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逍遥房东 > 第447章 轰动全国

逍遥房东 第447章 轰动全国

作者:永恒火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4:35 来源:笔趣阁

别墅内,夏小雨手握吸尘器,站在窗边向外望,脸上有淡淡的忧色,问:“天风哥,那些人怎么办?好多人,停车场要变成市场了。”

“没事,他们愿意留就留。记住,不认识的人不给开门。咱们这里又不是博物馆,还住着你们。像前天晚上,你们都穿着睡衣,那人非得进来,说是从几千里外赶来的,非得要看《平安帖》,你说我能让他进吗?我跟他说第二天白天来,结果他回头就联系黄老,说我不懂事,好像我欠他什么似的,我立刻跟黄老说让他滚远点,这里不欢迎他。”

方天风不满源自前天的夜晚。这几天家里都有女人在,要么是夏小雨和安甜甜休息,要么是苏诗诗沈欣过周末,晚上更是一家人聊天的时候,方天风又时常外出,根本不可能让外人进来,更何况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十个。

“还有昨天,有人竟然拦着刚放学的诗诗,说希望她带他们进来。诗诗从小就聪明,立刻用力踩那人的脚,然后跑回来告状。你说这种人我怎么放心让他们进来?”方天风说。

“他们是有点心急了,没有考虑到我们。”夏小雨说。

方天风说:“你还没听见那个博物馆的副馆长怎么说的,让我捐献给国家,说实话这东西对我用处不大,等哪天觉得占地方,捐献给国家没什么。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这东西放在我这里是明珠暗投,好像我在玷污《平安帖》似的。然后我就问他。呼特市的那人把文物捐献给博物馆后。东西没了怎么回事?有人买下别人盗挖的文物然后捐给博物馆结果被怀疑非法交易怎么回事?七八十年代那些二代们随意拿故宫里的文物现在在网上吹嘘却没人抓是怎么回事?本来真东西在博物馆里变成赝品怎么回事?博物馆里损坏的东西几年后完好无损出现在市场上是怎么回事?结果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转身就走。”

夏小雨忍不住瞪大眼睛看方天风,问:“真有这种事?”

“清末还有更狠的,太监们偷库房的宝贝卖钱,偷的实在太多了,上面要查,于是犯事的太监一把火烧了库房,连我这个刚接触收藏的人都知道。就跟前几天看到的新闻一样,说上头的巡视组去某粮库调查。结果粮仓马上起火。有些事,大家都懂,懒得多说而已。”

“这些人真坏!”夏小雨十分气愤。

方天风没想到小雨比自己还生气,说:“他们如果都是书法家或收藏家,事情倒简单,但有些人别有用心,这才是我不让他们进的真正原因。”

“什么别有用心?”夏小雨疑惑不解。

“这种价值几亿的东西,动心的人太多了,文物贩子和商人自然想插一脚。”方天风说。

“这些人更坏!”夏小雨义愤填膺,气的娇喘。胸口微微起伏,美不胜收。

方天风不禁莞尔。说:“你别生气,最近记得穿女仆装就行,别穿那套欣姐给你买的护士装,我估计过不了几天,他们就能反应过来,去找王老他们帮忙。只要王老他们认识的人,可以进来,至于那些别有用心的要是敢进来,我不介意出手。”

“嗯,天风哥要好好保护古董。”夏小雨红着脸说完,继续打扫客厅。

方天风看了一眼窗外,继续做自己的事。

疑似书圣真迹的事件太具有爆炸性,这是华国收藏界和书法界的一大盛事,更何况是大陆唯一的一件,所以很多人会慕名而来。现在时间尚短,流传的不广,再过几天,来长安园林的人必然更多。

华国的书法和收藏爱好者足有几百万,就算只来几百人,对方天风来说也是很大的影响。

来的人不少都是对文物和书法真正喜爱的人,而且很多人都年纪大了,方天风真不好赶他们走。但是方天风不能让他们进来,一旦让一部分看而拒绝另一部分人,必然会引发事端,人类向来不患寡而患不均。

早上方天风打电话找王老咨询,王老的意思是,跟东江省博物馆和文物部门商量,把这件东西展览三天,三天后再收回,这样不仅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还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书圣真迹,对书法界和收藏界来说是一件大功德。

