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有朋自远方来 2

海上长城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有朋自远方来 2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om 九月对于李广来说忙碌的要命,军事和政务商业缠住了他的手脚,当李广刚刚送走了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的外交官员。再次有“朋友”上门,智利外交官员主动上门,明显的示好。

什么两国是友好邻国,一衣带水,应当世代友好,相互帮助之类的话滔滔不绝。至于什么商业贸易更是应当开展,而且是减免税收,优惠多多。总之,不能让这个海唐国再加入到秘鲁和玻利维亚的联盟中。

李广哼哼哈哈的应承,总之一点,这件事要想决定下来,得等zhèng fǔ总理回来。

力量。

这就是力量的体现,没有力量,哪个国家会正眼看海唐国,甚至中国?

武力强大,即使是身处南太平洋的角落,朋友还是会接连不断的上门的。

九月五rì,李广再次接到了一帮“朋友”。

两艘德国潜艇,跋涉几万里到达石像岛。为首的是老熟人德国海军克劳德上校。

自从海抗军在敦刻尔克帮助了英法联军,李广觉得自此恐怕要和德国分道扬镳了。不过李广讲信誉,在这几个月中仍然不断的提供电池给德国人。到了九月初,已经基本完成了合同。

德国人没有对海抗军援助英法联军生气,找上门来准备继续谈生意。这实在令李广有些意外。本来在李广的计划中,电池销售恐怕得另找出路了,没有想到竟然还能继续下去,实在是意外之喜。看起来海抗军短缺的两千万美金有希望了。

其中原因说来好笑,由于敦刻尔克之战,英法联军逃出生天的最为关键原因是希特勒下令停止进攻,给了英法联军两天时间。德军将领们自然是不敢把责任推给元首,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海抗军的种种行为,参与各国都心知肚明,德军也很清楚,甚至知道海抗军在战斗中炮阵发威。但是根本没有人向希特勒说明,说这个不是间接打元首的脸吗?

元首不知道,那么德国和海唐国的往来就还得继续。

再加上,德国人的确需要海抗军的电池,而海抗军很是守信誉的如期交付电池。于是德国人“忽略”了这小小的不愉快。既然双方没有不愉快,合作成绩斐然,那么克劳德就拜访石像岛也就顺理成章了。

说到底,原因在于海唐国,海抗军海军力量已经有了基础,站在世界顶端的几个国家有拉拢的价值。

李广算不得一个好的生意人,但是克劳德亲自上门,而且是动用了两艘潜艇,李广不会天真的认为德国人仅仅是为了电池生意。如果是仅仅为了电池生意,在乌拉圭那里海抗军有专门的小组,根本不用到石像岛。

招待晚宴上,刚刚回到石像岛的袁晔教授,下了飞机就上了宴会桌。几番言语试探之后,就摸出了一点德国人的底细。德国人名义上是送新式的主动声纳和海抗军继续保持贸易关系。背后有其他打算。

德国人动作真快,李广四月份才交给德国人的英制声纳,才过了五个月就已经生产出更高级的声纳。要知道克劳德带领的两艘潜艇可是跑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到达石像岛的。也就是说,德国人研究加上改进设计,以及制造仅仅花费了不到三个月时间,这速度实在够惊人的。

其实德国人在主动声纳技术上比起英国人来说差距并不算大,英国人的主动声纳比起德国人有先进的地方,但总体xìng能并没有高出一个层次。不过声纳的核心元件英国人有独到之处,波长是德国声纳的一半左右。声纳的核心是超声波发生器,主动声纳测距搜素是否jīng准与超声波发生器的波长有关。声呐在某些方面和雷达相似,波长越短,jīng度越高。

德国人制造技术本身不差,甚至更好,在吸收了英国技术之后,极其顺利的研制出了新式的超声波发生器,波长仅仅是原来的十分之一,jīng度大大提高。达到了英国主动声纳的五分之一。

虽然xìng能没有能够真正的提高五倍,但是经过测试,两千米测距误差缩减到不足十米。而且能屏蔽掉相当一部分背景噪音。这种改进后的声纳,在浅海中的xìng能提高明显,不像以前,在浅海中使用简直就辨认不出潜艇和海底。

德国人讲信誉哈,海抗军的敦刻尔克之行明显对德国不利,德国人不计较,好,很好,实在太好。

越是好,就说明德国人别有所图。李广说话更加小心,袁晔教授不用提醒就开始对克劳德进一步试探。

酒酣时,德国人透漏,他们竟然是从北大西洋进入北冰洋,然后绕道太平洋,纵穿多半个地球到达石像岛的。

德国人真的厉害。海抗军在座的军官纷纷表示佩服。

这可不是二十一世纪,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要说北冰洋航线十九世纪已经被世人所知,但是实际上这条航线冰山密布,天气寒冷,海况复杂,常年的有暴风雪。

而且这条所谓的北极航线,实际上是1905年才真正的被挪威的一位冒险家,探明了航道。在一九三零年以前这条航道的货运量还是零,三零年以后,苏联人最先开始使用这条航道。不过这条航道只有在每年的八月九月冰层融化时才能通行。历史上只有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后,苏联为了获得外部物资,才不得不拼命的启用了这条航道。而且还是德国人所经历的航道距离大约一半左右的航程。

这种情形之下,德国潜艇走这条航线绝对是冒着巨大的风险的。不过危险主要是来自大自然,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或者是苏联此时对于这条航道连一个兵力都没有部署。

海抗军奔赴欧洲就不敢选这样的冒险航线,假如还有和德国贸易的机会,李广也仍然不敢选这样的航线。当年著名的泰坦尼克号航线仅仅是在北大西洋就已经危机重重,最后更是撞上冰山。走北冰洋航线,不知危险增加多少倍。没有超高水平的航海技术,根本不敢走这条航线。德国人可谓艺高人胆大。

袁晔和李广相视一笑,两人判断德国人绝对有重大图谋。德国人冒如此大险,绝对不是关系到三五百万美金的利益。

李广脑子中立马有一个概念,德国人估计是被英国人封锁的着急了,外部物资运不进去,想找出一条对外航线。不过后来的谈判进程证明,这绝对不是德国人完全目标。

a

a·.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