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316 中途岛之倚天剑

海上长城 316 中途岛之倚天剑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ps: 今日两更,求票。

海抗军的空袭是从俯冲轰炸开始的。俯冲轰炸机刺耳的尖叫声,在日军密集的炮火声中,仍然令人胆战心惊。

第一架对飞龙号进行轰炸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顺利从高空进入俯冲轨道,当飞行员调整了战机姿态顺利的进入俯冲。

不准躲避--这是海抗军飞行员每一个人都深入内心的轰炸规则。此刻日军高炮刚刚开火,正是火力最为密集的时刻。但是给这架轰炸机造成干扰的却不是鬼子的炮火,而是在穿过一个暖气层时,瞄准镜上结了一层雾。

薄薄的一层雾气,严重的干扰了这架俯冲轰炸机的瞄准。飞行员不得已凭经验一直俯冲到离海面只有三百米才投弹。日军防空炮火几乎在飞行员投出炸弹的同时击中了这架轰炸机。失去控制的轰炸机一头栽进了距离飞龙号不足百米的大海中,随即消失不见。

海抗军在发动袭击的不到三十秒钟就损失了第一架战机,阵亡两名战士。

日军飞龙号航母轻巧的滑个弧形,躲过了这枚炸弹。

山口多闻在舰桥中,面部肌肉紧绷。海抗军这架俯冲轰炸机虽然失败,但是炸弹入水点距离飞龙号的右舷仅仅三十米不到,已经是极其惊心动魄的事情。

将领在这个时候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能不能防住俯冲轰炸,关键要看炮手的水准和航海长的操舰水平。日本海军的训练相当严格,航海长的操舰水准山口多闻有着绝对信心。虽然山口多闻对于操舰也有着相当水准,但他不是南云忠一,他并没有亲自掌握舵机。他手下的这位航海长,虽然军衔只是一个大尉。但是年龄六十岁的大尉,在舰船上已经超过了四十年的生涯。柳生大尉作为一个操舰高手,在日本海军中有着相当名望,其绝技是能够操纵三四万吨排水量的航母,不用拖船,接舷或者靠上码头。这样的水准,即使是老牌的海上强国,大英帝国海军也找不出一个。这是日本海军的底蕴,这也是海抗军这样的新生海军所无法比拟的。

周围是嘈杂的人声,外面是密集的炮声。山口多闻对于自己的部下还是比较满意。第二航空战队是日本海军的精锐,飞龙号上的舰员更是日本海军中最为训练有素的。突遇袭击,航母上的反击繁忙而不杂乱。相比较山口多闻更加关心的是比睿号航母的状况,要知道这次中途岛海战比睿号是第一次参加战斗。虽然比睿号上的飞行员也都是资深老兵,舰员也有近半是沉没的苍龙号上幸存的。而另一部分则是比睿号当初作为战列舰时遗留的老兵。即便如此,刚刚列装几个月的比睿号上各方面官兵的素质仍然难以和飞龙号相比。就在几十分钟前。比睿号上的轮机和管损人员对于比睿号的修复速度明显不够快。比睿号仅仅是被炸弹震出一点小毛病,仅仅是几处漏水和漏气的故障,仍然耗费了一个多小时的修理时间。这在山口多闻看来是不能忍受的,在过去的一个多小时时间里,山口多闻无数次下决心等战后一定要强化训练一下比睿号航母的官兵。

在日本海军下层官兵,尤其是航空兵中山口多闻的名声不算很好。他对所属航空兵的训练严格而近乎不近人情,甚至有数名飞行员为完成山口苛刻而难以完成的训练课目而死于训练事故。山口多闻也由此得到了[杀人犯司令]的骂名。但是山口多闻的严苛,也使得他的第二航空战队的战斗力绝对不输于南云忠一直属的第一航空战队。

对于九点钟,日军侦察机发回来的情报。山口多闻当时就判定。那艘不知名的航母,应该就是海抗军的航母。

在加贺号和翔鹤号受到致命打击之后,山口多闻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这场战斗绝对有海抗军的存在。

早在锡兰海战中,苍龙号沉没后,山口多闻就已经认定,海抗军拥有一艘航母。别看海抗军的自由龙号在太平洋上已经兜转战斗了半年,真正见到过自由号面目的日军其实极少,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消息。

