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迁都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迁都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9:19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三十九章迁都

司马懿见刘厚不同意马上出兵继续北伐,不由得着急了起来,数次找刘厚痛陈马上出兵的必要性。他认为,现在魏军新败,兵将胆丧,士气低落,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关键是,如果时间拖久了,魏国朝廷肯定要迁都的,到时候曹丕逃到关中去,依靠关隘据守不出,那要收拾他们就要大费周章了。

听了司马懿的话,刘厚犹豫不决,他虽然知道司马懿说得不错,时间长了曹丕肯定会逃之夭夭,可是让他拿士兵的生命去换这个战机,他老大不乐意。他总觉得,有了火器,这个年代什么城池什么关隘都不成问题,就算曹丕逃到天涯海角也没问题,三国时代,最贵重的还是人命,珍惜人命比什么都重要。

司马懿苦劝无果,就去找张飞和庞统,鼓动他们帮忙劝刘厚出兵北上。庞统也是顶级的军师,自然明白现在的战机难得,很赞同司马懿的意见。张飞虽然对司马懿很不爽,但是他却无时无刻想北上找魏军大战一场,竟然出奇地没有反对司马懿的提议。

于是,张飞和庞统也来找刘厚劝谏出兵,他们说不应该错失这个一举覆灭魏国的战机,并表示可以让他们的军团出动北伐。刘厚见两大顶级谋士都意见一致支持继续出兵北伐,连自己的二叔也来劝说,只好同意了。

这次出兵刘厚决定让张飞、庞统军团出马,他们有二十万人,基本上是冷兵器部队,又没有参与那场残酷的阻击大战,战争物资没什么消耗,让他们去总比让hong军的精锐去被白白消耗要好。

而且,刘厚也不是完全没有凭借,那场阻击战因为事发仓促,克秋杀部队和愤怒的小鸟部队没能及时运输到前线,所以它们没有用得上,储备的弹药还很充足。

刘厚下令这两支部队和一半的热气球跟随张飞、庞统军团出动,全力配合他们攻取城池。有这三支远程大杀器,相信一定能将蜀军的伤亡减到最低程度。

军情紧急,张飞和庞统大军在樊城休息了两天后,就出发北伐,第一个目标是宛城。

而现在的魏国,已经乱了套。之前曹丕采纳了王朗的意见,一边迁徙部分朝廷机关和物资到长安,一边下诏勤王。

虽然是下诏天下勤王,可是,他们最为倚重的部队就是在新城郡的曹仁部队。这支部队人数多达三十万,而且常年和蜀军作战,属于精锐中的精锐。

关键是,他们离许昌很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许昌,参与保卫许昌的战斗。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勤王的诏令还没送到新城郡,这支部队就已经被蜀军击溃。魏国朝廷上下寄以最大期望的一支勤王部队以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烟消云散。

曹仁那三十万人,最后只逃出去了两万多人,就连这逃出去的两万多人,也有大半做了逃兵,真正被魏军收拢的只有千人左右。这还是因为在宛城的夏侯霸派了很多斥候出来侦察敌情,及时发现了新城郡的战况和这些溃兵的存在,及时派人过来收拢这些溃兵,否则这些溃兵很可能跑得一个不剩。

不过收拢回来的这一千个已经被hong军凶猛火力吓得胆丧的溃兵,基本上对宛城的防守起不到什么补益作用。相反,他们会把恐慌带到军营中,起到负面的作用。

说回魏国朝廷的反应,他们原本还只是两手准备,还存着先抵抗一下的心思,在得知曹仁大军覆灭后,朝廷上下,哪里还有能镇静的人,都上蹿下跳地撺掇着曹丕赶紧迁都。

曹丕也被吓破了胆,他也没想得到蜀军竟然那么恐怖,三十万大军一天内灰飞烟灭,按过去的认识,那么多人马,即使那个主将是一头猪,不会任何战术,让大军站在那里任人宰杀,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被杀光,更何况主将是曹仁这种百战猛将。

这个时候,他才深深体会到,司马懿原来的策略是多么正确,别说是二十万,就算是三十多万魏军和蜀军野战,也被人一战而灭,如果司马懿不是依靠坚城,并用大部队做了一个包围圈威逼着蜀军,那里能守得住那么长时间。

如果不是那个可恶的宦官坏事,说不定司马懿还像一根定海神针那样牢牢地钉在襄阳呢。不但曹丕有这种想法,朝廷中很多大臣也是这种想法,他们只知道责怪那个宦官,却浑然忘记了自己当初是怎么攻击、弹劾司马懿,说他畏战不前,不敢和蜀军决战,只敢像乌龟一样缩在城里。

不过这种想法也不过是短暂地出现一下而已,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逃命,魏国朝廷,上至曹丕这个皇帝,下到一些小官吏,现在都知道魏国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都想尽快逃离许昌这个是非地。

于是,迁都行动即刻启动,不管很多准备工作还没做好,以曹丕打头,其他达官贵人蜂拥随后,急急如丧家之犬般逃离了许昌,往长安方向转移。

为了能早点逃命,很多人轻车简从出发,只带了很简单的金银细软,大量的财产、物资来不及跟着他们走,就吩咐下人在后头打点,尽快寻些马车、牛车、驴车将能运得走的都运走。

至于那些房产、店铺、土地等不动产就不用想了,这个时候想脱手卖出去根本不可能,谁也不是傻子,都知道魏国灭国在即,敌人即将攻入这座京城,留在这里前途未卜,谁会在这个时候接手这些不动产?

战乱之中,政权交替的当头,最不值钱的就是这种不动产,它们就算不会毁于战火,也可能被新政权没收、征用。就算你有房契、地契也没有用,新政权一句话说不承认过去政权出具的契约文件就可以将这些房契、地契变成一张废纸。

皇朝更迭,前朝的皇族、官员多数会被清洗干净,到了新政权入主许昌,毫无疑问这些魏国的达官贵人都会变成犯官,新政权有足够的理由没收犯官的财产。

更有甚者,在封建皇朝,皇家可以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霸气无双的话,将全天下的财产、人才霸占,而且还冠冕堂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