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243 孟加拉湾潜艇绞杀战

海上长城 243 孟加拉湾潜艇绞杀战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六月二十二日,德军进攻苏联。李广的到来没有改变历史的进程,狂人希特勒在西线尚未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向着红色苏联挥起了屠刀。

在孟加拉湾,任天洋带领的潜艇和日军潜艇已经纠缠几个月。海抗军潜艇依托港口的空中侦察能力,在这个战场上颇有斩获。从二月到六月,平均一个月一艘,连续击沉日军潜艇四艘。

但是这场战斗,对于李广,对于海抗军来说绝对的不划算。海抗军的十艘潜艇为了保证唐港的安全,为了保证商船的安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这个代价不是人员伤亡,也不是舰艇的损失,而是兵力被牵制,军费开支极大。

以前海抗军一直用潜艇袭击日本商船,李广当时只觉得够爽。但是当唐港受到日军潜艇的骚扰之后,李广也感觉到够恶心了。潜艇这种武器,对于海抗军来说太消耗物力财力了。其实无论对哪个国家都是如此,二战中潜艇和反潜的成本大约在五比一。也就是说,潜艇攻击一方付出的成本只需要一,而反潜方要付出五倍的代价。

在这几个月里,海抗军且不说那几艘水面舰只,只是十艘潜艇消耗比起作战还要大,每天消耗的物资燃料都如同流水一般的在往外流动。

不过这样的反潜战斗,对于新兵训练是极其有效的,几个月的战斗,使得海抗军潜艇部队的新兵迅速成熟。按照目前的进度,李广估计到了年底,海抗军将能够组织起二十个甚至更多的潜艇艇组。可以保证随时有十五条左右的潜艇远洋作战。

在长达四个月的反潜战斗中,海抗军对反潜战术有了极大提高,渐渐的有了对付日军潜艇的一套手段。在反潜作战的过程中,海抗军感觉到反潜的瓶颈仍然在于技术,尤其是雷达技术。没有雷达技术,严重的限制了海抗军的作战能力。

物质是死的,人是活的。技术上难以取得突破,那么就只好在战术上寻找办法了。

六月二十二日,任天洋带领潜艇部队取得了突破性的一战。经过五六百公里的远距离的跟踪,任天洋找到了日军的补给船。一举击沉日军潜艇和一艘补给船。

根据日军俘虏交代,鬼子在唐港周围现在还有三艘潜艇。这一下子,任天洋就开心了。

小鬼子三艘潜艇白天干脆就没有接近唐港的机会,海抗军的水上战机演练了一次又一次的搜索战术。虽然海抗军的反潜战术比起英国海军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缺乏雷达。但是海抗军的水上飞机多达二三十架,练兵的同时也负责着唐港的警戒。可以说唐港周围五百公里以内的海域,日军潜艇的存活可能相当的低。

几个月来日军损失的四艘潜艇几乎都是在海面上充电时被空军发现的,有的直接被空军击沉,有的是被随后赶到的潜艇或者睚眦号鱼雷艇击沉。

鬼子们本想趁着夜色对唐港发动袭击,但是却难以突破唐港的五百公里防御圈,在这个防御圈子上,海抗军部署了数十艘渔船,一边捕鱼,一边警戒。对鬼子潜艇更有威胁的力量来自空中,海抗军的战机训练几乎是日夜不停。

毕竟鬼子潜艇速度不高,想一夜时间航行五百公里好像是不太可能,这个五百公里防御圈已经渐渐成了日军潜艇难以逾越的障碍。

日军潜艇部队中老手不少,有一次一艘潜艇想趁着暴雨天侵入唐港,可惜在港口就被海抗军的水下侦听系统给发现。虽然侥幸逃窜出了近海。但是老天不帮小鬼子的忙,天色晴朗后,被水上侦察机发现,最后还是折戟沉沙。

至于想偷袭唐港的商船,难度不是高,而是太高了。凡是进出唐港的船队,五百公里内由着战舰护航,更远有着潜艇护航。

这样的护航代价虽然极高,但是海抗军的努力稳定了唐港军民的心理,唐港的发展没有受到影响,逐渐更加繁荣。

这次任天洋在发现了收拾了日军补给船之后,十艘潜艇就没有回唐港,而是直奔马六甲海峡。

小鬼子的海大3a潜艇,续航航程只有六千八百海里,而根据鬼子俘虏的报告,这三艘潜艇差不多都该补充燃油了。

也就是说,小鬼子的这三艘潜艇,要想回海南岛的基地,除了通过马六甲海峡能回到海南岛,其他的路径根本不可能。而鬼子潜艇的通讯距离有限,不超一千五百公里。也就是说,想求援都很困难。

不过鬼子即便能够求援,补给船怕是不那么容易到达孟加拉湾。至于军舰,孟加拉湾可不是阿拉伯海。

阿拉伯海英军的控制力稍微差点,但是孟加拉湾,英军有两个军港一个是加尔各答,一个是锡兰的亭可马里。而且马六甲海峡的另一端-新加坡更是英军的南亚要塞。在孟加拉湾,英国海军实际上已经是三面包围之势,日军战舰轻易是不肯进入这片海区的。

