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三国之三国霸王 > 第一三八章 何去何从

重生三国之三国霸王 第一三八章 何去何从

作者:鬼神吕布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0:29 来源:笔趣阁

袁绍回营之后并未歇息,也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动,此次会盟自己被天下英雄奉为盟主,出兵后下汜水,取虎牢,收洛阳,虽说洛阳由于董卓迁离,并未费一兵一卒,但毕竟是盟军威势所逼,战绩不可谓不显。可现今又该如何?盟军虽胜了几场,天子却被董卓挟至长安,当时会盟时许下誓言并未实现;但若挥兵再取长安,这十数万大军齐聚一处,每一天便是损耗钱粮无数,又该如何接济?且汉室已然衰微,自己又何必愚忠,不如大力发展自身实力为上,不过身为盟主,又该如何向各路诸侯解释倒也是难事,一时踌躇不决。

忽闻有人来报,说是刘龙并刘俊义夜访,袁绍急忙命人请进。

“时已深夜,盟主不早生歇息,不知所虑何事?”刘龙笑问。

“唉……绍正思及天子蒙尘,吾等却无良策,正在为难。既是深夜,信德公不在本帐安歇,来此又是为何?”袁绍反问。

刘龙看看左右,袁绍会意,立刻让人退下。

“我受先帝之恩,难以入眠,故深夜巡视各处,然偶得此物,干系重大,特来交予盟主,请盟主定夺。”刘龙说完走上前去将木匣置于袁绍案头。

袁绍开盖一看,浑身一震,面上神情大变,急问道:

“此物莫非传国玉玺乎?”说到最后放低了声音。

“我和云龙皆曾看过,想来当是那传国玉玺无疑,此乃天子之物,国之法器,我实不敢擅做主张。”

“信德公此来都有谁知晓?这玉玺又有几人曾见?”袁绍问道。

“盟主放心,此物只有我及云龙几位兄弟得见,外人并不得知。”刘龙自是深知袁绍的意思,兹事体大,当然越少人知道越好。

袁绍沉吟半晌,忽然道:“此物乃皇家之宝,信德公又是帝胄,何不取之?”

“我既为帝胄便更不当保存此宝,盟主引军大破董贼,令其闻风丧胆,只要再接再厉挥兵西向,必可攻破长安,救出天子,到时盟主可将此宝献与天子,乃大功一件。盟主现在众望所归,此物只有放在盟主处方才安稳。”刘龙说道。

这话是刘龙和刘俊义商量好的,因刘俊义知道历史上袁绍打下洛阳之后诸侯联军便就解散,如今若将玉玺献与袁绍可借此让他继续挥兵长安,解救天子,刘龙深然其言,又怕袁绍疑心,因此一番在刘俊义听来有点肉麻的话他说的十分顺畅。

“既是信德公如此说,绍便暂时代管此物,只是此物非同小可,只怕引人觊觎,信德公还需守口如瓶。”

“这是理所应当,盟主放心便是。”

“吾岂不想西攻长安,迎出天子,兴我汉室,信德公之语,深得我心。只是吾虽为盟主,可也要从众言,此事待明日会商之后再定。”

“原该如此,尚请盟主早生歇息,我告辞了。”刘龙见袁绍语中似有送客之意,便也出言告辞。

袁绍见刘龙走后再思索一阵,却是命人持他手书立刻回渤海请田丰速来此地。

回帐路上刘龙思来想去,还是问刘俊义道:

“云龙,以你看,这袁本初挥兵西指之心如何?”

“父亲放心,现在袁绍得了玉玺,于情于理也当往救天子,只要他肯去,那诸侯之中鲍氏兄弟素与曹孟德交好,孔北海、陶恭祖皆为忠义之士,孙文台、公孙伯圭又与我兄弟同心,十八路人马有一半都会前往,如此岂不正是父亲心愿?”

“我也是如此想,只是不及云龙分析的透彻罢了,若真能如此,实是汉室之幸。”刘龙言出由衷。

“不过长安坐拥天险,四周又极利骑兵奔袭,此去不知胜算几何?”想到西凉铁骑的精锐,刘龙又不由忧心。

“父亲倒不必如此忧虑,董贼残暴不仁,不得民心,虽一时势大但必不可长久,我们只需以重兵威胁长安,却未必要强攻,我料朝中也必定有忠贞之士欲除之以后快,如此内外夹击,必有除董贼之日,到时父亲也自会有一番作为。”

刘俊义并未明说,可刘龙听在耳中却以为他说的是能除去董卓,迎出天子,因此欣然道:

“若真如云龙所言则社稷幸甚,我心也可安了。”

第二日一早袁绍便召集众诸侯议事,而此前不久许典并曹操等人刚刚赶到,刘龙到主帐时,恰在门口遇见曹操,二人相视一笑,各自入帐就坐。

袁绍见到曹操臂上带伤,不由出言道:

“孟德此去看来也经一番苦战,昨夜绍心焦如焚,不得入睡,今见孟德无恙,实是不胜之喜。”

“呵呵,谢盟主挂怀,托盟主洪福,曹虽受小伤却无碍大局,还可在盟主帐前听令。”曹操一向称呼袁绍表字,今日却一口一个盟主,其用意也不言而喻。

袁绍笑笑摇头,也不在与曹操多说,正色道:

“我军虽连胜数阵,收复洛阳,但董贼却冒天下之大不韪,挟天子,裹百官逃至长安。诸位可记当日会盟时的誓言,如今我欲再发大军,西指长安,因此特地与各位共谋大事。”

各路诸侯听后反应不一,有的点头称是,有的却是面有难色,曹操闻袁绍之言却是面有不信之色,他本来判断袁绍必不会再度进军,却未料到他有此说,不由眼光看向袁绍,似乎要看他是否言出由衷。

“盟主,这洛阳已为董贼大火所毁,我大军意欲再下长安,迎出天子固为在座所愿。可十数万将士又将如何补给,且我等久离辖地,若是生变,只怕……”说话之人正是袁术,他这番话倒也在理,在座也有数人点头称是。

“公路所言甚是有理,绍昨夜亦思及此处,以我之见,我等可作书回去调集粮草,以解补给之需,至于地方上各位担心也不为过,只需留一大将统兵在此即可,不光公路,伯圭将军亦有屯边重责,也当早归才是。”袁绍将他昨夜所思一一说出。

“盟主此言有理,今我军数败董贼,怎能半途而废?进兵长安,迎回天子乃我等为臣之道,瓒本理当同去,不过戍边之责亦是要事,当拨本部三千精骑,暂交信德公领之,助我军破敌。”公孙瓒言道。

“好,公孙将军不愧是我大汉之臣。”袁绍赞道。

公孙瓒这么一带头,袁术也不好多说什么,随着大家一番议论,最后共有十一路诸侯愿意同去,暂回辖地的也留下了军马,议定在此等待粮食辎重,一旦完成补给便立刻兵发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