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处理东吴兵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处理东吴兵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0 来源:笔趣阁

上回说到郭攸之出主意,保留混进第四师中的东吴兵,刘厚问他到底有什么打算,于是,郭攸之解释道:

“这第四师是冷兵器部队,只要防着点他们,不给他们搞突然偷袭,他们能弄出什么乱子来?朱褒不是三番四次请战吗?陛下不如满足他的要求,让他带着第四师到前线去和魏军战斗。到时候就让这些东吴兵冲在前面好了。”

这下刘厚彻底明白了,郭攸之是打着让东吴兵做炮灰的主意,这样既能减少蜀军的伤亡,又可以消耗这些潜伏着的东吴兵,真是个一举两得的主意。不过这个主意实现的前提是这些东吴兵不会在战场上反戈一击。

事不宜迟,刘厚马上叫人唤来朱褒,吩咐他做事。朱褒一来到刘厚的御书房,就听到小皇帝有意让自己带兵出征,还是做前锋跑在所有队伍的前头,当堂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满口答应一定会完满地完成皇帝交托的任务。

“你要做这个前锋可以,不过一定要答应朕的条件才可以。否则朕就让兀突骨做。”

“别,别,陛下,您说,无论什么条件末将都答应您。”朱褒还在高兴着呢,一听小皇帝有条件,也不问是什么条件二话不说就先答应了下来。

“好,好,什么条件让郭先生跟你说说吧。”刘厚依然做他的撒手掌柜,这些具体的布置当然还是由郭攸之来说明的好,要不高薪诚聘他回来做谋臣岂不是浪费了?

于是,郭攸之先是将东吴人的图谋一五一十地讲给朱褒听,只听得朱褒义愤填膺,嘴里叫着要去找东吴人、找孙权算账。郭攸之好不容易才安抚下朱褒几近暴走的情绪,然后开始布置具体的行动计划。

郭攸之要朱褒做的事情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说难也挺难的:他需要回去立刻将混杂在各个营中的东吴兵挑出来,让他们单独组成一支部队。

这支部队只给他们每人一支长枪或者一把军刀作为武器,而且是临战前才发给他们这些武器,平时宿营、行军甚至训练都是不会给他们武器的,没有武器他们想造反都难。

而原来的老兵除了配军刀、长枪外,还配上弓箭、霹雳雷等,他们需要轮班日夜警戒着这些东吴兵,一有异动就以雷霆之势将他们格杀。

由于有弓箭和霹雳雷这些中远程的武器,加上他们都懂得鸳鸯蝴蝶阵,要击败那些只有简单武器且数量上处于劣势的东吴兵并不困难。

难的是他们要时刻提防着这些东吴人的反水和偷袭。所以,朱褒需要将这些东吴人的营地和老兵的营地隔开一定的距离,同时要将东吴人的营地包围在中间,这样才能钳制住他们,使他们不敢异动。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出动大量的哨兵,时刻警戒,不给他们趁夜偷袭的机会。不过这些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到了和魏军正式接战时,如何驱赶这些东吴兵去和魏军厮杀,而不是反过来对付蜀军。

这一点连郭攸之都感到头痛,目前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以超豪华的督战队在后头督战,如果有冲向蜀军这边的人,不管是魏军还是东吴兵,统统格杀勿论。

朱褒听了郭攸之的安排,不禁感到头都大了,他武力值不低,但是智力方面就很平庸了,这事情涉及到一些精巧的安排,对他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例如怎样利用有限的老兵兵力布置营盘,才能有效地将东吴兵围困在中间,使得他们无法突破围困逃脱;

再例如怎样在驱赶东吴兵上前线,保持对他们的松紧度适中,既要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得这些东吴兵卖力冲锋,又不能逼得太紧,使他们失去了生的希望,干脆掉过头来攻击蜀军。这些东西的把握已经堪称艺术,不是他这种大老粗可以做得到的。

“陛下,陛下,这,这,这有点……”朱褒脸憋得通红,对着刘厚呐呐地说不出话来,他有心想说这事情也太难办了,自己办不到,可是刚才又拍着胸口说自己无论什么条件都答应,一定能完成任务,这刚一转身就变卦了,还是在皇帝面前说话不算话,他怎么开得了这个口。

刘厚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没有理他,而是将眼光转向了郭攸之。郭攸之领会了刘厚的意思,道:“陛下,不如暂时让微臣过去帮朱将军处理这些事情吧?”