对于日军来说,上次在阿拉伯海袭击海抗军已经是冒险了,到孟加拉湾就更是找死。日军只要不是想提前开始太平洋战争,就绝对不会动用军舰进入孟加拉湾。

任天洋带队奔向马六甲海峡,pjp号水上飞机母舰带了一艘睚眦鱼雷艇也已经从唐港出发,扩大了搜索范围。

四天之后,日军三艘潜艇刚刚在马六甲海峡的入口正准备集结,就被海抗军发现。

反潜艇作战的第一要素,发现。只要被发现,战斗就输了一半。

整个战斗过程乏善可陈,三艘日军潜艇一艘被海抗军的潜艇击沉,一艘被睚眦号鱼雷艇击沉,另一艘被pjp号水上飞机生擒活捉。

令李广大喜的是,活捉的这艘日军潜艇甚至连电报都没有能够发出。当时这艘日军潜艇正浮在水面上航行,战斗刚开始就被一架水上侦察机炸毁了瞭望塔,日军艇长小田一郎当场阵亡。

别看水上侦察机携带的炸弹只是六十磅炸弹,炸军舰或许力有不逮,炸潜艇却是一点问题没有。而且海抗军这架水上侦察机的第一次投弹就命中目标,运气简直爆棚。

日军伊158潜艇被炸毁了瞭望塔,上层建筑被毁,想下潜根本就没有可能。失去了指挥官,官兵毫无斗志。

日本鬼子一贯的作风顽强,但是这次投降却干脆利落。

缴获了这艘日本潜艇,李广严令保密。趁着夜色,日军潜艇被拖回了唐港,秘密进行维修。

这是海抗军第一次缴获日军潜艇,伊158号潜艇的缴获使得海抗军在潜艇技术上再次提高。

技术人员对日军潜艇总体的评价是制造精良,但是比起德国潜艇来说硬伤不少。都说日本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民族,但是技术人员发现,小鬼子的潜艇处理某些细节简直是粗心大意,比如柴油机的减震。

这个时代的柴油机输出轴联轴器一般的来说都是十字头联轴器,但是无论海抗军还是德军的联轴器都加装了橡胶减震,不仅能减少噪音,而且能延长机械寿命,减少维修。小鬼子很奇妙,竟然是钢铁对钢铁的刚性连接。柴油机的底座改造更简单,只用加装一层橡胶垫子就完全可以降低很多噪音,但是鬼子还是用螺栓刚性连接。

看了鬼子潜艇这一部分结构,潜艇官兵总算知道了日军潜艇为何航行时的噪音如同嘈杂的打击乐。极容易被海抗军的潜艇发觉。潜艇作战首要的一条就是要隐蔽,可是日军潜艇的噪音总是大的如同在宣言“鬼子进村了。”而海抗军的潜艇偏偏又极为重视声呐技术,故此日军潜艇在对抗中落入下风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总体来说日军这款潜艇还算不错。海大3a型有几项技术指标也相当领先:

尤其是排水量:1635吨(水上)/2300吨(水下),浮力达到六百七十五吨,比起海抗军的貔貅级潜艇还要高,抗沉能力不弱。而其航速:20节(水上)/8节(水下),也不算差。潜深:60米,这个指标就不怎么样了,不过这也是全世界的中等水平。

比较遗憾的是,仍然没有能够缴获日军的氧气鱼雷。不过缴获的十六条15年式533毫米鱼雷倒也是热动力鱼雷,对海抗军的借鉴非常大。据说日军在二战中的鱼雷技术领先世界二十年,那是指93氧气长矛型鱼雷。但是这款鱼雷同属于热动力鱼雷,性能仍然比海抗军研制的热动力鱼雷仍然有相当优势。

总体来说日军潜艇对于海抗军的潜艇设计助益良多。更重要的是,也正是这一批鱼雷的缴获,使得海抗军的热动力鱼雷在四一年的十一月才真正的定型。

对于李广来说,从拉莫先生的鱼雷到最终定型,偷学了德国鱼雷技术,借鉴了英国鱼雷,吸收了法国鱼雷技术,再山寨了日本鱼雷技术,历时四年才最终定型,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任何一项武器的研发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鱼雷这种武器在此时的世界上算是高科技武器,和二十一世纪的导弹差不多。可以说李广手中所有的武器,只有这一项算是高科技产品。身为一个穿越人士,李广有些汗颜,在这个时代竟然难以制造出领先世纪的高科技武器。即便如此,也有九成的零件是从美国订制的,石像岛的鱼雷工厂大多数工作也不过是组装而已。(其实电池在这个时代算是高科技了,不过李广没有计算在内。)

在这几个月时间里,海抗军的潜艇被严重牵制,以至于仅仅能派出两三艘潜艇对日军商船进行袭击。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战果,但是连续不断的袭击对日本的打击也不小。随着情报的完善,日本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进口石油的渠道现在被列为海抗军重点打击对象,仅仅六月份就干掉了超过三万吨的日本油轮。

等海抗军的潜艇部队,新兵训练告一段落,李广友足够的信心,仅仅凭借手头的十多条潜艇就能封锁日本的原油进口。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