山口多闻是从打击苍龙号航母的战术判断的,因为没有陆军根本就没有太多必要专门训练精确的俯冲轰炸。德国俯冲轰炸的水准相当高,其主要原因也是为了对付英国人的战舰的。而苍龙号受到的俯冲轰炸,根据事后的命中率统计,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个水准虽然不一定能比过第一航空战队和第二航空战队,但是已经超过了原忠一的第五航空战队。如果没有航母,海抗军完全没有必要训练这样水准的飞行员,这就是山口多闻的判断依据。

要知道训练出能够对舰俯冲轰炸的飞行员,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山口多闻被称为杀人犯司令,就是因为严苛的训练。看看美军俯冲轰炸的命中率,就知道训练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的难度。

美国可是财大气粗,既不缺人也不缺物资装备的。

对于日本海军来说,训练出几百名精锐的舰载机飞行员也是极为不易的一件事情,山口多闻少将和大西泷治郎少将在训练日本海军的航空兵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克服了多少困难,山口多闻很清楚。而海抗军能够做到训练出一批精锐飞行员,很是令山口多闻有些不可思议。

海抗军能够训练出一批精锐飞行员,如果说原因的话,那就是科学。

科学性首先体现在挑选兵员和训练上。别看李广在穿越前对于空军根本没有多少了解,可是他曾经参加过国家的招飞体检。而那些招飞体检的几个简单项目,其实是世界几十年空军发展的成果。

如果知道日本是怎么招收飞行员的,就知道其中的差距有多么大了。日本招收飞行员,除了简单的测量血压,目测体质项目之外。最重要的有一项--算命。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但是却是千真万确的存在。

因为二战前的飞机性能都相对落后,不论是日本还是美国亦或是欧洲,飞机的失事率极高。当时负责训练航空兵的大西泷治郎少将实在找不到办法,后来找朋友想办法。而这个朋友也是海军的一位少将桑原虎雄,桑原虎雄也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创始人之一,不过这家伙的家族产业比较特别--开神社的。耳染目睹,家族渊源,他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不是什么科学,而是看手相和骨相。因此大西泷治郎托桑原虎雄找了一位业内高手。据说水准相当高明-一个叫做水野义人的知名半仙。

谁知道经过这个半仙算命,飞机失事率大幅下降。说白了,算命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航空兵得到了心理暗示,信心增强。失事率下降也是顺利成章。因此,日军挑选飞行员竟然一贯的有这么个迷信程序。

靠迷信挑选飞行员。如何能和靠科学挑选飞行员的成功率相比。相比较日本的航空兵训练。也根本就谈不上多少科学,从参战前飞行员的战饭中还有一杯酒就能看出来。

在整个海抗军中,挑选新兵的第一优先就是空军,比起潜艇兵还要优先。而经过了新兵挑选之后,海抗军的训练科目也更加科学,其中几个项目就是李广从二十一世纪的电影或者网络中得到的。至于飞行员不准抽烟喝酒,这对于李广来说就是根本不用动脑子的常识。

而在装备和物资供应水平方面。李广做的虽然难以和美军相比,但是绝对的超出日军。装备方面,别看日军装备的是日本自己制造的战机,但是成本其实并不低。比如日军的零式战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产量规模没有上去,造价大约在十万美金一架,比起海抗军购买美国的p40战机成本要高的多。根据海抗军的统计,一个精锐的飞行员在装备方面至少要消耗掉两台发动机。这年头的飞机发动机寿命一般也就在三五百小时。由此可见海抗军的飞行员消耗之巨大。

海抗军飞行员的训练,看似投入巨大,但是真正的统计一下,成材率绝对高于日军,也高于美军。而资金的消耗,同样的低于美军,低于日军。而海抗军的技战术水准,达到相当高度,几乎是理所当然。

至于物资供应和饮食方面,海抗军对于空军飞行员绝对是最优补给。而日军航空兵的饮食虽然也不错,但是那是对于日军其他兵种来说的。日本传统的饮食中,素食比例极高。而海抗军的空军飞行员肉食的比例极高。肉食比例高,人体的肌肉反应速度就快,这是后世科学的结论。而日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仅仅停留在美味就是好的程度上。