刘厚沉思了一会道:“不行,除了这在第四师的几千东吴兵外,还有四万多的东吴兵在辎重队和建设兵团,这些人才是大头,他们更难处理,这些都需要你去处理,还是让其他人去帮朱将军吧。”

最后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让邓芝暂时任第四军的行军参谋,帮助朱褒处理这件事,郭攸之则继续处理辎重队与建设兵团中的东吴兵。

朱褒领命走了后,郭攸之继续向刘厚介绍对于辎重队与建设兵团中东吴兵的处理意见。

郭攸之建议,剩下的这些东吴兵,一部分分配到各个矿场去挖矿。蜀国境内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矿在开挖,例如煤矿、铁矿、铜矿、硫磺矿、硝石矿、石灰矿等等,之前刘厚将大量俘虏驱赶去挖矿,为了监工和防止这些俘虏逃走、闹事,这些矿区都派驻了一些军队驻扎,并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

实践证明,这些管理制度和驻军可以有效地保证这些俘虏乖乖地挖矿而不出乱子。前段时间,之前的俘虏已经陆陆续续被改造成功,也已经做出足够的劳动贡献,按照那些管理制度,他们已经可以赎回他们的自#由之身了。

当然,这些自#由也是相对的,他们会被安置在一些无人区,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身份转变成农民,继续为蜀国纳粮贡献赋税。由于战乱,大面积丢荒的土地到处都是,蜀国朝廷安置这些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之所以说他们的自#由是相对的,那是因为,这些人都会被执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他们只能待在本乡本土老老实实地耕作,官府不开给路引想到外地根本没门,更不要说想逃回东吴去了。

当然,他们可以写信叫人送回东吴,让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过来投奔他们,如果他们这样做,蜀国甚至还会派当地的“中情局”协助他们的亲戚朋友偷渡到蜀国。这些人过来之后,蜀国也会分给他们土地、房屋、农具、种子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甚至还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蜀国就是通过这种方法,逐渐将俘虏转变成本国的良民百姓,转化为本国的劳动力。现在,郭攸之也想用同样的方法对付这些混进来的东吴兵。

也就是说,孙权送这些东吴军中的精锐士兵过来,直接就变成了蜀国的俘虏,如果他知道这个结果一定会呕血三升。

但是,这次过来的东吴兵实在太多了,蜀国近年虽然开了很多矿,估计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东吴兵。或者有人会说,扩大矿上的产能不就行了。可是,关键不是产能问题,而是这些俘虏的管理问题,这些俘虏在挖矿,必须要一定数量的军队驻扎在矿上才能控制得住他们。

否则,一旦这些人作起乱来,后果是很严重的。而现在蜀国和魏国正打得不可开交,实在是很难腾得出很多军队来管理这些俘虏,所以只好另想办法了。不过,起码这些矿场已经解决了一大半的东吴兵。

剩下的一半东吴兵郭攸之建议了两个去处,一部分可以发配到岭南去搞岭南大开发。这里的岭南不是指后世的广东地区,而是比广东更南的地方,即后世的越南、老挝等地区。这些地区有些地方已经被费祎的大军占领,有些地方还正在攻伐当中。

这些地方气候炎热、光照充足,稻谷可以一年三熟,开发好了就是将来的大粮仓,刘厚是肯定不会放弃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气候炎热,这里的疫病、瘴气多得吓人,在这里生活很容易中毒或染病,死亡率也是很惊人的。

当地土人还好点,他们毕竟世代生活在这里,对这里的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其他地方移民过去的人就惨了他们对热带病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往往去到那里没多久就会染上各种各样的热带病,在这个年代很多热带病都意味着不治之症。

虽然青蒿素已经被刘厚提前捣鼓了出来,对付疟疾已经有了办法,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性命,但是热带病可不止这一种,光是一个登革热让刘厚想起来都头皮发麻,更不要说还有各种各样的寄生虫病、还有一些连刘厚也不明原理的瘴气。

但是,即使移民过去的死亡率很高,刘厚也不得不将更多的汉人移过去。因为光是俘虏那些土人想将他们改造成汉人是很难的,需要的时间很长。而如果汉人成为当地的少数民族,这块土地迟早还会被这些土人掌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