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一百一十章 诸葛瑾舌辩群儒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一百一十章 诸葛瑾舌辩群儒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0 来源:笔趣阁

第一百一十章诸葛瑾舌辩群儒

东吴君臣都担心,如果派其他人来何谈,那个年少气盛的蜀国小皇帝未必会接见使者,所以才特意派了诸葛瑾过来。

派诸葛瑾过来就是存着借助诸葛瑾和诸葛亮的兄弟关系,兄弟之间,毕竟好说话一点,起码不会被拒于门外。

果然,现在这个蜀国小皇帝很热情地招呼着他,虽然是表面上很热情,虽然只谈私事不谈国事,不过诸葛瑾已经很满足了,只要这个小皇帝没有拒绝见自己,只要他没有第一时间将自己轰出去,那么事情就还有转机。

诸葛瑾虽然心里着急,但是也不表露起来,和蜀国君臣几人叙着私话。看着侃侃而谈的诸葛瑾,刘厚也是感叹,不愧是丞相的大哥,那份养气功夫真不是盖的,这么能忍。

诸葛瑾面上不急心里急,殊不知其实刘厚也一样,他心里也有点急躁,只不过是强忍着不在脸上表露出来而已。东吴这个时候若来何谈,其实他是不拒绝的,你们要和谈,我就顺水推舟duang一声和谈吧。

因为现在的形势是,他们决定不下先打哪一国,又不可能同时两线开战,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送枕头的正是东吴人,正是诸葛瑾。假如能和东吴和谈,那蜀国就不用两线作战了,也不用愁先出兵攻打哪一国了。

既然两国都该打,那也就意味着先打哪国都无所谓,只要东吴不在背后捣乱,那自然就是先打魏国了,这等于是东吴为蜀国做出了选择。

这样看起来,东吴国内的确是有高人啊,估计他们是研判出刘禅一旦夺回皇位,很可能在短期内出兵攻伐他们吴国,所以才派出诸葛瑾急匆匆跑来求和。

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也并不奇怪,只要看这几年来刘厚用兵的方向就知道了,无论是在荆州还是在岭南,抑或是楚地,刘厚这些年用兵的对象都是东吴,这就给东吴君臣一个印象,蜀国小皇帝似乎非常仇视东吴。

虽然不知道刘厚的仇恨来自何方,但是,从他这几年做的事情来看,他的确一直都在针对东吴。如果他们知道刘厚还偷偷让孙权感染了血吸虫病,他们就更肯定这个推论了,不过如果他们真的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和刘厚不死不休,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和蜀国和谈了。

他们想来想去也不知道在那里得罪了这个小阎王,最后有人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n年前,孙权派人接孙尚香回来时,这个小皇帝当时似乎说过,自己长大后一定亲提大军到东吴接孙尚香回来。

也不知道这个小皇帝是不是还念念不忘这件事。原因不重要,关键在于结果。得出这个结论后,孙权就坐不住了,马上召集大臣商讨应对方法。

由这几年两军交战的结果来看,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东吴军队是绝对挡不住蜀国小皇帝的hong军的。无论是能独当一面的步骘还是智计百出的陆逊都在他手上吃了大亏。虽然孙权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主,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了这个无奈的事实。

东吴君臣都知道,现在东吴已经元气大伤,那么蜀国下一个进攻目标极可能就是他们,毕竟“柿子挑软的捏”这个道理是个人都懂。

最后他们发现,除了和谈,再也没有其他什么好的方法,孙权就算再不愿意,也不得不同意这个方法。即使是陆逊这样的智者,也认为现阶段,唯有和谈才能暂时渡过难关。

陆逊认为,东吴现在需要时间恢复元气,只要和蜀国和谈了,让蜀国的屠刀暂时不要落在自己头上,然后抓紧时间发展国内经济,大量生产火器,到时候或许还有一搏之力。

毕竟这次配合曹魏帮助许靖和吴懿夺权,他们东吴也得到了蜀国的火器制造技术,但是这些技术要转化成战斗力还需一段很长的时间。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带着东吴君臣的殷殷期望来到蜀国,诸葛瑾感到肩上的重担压得自己快要喘不过气来。明明心急如焚,却还要笑脸相迎,和蜀国君臣谈笑风生,这么高难度的事情竟然也给他做了出来。

当茶都泡淡了两道,众人的嘴巴喝茶都喝得淡出鸟来的时候,诸葛瑾额头上开始渗汗了,他终于耐不住了,他终于要开始往正事上靠了:

“陛下,我家郡主自从回家省亲后,可谓日夜思念昭烈帝和陛下您啊。奈何国太一直缠绵病榻,郡主不得不在榻前尽孝心。可惜国太年事已高,最终还是骑鹤西去,这不,郡主为国太守完孝后,马上就吵着要回成都见陛下。瑾这次来,正是送郡主回来的。”

“来了,戏肉来了。”刘厚和诸葛亮对视了一眼,心中暗想。看来这个诸葛瑾终于还是忍不住,想开始进入正题了。不过刘厚怎么都没想到,他会用孙尚香为借口往正题上靠。

他还不知道,东吴君臣想来想去、研判来研判去,也找不到刘厚对东吴的仇恨原因,还以为问题出在孙尚香身上,还以为孙权接走孙尚香给他留下什么童年阴影。

他们没有经历过唐朝,没有见过像唐高宗李治那样抢自己父皇的才人做皇后的,也没有见过唐玄宗李隆基那样的,将自己儿子的王妃抢过来做贵妃的荒唐事,自然是不敢相信刘禅对孙尚香有什么念想的,但是在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也只有这一个解释了,于是,他们将孙尚香送了回来。

而蜀国君臣几个听到诸葛瑾的话,也感到很诧异,什么郡主回家省亲,明明是逃婚翘家好不好,有人省亲一省就是十年八年的吗?

