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海上长城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敦刻尔克 尾声

海上长城 第一百四十九章 敦刻尔克 尾声

作者:流水夜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5:45 来源:笔趣阁

当夜,英法联军的拼死阻击颇见成效,德军进攻受挫后调整进攻节奏,战场上竟然出现了少有的平静。

这给了李广极好的机会,英国方面的运输船只数量足够,连小船也绰绰有余。英军临时搭建的码头全部可以启用,影响撤军速度的瓶颈在这一天终于消失,登陆艇终于有了些许空闲。其实就是腾不出来手,李广也会抽调登陆艇的,英军高炮手的表现很是令李广愤怒。

时隔两天,登陆艇腾出手来。海抗军上下,不仅是步兵连装甲连,甚至连高炮连也大部出动,在这一夜的运输过程中,全军上千人丝毫没有停歇,官兵全是连轴转状态。

白天德军的战机对炮群的损害实在够大,两百五十门炮,仅仅挑出完好的大炮不足百门。经过一夜的劳动,重炮和大部分弹药被运送到了zì yóu轮上。

战局瞬息万变,李广也不能肯定下一个运输弹药的时间窗口。为了节省登陆艇靠岸的时间,这一夜海抗军的收获最大的一项,不是大炮,也不是炮弹,而是坦克。

近百辆法制B1重型坦克和英制玛蒂尔达1型坦克被运送到了zì yóu轮上。论价值,这些坦克并不是最高的,但是这些大家伙能够自己行动,装运速度极快。而且由于坦克的块头够大,很是占分量,仅仅百十辆坦克就占据了一千八百吨的载重。

几天以来,李广最为看重的,也是收集最费力的几十门三英寸高炮在这一晚上终于登船。眼看着这些好东西一件件的被吊到船上,守财奴李广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些高炮,皮卡驱逐舰上的防空火力才算是完备,仅仅依靠小口径防空炮火,火力虽然密集,但shè程不够,防空仍然有漏洞。

到了六月一rì上午八点,经过十多个小时全力运输,zì yóu轮已经超重一千多吨。不仅是船舱中,连上甲板上都是军火,船舱中更是大炮摞大炮,坦克摞坦克,几乎无处下脚。李广一看,得了不能再装了,别把zì yóu轮搞沉没了,那才叫哭都来不及。立刻命令zì yóu轮在皮卡号驱逐舰和三艘潜艇护航下撤离。

李广曾经自豪过,他的撤退命令下达的恰到好处。

1940年6月1rì,天气转晴,德国空军全力出动,英国空军针锋相对,几乎倾囊而出,派出了所有能够派出的飞机,从“喷火”式、“飓风”式单座战斗机、“无畏”式双座战斗机到“哈德逊”轰炸机、双翼“箭鱼”鱼雷机,甚至连侦察机都投入到敦刻尔克,但德军战斗机出sè地阻截了英机,有效掩护轰炸机的攻击,德机虽被击落23架,但击沉了包括4艘满载官兵的驱逐舰在内的31艘船只,还重创11艘,这是英军损失最惨重的一天!

海抗军的八艘登陆艇在这一天也损失惨重,三艘被炸沉,再次阵亡一人。

就在如此激烈的空中厮杀,炸弹、炮弹四下横飞的险恶形势下,素以沉着冷静著称的亚历山大越发表现临危不惧,在海滩上安了帆布躺椅,神态自若地坐在上面,平静地注视着部队秩序井然地登船,或是边啃着苹果,边在海滩漫步,毫不在乎空中飞机呼啸,地面炮火纷飞,他的这种镇定泰然的气势极大影响了部队情绪,有一名军官就站在海滩上jīng心地修着胡子,身边的勤务兵还为他拿着镜子;还有一个士兵竟然坐在船尾悠然垂钓,部队洋溢着对德军轰炸毫不在乎的蔑视。

李广对于亚历山大这种稳定人心的做派嗤之以鼻。如此强大的部队,如此好的装备,竟然被德国人包了饺子。李广可不愿意在地面上陪着亚历山大挨炸,小心的藏在岩石后面,欣赏着欧洲的战争。根据李广的看法,英军真的是训练有素,法军的技战术水平也不差,所差的是从上到下的战争思维,差的是牺牲jīng神。

从六月一rì起,战场上英法联军的防御明显开始吃力。要说英法联军在外围的作战也足够顽强,能抵挡住德国装甲雄狮的进攻绝对不那么容易。前几天,英法联军所要抵抗的大多是步兵和装甲部队,等到了六月一rì,德国人的后续部队明显到达前线,火力密度大大增强。李广在指挥部中,眼看着地图上每一个小时战线都在后撤--英法联军已经无力坚守了。

或许是zì yóu轮已经满载,李广心情放松。或许是经历了几天血与火的战场,李广的神经加粗,面对如此恐怖的战场竟然也能以轻松的心情欣赏。前几天海滩上除了德军的战机sāo扰,极少有炮弹落下,但是到了六月一rì,德军的重炮部队已经能腾出手对海滩做sāo扰xìng打击。

