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263 护航战

海上长城 263 护航战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护航舰队的需求远不是美国一条航线需要,三五天时间,海抗军一支舰队就被拆的七零八落。看似强大的兵力,却显得无比单薄。

此时海抗军在乌龙船厂的几艘战舰订货,基本上都已经交货,或者还在交货的途中。

盘点一下海抗军现有的水面舰艇,足足二十多艘,比起去年,数量翻了两倍。但是仍然不够用。

李广对于战舰的使用完全是精打细算,甚至连在马达加斯加缴获的法军两艘战舰都计划到了。即使其中一艘法军巡洋舰此刻还在沙滩上,另一艘驱逐舰仅仅是能够航行。

四条航线的护航任务就占用了海抗军十多条舰船。

护航美国太平洋方向航线的舰队,海抗军派出了三艘霸下级防空反潜驱逐舰。

护航唐港前往马达加斯加的船队,海抗军拨出了一艘天狗级驱逐舰和两艘鱼雷艇。

马达加斯加的海参崴海域由于在此发现不明国籍的潜艇,不得已再次分出三艘睚眦级鱼雷艇担任反潜任务。

由于日军潜艇早早的出现在了印度洋,为了保证华人从东南亚顺利撤离,海抗军又派出了六艘驱逐舰或者鱼雷艇。

就这样海抗军的舰队只留下八艘主力战舰作为机动作战兵力。而即便是如此,也无法绝对保证四条航线上的安全。

对付潜艇绝对不简单,想想大英帝国数百艘强大的战舰被德国的几百艘潜艇搞的晕头转向。海抗军对付潜艇虽然有些手段,但是舰队规模仍然难以满足护航的需要。

按照海抗军参谋部的估算,日军出动一艘潜艇,海抗军就需要一艘战舰护航。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航路的安全。

日军,德军。意大利军,甚至法军。这些国家会派出多少潜艇在印度洋上,海抗军根本无从估计。

海抗军对付潜艇的手段中,自己的潜艇部队也是一支有效力量。但是经过长期的摸索,潜艇对付潜艇的效果还不如装备完善声呐系统的水面舰只。从作战效果上,李广更是不会把自己最强大的潜艇部队用到护航方面。

自从珍珠港事件爆发,海抗军的潜艇部队,三支潜艇队已经四面出击。到了元月底,潜伏在太平洋上的海抗军潜艇已经达到了十六艘。这十六艘潜艇短短的一个多月,就已经击沉日军商船军舰达到了十五万吨。平均每艘潜艇的击沉吨位达到近一万吨。随着战局的深入,海抗军的潜艇作战水平达到每月每艘一万吨的击沉量绝对不算困难。

权衡利弊,即使海抗军主力舰队仅仅有八艘战舰,李广仍然坚持不再动用潜艇护航。潜艇部队的作战,就是对日军强有力的牵制。更主要的是对日本战争潜力的消耗。这是海抗军的战略重点,这一点李广很清楚。

马来半岛的战局越来越危机。在英国海军联络小组史密斯中校的要求下。海抗军舰队就不得不再次拆分。分出了自由龙号航母编队参加对日作战。

马来亚和新加坡的英军人数不少,本来有八万余人,英国还在继续增兵,根据李广所知其增兵人数将会达到四万五千人。算下来一共有十三四万军队。新加坡的英军炮台更是强大无比。其防御的岸炮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岸炮群,巨大的炮口竟然有十五英寸。

但是这种强大的火炮,在失去了空军。失去了海军,背部受敌时跟本就没有用处。

和海军对付法军在马达加斯加的海参崴港的十二英寸要塞炮一样,这些岸炮根本就无法看住自己的背后。海抗军能想出来对付这种巨无霸岸炮的办法,那么小鬼子的陆军也是身经百战。绝对是会想出这种办法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军在新加坡的要塞炮还不如唐港装备的两门岸炮。唐港装备的两门岸炮,口径虽然是356mm,比不得英军的十五英寸,但是却是从太平洋号战列舰上拆下来的,经过改装,具备三百六十度的转向能力。

日军的攻势连绵不断,日军指挥马来亚战役的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极好的利用自行车加强了日军的机动能力。绝对不要小看自行车这种简单工具,在马来半岛这种热带雨林的环境中其作用不小于装甲部队。

