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司马归心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二百二十二章 司马归心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9:19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二十二章司马归心

听到传令兵的回报,刘厚挥了挥手,道:“好,如此说来,蒋干盗书计划已经完成了,该我们干的事情都干完了,剩下的事情就看老天爷了。从现在开始,一切针对这项计划的行动都可以停止了。”

帐中众人齐齐应了声“喏”,传令兵也应了声“喏”就退出帐外继续去传达命令了。帐中除了刘厚外,还有司马懿和三个臭皮匠在,这出蒋干盗书的好戏是他们几个人一手策划的,现在都在一起关注着这件事的大结局。

见到整个计划已经完成,众人都不由得大大松了口气,场中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各人互相交头接耳交谈起来。司马懿没有加入三个臭皮匠的谈话当中,他是刚投降过来的,还没融入这个大集体,关键是,他现在的心中正在震撼莫名。

他震撼于蜀军的信息传递速度之快和传递方式之奇。要说在军营内外布置下多个秘密岗哨,监控着这件事情整个发展过程,他和他以前的魏军也能办得到,但是像蜀军那样,只在瞬间就能通过天上地下将消息传递过来,那是万万办不到的,不但办不到,他连想都没想过天下间竟然有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

以前魏军传递信息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骑马狂奔,但是马跑得再快,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几十里路的距离,骑马起码要跑半个时辰,那里能像蜀军那样,只是顷刻间就可以将消息传递过来。

要说这种顷刻间传递消息的手段魏军也不是没有,例如烽火就是最常用的一种,白天点烟,晚上点火,这种传递消息的方式很古老,起码在周幽王时期的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学会了。这种方法传递消息的速度也很快,可是,这种办法传递的信息很简单。

烽火只能发出一个信号,就是“有”或“无”,用计算机语言来说就是“0”或者“1”,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只能表达一个意思,这个意思是什么只能事先约定好,超出了这个信号的范围的其他信息一律没有办法传递。

在古代烽火信号一般约定一个意思,那就是“是否有外敌入侵”,点燃烽火就是有外敌入侵,不点燃烽火就是没外敌入侵。

至于入侵的是那个国家的那支部队、由那个将领率领、一共有多少人马、兵种组成、武器装备水平怎么样、有没有攻城车、投石机等等一概不知。

这么不准确的消息传递,很不利于中央政权及时作出应对,派去迎敌的人少了吧,打不过人家,派去的人多了吧又浪费公帑。

司马懿今天震撼于蜀军竟然能解决这个千古难题,惊叹于蜀军竟然拥有这种可以迅速传递军情的方法,难怪蜀军人数那么少,面对魏军二十多万人的围攻,应对得游刃有余,除了他们拥有强大的火器部队外,看来这套信息传递系统也是功不可没啊。

有了热气球和这套信息传递系统,战场上各处对蜀军指挥部来说,几乎是透明的,各种信息随时汇集到蜀军的帅帐中来,蜀军指挥部对战场上每个地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自然也就可以从容地调动兵力去应对各种情况。

对蜀军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觉到他们的强大与可怕,司马懿就越感到自己归顺蜀国的正确性。他实在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那支军队可以战胜hong军,他有预感,蜀军很快就可以征服天下,而且那一天不会太远。

司马懿现在并没有被刘厚授以官职,这主要是考虑到他的身份尚不宜公开,以免连累还在魏国境内的司马氏族人,但是刘厚对他很器重,商议事情时,除了召来三个臭皮匠外,一般都叫上他。

可以说,他现在就是隐藏在小皇帝阴影下的秘密谋士,任谁都看得出来,他虽无官职,但地位很高,很受重视。所以他在蜀营中的日子过得还不错,没有人敢对他不敬。

而他虽然没有被皇帝授予官职,但他见到蜀军的种种强大的、匪夷所思的事物,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冲击。他之前知道蜀军很强大,但没想到强大到如此地步,强大到令他生不出一丝反抗的心思。

所以在归顺后的短短时间内,他就收起所有别样的心思,一心一意开始辅助刘厚谋划国事和战事,他想争取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大汉复兴浪潮中赢得一席之位。将来这个小皇帝必然会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自己也好跟着沾点光,来个青史留名什么的。

接下来蜀魏两国暂时偃旗息鼓,在先头部队清理好襄阳城后,刘厚带着大军进驻了这座历来兵家必争的雄城,也开始了暂时的休整。这场战争虽然蜀军没有多少消耗,但是要消化这么大量的降兵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刘厚决定在襄阳休整一、两个月再继续北上。

多年前,关公孤军北上,也曾占领过襄阳城,可惜最后他被打败,灰溜溜地跑了回来,如果不是刘厚派了赵云去救援他,他败走麦城时就升天成神了。关公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进军太急,后方空虚。

所以,这次刘厚北伐充分吸取了关公的教训,非常重视建设一个稳固的后方,每前进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稳打稳扎。

在最大的后方荆州,刘厚留下了关公亲自坐镇,除了关公的原班人马外,刘厚还派了一个火器部队的主战旅过去帮忙,目的就是防止东吴再故技重施,偷袭荆州,断掉自己的后路。

然后是从荆州一直北上到襄阳,刘厚也是在不知不觉间布下了重兵,例如在麦城有赵统带领的一万人加强旅在把守,沿途的粮道还有第九、第十旅保护。这些虽然是二线部队,甚至是新归附的降兵,战斗力有限,可是胜在人数够多。

没办法,麦城的重要性和官渡之战时乌巢的重要性差不都,是蜀军粮草、物资的转运中心。而蜀军打仗从来都是很依赖后勤的,荆州到麦城到襄阳这一条运输通道必须保障畅通,所以刘厚不惜将几万人丢在这里也要保障后勤运输万无一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