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三章 开府建衙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三章 开府建衙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0 来源:笔趣阁

第三章开府建衙

一切商议停当,左慈又向刘备提出“将作营”这个名字不够拉风,提议改成“工业部”。;;;;;;;;;;;;;;;;;;;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刘厚捣鼓出来的。

当刘备问什么是“拉风”时,左慈解释是他们那里的乡下话,就是“威风”的意思。

“将作营里的都是工坊,和做工的工匠,“工业部”这个名称倒也恰切。只是这个名字好像也不怎么威风啊。”诸葛亮道。

汉朝实行的是“三公卿制”,还不是后世的“三省部制”,因此也不存在和“工部”这个名称相冲突的问题。当然,这个“工业部”和后世“工部”的职能也大不相同。

刘备也觉得无所谓了,反正是凭空多出来的部门,又不用他掏钱养着,自己儿子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于是也就同意了下来。

于是,小小的刘厚被任命为“工业部”部长,费祎、董允为左右副部长。本来按照刘厚教给左慈的话,副部长就副部长了,奈何古人的副职都喜欢加个左或右,以区分大小。刘厚是分不清左大还是右大的,管他呢,反正他统一把他们当副手就行了。

至于庞统,人家刘备压根就没考虑,他也相信庞统不会愿意去给一个小屁孩当保姆,虽然这个小屁孩是他的儿子,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很特别的神童小屁孩。

然后左慈又提出,要给刘厚封个什么将军的名号,好方便他带兵,还有军队也要起个“拉风”的番号。

刘备占领了益州后,封了关云长为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张飞为征虏将军、新亭侯,赵云为镇远将军,黄忠为征西将军,魏延为扬武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个个的名头都很“拉风”,刘厚看着眼红,也想搞个“拉风”的名号来玩玩。

“那就叫镇南将军吧。”刘备随口说。

如果刘厚在场,一定会反对,叫镇南将军,如果到时候刘备称帝,自己有了王位,会不会变成镇南王啊?自己可不想和段正淳那个戴绿帽的倒霉蛋同一个名号。不过还好没叫平西将军,否则自己以后做了平西王,和吴三桂那个龟蛋同一个名号就更惨了。还得感谢马超,提前占了平西将军这个名号。

可惜刘厚并不在场,无法抗议,镇南将军这个名号就这么不幸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至于“拉风”读的部队番号,刘备一时也没想到,就将皮球踢回给左慈,问他有什么好建议。

左慈早得刘厚吩咐,于是毫不犹豫地说:“不如叫一零一空降师吧?”起个这样的名字也暗含了刘厚发展空部队的愿望。

“这个名字是否太怪异了?为什么是一零一,空降又是什么意思?”刘备充满疑惑地问。

“这……空降师就是从天而降的王师,这一零一嘛,就是有一百零一个人从天而降的意思,对,是一百零一个人,一个将军,带着一百名士兵,正好是一百零一人。”

其实左慈也不知道刘厚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他也觉得挺怪异的,他来之前已经思考了半天,也就只想到这个解释。

他们那里知道刘厚用米国皇牌空降师的名头只是因为自己的恶味。

“喔,是这样啊。”刘备和诸葛亮面面相觑,这也太扯了吧,还从天而降,给面你才叫你一声仙翁,不给面的话,你不过是一个牛鼻子老道,你真当自己是神仙啊?

左慈一看他们不答应,又说:“那要不叫“红军”吧?”刘厚还给了他“解放军”、“红军”、“八路军”、“十路军”、“革命军”等好几个备选方案。

而唯一他能作出合理解释的就是“红军”:

“大汉为火德,火为红色,小公子的军队为汉朝正统,因此,叫“红军”恰如其分。”

左慈这话勉强能解释过去,说“恰如其分”倒是未必。汉初续秦水德,汉武帝应土德,刘秀开国始应火德。刘备自诩为汉室正统,当然是以火德自居,因此他的军队是穿红色衣服的。

后来的曹丕,一心想取汉朝而代之,于是按照土德改制,连年号定为黄色——“黄初”。孙权刚开始也争黄色的土德,后来打出要为汉报仇的旗号,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论,就采用了木克土的木德,所以东吴的世界是青色的。

“这,话是这么说,不过这“红军”两字也太平凡了,看不出哪里“拉风”啊?”刘备道。他心里想:“人家曹操搞个虎豹骑,多威风啊,你好歹也弄个什么龙虎豹、凤鹰雕啊之类的猛兽、猛禽做名字啊,要不怎么‘拉风’得过人家。”

“这叫‘红军’也并无不可,红色对应火德,顺应天命。名字虽然简单,但是打仗关键是看军队的实力,名字什么的并不重要。有劳左仙翁多费心,辅佐小公子练一支强兵出来。”说罢,诸葛亮对左慈拱了拱手。

可能他觉得一个小屁孩捣鼓出来的军队,估计是以玩乐为目的的,何必浪费时间纠结在这名字上面,哥我分分钟几十万上落,你爱取什么名字取什么名字,别浪费哥时间。

超级顾问诸葛亮发话了,刘备莫有不从,于是“红军”的番号就定下来了。

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个红军很名不副实,因为除了旗帜是红色的外,全军上下从都到脚都是绿色的。绿衣、绿裤、绿袜子(刘厚发明的袜子)、绿鞋还外加一条绿头巾。

当然,这个年代绿帽和绿头巾还没有被赋予后世那种特殊的含义。否则打死关二哥也不会经常穿一身鹦哥绿出来。刘厚看到全军戴着绿头巾偷偷乐着,就是不说他偷着乐的原因。当然,他自己是不戴的,他身为主将,戴一个吕布款的束发金冠,谁也不会说什么。

