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开端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开端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0 来源:笔趣阁

第一百一十六章北伐开端

“至于不让魏军大军包围,亮这里有几句话要奉劝陛下,就是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不舍得放弃一些地盘而困守一地。我们这次作战的主要目的是尽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攻城掠地。

中原地区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襄阳、南阳等城池皆四战之地,即使我们暂时占领,曹魏也必会在四方调遣兵马来围困,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占领的地方一多,分兵防守之下,估计很难守得住。既然守不住还不如不守。

亮建议,我们的部队要动起来、通过不断的转移运动,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使他们在跟着我军运动时,露出破绽,然后我军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将敌人各个击破。”诸葛亮继续说他的锦囊妙计。

刘厚一听顿时大失所望,他本来还期待诸葛亮能有什么新颖的见识呢,没想到就是这些陈词滥调。他一听就明白了,这不是后世太祖的那套战略思想吗?什么运动战、游击战不就是这些东西吗?有什么好稀奇的?

殊不知,刘厚是觉得这套东西很寻常,因为这些理论在后世都被人用滥了。但是对于三国时代,这些军略都还属于很高深的学问。这个时代不要说懂这么高深军略的人不多,就算是识字、读过书的人也很少。

刘厚虽然一下子理解了诸葛亮说的道理,虽然他心里也很同意他的说法,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嘴里却说出这样的话:

“丞相,你虽然说得有道理,可是朕一向喜欢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喔,不对,是以堂堂正正之师,正面击溃敌人。一力降十会就是朕一向信奉的信条,朕最喜欢就是以巨大的军力优势,将敌人碾压粉碎。”

“呃,这个,陛下,这也要看是什么时候啊,如果双方力量对比是我军明显占优,当然可以用这种方法,如果敌强我弱,敌多我少还采取这种打法,那不是自寻死路吗?”诸葛亮觉得奇怪,这个小皇帝不像那么不懂变通的人啊。

“呵呵,丞相,朕是给你开玩笑了,朕懂了,其实任何时候,能省力就采取省力的方法,哪种方法能减少我军伤亡就采取哪种方法,朕绝对不会蛮干。只是,魏国司马懿实在是个阴险狡诈无比之人,在这方面朕还真不如他,朕怕这次出征会着了他的道,不知道丞相有没有什么好的对策?”

众人一听,心想,这个小皇帝真有趣,竟然和别人比较阴险狡诈,有这样拿自己比较的吗?

诸葛亮道:“可惜凤雏在汉中无法抽身,否则,以他之能当能对抗司马懿。”庞统和张飞一直镇守在汉中,两个人搭档成功抵御了魏国多次大规模的进攻,对于稳定蜀国可谓功不可没。

汉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容有失,特别是刘厚一旦发兵北伐,魏国很可能会从其他方向出兵报复蜀国,首当其冲的就是汉中,所以,张飞和庞统都很重要,都不能轻易调动。

尤其是庞统,离了他,张飞一个大老粗未必能守得住汉中。刘厚可是知道,张飞这个粗人在历史上是因为喝醉酒鞭打士卒,最后给手下趁他熟睡时割去了首级。

虽然这个时空,刘厚已经改变了历史,还借左慈之口,劝张飞少喝酒,禁止他鞭打士兵,但是,谁知道这个粗人是不是靠谱。

所以,刘厚依然想让庞统和他搭档,他和诸葛亮都认为,只有这样一文一武最佳拍档方可保汉中万无一失。

“不如就让步大人、邓大人和郭大人随陛下出征吧,有他们随时提点陛下,相信司马懿的诡计也未必能奏效。”诸葛亮继续道。他指的是步骘、邓芝、郭攸之,三个人的名字都押着韵,但这三人的确都是很有才能的人。

郭攸之和邓芝当然是没问题的,步骘不会帮着蜀军攻吴,但是对于攻魏,他一定会不余遗力地出谋划策。刘厚心里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有这三个人在身边,估计比诸葛亮还顶用吧。

“陛下,照臣看来,不如让丞相随军一起出征吧。以丞相之能,区区司马懿不过跳梁小丑罢了。”

说话的人正是大鸿胪刘琰,自从刘厚入主成都后,他一直很活跃,很多地方都活跃着他的身影。不说接连举行的皇家丧葬、喜事他要操办,后来诸葛瑾等东吴使者的出使他也有份接待。虽然谈判代表主要是诸葛亮,但是他也要忙上忙下帮着安排各种杂物。