海抗军经历过最为恐怖的一次炮击就是智利战列舰的主炮齐shè,那种巨炮的威力可谓毁天灭地,恐怖异常。但是当时海抗军都有掩体和工事,虽然其中很多掩体根本不能抵挡巨炮的威力,但是心理上有些保护。

在这裸露的海滩上,德军炮火不算密集,但是没有人知道下一颗炮弹会落到谁的头上。能活下去,靠的是运气。这或许是战争的残酷所在,努力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海抗军虽然只在海滩上呆了几天,但是相对于流水般的英法联军士兵已经算是老鸟了。一条下水道早就成了海抗军的隐蔽巷道。人是个奇怪的动物,不少战士第一次经历空袭,第一次经历炮击。但是几天之后,这些战士也能在炮弹的尖啸声中试着根据炮声判断弹着点。

李广在没有捞够便宜之前,白天晚上都是要参与救援的。

但是当装够了物资之后,李广立刻就命令步兵连上船。装甲连也仅仅留了两个排,继续搜集物资。不过这次搜寻的物资就没有什么挑剔了,几乎是看到什么就拉什么,不过超过三吨重的大件物品统统被放弃,鸟粪船上装备的吊车只有三吨。

而鸟粪船也被命令只准晚上运人,为了英国人,搭上自己弟兄的xìng命不值得。这场不是中国人的战争中,海抗军已经阵亡八人,总伤亡超过七十,实在是不能拿弟兄们的生命继续冒险了。

六月一rì晚间,一艘鸟粪船更是被抽调出来运输武器弹药。

6月2rì,由于德军飞机的巨大威胁,同时考虑到英国空军已经倾尽所有,为了保存足够的空中力量在以后战争中使用,英军被迫停止了白天的撤退,只利用夜间组织进行撤退。

高层的解释很动听吧?保存实力。实际上就是保存空军,放弃陆军。英国佬的内心中人是有价格的。

夜幕刚一降临,由各种各样船只组成的舰队就从英国起航了,午夜前,到达敦刻尔克,最后一批英国远征军从东堤登船。

一艘鸟粪船则是装载了一夜的弹药,已经向南追赶zì yóu轮而去。鸟粪船上的吊车吨位太小,大件的武器实在难以吊运。德军的炮火清晨时分已经能够覆盖海面,鸟粪船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鸟粪船的收益相比较zì yóu轮来说不大,但是也极为可观。为了能够尽快装船,鸟粪船上装的车辆以及摩托车数量最多,其次才是武器弹药。

6月三rì傍晚,德军第18集团军所属的装甲部队冲入了敦刻尔克市区,海滩上担负最后的后卫部队约4万法军“来不及撤离”,全数被俘。

拉姆齐海军中将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

这场大撤退从1940年5月25rì开始进行,至6月三rì结束,共历时9天。短短九天时间,这支前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rì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是令李广奇怪的是,为什么鸟粪船运输了足足五万人,而英法联军怎么还是和历史上一样,救出了三十四万呢?

原因很简单,没有最后被俘的四万法军在死扛着德军的进攻,再多的船也运不走人。应该说法军的防御作战还是相当有毅力的,明知道自己将会被抛弃,还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直到海滩上的撤退完成。

这四万人和历史上一样被俘虏,很悲壮。但是这不是中国人的战争,李广对此并没有多少感慨。

另外一个原因是,李广的存在稍稍的影响了一点战争进程。李广的炮火打击使得德军的南线进攻受挫,反倒是更加集中力量用于东方进攻,进攻速度更快,比起历史上德军早占领了敦刻尔克十二个小时。结果总共救出的人数大约还是三十四万人。

救援行动的收尾,不能不说英国将军够狠。四万多法军被抛弃。这种大手笔,李广自认是狠不下心的。李广在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中获得的物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声誉。而李广感触最深的是,当一个将军不易。李广相信,英国上层也不愿意丢下四万多法军,但是断尾求生这种抉择在万不得已情况下还是要选择的。

战争无比残酷,李广心中祈祷,自己不要遇到这种情况。不到那一天他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做。看别人下达如此残酷的命令,做出如此残酷的部署,要指责很容易。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上,可以骂的联军将领狗血喷头。但是真的某一天自己面临如此窘境,又该如何处理呢?

在欧洲这几天,李广最大的感触是差距。中国和欧洲的差距。根据李广的计算,英法联军平均每十五人就有一门炮。

这个数据是在是太惊人了,华军一个师不过八到十二门75MM炮加上一些迫击炮,而这已经是正规军的配置。如果是杂牌部队,甚至一个师都没有身管火炮,只能靠一些迫击炮装门面。

英法联军的失败,根据李广的分析主要有三点,第一战略思想保守,只知道死守,防御马其诺防线,根本就没有一点主动xìng。

第二,联军的武器虽然很强大,但是配置极为不合理,使用上也是一战思维。

第三,士兵没有经历过战场。根据李广的经验,哪怕是只经历了短暂的战争,士兵的战场表现截然不同。如果要评价这次撤退的最大意义,应当是英法挽救了三十四万有战斗经验的士兵。这一点极为关键,战场经验极为重要,无论如何严酷的训练都不能代替生与死之间的那种感受。

而德国人无疑是在这方面占据了极大优势,德国兵在波兰已经经过锤炼。而英法联军还算是菜鸟部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