早不回来迟不回来,现在刘备都已经驾崩了,你还回来干什么?回来当寡妇吗?当未亡人吗?那个什么吴国太都去世好多年了好不好,别以为人家不知道啊,还说什么在吴国太病榻前照顾尽孝,骗鬼吗?

刘厚和诸葛亮等三个大臣都面面相觑,这些东吴人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啊?只听诸葛瑾继续道:“陛下,汉、吴两国十几年前就是同盟关系,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赤壁之战中,大家共同抗击曹魏,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噗~”刘厚忍不住将刚喝到嘴里的茶喷了,这厮这口吻,怎么那么像后世的那些外交辞令?他不会是在北京外交学院毕业的吧?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刚才呛到了。你继续,你继续。”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刘厚强忍住笑,请诸葛瑾继续说下去。

“陛下请保重。”诸葛瑾继续道,“贵我两国后来又结为秦晋之好,昭烈帝和我家郡主夫妻情深,郡主这些年来虽不在昭烈帝身边,可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昭烈帝,为此几乎都哭瞎了眼睛。”

说到这里,诸葛瑾露出一副哀痛的表情,而诸葛亮和刘厚则表情古怪,步骘和郭攸之当时并不在刘备身边,不明情况故而没什么反应。但是当时刘厚和诸葛亮都在,刘备和孙尚香夫妻生活的场景他们还历历在目。

两人老夫少妻,刘备每入洞房,孙尚香都摆出一百多名女兵持刀执枪“欢迎”他,每次都将刘备吓个半死。

硬要说两人夫妻情深,这样的场景还真是缺乏说服力啊。不过这些事情涉及到先帝刘备,又是宫闱私密之事,为尊者讳,为死者讳,这些事情自然是不可能拿出来反驳诸葛瑾的,于是,刘厚和诸葛亮继续保持沉默,看诸葛瑾继续表演独角戏。

“虽然,后来两国有点小矛盾,但那不过是一些小误会而已,这点小误会在国与国之间不值一提。我们何必给这种小误会、小矛盾影响到我们两国的友谊呢?敝国王上这次遣瑾入蜀,除了送郡主回成都外,还让瑾送来了一份贺礼。王上听闻陛下立了公瑾之女为后,也很是开心。

孙周两家既是亲戚,又是亲密的战友,公瑾于吴国有大功,王上一向将周小姐视为己出,欣闻周小姐找到个好归宿,王上怎能不高兴?所以特意托瑾送来了一份厚礼,以贺陛下和周小姐新婚之喜。”

诸葛瑾拉完孙尚香和刘备的关系,见蜀国君臣都无动于衷,于是继续拉周雪与刘厚的关系,希望刘厚就算不顾他老子的联姻关系,起码也要对自己的姻亲给个面子。

刘厚心想:“你骗鬼呢,还视如己出,真的视如己出就不会让一个小女孩从小在军营中厮混,更不会让她跟着执行刺杀任务的刺客潜入敌营刺杀敌酋。”

见诸葛瑾侃侃而谈,大话说得无边,刘厚自然是不能让他如意的,和诸葛亮又对视了一眼后,刘厚反驳道:

“贵我两国好像不止是小误会、小矛盾吧。前番贵国在我二叔北伐曹逆期间,无辜偷袭荆州,致使我二叔北伐失败,如果不是朕救援及时,恐怕我二叔就要被你们害死了。后来又怂恿士燮策动我南中叛乱,如果不是朕镇压及时,恐怕会酿成大祸啊。

更过分的是,你们竟然和曹魏勾结,帮助许靖、吴懿两逆贼图谋我汉室江山,还趁机窃走了我国火器制造技术。如此说来,贵我两国实在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啊。”

听到刘厚的指责,诸葛瑾不由得冷汗涔涔,道:“这,这真不算什么大仇,国与国之间嘛,那有不打打闹闹的,些少的边疆摩擦实属寻常。

再说了,在这几次事件当中,贵国都得到了大实惠,吃亏的是我们吴国啊。陛下您看,整个岭南广州、交州两州之地,还有桂阳、长沙两郡之地,我们都已经拱手相送了,足以看出我们吴国的诚意了啊。”

刘厚暗骂诸葛瑾无耻,这那里是你们拱手相送啊,明明是我拼死拼活,打生打死才抢回来的地盘啊。有本事你不送啊,有本事你抢回来看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