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三国之三国霸王 > 第八十五章 颍川访贤下

重生三国之三国霸王 第八十五章 颍川访贤下

作者:鬼神吕布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20:29 来源:笔趣阁

刘俊义得荀爽介绍,得知坐在正堂之上几人都是颍川望族的杰出之士。左首前两人都是四十岁左右,一是鄢陵庾藩,一是颍川繁睢,而右首一人三十岁上下,乃是长社钟繇,庾藩繁睢二人刘俊义并不知道,但这个钟繇却是个大名人,记得在以后魏文帝曹丕继位后,他可是官至太傅的,他儿子钟会西进大战蜀国,与邓艾二士争功,也是个著名的三国人物,因此便留了心,欲与那钟繇攀谈一番。

钟繇只是保持着礼貌的笑容,短短说了几句,当地口音甚重,且声音较小,刘俊义也听不大清楚,又见钟繇不是很热情的模样,便只得悻悻在一边坐下。

荀爽朗声道:“巳时到,士子之论,始!”堂内堂外的一众士子停止交谈,纷纷正襟坐好,场上一片寂静。

“禹皇广泽,佑我圮土;天下英彦,皆出颍汝;才辩于堂,明时鉴古;寰宇廓沧,诚为帝辅!”荀爽骈枝俪叶,一通宣告。

刘俊义听的有点头大,虽然在这世自小学习,但是对这些文人士子的书面语言,他还是不习惯,很多听不明白,只能发呆,幸好在这世平常讲话还是很口语化的,不然自己得愁死。

场上开始你问我答起来,多是些儒家典论,这方面刘俊义实在插不上口,倒是曹操很是活跃,看他所言几句,几位士子都是频频点头,意甚赞同。

刘俊义一时神游物外,开始寻思:“这些颍川士子中怎么没看到那些三国名人呢?”荀家倒是来了一个,不是荀彧也不是荀攸,只是自己素不熟稔的荀爽,郭嘉更是毛都没见着,好容易见到个自己知道的钟繇,偏又是个轻声细气、少言寡语的闷葫芦,不禁大是气闷。

直到荀爽唤自己名字,刘俊义才忽然惊觉过来,茫然看向荀爽。

“正要请教,蜀中举才之会,刘公子亦曾与会,未知刘公子对国家推才举廉之法有何教益?”荀爽只得再次重复。

“推才举廉?那就是人才选举之法喽。”刘俊义听明白了议题,精神不禁一振。

“且容我作诗一首,以为心声。”刘俊义想起了曾学过的一首励志诗,便想以此为开场。

荀爽大喜:“刘公子诗才绝世,荀某恭闻。”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清朝龚自珍的诗,刘俊义高考前复习时背得滚瓜烂熟,记得很牢,用在这时候最为合适。

堂下寒士都纷纷叫好:“妙哉!”“好诗!”

倒是堂上几位名士微微皱眉,沉吟未语,荀爽一怔,也没有称赞。

“是我之所作,有差误之处?”刘俊义见这几人反应,不禁有些奇怪。

荀爽微微一笑:“诗是好诗,荀某佩服,只是这诗中立意,荀某不敢苟同。”

“哦?还请先生名言。”

荀爽道:“公子所言不拘一格降人才,何谓不拘一格?莫非不重门第名望乎?若如此,贩夫走卒,引车贩浆之流岂非皆可入朝堂耶?大汉立世,为仕者皆为士族,庶民焉有登仕为官之理?”

刘俊义一想,这年代就讲究个门第出身,祖宗做了官,子孙后代都能做官,寻常百姓永无入仕之望,难怪前番那韩骐对堂下寒士如此鄙薄。当然,也有极个别例外,比如当朝大将军何进,就因为妹子被天子宠幸,从一个屠夫变成了皇亲国戚。

“唯才是举,难道不好么?天下有才之士何其多也,为何只能是世家士族之身方可出将入相?倘若世家士族出了个蠢笨无良之徒,难道让这样的人去做官治理百姓?这不是笑话么?”刘俊义很反感这种唯出身论的做法,一时义愤,便一股脑儿的都说了出来。

荀爽笑道:“刘公子年岁尚轻,不明朝廷擢选人才之明,先举孝廉,后入羽林,天子一向明断,真有如刘公子所言者,岂能真选为官?”这话多少有些强词夺理,但很厉害,刘俊义若再反驳,便是直斥天子昏聩了。其时朝政荒弊,政事不举,卖官鬻爵之风日盛,别说是蠢笨无良之徒,便是初生孺子,只要家中有钱,就可以捐个官做做,哪有什么天子明断?堂下士子很多都流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来。

