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38锡兰之阻击第一战 中

海上长城 338锡兰之阻击第一战 中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下午十四点钟,齐瑞轩在急行军中得到侦察机的报告,摩纳勒山的英军已经被日军先头部队击溃,摩纳勒山已经被日军占领。

要知道摩纳勒山距离日军的登陆地点足足五十多公里,而且还有英军防守,竟然被日军以如此快的速度占领。这速度实在是有些过分快了。

英军在此处的兵力,海抗军所知非常清楚。要知道一个营的英军加上相当完备的山间工事,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尤其是山间的阻击阵地有的是纵深,纵深长达十多公里,日军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山地战,从来就是一点一点啃骨头的战斗,即便是装备和兵力全部占优,想秋风扫落叶一般的迅速占领,几乎没有可能。

但是,侦察机已经在山间侦察几个来回,不可能出错。

五十公里加上山路十多公里,总共七十公里的路程。日军从登陆到现在总共才十多个小时,不说战斗,就是只行军已经速度够快了。

齐瑞轩不知道中间有什么原因,但是他有一个基础判断,日军绝对不是硬攻打下来的。海抗军多次以这个摩纳勒山作为演习对象,即便是十倍兵力,没有个十天半月也是拿不下这座大山的。

齐瑞轩猜的没错。日军是依靠一个加强大队拿下的摩纳勒山,一千多人的部队付出的代价并不算大,就完全占领了摩纳勒山。

日军这支部队是以一个步兵大队为主,辅助以一个战车小队,一个山炮中队,总人数不到一千四百人。大队长竹下三郎中佐,按照日军的惯例,这支部队也被称为竹下支队。

竹下三郎中佐是第二十一独立混成旅团的一个名人。现年四十五岁的竹下三郎在三七年时只是一个少尉。在日军中,即便是论资排辈严重,但是四十岁的少尉也极为罕见。说原因,很简单,竹下三郎出身贫寒,根本没有钱去打点上级。在日本,二战前一直还是封建式的长子继承制,像竹下三郎这样的家中老三,本身就没有什么经济地位。再加上他的家庭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地主,也没有什么资产。

自从三七年竹下三郎进入中国作战。五年不到的时间已经是一名中佐大队长。竹下三郎能够在日军中以如此速度的升职,主要是因为战功。这个四十多岁的大队长和独立混成第二十一旅团旅团长山县栗花生有一个共同点,两人出身都相当低,都不是什么有名望的家族出身,家庭状况就是一般的小市民或者农民。而竹下三郎的战功。其实就是中国人的血。当然也与山县栗花生少将的同病相怜分不开的。因此在锡兰战役中,竹下三郎被山县栗花生分配了一项最为重要任务--占领摩纳勒山。

在日军的整体作战计划中。山县栗花生的独立混成第二十一旅团。两个步兵联队是负责侧翼掩护的,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第二十一师团主力的顺利登陆。竹下支队其实就是日军左翼的掩护部队中的一部分,也是左翼部队的先头部队。

竹下支队是日军的第一批登陆部队,竹下三郎这个野心勃勃日军军官刚刚踏上锡兰的土地,没有等后续部队,就独自带领一个中队的步兵开始了长途奔袭。

两百多鬼子骑着自行车从凌晨一点开始。一路急行军,付出了摔死一人,摔伤十多人的代价,凌晨五点急行军五十多公里。到达了摩纳勒山的山脚下。

小鬼子在马来亚半岛的银轮行军已经打出了名头,竹下三郎中佐早就计划好了行动计划,伴随他的部队的就是上千辆自行车。

夜幕中的锡兰道路并不是那么容易通行的,但是这些鬼子在印度支那呆过近一年时间,对于南洋的气候和道路相当适应,暗夜行军五十公里,并没有引起任何的锡兰土著或者英国人的注意。

