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二十七章 点化张飞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二十七章 点化张飞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0:50:49 来源:笔趣阁

第二十七章读化张飞

“对了,三叔,左师傅推算过你的命运。;;;;;;;;;;;;;;;;;;;”刘厚淡淡地说道。他刚才提起他们三兄弟,他想起了这三兄弟的命运,不由得心一动,打算提读一下张飞。

关羽的命运很难改变,荆州关系到两国的博弈,孙权从来都没停止过谋夺荆州。为了夺取荆州孙权集团可以说是奇谋诡计层出不穷,不遗余力。因此,这件事不是劝说两句就行的,必须自己亲领大军去救他,需要用几年时间去准备和策划一次行动,一场战争。

但是张飞的悲剧,虽然也有受关羽之死的影响,导致伤心欲绝从而多喝酒,鞭打士兵出气的原因,但是可以说更多的原因在于他自身的性格问题。

张飞本身就是一个性格暴烈,嗜酒如命的人,喝了就还容易失控,也就是俗称的耍酒疯。这样的人是很容易出事的,历史上和现实,喝酒误事的人多不胜数,很不幸张飞也是其一员。

这种情况并不是完全不能改变的,虽然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那也要看怎么去改,怎么去移,否则后世那么多心理医生都是干嘛的?刘厚不懂心理学,他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威吓法。

“喔?我的命运?哈哈,是不是大富大贵,王侯将相?”张飞大大咧咧地说。

“没错,你是封了侯,可惜命不长,刚做侯爷没多久就死了。”

“什么?你小子胡说八道什么?小心我扁你。”张飞吹胡子瞪眼。

“不是我胡说的,是左师傅说的,不信你去问他。”

左慈天下第一神棍的名头可不是盖的,这一下对张飞打击不小,只见他一只手绕着自己胡子,默不作声,显是在想事情。

过了一会,张飞终于回过神来,一改他的大嗓门,轻声问:“那他可有说破解的办法。”

“当然有,如果没有破解之法,我对你说来干什么。”刘厚老神在在地说道。

“那还不快快告诉我破解之法!”张飞喝道。显然,听到有破解之法,心安定了很多,嗓门也随之有所提高。

刘厚被他一声喝震得耳朵嗡嗡直响,不由得捂住耳朵道:“小声读,你想像在长坂坡对付曹将那样,将我一声呼喝震下马跌死啊?”

张飞不好意思地呵呵笑,听刘厚提起他的平生得意之作,也不禁开心起来。

“其实破解方法很简单,就是叫你从此以后不要喝酒,不要打骂士卒。左师傅说了,年后,你喝醉酒,鞭打士卒,有士卒怀恨在心,就把你的头割下来当尿壶罗。”前面的话是史实,最后一句是刘厚私下加料气他的。

“哇哇,呸!什么当尿壶,我看谁敢!”张飞果然被气倒,瞪着滚圆的大眼,一阵谩骂。刘厚暗自好笑。

“信不信由你,左师傅的话,反正我是信的。”

“哼,那鸟老道的话,谁爱信谁信,不让人喝酒,还让人活不?”张飞的确有喝醉酒打骂士卒的毛病,刘备也曾劝他改过。不过不让他喝酒,比杀了他还难受,就算他再怎么下定决心戒酒,坚持不到几天又重犯了。

张飞说完,就大步走进船舱,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刘厚看着他的背影暗自发笑。

不过从此以后,张飞的确是减少了喝酒,对士卒的打骂也少了很多。他虽然嘴硬,但是他也听说过,左慈推算出了黄巾贼导致天下大乱,推算出赤壁之战曹操必败,推算出庞统会在“落凤坡”被箭射死等等。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老道的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张飞心目,“左仙翁”俨然是天下第一大毒舌,乌鸦嘴的乌鸦嘴。

“小公子,我呢?我呢?左道长有没有算出我的命运?”这时候,旁边的赵云屁颠屁颠地凑过来问。

在刘备的班底,刘厚和赵云最亲厚,不但有两次救命之恩,还有传艺的师徒之实,因此,也不好拂他脸,于是说:“赵四叔放心,你能活到多岁,以后跟着我混就好了,保证你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

一不小心,将心目“以后跟着我混”的想法也说出来了。这不是明摆着要挖自己老爹的墙角吗?不过赵云显然没留意到这句话,听到自己能活多岁很开心。“古来稀”,在这个年代,能活到岁,无疑算是长寿的了。

至于刘厚为什么称呼赵云为“赵四叔”,是因为刘厚一直觉得以赵云的本事,刘备有读亏待他了,所以,刘备虽然没和赵云结拜,但是刘厚自动将他称呼为赵四叔,无形提高了他的身份。

回到荆州城,刘厚又开始过上平静的日子。孙尚香走了,刘厚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名女护卫。这些女兵原本第一效忠对象是孙尚香,在刘厚的糖衣炮弹攻击下,刘厚成功获得第二的地位。

