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二百三十二章 选择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二百三十二章 选择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0:50:49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三十二章选择

郭攸之听了司马懿的话,道:“仲达,就算这三十万大军一时不会出来捣乱,我们贸然北上也无法短时间内颠覆魏国朝廷、活捉或杀死曹丕。须知道上次汉寿亭侯(关公的封号)攻襄阳时,魏国朝廷就吵着要迁都了。

这次我们直接占了襄阳和樊城,曹丕不逃之夭夭才是怪事了。所以,我们就算能很快攻取许昌,也不可能捉到曹丕,反而会使大军因为孤军深入敌境而发生危险。陛下切勿冒进,还是先清除掉沿途一切障碍,步步为营,徐徐图之为好。”

刘厚倒是颇为赞同郭攸之的观点,hong军一直以来,都是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地进军,喜欢以绝对的实力碾压对手,绝对不会打无把握的仗,绝对不会冒险,和敌人进行赌博式的决战。

现在这种情况,可以说天下迟早会落到自己手中,区别只是迟或者早的问题,以其冒险突进,不如稳打稳扎。千万不要因为冒险,在最后看到胜利曙光的关头来个阴沟里翻船,那就悲催了。

“陛下,我军兵少,现在我们每占领一座城池都要分出一些兵马镇守,而且随着战线的拖长,后勤运输通道的保卫工作也变得困难,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去保障后勤工作。我们只有几万战士,如果一再分兵,确实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不如我们先解决新城郡这三十万魏军,和西乡侯的大军汇合。只要西乡侯的大军能进入中原,那我们兵力的劣势将一举扭转,而且我们又多了汉中这条后勤通道。有了两条通道,到时候就算被人截断一条,还有另一条后备的,那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邓芝见两人争论得热闹,也加入了战团,显然他是支持郭攸之的,他的理由是打通到汉中的通道,将张飞和庞统的兵团拉过来,一起攻伐中原地区,那样的话,蜀军的兵力不比魏军少,而武器装备超出魏国一千多年,想不称霸天下都难了。

“陛下,郭、邓两位大人的方法固然稳妥,可是速度太慢了,按照这样一座城池一座城池打下去,要统一天下,恐怕十年八年也完成不了。微臣的方法虽然有一点冒险,但是却能最快解决问题。”司马懿道。

刘厚思索了一会,道“仲达,请你估计一下,采用你的方法,立即北上,我们遇到危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按郭、邓两位先生的方法,先打通向西的通道,危险性又有多大。”

司马懿想了一下道:“微臣估计,如果挥军迅速北上,我们能捉到曹丕的可能性起码有五成。而大军陷入包围,出现危险的可能性不超过两成。

而按两位先生的方法西进,那就十成都是安全的。微臣相信,现在世界上还没有那支部队可以正面击溃我军,只要我们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大军将没有任何危险,只是时间上会长很多而已。”

“既然那样,就很好选择了,我们胜利在即,就不应该多费周折。既然我们只要按部就班,慢慢来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胜利,那么我们不应该冒任何危险,就算有一成的风险也无需去冒,也不应该去冒。

这就好比赌博,如果一场赌博,赌赢了只赔很少钱,但若赌输了却要倾家荡产,那么,无论赌赢的机会有多高,只要不是有百分百的获胜机会,我们都不应该去参与这场赌博。

用通俗的说法来说,我们是高贵的青花瓷花瓶,他们不过是粗陶罐,我们为什么要和他们硬碰硬?这根本不值当。朕决定了,我们先解决新城郡三十万魏军,和三叔汇合,到时候几十万大军挟雷霆之势再征战中原。那个时候曹丕无论跑到哪里都没用,都会被朕的几十万大军碾压成泥。”刘厚最后拍板道。

司马懿见皇帝已经拍板,也不好多说什么,按照他的计算,以蜀军的战力,只要他们迅速行动,全速突进,完全可以在魏国#朝廷反应过来之前兵围许昌。

他太了解魏国#朝廷那帮人了,现在的魏国#朝廷,早就不是以前的跟随曹操征战天下的实干派当政,剩下的只是一些夸夸其谈,却一无是处的腐儒,等他们扯完皮,决定迁都,蜀军早就连破几城,杀到许昌城下,将他们一锅端了。

不过小皇帝不采取他的策略他也不沮丧,错失了这个迅速统一中原的机会,以后还有大把机会,正如他们说的那样,这个天下落入蜀汉之手已经没有悬念,徐徐图之的做法虽然慢一点,但却没有任何风险,也许那样也并不算是一件坏事。

司马懿的预料没有错,现在魏国朝廷已经吵翻了天,之前整个朝廷中,也就只有司马懿是个明白人,只有他才能清醒的认识到蜀军的厉害。其他人虽然不乏天下闻名的大儒,但是对当前天下形势的认识,却还停留在幼儿园水平。

现在魏国朝堂上也分了两派,一派可以称作逃跑派,当然,如果想顾及一下他们的面子,也可以称他们为迁都派或者狩猎派。司徒#华歆是这一派的代表,他们认为,现在应该立即迁都长安,以暂避蜀军的锋芒。

就算不迁都,天子也可以外出“狩猎”,这个“狩猎”就是逃跑的意思。明明是被逼逃跑,偏要说成是去郊游打猎,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做法是皇帝这种生物一向喜欢干的事情。

不过以太尉钟繇为首的一派却主张将全国所有兵马调动起来,和蜀军决一死战,我们姑且称呼他们为死磕派,说得不好听点,也可以叫不知死活派。

另外一个“三公”司空王朗明里是骑墙派,或者说得好听点是中立派,表面上双方互不相帮,其实他暗地里是投降派,不过在这个敏感的时期,他可不敢跳出来公开主张投降。如果他敢这么做,估计不被打死也被大家的唾沫星子淹死。

魏国在不久之前还是三个国家中军事实力最强的一国,没想到才过去几个月,就给人逼到家门口来了,大家都还没从第一大军事强国的美梦中醒来,天朝上国的骄傲不容许他们有投降这种思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