当竹下三郎到达摩纳勒山脚下,英军也才刚刚得到消息,日军登陆。

英军在摩纳勒山的守军,平时根本就不会呆在山上。锡兰的大山上,蚊虫肆虐,加上最近一个多月来暴雨倾盆,英国兵根本就不会呆在山上吃那种苦头。而且在英军中,如果军官敢下达这种无视士兵疾苦的命令,说不定就会被士兵合力抗议的。

英军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的动作既不是前往海边阻击日军登陆,也不是撤进摩纳勒山的阵地防御。甚至连侦察兵都没有派出去。或许在他们的心目中,吃了早餐再上山完全来得及。

在袅袅炊烟中,竹下三郎以一个中队的兵力,突袭英军兵营。英军悴不及防,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击溃。

竹下三郎以两百多人击败英军近一千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不到半个小时。胜利是毫无悬念的大胜,不过终因兵力太少,竟然被英军逃进摩纳勒山两百余人。

残忍的竹下三郎急于追击英军,看数百英军俘虏无法处置,手一挥,三百多英军俘虏就成了机枪下的冤魂。

英军已经被日军杀的魂飞魄散,营长被杀,更是缺乏指挥,丧胆的英军士兵一时之间根本就组织不起来抵抗。本来如果两百多残兵能够依托完整的阵地死守不退,日军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摩纳勒山的。

只可惜的是,英军只有一个下级军官法兰克上尉纠集了不到五十人还有点胆量和日军战斗,其余一百多人一哄而散,纷纷逃命。

这五十多人的英军给竹下三郎造成了不小伤亡,竹下三郎干掉英军近八百人,自身的伤亡尚不足五十。但是依靠步兵强攻山间阵地,实在够困难,打光了携带不多的炮弹之后,再也无法维持攻势。清点伤亡,此时日军已经不足一百人。竹下三郎再心有不甘,也无法保持攻势。只能是暂缓进攻。

不过英军实在太少。九点多钟,当日军后续部队赶到,在坦克和山炮的支援下,轻松拿下了英军第一道阵地。其实此时的第一道阵地上只有五个英军伤兵。

英国的陆军总体上来说无论作战意志还是装备水平或者训练都不如英国海军,但是长达几年的战斗,英军中也有不少相当有能力和有经验的军官。英军少尉法兰克就是其中之一,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的表现倒是很惊艳。

竹下三郎暂停进攻两个多小时,给了他很好的机会。他带着几十个手下,依托阵地边阻击边撤退。交替掩护的小组战术。法兰克少尉指挥的相当到位,损失极少,但是战果不少。

法兰克少尉最值得称赞的是,他不仅是阻击了日军。英军在十多公里的山路上设置了许多阻击阵地,法兰克少尉每放弃一个阵地。就炸毁一个。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化成了灰烬,同时也炸塌了不少山石。给日军的行军造成了很大难度。而法兰克少尉最终还收拢了几个英军士兵。顺利进入了西面的大山,撤向了科伦坡。

竹下三郎好不容易冲出了摩纳勒山,既庆幸又愤怒。庆幸的是,在山脚下消灭了英军大部分兵力,这才能够最终占领这座险要的大山。法兰克上尉每次阻击都是轻重机枪加上迫击炮战防炮密集打击。居高临下,加上武器占优。占尽了便宜。如果给英军时间,给英军人手,仅仅凭借日军这么一个支队根本不可能拿下险要的摩纳勒山。

愤怒的是,仅仅不到五十个英军就造成了日军过百人伤亡。而且。这不到五十名英军损失不到十人。

竹下三郎不管庆幸或者愤怒,拿下了摩纳勒山就是一大功劳。这座摩纳勒山的战略位置实在重要,不仅能确保日军的登陆行动不受影响,而且打通了进攻科伦坡的一条通路。

摆在竹下三郎面前的有三个选择,要是根据战前的任务分派,他已经顺利完成,此时只要防守摩纳勒山就好。战功已经是板上钉钉,他只用守好摩纳勒山,日军主力的南方侧翼已经确保安全。

