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孙权发病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二百六十七章 孙权发病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0:50:49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六十七章孙权发病

“噗”孙权嘴里喷出一蓬血雾,身子缓缓地倒了下去。“大王,大王”满朝文武和身旁的内侍、宫女被吓得大声呼喊,像无头苍蝇般在殿中乱窜。

就在刚才,丞相孙邵给孙权汇报了油江口水军大败的战报,本就身体虚弱的孙权被打击得当堂就吐血昏迷过去。现在的孙权虽然正值壮年,但是身体却是极端衰弱。只见他面色咣白,容颜憔悴,四肢躯干都极度消瘦,一副皮包骨没有一点肉的样子,偏偏肚子却鼓~胀如怀胎十月的孕妇。

孙权遍请吴中名医都束手无策,这些名医倒认得这是什么病,他们都知道这是“水蛊”之症,是“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名水蛊也。”病名、病因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治。

孙权的病正是血吸虫病,是当初刘厚命“中情局”的人,偷偷在他野泳的水池中放了无数带有血吸虫幼虫的钉螺,致其被传染上的,是刘厚发动的第一场生化战争的战果。这种病凭着三国时代的医学水平,能治好就有鬼了。

即使在两千年之后,中医也没有找到能根治血吸虫的办法,更何况是在中医的理论体系还没完全确立的三国时代。孙权不但请遍了东吴的名医,后来甚至连张仲景也请去了。医生是没有国界的,何况张仲景本来就在巴陵一带试验治疗这种瘟疫。

孙权闻听这个消息后,本来绝望的心又重新生出了希望,派了人带了重礼千里迢迢赶到巴陵请张仲景去给他看病。刘厚是知道血吸虫病没那么好治的,因此,他知道了此事后,也没阻止张仲景去看病。

果不其然,张仲景看了孙权的病后,也表示药石无效,只是开了一些清热化湿、杀虫驱虫的方药后,就返回巴陵继续做研究了。这些药当然无法根治孙权的病,只能改善一下症状而已。

孙权倒也还算理智,知道并不是张仲景不肯出力,而是这病的确是这个时代的绝症,于是不但放了张仲景离开,还资助了一大笔研究经费给他,希望他能早日研究出治疗这种病的方法。

这个时候孙权的血吸虫病已经到了晚期,身体本来衰弱到几乎不能视事的程度,最近因为和蜀军交战,不得不强撑着病体处理一下重要的朝政。没想到今天听到水军几乎全军覆没的噩耗,心情激动之下,热血上涌,终于呕血昏迷。

用专业术语来说,这正是晚期血吸虫病特征性~病变。由于窦前静脉的广泛阻塞,导致门静脉高压,出现肝、脾肿大,侧支循环,腹壁、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情绪激动之下,曲张的食管及胃底静脉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孙权这一呕血,东吴朝廷当堂就乱了套,前方大军刚战败,国家正是多事之秋,甚至可以说是东吴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偏偏这个时候,东吴的主心骨病倒了,东吴朝堂登时处于群龙无首状态。

太医立刻给孙权急救,又是针灸又是灌药,孙权这么重的病,竟然被这些“国手圣医”硬生生地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说起来还要感谢华佗,华佗虽然远在蜀国,但是他这些年在刘厚的大力支持下,研制了不少成药。

尤其是得到田七后,他配制的外伤、止血之类的成药更是效果一流。刚才那些太医给孙权喂服的药粉正是华佗研制的一种止血粉。这种止血粉和蜀国~军队用的行军散很相似,不过配方经过改良,更适合内出~血使用。

像这样的药物在蜀国普通药房都能买到,属于“工业部”的产品之一,这些产品的利润最后都会成为hong军的军费。东吴太医们是知道这种“水蛊”之症到了最后很容易呕血,也知道华佗这种药粉对于内出~血有一定的效果,于是预先使人到蜀国购买了这种药粉,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果然就用上了,而且这种药粉果然很厉害,在这种必死的情况下,竟然真的可以暂时吊住孙权一命。要知道这种食管及胃底静脉破裂即使在两千年后,如果救治不及时,也不一定能救得活。

不过虽然孙权暂时没有咽气,可是人依然是昏迷的,其实他现在和死了也差不多了,不过是暂时还有口气而已,谁也不知道,这口气什么时候就咽下去出不来了。

孙权的病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想保密也保不住,所以,对于朝堂中的大臣来说,大王的病并不是什么秘密。

他们更是知道这种病是绝症,既然国君患了绝症,那么选择继承人就是一个很迫切的需要了。自古以来都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换一个皇帝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其中会涉及到很多人和事。

新皇帝上任后,很多人会得到重用,同样也有很多人会被贬斥,因为他们要让出位来给那些从龙的新贵。这就涉及到利益重新分配问题,有利益就有争斗,所以但凡改朝换代,必然有一番动荡。

如果是连朝代都改了,整个社会都会动荡,如果朝代没有改,紧紧是换个皇帝,那也不可避免会引起朝堂的大地震。

幸好现在孙权只有三个王子,大王子孙登16岁,二王子孙虑12岁,三王子孙和才一岁。这种情况下,王位没有多大争议,自然是要传给大王子孙登的。

如果孙权再晚死几年,等下面几个王子都长大成年,那恐怕朝堂就更乱了,因为那时候肯定会有狗血宫廷夺嫡戏看,后宫还会有宫斗戏,群臣也就会面临一个站位问题。

即使这样,东吴朝廷仍然乱成一锅粥,群臣人心惶惶,颇有大厦将倾的意味。群臣一边手忙脚乱地给孙权筹备后事,一边要做好扶助孙登继承王位的准备,同时还要商议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

眼前的局势可谓大大的不妙,蜀军分成四路军攻入东吴,虽然有三路已经被抵挡住,但是最后的一路是由关公亲自领军的,关公对东吴人的仇恨是众所周知的,谁要当年东吴人趁人家北伐时阴了人家一回呢?现在有机会报仇,关公怎么会客气?

如果这路大军无法遏制得住,东吴灭亡指日可待。群臣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什么好办法来,尚书令顾雍建议急招陆逊回朝商讨对策,毕竟他是大都督,最懂兵事,这个时候就应该找他这种专业人士来商量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