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 4

海上长城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 4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谈判交给了袁教授。李广的心情放松下来,后世关于二战的输赢有一个定论,除了盟国付出了巨大牺牲,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美国强大无匹的工业生产能力。李广这个二十一世纪来人对于这个最有概念。袁教授经过美国之行后也是惊叹不已,两人对此早已形成共识。

人的心理很是奇怪,李广也不明白自己是处于那种心理。出售潜艇技术他还小心翼翼,担心历史朝着不希望的角度发展。但是当他做出出售潜艇技术的决定之后,有点破罐子破摔,决定玩一把大的。

思索了一夜,李广决定卖情报。

第一项,苏军的新锐主力坦克T34参数。这一个指标,对于李广来说不过是记忆中的残缺片段。但是对于德军来说,却是价值连城。可以说德军败给苏军,坦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二战中德国装甲牛,很牛。但是在德国进攻苏联初期,德国坦克实际上并不先进,甚至其依为主力的三号四号坦克面对苏联的T34,简直是不堪一击,莫斯科城下被苏军T34狠狠的收拾了一把。

不是德国技术落后于苏联,而是观念,即便是重视装甲集群作战的德国人,也没有真正把坦克对战摆到第一位,也是拿坦克集群来对付步兵的。德国主力坦克四号,目前的主炮不过是二十四倍径短管75MM炮。穿透力严重不足,根本不是T34的对手。

海抗军还在全力攻关的虎一坦克,之所以难产,那是因为李广的要求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炮。作为二十一世纪来人的李广最早就定下了参数,71倍径的76.2MM长管主炮。炮管越长,炮弹初速越高,穿透力越强。但是火炮的后座力也更大。毕竟由于动力的限制,虎一坦克总重在计划中只有25吨,这样一款中型坦克,加装如此强劲的主炮,难度多多。如果虎一坦克也采用24倍径的短管75MM炮,现在恐怕已经开始装备部队了。

现在海抗军的技术人员还在一次一次的实验,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全力克服后座力问题。

在这项情报中,李广还很是大方的给出了德国88MM高炮是对付T34的利器,这一“研究结论”。

当然这项情报也是要收费的,两千枚法国330MM口径舰炮的穿甲弹榴弹。

养活战列舰不容易啊,即便是一艘几乎全新的战列舰。海抗军有了一艘法国战舰,但是主炮炮弹却是无处购买,德国人占领了法国,那么这个型号的法国炮弹也只能从德国人这里搞到了。

第二项,大纵深战术的描述。这项苏军赖以成名的战略级战术也被李广改头换面贪污了。这项纯粹是学术xìng的交流,李广很大方,不要钱的。附加条件是德国人研究出该战术的细节和应对措施后给海抗军一份资料。

别看李广以前对军事几乎不懂,但是在这个战乱年代,他rì夜汲取战争知识,从脑海中所知的一个名词--大纵深,也推导出不少东西。得益于苏联人后世的吹嘘,大纵深战略李广有所耳闻。

应该说这项战略级战术,对于德国的作用最大,在苏德战争的后期,苏联人数次突破德军防线都是采用的这一招,可谓是屡试不爽。海抗军的菜鸟参谋部很难研究出这种战术的全貌,至于应对就更不可能了,但是德国人可以,德国有着世界上最牛的陆军参谋部。李广有心在未来某个时刻,拿这种战略级战术对小鬼子开刀。

当袁教授得知李广的情报,他很是敏锐的发现,李广这两项情报竟然都是针对苏联,也就说李广认为德国人要进攻苏联。这可是李广从来没有透漏的信息。

李广只好自圆其说一番,这番说辞却听得袁教授双眼发亮,他不仅没有制止李广的冒失行为,还大大的鼓励这种行为。

眼光水平的差距立刻显露,袁教授不愧是yīn谋高手。在袁教授的分析中,在美国参战的前提下,德军进攻苏联对中国的利益最大。德国人打的越好,对中国人越有利,最好彻底把苏联打残废,但是底限是不能灭国。

袁教授最恨的两个国家rì本第一,俄国第二。少年时袁晔跟随袁世凯就在朝鲜和东北。俄国和rì本进行的rì俄战争就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袁教授亲眼目睹了这两个国家给中国人造成的伤害。两个强盗对于中国的一次次掠夺历历在目。如果说有可能的话,袁教授无疑是想给苏联添堵的。

袁教授的分析很是到位,中国要想在抗rì战争结束后获得最大的利益,只有在苏联极度衰弱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毕竟中国和苏联的国力差距实在太大,到目前为止中国还只是一个农业国。袁教授所谓的利益,只有一点--国土。

李广知道历史,来到这个时代时间越长,对国力和世界形势认识越清楚,他就越是觉得抗战胜利后即使国家没有内战,也很难从苏联手中要回被占领土。

但是不管怎么说,给苏联添堵对中国有利。至于将来事情能发展到哪一步,等待是唯一的办法。

李广给苏联添堵的办法是提醒德军武器缺陷,以及战术的缺陷。袁教授提出的却是想办法叫苏联内乱。

国家内乱一般只有几种情形,袁教授不愧是教历史的,总结的jīng辟。

第一种,民族矛盾。

第二种,高层不同群体之间争权夺利。

第三种,民众造反。

不过袁教授能指出途径,却不能具体的找到办法。苏联是个封闭的国家,外人很难得知其国内的具体情形。这又不是二十一世纪,没有网络,交通也极为不便,袁教授对苏联虽然恨之入骨,知道的情报却不多。

袁教授的总结很是高屋建瓴。一下子就提醒了李广,袁教授不知道的东西,他知道。----乌克兰大饥荒和苏联对波兰军官的卡廷森林大屠杀,苏联三十年代的大清洗。

李广对这几件事情了解不深,但是放到德国人手里就不同了,德国人可以大肆的利用的,用得好能轻易的获得两个民族的全力支持。知道了这些,耍yīn谋的高手袁教授,自然有办法把某些事实加以完善,贩卖给德国人,从德国获得利益。在这一点上“翁婿”两人的配合简直是天衣无缝。

经过几天的谈判,这笔大生意终于确定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