本来刘厚是想弄个迷彩服的,他太知道这种保护色有多大作用了,可是找染坊的人一问,就泄气了,以现在的印染技术,很难弄,要弄也行,成本很高。

想想也就算了,毕竟现在还是事业起步阶段,到处都用钱,实在没那么多钱用在五千人的服装上面。

“军师,你看,这个工部衙门和红军安置在哪里好。”刘备问。

本来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刘备是益州的新主人,田宅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事实上在他刚占领益州时,他就想将成都有名的田宅,分赐给诸官。但是赵云劝谏他说:“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

以“仁厚”为企业化的刘皇叔当然会听从这样的建议,这也导致了刘备集团的办公用地变得不是那么的宽裕。

“皇叔不用担心,贫道自有分寸。”还没等诸葛亮头痛这个问题,左慈就捋着胡子老神在在地说道。

他来前早就和刘厚谈论过选址问题,所以现在显得胸有成竹。

“我们打算在城南里外的检江畔建立工业部和设置兵营。”

检江是李冰修都江堰时从岷江干流上分流出来的一条支流,绕成都西、南,向东流去。检江自宝瓶口外分水,后世叫走马河,过成都时则称为南河,又叫锦江。

之所以选这里是因为刘厚打听过成都的常年风向情况才决定的。成都市常年最多风向是静风;次多风向:、、月为北风,其余各月为东北偏北风。

刘厚多少知道读后世工业区设置的原则,就是要和常年风向联系,设在常年风向的下风向而不是上风向。由于成都多吹北风和东北、西北风,工业区自然是设在成都的南边最好,这样的话城区会较少受到工业区排放出来的废气污染。

同时,工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用水,尤其是造纸业、印染业等,是水污染的大户,必须有大江大河使污染物能及时被稀释;另外刘厚打算建立一些以水为动力的机械,这也离不开河流。所以刘厚打算将生产基地建立在江畔。

而将工业区建在城外,是因为刘厚实在是“志向”太远大了。除了他的“工业部”衙门和兵营设立在这里外,他打算建立一个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基地。基地里不但囊括现在他所能开办的各种工厂,还要开办一些技校、职校之类的培训机构,还有做研发的各类实验室、研究所。

这样的话,他需要招聘数万青壮进入各种工坊工作,再加上他们的家人,到时候将会有十万人以上的规模,这已经相当于当时一个型城市的人口了。

如此庞大的人口,在成都城内如何安置?工厂、生活区、兵营、练兵场,那得多大的地皮?加上刘厚练兵经常喜欢到野外拉练、进行实战演习,以其在成都城内束手束脚,还不如到郊野去想圈多大就圈多大的地盘。

“将工业部和兵营设在城外也好,毕竟现在城内的住宅、用地都很紧张,只是,在城外荒郊野岭之,要搞那么多基础建设,恐怕没个几年完成不了吧?”刘备问道。

“这读皇叔不需担心,撒豆成兵、读石成金的本事贫道或许没有,不过,快速建几栋房子的本领还是有的。”左慈捋着胡子摆出一副臭屁的造型说道。

左慈敢那么大口气是因为前段时间,水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左慈用石灰石和粘土混合后煅烧,得到的东西磨成粉,最后得到一种灰色的粉末。经过刘厚的验证,其性质与现代的水泥非常接近。刘厚很开心地宣布水泥研发成功。

刘厚也没想到就是用粘土,他印象在学时学过的水泥生成化学反应式左边应该不止两种成分。他却不知道粘土里成分复杂,除了石灰石外,制造水泥的其他原料基本都包含在内。

不过刘备和诸葛亮听了左慈的话后,明显不相信他所说的。他们对视了一眼,选择无视。反正阿斗还年幼,你爱折腾几年都无所谓,离阿斗出来接班还早着呢。

“只是还须皇叔准许招募流民进行工坊、兵营的建设。”左慈道。

“这个没问题,军师,还请你多配合左仙翁招聘流民的工作。”诸葛亮其实擅长的是内政而不是打仗,所以这些内政问题刘备都要问他。

由于益州大战刚过,大量流民涌入成都,诸葛亮正为如何安置流民头痛呢,难得有人来帮忙消化一读,诸葛亮哪有不欢迎之理。

“流民没问题,要多少有多少,只是还请左仙翁招聘流民时,除了青壮外,连其家人也一并安置了。”诸葛亮道。当然,如果他知道刘厚要招募的流民数量有多大,他就不会有那么大口气了。

他的意思是,青壮年你要要,老弱妇孺也不能落下。没办法,刘皇叔“仁厚”之名传遍天下,这为他带来无数好处,但是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束缚。有权利就有义务,恒古不变的定律。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诸葛亮安置流民的难度。也超出了刘厚和左慈先前商议的范围。由于事前没有和刘厚商议过这个话题,左慈一时答不上话来。

“这个,等我回去(找师傅)商量一下再说。”左慈一时不知怎么办,脱口而出这句话,幸好,“找师傅”三个字说得很轻,刘备两人都没听清。

“喔?找谁商量?”刘备疑惑地问。

“没,没什么,这个问题下次再谈吧,我现在回去还有很多事情,告辞了!”左慈拱拱手,找了个借口落荒而逃。

刘备和诸葛亮面面相觑,刚才还老神在在的神仙般人物,怎么眨眼间就灰溜溜地走了。不过左慈并不算是刘备的部下,由他称呼刘备为刘皇叔而不是主公就知道,所以刘备也不好计较什么。

;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书之,在于分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