“好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曹操已经长身而起,接过了话头。

“云龙所言极为有理,如今朝政荒废,奸佞当道,官吏贪墨不止,百姓民不聊生,是以才有蛾贼之乱!纷乱至今,犹不思革弊除恶,选拔贤良,反推以天子明断,此岂为国士之言哉?”曹操义正言辞,众人听的目瞪口呆,堂下有不少寒士都喊起好来。

刘俊义暗暗佩服,曹操确实英雄气概,就他敢如此直陈天子之过。

荀爽被说的满面羞惭,不知如何措口。

曹操又朗声道:“本是为见颍川贤才,来此士子之会;今日观之,掩非饰过,徒有引经论典之虚文,不见救民护国之实举,如此空谈虚应之会,曹某不来也罢!告辞!”话音一落,曹操便大踏步走出堂外,径自出门。

“好气概!”刘俊义击掌而起,拖了几位兄弟,“孟德兄等我!”告个罪,和典韦赵云一起步出门外。

场上嘈杂成一团,荀爽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训斥,偏对方所言句句在理,心里也极是愧赧。

内堂,门帘悄悄放下,两人人影已看场上多时。

“文若兄观此二人如何?”问话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似有病容,面色苍白,但双目却炯炯有神。

另一人身材颀长,不过二十余岁年纪,相貌俊伟,颌下微髯,听那少年问他,一声赞叹:“此二人真英雄也!兴复大汉,重振朝纲,必是此二人。”

刘俊义对曹操如此举动大为震撼,不愧是东汉末年第一英雄。来此处,刘俊义本是想多访几个绝世谋臣,却没想到是如此收场,也好,这般足见曹操英雄气,却也不枉了。

几兄弟追上曹操,都对曹操竖起大拇指,曹操哈哈大笑:“操一时牛脾气犯了,诸位幸勿见怪!来,午间便是操来做东,找一处好酒肆,与诸位放怀畅饮!”典韦大声叫好,几人各自上马,笑谈着去了。

“襄阳到啦!”高家商队一众人欢呼道。

经过一月跋涉,高家商队总算赶到了目的地,这一路虽然辛苦,总算有惊无险,所过战事紧急之地也没碰上什么黄巾军来扰事,不过用甘宁的话来说,来了倒好,正闲得慌,真来了定让他们吃足苦头。

高麒早带了人在商号门前相候。

“哈哈,兴霸,许久不见,这次可多亏了你了。”高麒笑道。

甘宁赶紧下马见礼:“见过高叔父,一向可好?”

“你来了,我能不好吗?”两人都大笑。

“将货物清点清楚,数目不可有差。”甘宁吩咐众兄弟道。

高麒相邀:“一路辛苦,来,兴霸,到家中饮酒。”

甘宁面露难色:“待交割清楚,宁想先到刘伯父家去。”

高麒笑着拍拍甘宁肩头:“是想见你那妹子吧?叔父省得,你先去,晚上就在你刘伯父家为你接风洗尘,你这里的兄弟我来接待,只管放心!”

甘宁笑道:“还是高叔父安排周到。”

高麒忽然看见从车上下来的王欣然和小杏,不禁一怔:“兴霸,路上收了侍女了?”

甘宁先一愕,看到她们便反应过来:“不是,是宁路上救的,你别看那高个子的姑娘纤瘦,她以前可是黄巾的人,剑法高明,身手很是了得呢。”

“是吗?”高麒看向王欣然,看她如此娇弱婀娜,真不敢相信竟是个身负绝学的女剑客。

于是又问详细,甘宁便将于路搭救王欣然周仓管亥的情事备述了一遍,高麒闻言若有所思。

“高叔父,有何不妥?”甘宁见到了高麒思索的神情。

“非也,何来不妥?我是在想,前日云龙来信,说是军中士卒损伤颇重,要这里补充新兵过去,这两日正在准备,预计不日即将出发。既然兴霸救的这几人精通战阵,又是从黄巾那里来的,必对对方情形颇为了解,何不随这次补充军兵一齐编入云龙军中,定有大助。”高麒道。

甘宁大喜:“那是正好!正要去见他们呢,高叔父,这次补充新兵由我统领吧,我去军中,正好也把这几位一起带去。”

高麒点点头:“甚好,就这么定了。”

二人说着,已到了刘府门口,一阵悦耳的笑声传来,秦蓉从门内飞步奔出,大声呼喊:“义兄!你来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