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298 中途岛之一语成家

海上长城 298 中途岛之一语成家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大战在即,美军时间赶的非常紧。等明天的朝阳升起时,斯普鲁恩斯带领的第十六特混编队就要提前出发,因此这实际上是最后一次战前会议。

当李广和尼米兹到达设置于地下数十米深处的指挥部,美军一干将领早已济济一堂。

会议上,李广见到了第17特混舰队:弗莱彻少将,别看两人在大洋上一起奔命半个月,但是两人并未见面。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第16特混舰队: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李广当初在执行东京轰炸任务时,哈尔西将军曾经介绍过他的得意手下,也是小舅子。李广对这个沉默寡言,但是眼光犀利的美军将领印象很深。

另一个是珍珠港潜艇部队司令:罗伯特.英格利希海军少将。这个英格里希少将,李广也曾经有过交往,他的潜艇部队实际上和海抗军联系最为紧密。

海抗军的潜艇部队参谋田慕一,目前主要工作就是和英格里希少将协同两军的潜艇作战。

美军的这次作战计划,以及战前准备都是尼米兹等一干将领定调子,然后动用了太平洋舰队数百名参谋制定出来的,真可谓是代表了美国海军最高水准的策划。

在美军一个上校参谋对着海图再次详细的阐述了此次作战的目的,计划,准备,以及应对方案之后。几个美军将领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等轮到李广发言时。李广站起来道:“诸位,从作战计划看,太平洋海军参谋部的工作非常细致。在这里,我提出几条补充意见。”

李广在这支联军中的位置不高。但是那是由于海抗军和美军的军力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些美军将领,有哪一个敢说比李广更加高明?

看看李广的发展路线。就足以令所有的美军将领钦佩。

李广的话语权来自海抗军的战斗力,来自他的战绩。

且不说几年来海抗军的潜艇部队取得了多大成果。阿拉伯海战,美军在座的将领,自问在当时的条件下,一艘老式战列舰能在日军强大的水面舰只的围攻下生存,这就不是每一个将领能做到的。

袭击马绍尔群岛,干掉日军的威克岛进攻舰队。或许美军将领能够做到,但是能做到不损一兵一卒,怕是美军的训练水准也达不到。

锡兰海战中,盟军舰队表现不佳。但是海抗军的空军战绩出众。

珊瑚海海战中,海抗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表现更是惊艳,不仅仅是干掉了日军一艘轻型航母,更是挽救了约克城号。这样的作战水准。美军将领更加钦佩。

军人是个崇尚荣誉的群体,这个群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虚荣。每个人都在追逐军衔。追逐战功,期望某一天能成为站在顶尖位置的将军。

能让这样的人群钦佩,唯一的办法就是战功,卓著的战功。

因此李广一开口,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尤其是几个美军参谋军官更是眼神中充满了挑战。这些军校毕业的精英。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军事磨练,无一不是满腹策略。或许临战经验有所不足,但是他们绝对不相信,自己呕心沥血制定的作战方案有什么错失。甚至连漏洞。他们都不认为有。

李广举起手,伸出一个手指道:“相信大家都明白,日军的第一梯队必然是航母打头。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下我对航母作战的理解。”

美军将领和军官还在等李广挑毛病,李广竟然充大,当起了军事学院的教授。李广其实已经琢磨了好久,该如何在美军中确立自己的话语权,因此他决定拿出一点点的干货。

“航母作战,第一准则(原则):发现既是消灭。”

一语出口,语惊四座。在美军将领中,不少人都模模糊糊意识到发现对手航母的重要性,不少人在摸索,甚至在战斗中他们也是这么做的,但是还没有人把他理论化。

简单的一句话,使得在座的美军将领陷入了深思。很简单吗?不,绝对不简单。

在战争进入四二年中期,美国人无奈之下选择了以航母为核心的战斗模式。美国人也已经认识到了航母才是海战的王道,但是大多数被巨舰大炮熏陶了几十年的军官,内心中还有疑惑。

即使接受了航母才是未来海战的王道,在实际作战中,却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在不断的摸索中。

美军在目前的状态,思维就处于黎明破晓前的那一刻,李广的发言恰巧就是这个时机,仅仅是一句话,就使得全体美军军官思路豁然开朗。简直就是指路的明灯,暗夜中的萤火虫。一下子就为身处迷雾的美军将官们指明了方向。

发现既是消灭。多简单,多明了。

什么是作战原则?根据拿破仑的看法,作战原则就是“指导那些功绩已经载入史册的伟大将领们的原则。他们是: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古斯达夫.阿道夫、蒂雷纳和腓特烈大帝。他们指挥的历次战役如果作了详细记载的话,就是一部完整的论述战争艺术的著作;进攻战和防御战所应遵循的原则就会自然地从中产生出来”。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早期的战略家虽然尊重那些原则,但没有将它们有条理地记载下来。没有人加以归纳总结,也就没有形成一种原则,或者准则。