这段日子虽然忙碌,可是这老小子却越忙越有精神,越忙感觉越良好。因为有事情忙,会使他觉得自己受到重用,会使他觉得自己地位稳固,会使他觉得自己在朝中很重要。

有句话说得好,“有为才有位”,他对这句话深有体会。想着接下来,蜀国的主要旋律就是战争,没有他这个大鸿胪什么事了,他就要闲下来了,于是,不想闲下来的他想尽办法要在这场战争中分一杯羹,这不,在这种商议军国大事的场合,他也积极发言了。

“丞相还要坐镇中枢,居中调度,不能离开成都。”刘厚一口就拒绝了他的提议。

“那……陛下,为了陛下的安全,臣不得不劝陛下留在都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乃万金之躯,岂可轻易犯险。陛下何须御驾亲征,我大汉兵多将广,很多人都能为陛下,为大汉效力,陛下不如遣一员上#将代陛下出征,料那曹魏鼠辈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一员大将足以平定天下矣。”

刘琰这两个问题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这些问题刘厚早就跟诸葛亮反复磋商过了。目前来说,除了刘厚和赵云,谁也没能力统御整个hong军出征。

hong军系统外的将领就不用说了,他们根本不可能指挥得动hong军的骄兵悍将,hong军系统内的将领除了赵云,没有一个人有足够威望可以让所有人信服。

唯一能代刘厚出征的只有赵云,hong军的将领甚至士兵很多都得过赵云的教导、训练,只有他才能服众。

赵云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如此重要的大战刘厚怎么可能拉下他,他早就派了黄叙去接替他的职务,只要他和黄叙交接完,他就会北上,到时候他将和刘厚在荆州汇合,一同北上伐曹。

“好了,这个问题朕已经和丞相讨论过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没什么事就散朝吧,请各位臣工回去务必各司其职,做好自己负责的事情,全力保障这次北伐的成功。”

刘厚挥了挥手,轻描谈写地将刘琰的第二个提议撇在一边,就为这次朝会做了结束语。

刘琰被皇帝无视,感到异常憋屈,可是能怪谁呢?皇帝御驾亲征这么大一件事,除了他之外,没有任何人出来劝谏,可见只有他一个人不明事理。

四月二十一,宜:开市、嫁娶、出行、冠笄,忌:开光、作灶、斋醮、安葬。这一天,刘厚御驾亲征,攻伐曹魏。众大臣和三位皇后一直送到“工业部”码头,刘厚在亲卫的簇拥下登上了皇帝的座驾“荆州号”。

挥手告别了群臣和三位皇后后,刘厚率领着一支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地驶向荆州。这次刘厚带走了张苞的第一旅、关兴的第二旅、钟侗的第五旅三支混编旅,还有兀突骨的第二师、鄂焕的第三师两个藤甲兵师,一共约五万战兵,当然,还没算贴身跟着他近卫团。

至于刘斐的第六旅则被刘厚留了下来保卫皇城。一个旅虽然少了点,但是他们是战斗力超出这个时代很多的新式部队,再加上城头上有那些威慑力十足的“克秋杀”,刘厚相信没有什么人敢再打成都的主意了。

朱褒的第四师依然负责后勤保障。朱褒现在统领的士兵已经不是原来的鱼腩部队了。虽然他的部队总是被抽调补充其他部队,但是,刘厚成功入主成都后,部队得到大量俘虏、地方守备军、新兵补充。

朱褒干脆将部队里的老弱病残全部剔除掉,换上新兵,人数仍然在两万左右。所以,现在朱褒的部队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帅小伙,他们欠缺的只是训练和战火的洗礼而已。

一般情况下,朱褒的第四师是不用上战场的,所以,他有大把时间训练他们,他大可以一边行军一边训练,一边执行保护辎重队的任务一边训练,又或者,将各支部队进行轮训。

之所以可以这样,是因为第四师彻底摆脱了辎重队的身份,他们现在是正规军了。负责运输粮草和武器装备的队伍是辎重队,由诸葛亮征调五万民夫充任。第四师的任务是保护他们,防止给敌人截断补给路线,防止被敌人烧掉粮草。

这有本质的区别,第四师由半战斗半运输单位变成纯战斗单位,朱褒由运输队长兼保安队长变成了真正的将军,这种质的飞跃使他高兴得好几天合不拢嘴。

至于原来的辎重队,就是原来刘厚一路俘虏过来的南蛮兵、岭南兵、东吴兵,则被诸葛亮分给了田地,安排他们耕种去了。反正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田地,最缺的就是劳动力。

所以,这次刘厚出征的部队一共有十二万多人,号称二十万,其中战兵五万,辎重队五万,加上保护辎重兵的第四师两万。古代打仗都喜欢夸大兵力,都会说号称多少多少,其实水分很大。像刘厚这样,实际上只有五万作战部队而号称二十万人马的情况实属寻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