对于飞行员的精神教育,日本鬼子无论海军还是陆军都是一样武士道精神加上对天皇的效忠。而海抗军除了保家卫国的理念加上了传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为中华拓展生存空间的理想。美军却是以虚无的正义感加上个人英雄主义。三军对比,海抗军的精神教育绝对不比日军差。

而海抗军还有一项,是日军拍马也难及的。那就是飞行员对战机武器的改进。在日军中固然有大西泷治郎和山口多闻这样参与战机研发的将领,但是普通飞行员根本不敢对于天皇御赐的战机有丝毫改动。而海抗军完全不同,飞行员提出的建议都会得到技术人员的全力研究。比如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海抗军对于这款战机的角角落落改造项目至少有百十项。这些改造项目虽然难以大幅度提高战机的性能,却对于战机性能也有所提高,战斗力随之而升。对于中途岛海战,最明显的一件事情是:邵傅玄在短短的几天熟悉pdf鱼雷机的时间里,已经进行了一项技术改造。

因为美军此时使用的航空鱼雷是mk13型,这款航空鱼雷对于投掷要求极高。mk.13型鱼雷结构脆弱,要求投掷高度在二十五米以下,速度在七十节到一百三十节。而投放距离最远一千五百米,最近八百米。而且是越低越慢越近越可靠,否则的话,鱼雷入水就会被撞坏或者射程不够,也打不中。

中途岛海战中,美军投掷的鱼雷足足五六十条,但是没有一枚爆炸,就知道这款航空鱼雷是如何难以使用了。美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鱼雷就是垃圾的代名词,而mk13型航空鱼雷更是垃圾中的垃圾。

对于海抗军的飞行员来说,严格控制速度在七十节不算很难,逼近日军战舰一千五百米内也不算很高要求。但是要贴着海面二十五米以内投弹,就是很大的难度。主要原因在于,二十五米的高度,根本就不能看高度计,全凭经验。而海抗军空军此前的训练科目中,低空突防也只是要求一百米的高度。

由于装备原因,飞行员只能在驾驶舱一边控制飞行方向一边用眼中的余光看海面,以此判断高度。

分心二用,熟练的话还问题不大,但是仅仅摸索三天,想做到这一点毫无疑问是难度多多。二十多米,对于飞行的战机来说,稍不留神就会钻进大海,稍微估计误差就会高出几十米。这样的操作难度实在太高。

在为期三天的熟悉过程中,邵傅玄机组在投放训练鱼雷时就发现,高度简直是太难掌握了,有时仅仅是一阵不大的风就能使得战机的高度出现很大波动,甚至造成严重的危机。邵傅玄和刘克金这表兄弟两人在海抗军飞行员中可是名人,两人的绰号都是“工程师”,自然是喜欢琢磨,喜欢动脑筋的。

聪明的邵傅玄经过思考以一种极为简单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在tbf轰炸机的机翼下方安装了两个红色射灯,这两个射灯发出的光柱朝向机头前下方,距离海面二十米高度时正好交叉重合。

这个改造算不得什么高科技,但一个小小的改造,立刻使得飞行员的操作难度立刻降低,能够比较轻松的控制战机的飞行方向,也能控制战机的飞行高度。

这项小改造潜力无穷,不仅使得鱼雷机投放鱼雷变得更加容易,后来更是发展出一种更加犀利的对舰攻击方法。这种攻击办法,在海抗军中被称为“打水漂”,而在美军中被称为‘跳弹攻击‘。也是因为这项小小的改进,“打水漂”战术在海抗军中迅速成熟,海抗军比起美军来说要早上两年多时间。

而战术方面,海抗军除了借鉴美军和英军的许多训练科目,在李广的提示下,飞行员们也有几项独门的战术。

海抗军的空军战斗力,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提高。加上李广数年来不惜代价的投入,战士们艰苦的训练,海抗军拥有一支数量不大,但是技战术水准强大的空军,理所当然。

而这只不大的空军,正是海抗军的倚天宝剑,假以时日,必将所向披靡。(给点票票,下一章倚天出鞘)(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