提出明确作战原则的开始于克劳塞维茨。他在一八一二年为普鲁士王太子所写的备忘录中阐明了五条原则。凡是能归纳出战争原则或者准则的无一不是军事家战略家。

而李广提出的发现既是消灭,一语道破航母作战的精髓。这是一条战术原则。与德国的克劳塞维茨和美国的马汉所提出的战略性的原则不同。

但是其重要性却毋庸赘言。在座的各位将军,在李广这一言出口,立刻意识到,这将会是一句能够进入各国海军教科书的战术原则。有多少军人,呕心沥血。却是难以在军事教科书上留下一句自己的话。

一语成家(军事家)。

荣耀。这是荣耀。

在片刻的沉默之后,尼米兹上将带头鼓掌,随即会议室掌声响起。这是美军将领对这句准则的认同,更是对李广的认同,也是对海抗军的认同。

在美军参谋和将领的钦佩中,李广对侦察中的几个缺憾指了出来。

数年摸索,数年学习,加上一些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知识,李广慢慢的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战争观,也有自己的揣摩的独到战术。至于这个发现既是消灭。美军早晚也会摸索出来的,倒是没有必要保密。因此拿来装比再合适不过。

装逼半天,李广就是想为美唐联军的胜算上再加上一点筹码。也为海抗军多争取一些利益。但是如果轻飘飘的提建议,那些美军将领和美军参谋们会不会听可是个大问题。

美军的侦察安排已经足够的缜密。但是无论如何重视侦察都是不为过的。发现既是消灭,已经把侦察提到了首要位置。但是美军仍然没有达到把侦察当成第一要务的地步。

因此李广提出了关于侦察的几个补充。

美军的七艘重巡洋舰上的二十多架水上侦察机没有特别安排任务。李广对此的建议是,等发现了日军航母之后。不仅原来安排的侦察机要继续盯紧对方的战舰。这些水上侦察机也要立即起飞。盯紧,并追踪对手的动向。有一点也提醒飞行员注意,无论如何都应当把日军舰队置于自身的监视之下,即使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这是海抗军摸索到的一个技巧,很危险,但是很有效。可以减少轰炸机飞行员的搜索时间。珊瑚海海战中刘克金和邵傅玄两人就是这么做的。很好的引导了刘根生带领的大队机群。

另外。针对美军侦察机没有机载雷达的缺陷,容易因为天气原因失掉目标,以至于发生不可预知的危害。李广建议美军立刻从英军那里借调装备雷达的侦察机。

海抗军在唐港的空军部队,在四月份的锡兰海战中损失惨重。但是也有了一点点收获,当时英军因为航母或沉或伤,不少英国飞行员都飞到了唐港,有三架装备雷达的鱼雷机被海抗军施展了一点手段,抓在了手中。

当然调集唐港的雷达侦察机时间上不赶趟,数量也不足。因此从英国人那里得到,就是唯一的选择。至于美国人用什么办法,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从大西洋把战机转运到珍珠港,转运到中途岛,李广就不用考虑了。

这种组织活动,怕是也只有美国人能做到。尼米兹的动作极快,当场就拟定了电文,请罗斯福总统协调此事。

而李广提出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比较使得美军将领有些难堪了。

李广认为,海抗军加上美军在中途岛的战机不足。战舰不足,李广根本就没有提,提了也白搭,现在美国的战列舰不是在珍珠港的水底就是在船台上维修。所谓战机不足,实际上就是认为美军飞行员的战斗力不足。

按照美军的预计,日军将会出动全部四艘大型航母,小型航母数量不详。

仅仅按照日军出动四艘大型航母,战机就在两百五十架左右,其中三分之一的是护航的零式战机。

而海抗军加上美军四艘航母不过两百五十架。即使加上中途岛的各种战机,也不过三百五六十架。

看似数量上占据优势,但是日军的零式战机不夸张的来说,一架顶美军两架野猫问题不大。

因此,李广要求美军尽可能的为航母和中途岛调集足够的战机。至少数量达到四百架。

对于这一点,尼米兹也有点无能为力,他能想办法调来几架侦察机,却没有办法调集大量的战机。

虽然情报表明,日军是进攻中途岛的,但是珍珠港也不得不防。别说尼米兹不敢把守卫珍珠港的百十架战机调往中途岛,怕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这样做。如果情报有误,珍珠港是日军的目标,那么尼米兹上将的下场绝对不会比他的前任好到那里去。

集中兵力是一个战略原则,但是并不是孤注一掷的代名词。

尼米兹考虑了一下,终于答应给中途岛再次增加十二架战机,使得中途岛的战机总数超过了一百三十架。其作战效能将会超过一艘航空母舰。

最后一次的作战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作战计划经过最后的补充,已经相当完善,接下来就要看将领们的临战指挥,还有运气了。

关于海抗军的几项武器补充,尼米兹也爽快的答应了李广。李广很满意,自由龙号在修理,海抗军的空军飞行员和三艘防空驱逐舰开始了最后的临阵磨刀。(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