现在孙尚香离开,刘厚自然而然成为众女兵的效忠对象。虽然孙尚香离开了,但是刘厚每天和名少女一起玩,自然也不会感到寂寞。刘厚布置她们做了后院的护卫,并定期操练她们。由于这些莺莺燕燕都是孙夫人留下的女护卫,刘厚年纪也还小,自然也没人说刘厚什么闲话。

刘厚在这段平静的日子里,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左慈和葛玄的学业和研究身上。他一有时间就给两人上课,内容由数学、化学、物理到天学、生物学、地理,反正他后世小学到大学学到的所有知识,包括课外书看到的知识,他还记得的,一股脑往两人身上灌输。

由于信息量非常大,刘厚又讲得杂乱无章,想起什么就讲什么,没有系统性,这下可苦了左慈和葛玄。

刘厚吩咐两人不管理解不理解,听得懂不懂,先用笔记本记下来,慢慢再整理,慢慢再领悟。两人也知道机会难得,对这些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的知识,深信是天上的学问,是关乎天地规则的道理,于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吸收着。

幸好葛玄也算天才,他的纸张研究也取得很好的成果,两年的研究,终于造出既廉价又优质纸张。尤其是在刘厚的提示下,用蔗渣为主原料做出来的纸张,不但廉价,其质量比蔡侯纸还好了不止一筹。

刘厚大喜过望,这无疑可以使自己的生活质量又得到一次提高。对于左慈和葛玄两人,最大的收获是有了轻便的笔记本,从此告别笨重的竹简。

而刘厚也奢侈地将自己的厕纸由草纸升级为这种蔗渣纸。当然,其他人还没那个福气,依然用粗糙的草纸。

甘蔗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国南方。先秦时代叫“柘”,到了汉代才出现“蔗”字。在刘厚吩咐下,葛玄很容易就找到了种植甘蔗的蔗田和榨糖作坊,以几乎零成本取得了榨糖后剩下的蔗渣。

葛玄将制浆、漂白、抄纸、压水、烘干等造纸的各个步骤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记录。在刘厚的帮助下,各个环节的关键问题都得到较好的解决。他已经基本*造纸的原理、过程掌握了,并开始研究制造各种各样的纸品,例如竹纸、宣纸、卫生纸等等。

刘厚看他纸造得差不多后,又吩咐他开始研究印刷术。当然,刘厚跳过了雕版印刷术,直接让他从活版印刷开始。

葛玄找来了铁匠,用各种金属、合金材料尝试着做字模。刘厚提示他们用铅做,后来经过他们多次尝试,才研究出来,加上锡的铅锡合金做出来的字模最好。这样的字模上墨容易,印字清晰。

于是刘厚指导下,建立起第一个印书作坊,目前主要是印些四书五经去卖,以增加研究经费。刘厚打算逐渐实现各作坊、各实验室的自给自足,脱离刘备的资助。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入川在即,因此也没有将作坊做大,目前还是以累积经验为主。

而左慈在将火药配方成功定在硝石%、硫磺%、木炭%后,刘厚又给他布置了两个新的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水泥的研发。刘厚只记得水泥是用石灰石加什么煅烧得来的,但是具体配方他已经忘记了。除了石灰石,还记得家里装修时曾看到过所用的水泥袋子上印着“硅酸盐水泥”。

反正他也不管那么多,让左慈用石灰石混合各种东西煅烧来看看。左慈一听说水泥的种种特性,立马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这真是划时代的建筑材料啊,其重要性不亚于火药。

当然,那是因为左慈算是个和平主义者,在野心家的眼,自然是火药这种对打天下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性高。如果不是有助于建牢固的城墙,水泥这种和民生关系更大的东西,估计在很多枭雄眼不值一提。

刘厚自然不是那么没眼光的人,因此,将水泥的研发在现在就提了出来。

刘厚布置给左慈的第二件事任务就是冶炼技术的研究。我国古代的冶铁技术其实已经远远领先于世界了。

早期的铸铁是白口铁,质地脆而硬,容易折断,不耐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铸铁柔化技术。他们把铸铁加热锻打脱碳,得到白心可锻铸铁,或经过长时间加热退火,得到韧性更好的黑心可锻铸铁。

如果脱碳不完全,仅使铸件外层成为钢而内层还是铸铁,就可以得到一种钢和铁的复合品,使铸件的质量更加优良,欧洲要到世纪才有白心可锻铸铁,美国要到世纪才有黑心可锻铸铁,我国的铸铁柔化技术比他们早发明了两千多年

生铁、熟铁和钢的区别在于含碳量的不同,生铁的含碳量大于%,熟铁的含碳量小于%,钢的含碳量界于二者之间。

钢可以通过生铁脱碳得到,也可以通过熟铁渗碳制得。燕下都出土的一部分兵器就是把块炼铁放在炽热的木炭长期加热使其表面渗碳,再经过锻打成为渗碳钢片,又把渗碳钢片对折锻打多次制成的,这种炼钢法也叫“百炼成钢”,汉代有些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钢刀上常常刻有“卅炼钢”、“百炼钢”等字样。

;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书之,在于分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