竹下三郎是一个有进取心的军官,他想获得更多的战功。他可以进山向着科伦坡方向进攻。或者南下,进攻唐港。

看看地图,竹下三郎决定向南部推进。摩纳勒山以南十多公里也是一座山--布特勒山。这座山不大,也远不如摩纳勒山险要,也没有那么多可供选择的阻击阵地。

只要过了布特勒山,足足的七八十公里全是平原。也就是说,拿下布勒特山,日军大队人马进攻唐港的话,在这数十公里内将会畅通无阻。之所以会这么想,竹下三郎根本就不认为海抗军或者英军有胆量和日军在平原上野战。

拿下布特勒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掩护通往科伦坡的山路安全。无论是英军还是海抗军想袭扰日军的这条进攻路线,必须通过布特勒山。

竹下三郎很快的就拿定了主意,占领布特勒山。

内心中,竹下三郎被英军几个小时的山地阻击打的有些心寒。他此时有些害怕在山路行军了。战功他想得,但是上百公里的山路行军,一旦英军层层阻击,他承受不了损失。

占领布特勒山,好处显而易见,无论是战功还是对战局的影响,都是非常有利的。最重要的是,竹下三郎不认为拿下布特勒山会遇到阻力。

竹下三郎站在高岗上,望远镜中的布特勒山和雄伟的摩纳勒山相比几乎就是一个小土包。日军关于锡兰的情报相当丰富,地图上的布特勒山最高峰海拔四百多米,南北绵延一二十公里。在这座山的正中间,仿佛被钝斧砍断,形成一个宽度一公里多的山谷,而南下的大路就从这个山谷中穿过。

根据日军情报,这座山根本就没有英军驻扎,而且刚刚逃窜的英军是逃向了西部的大山中。

兵贵神速,竹下三郎决定尽快拿下布特勒山,以防英军或者海抗军增援部队占领这座山。

稍加休整,竹下三郎命令一个中队的日军前往占领布特勒山。

竹下三郎犯了一个错误,因为在攻占摩纳勒山的几个小时时间里,海抗军的水上侦察机多次在上空掠过。而竹下三郎习惯性的认为,这是英军的飞机,根本没有考虑到海抗军,更没有想到,他接下来的对手将会是海抗军。

在中国战场上,竹下三郎已经习惯了华军没有战机的作战模式。而布特勒山和摩纳勒山是属于英军的地盘,根据日军的情报,英军一直是限制海抗军的活动范围的,海抗军陆军的一切行为在此前都被英国人限制在唐港三十公里内的范围。而且唐港距离布特勒山距离超过一百公里,竹下三郎不认为训练差的要命的“华军”有能力在此时赶到布特勒山。

日军步兵中队临出发,竹下三郎还面授机宜。中队长全川早大尉嗨以一声带领两百多鬼子就直奔布特勒山。

竹下三郎很谨慎,全川早大尉也很小心。距离山口还有两公里,小鬼子就下了自行车,开始步行进攻。全川早大尉没有直接进入山谷。虽然眼前的山坡上他看不出有什么工事的存在。

他派出了两个小队两翼前出,目的是先占领山谷两侧的山头。而两个小队则在距离山口一公里左右的山野中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应该说,鬼子很有经验。如果两翼没有受到袭击,那么就可以轻松占领山谷两侧的山头,主力就可以轻松通过,穿行山谷占领山谷的另一个入口。

如果山上有守军,那么日军也可以稍加试探之后,选择更加合适的战术。

日军的小算盘打的不错,但是海抗军不是日军曾经面对过的华军,也不是英军,更不是英印军。竹下三郎的设想,都建立在没有对手或者对手不敢主动出击的情况下。

设想完全不正确,竹下三郎和全川早自然是要吃苦头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