方天风一听大功德心动了,于是请王老帮忙联系,就这么办。

当天下午,省博物馆的康馆长带着一位书画专家和助理前来拜访,先是对副馆长的行为表示歉意,然后听取方天风的意见。

这位馆长十分敬业,半句不提捐赠的事,并且十分感谢方天风愿意把这件珍品放在东江省展览,因为就算放到故宫展览,故宫博物院的院长都会热烈欢迎。

双方敲定了细节,康馆长还带来了协议,双方签订好后,康馆长和那位专家开始鉴定,然后让助理为《平安帖》拍照。

康馆长和专家看到《平安帖》后,许久无语,和王老三人一样没有断言什么,但连不太懂察言观色的夏小雨都看出来两个人非常激动。

那位专家用力向康馆长点头,已经不需要说什么。

拍照后,康馆长等人离开别墅,并对外面那些人说两天后要在省博物馆展览,那些人才散去。

随后,康馆长联系媒体召开发布会,说有神秘而慷慨的收藏家把书圣王羲之真迹《平安帖》放在省博物馆展览三天,希望各界人士前来。在发布会上,康馆长不仅展示了《平安帖》的照片,还指出这幅《平安帖》的纸张为东晋时期的麻黄纸无疑,已经经过博物馆的专家鉴定。

这个消息一出,轰动收藏界和书法界,各大书法或收藏论坛沸腾了。哪怕许多人并不收藏字画,收藏诸如瓷器或玉石器等古玩,也表示一定要赶赴东江博物馆,参与这难得一遇的盛事。

那张照片引发热议和争议,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字超越目前已知的任何书圣摹本,甚至还超越那幅有争议的《快雪时晴帖》。但也有人表示怀疑,还引发争论。

当天晚上,国湾办收到湾北故宫博物院的来电,对方希望大陆方面给予帮助,他们刚刚成立了一个由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两岸文化交流小组,希望能在开展前赶到东江博物馆。

第二天早上,各地新闻都把这件事放在重要的地位,甚至连东江党报《东江日报》都刊登了这则消息,分管文化教育卫生的副省长甚至会亲自参与当天的展览。

东江的其他报纸电视台更是连篇累牍报道这一盛事,找各种专家访谈,挖掘《平安帖》背后的故事以及书圣王羲之的生平。很多人这才发现,原来成语“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等成语都跟王羲之有关。

在展览馆开幕当天,各地赶来的书法收藏爱好者齐聚一堂,超过三千人堵在外面,以至于馆方不得不请警察来维护秩序。

开展第一天,国内的书法或收藏大家纷纷前来,跟湾北专家交流,除了少数人保持怀疑,大多数人都肯定这幅字就是书圣真迹。

在获得各地专家认同后,《平安帖》展览的第二天晚上,书圣王羲之真迹现世的新闻上了华国最重要的《七点新闻》,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秒介绍,但足以说明这件文物的重要性。

《七点新闻》可是执政党的喉舌,全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这个新闻一出,引发更大的轰动,许多收藏字画的巨富表示希望收购这幅《平安帖》,最高叫价已经达到三亿人民币。

《七点新闻》刚播完,康馆长给方天风打电话。

“方大师,焦点访谈节目组给我打来电话,他们说对书圣真迹很感兴趣,想要来采访,您怎么看?”

“焦点访谈?不错,只要不是走近科学就行。你们可以接受采访,但不要提到我,主要目的用来弘扬华国文化和书法以及这幅《平安帖》的价值,至于来历,你就说《平安帖》的神秘主人曾经救过一位老人,然后老人十分感激,把家传的《平安帖》赠送给我,传播社会正能量。”

康馆长失笑:“您是故意这么说的吧?救老人然后得古董,是收藏圈里传烂的故事,已经没人当真。不过您既然不愿意出面,我会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好。”方天风说。

最后,康馆长有些担忧的说:“我听到一些风声,似乎有些人准备对这幅字下手,国内国外的都有,只不过国外的赶不及,应该不会下手,就怕国内的人动手。”

“这你不用担心,我的东西,谁也抢不走!”方天风信心十足。

“好吧,我们一定加强安保。”

就在当夜凌晨三点,方天风被手机铃声惊醒。方天风极为不情愿地看了一眼来电号码,然后接听。

“喂,康馆长有什么事?”

“有两个人来博物馆内盗窃《平安帖》,不过已经被我们的人发现,只是场面有些怪。”康馆长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他也是没睡好。

“什么场面?”方天风心知肚明,却假装不知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