日军一次次穿插,英军一次次后退。

英国人一贯的看不起亚洲人,被打的鼻青脸肿还没有意识到日军的强大战斗力。此刻仍然在做着美梦,妄图守住马来亚。

马来亚半岛的局势不仅仅是对英军不利,更是对华人撤离极端不利。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李广答应了史密斯中校的请求:海抗军出动自由龙号航母帮英军作战,而英军则保证在增援马来亚的舰队,回航时捎带上移民的华侨。这种合作,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而且实际上是海抗军更加大度,付出更是多于英国一方。史密斯中校的外交活动,卓有成效,在英军内部的话语权提高不少。

和这个英国海军军官接触的时间越长,李广就越是发现,史密斯转变极快。这个家伙绝对称不上是一个军人,虽然其战术素养不低,这个史密斯中校实际上更适合做政客。李广看人的水准还是不如袁晔老先生,这个史密斯中校在唐港的时间里,联系最多的不是军方,而是发改委。史密斯中校经常被发改委请去做个报告,或者进行座谈。

这明显是经过袁晔教授的刻意指使的,李广无事时私下询问了一番,才知道这个小小的中校,也不那么简单。他曾经在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读书。就这么个小小的信息,已经透露出史密斯的不凡之处,这个家伙是个英国贵族。在英国这种国家,有贵族的头衔,才具备在政府或者军方上升的资格。史密斯外交表现越突出,就越有上升空间。李广估计,袁教授有放长线钓大鱼的打算。

双方和谐的合作,并没有主次之分。

时移世易,海抗军完全是独立于英国海军之外的一股力量。大英帝国此刻已经发现,海抗军不再是一个面团了,也不是一个打工仔了。

不仅如此,此刻的海抗军已经有了向香饽饽发展的趋势,美国人也表现出了拉拢。美国参战两个多月,唯一得到外援战机的只有海唐国,英国和苏联在这两个月都没有能够得到一架美国战机,美国人自己还不够用呢。

英国人一心想把海抗军绑上自己的战车。但是袁教授谈判水准更高一筹。把海抗军绑到英国这艘破战舰上,完全不符合海唐国的利益。对于海唐国来说,最理想的是独立作战,如果万不得已,海抗军绑在美国的战舰上,也算是一个次优选择。

现在袁教授在美国,一边争取美援,一边和英美两国打嘴仗,其争辩的核心就是--海唐国将会隶属于盟军哪个战区。

此刻的盟军成立了中国战区,太平洋战区,东南亚战区。海唐国这个另类的存在,归属划分就成了一个问题。

首先海抗军如果划分到中国战区,明显的不很合适,华军此时根本就没有海军,归中国战区指挥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这样划分的话,海抗军其实就是独立作战。但这却是海抗军上下最期望的。

而东南亚战区,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已经打残,虽说英国正在调兵遣将,增派战舰,但是眼下海抗军却是印度洋里最强大的一支舰队。要海抗军服从英军指挥,为英军卖命,袁教授无论如何是不会答应的。

但是海抗军基地又在锡兰,处于印度洋海域。印度洋一直算英国的势力范围,一则是此处尚处于战争的二线,二则是英国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放弃新加坡的打算。

所以此时在印度洋上,英军虽然有印度洋舰队(远东舰队的部分残余),但是却没有成立盟军司令部。也就是说,英国在印度洋上的武装力量并没有纳入盟军指挥。当然英国人也不愿意把英国海军纳入盟军统一指挥,到了这个时候英国人还在做着美梦,他们不愿意美国人进入这个海域。美国人一旦进入,那么印度洋是谁的就不那么好说了。英国人这点小心思,实在够奇怪。

印度洋眼前就是这么个情况。

现在袁教授还在美国和几个国家的外交官打嘴仗。在争论出结果之前,海抗军和英国之间是松散的合作关系。

二月一日,自由龙号航空母舰带领两艘天狗驱逐舰和两艘霸下级防空驱逐舰进入了安达曼海。一边寻找战机,一边为正在转移的华人船队护航。唐港海抗军仅仅留下了一艘大西洋号战列舰和两艘皮卡级防空驱逐舰作为机动战力。

英国和海唐国的合作进行的很顺利,双方都还满意。英国人自认为再次把海唐国绑上了自己的战车,海唐国的移民速度也增速不少。而英国人也没有对海唐国攻略马达加斯加提出任何抗议,一副皆大欢喜的场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