。

有了金箔,唐元总算顺利出炉。在美国人造不出那么薄的金箔之前,唐元将会是无法伪造的。这一点实在太重要,直接关系到李广的非洲战略,李广很满意。

根据李广的要求唐元和美金的比值大约是一比四十左右。之所以如此定币值,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一斤粮食一唐元。这个价格和世界上当前的粮食价格比较符合,一吨(两千斤)加拿大小麦的价格大约是五十美金左右。面粉大约是六十美金上下。

目前,由于经济规模小。这个海唐中央银行,不仅仅是发行货币,同时还有兑换货币,以及贷款业务。行长却是一个犹太人--当初的乌龙银行总经理拉板迦玛列。拉板迦玛列现在已经宣示成为海唐国公民,当然了这种重要位置,他可不能拥有双重国籍的,只能是海唐国公民。不过犹太人好像不很在乎这些,答应的很爽快。

此外,乌龙船厂的阿瑟厂长,现在也在美国人手下干的不如意,也已经到了海参崴。他和几个中国商人合伙,又从乌龙船厂挖了一些工人,现在开了一个小船厂,自己做老板了。主要生产渔船和登陆艇,据说登陆艇已经开始接受英国订货。

还是回头继续讲,苏毛氏的气场。苏毛氏被袁教授正式的任命为宗教局局长。别看苏茂德是工商联合会会长,但是那并不是政府职务。简单的来说,苏毛氏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贵妇人现在是官员。说袁总理拿政府官位送人情,肯定不对。人家苏毛氏不领工资,还倒贴钱。而且还是兴高采烈的为佛教事业发展壮大做贡献,实在不好指责苏毛氏。

苏毛氏有口号:教昆仑族(黑人)信佛,功德无量。语言不通,苏毛氏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真是不畏艰难,致力于传教大业。不过苏毛氏一点宗教自由的意识都没有,昆仑族的原始宗教被她一概斥之为邪魔外道。至于基督教,苏毛氏宣称,在石像岛已经较量过了,佛教大胜。其他宗教?这里没有其他宗教。只有佛教,而且还是苏毛氏理解的佛教。

这个佛教既不是印度的,也不是真正的中国佛教,没有什么高神理论。指望一个不识几个字的妇人精通佛教精髓,根本就不可能。简单说,佛教就是:苏毛氏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

李广也搞不清楚,苏毛氏的佛教核心。苏毛氏的口头禅可不都是阿弥托福,李广经常从她口中听到可都是孔夫子的教诲。莫非是新品种?“儒佛”?

信不过苏毛氏的水平,对于袁晔教授李广还是很信服的,因此,对于苏毛氏的传教大业,李广并没有更多干涉。

至于家里有钱,儿子又是海抗军陆军的三个仅有的团长之一,都仅仅是苏毛氏的装饰。

以上种种都不足以使得苏毛氏的气场仅次于李广,袁晔。

令苏毛氏气场强大的因素,最近新添了一条。连李广都不知道,五月底,苏紫紫在美国生下了李广的孩子。

自古都是母以子贵,更何况苏紫紫生下的是一对双胞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苏紫紫是苏毛氏的女儿,自然也贵不可言了。随之,苏毛氏的气场大增。

而令苏毛氏气场剧增的是苏毛氏除了佛教之外的另一项爱好--媒婆嘴。

苏青当初在海南,找了一对双胞胎彝族姑娘做老婆。苏毛氏还对儿子找了两个少数民族姑娘做老婆,甚为不满。结果,苏青的两个双胞胎老婆都很牛,双双生下了双胞胎。

苏毛氏一下子有了四个孙子孙女,简直乐的合不拢嘴,也不对媳妇不满了,家庭一片和睦。

现在,苏紫紫又生了双胞胎。简直是奇迹中的奇迹。

苏毛氏非常霸道的宣布:俺们苏家,遗传好,专生双胞胎。

与时俱进的苏毛氏竟然知道了遗传这个词,很厉害的老妇人啊。

要知道,苏茂德现在已经把他的全族都转移到了马达加斯加,足足三四百口子,其中适婚年龄的女孩可不少。一时间,求娶苏家女孩的海抗军军官,商人子弟,发改委官员纷纷上门。

这才是苏毛氏气场强大到这种地步的原因。苏季青为苏毛氏带话,原因很简单。最近他在追求一个南洋商家的女孩,他这个伯母苏毛氏能起相当作用。

这种事情,肯定有利益因素,编织裙带关系,一贯是国人的传统。李广即使知道,也只能听之任之。

路上,李广终于知道,自己有孩子了。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虽然他尚未看见那两个小小的人儿,但是他已经感觉到了血脉相连。

晚宴上,李广也感触了岳母大人的气场之强大。在苏毛氏看来,女儿已经赢得了这场婚姻争夺战的胜利。没看见失败的袁然小姑娘已经远赴英国了吗?

几个月来李广最高兴的就是今天。李广乐得傻乎乎,也不知道说了些神马。一场晚宴,苏毛氏绝对的主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