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九十九章 皇家婚礼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九十九章 皇家婚礼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9:19 来源:笔趣阁

第九十九章皇家婚礼

刘琰提出这番论断后,没有遭到群臣多少的反对,一来,自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来,太多规矩被打破,太多不合礼数的事情发生,社会礼法被践踏得体无完肤,人们对于各种不合规矩不合祖制的东西见得太多了,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二来,保守派官员现在大多数是有“从贼”经历的准罪人,虽然诸葛亮已经给他们从轻发落,作过处理了,但是,谁也不知道皇帝还会不会找他们秋后算账。

他们现在一个个都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可不敢出来乱说话,于是他们集体失语。而像诸葛亮、郭攸之这些刘厚派的官员,他们都忙于政事,国内外形势严峻,各种要处理的事务繁杂,那里有空管这种丧葬的闲事,况且他们也知道这也是皇帝的授意,自然不会去和皇帝顶着干。

于是,皇帝在某天朝会听到刘琰这篇考古论文式的奏章后,“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将改革丧葬习气这件事交给刘琰去干。

刘琰很快就折腾出一份丧葬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就是用陶土烧制出各种物品的形状,用以代替各种值钱的真实物品。

例如要陪葬的活人,就用陶俑代替,还有战马、刀剑武器、各种金银首饰、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等等,统统用陶泥捏成那种物品的形状,烧制好后放入墓中陪葬。

连汉代贵族最喜欢用的玉器也一件不放,全部用陶土代替,甚至丝绸布帛也不能放,因为在古代,丝绸布帛都是硬通货,很值钱的。所以,刘备没有金缕玉衣穿,而是用陶泥将他整个包起来,再在陶泥外面雕龙刻凤,弄成很精美的龙袍图案。

其实这样处理,可以使他处于一个隔绝空气的密闭环境中,尸体反而更不易腐烂,效果只怕比金缕玉衣更好。

同时,整个墓葬里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陶泥。陶泥,严格来说不过是泥巴而已,烧制过的陶泥就是陶器,也不值什么钱,当然,千百年后又不一样,那时候这些东西就算是陶器也成为古董。

但凡和出土文物沾上边的,那价值就不好算了,这些东西通常都是要放拍卖行拍卖的,而能拍出多高的价格,就要看当天参加拍卖的土豪们头脑的发热程度了。

不过刘厚也知道,自己管不了那么久之后的事情了,能保障在几百年内自己便宜老爸的墓不被盗就算对得起他了,千秋万代的事情,谁管得了?

刘备的陵墓没有一件值钱的陪葬品,这件事如果只有皇帝和几个重要的大臣知道那是不够的,还要给盗墓贼也知道才行啊。于是,刘厚下令,将这件事如实记录在史册上,他干脆让人将墓里的物品清单列出来,将来不但皇室的档案中有,甚至在“工业部”的图书馆也能查到相关资料。

他就是要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这里没有什么好东西,要盗墓请移玉步到其他地方去。为了证明这一点,在下葬的当天,他还让整支送葬队伍都走进陵墓,每个人从刘备的棺木旁边一一走过去,美其名曰:给先帝作最后的告别。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看清楚了陵墓中陪葬的物品,的确只有泥巴捏成的陶器,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刘厚有时也会觉得好笑,这种措施怎么有点像后世防止沙井盖被偷的方法。

话说后世某城市的沙井盖老是被人偷,因为沙井盖是铁做的,可以卖钱,后来市政部门没办法,就用水泥等无回收价值的材料铸造沙井盖,从此,沙井盖再也不会丢。刘厚觉得现在自己用的这个方法如出一辙。

当所有人跟刘备告别后,早已在一旁待命的建筑工人立刻行动起来,拌水泥沙石、扎钢筋,他们要用钢筋水泥将陵墓封起来。最后,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厚度达到骇人的两米厚,这个厚度都可以给核电站做防护层了。

刘厚就不相信这样的情况还有人来盗刘备的墓,要钻开这么厚的钢筋混泥土层,付出的代价估计比里面的东西价值更高。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利益就没有人盗墓,道理是一样啊。

最后,陵墓会浇筑出一个露出在地面上的半球形大坟包,当然这个大包是混凝土做的。再在大坟包前立一块大石碑,刻上刘备的丰功伟绩,接下来还有两三个月的园林绿化工程,有专门的人员将这一处山头种上草皮、树木、花卉。

最后,在这个小山包山脚下再立一块石碑,写着“惠陵公园”。刘厚成为第一个将先帝的陵园当成公园的皇帝。这思想着实超前了一点,这一决定遭到不少大臣的反对。

尤其是太常寺,他们的其中一个职责就是守陵园,皇帝这样搞法,他们还守什么?普通百姓都能进入皇陵里玩耍,这成何体统?这是对先帝的大不敬啊。

刘厚给出的一番说辞是:“先帝一生**民如子,和百姓亲如一家,他虽已归天,但是,他应该也很希望经常能看到他的子民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幸福吧。而百姓们深受他的恩惠,大概也会很感激他、**戴他吧,怎么会对他的陵墓不敬呢?”

这一说法虽然新颖,不过似乎很有道理,大臣们也无法反驳,于是乎,从此,“惠陵公园”就成为普通老百姓休闲嬉戏的场所,后世官府对这个公园一再扩建、重修,修建了很多刘关张三兄弟事迹的雕塑、石刻,文人墨客也喜欢在这里留下墨宝,这里逐渐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观。

外地来成都的人,必然会到“惠陵公园”拜祭一下昭烈帝,这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而昭烈帝的陵墓前,千百年来一直香火鼎盛,比之那些千年古刹丝毫不差。

成功解决了刘备的葬礼,没多久,刘厚就要举行大婚。上次在荆州登基为帝,刘厚匆匆册封了张星彩为皇后,周雪为妃,时间紧迫,没有时间举行大婚,所以,上次的册封只能相当于订婚,也可以看做是后世的登记。

身为皇帝,举办一场像样的婚礼还是需要的,还是因为财政问题,婚礼还是要一切从简,刘厚的原则是,用人没问题,但是能省钱的地方要尽量省钱。不过这次婚礼还是非常轰动,因为刘厚要一次过迎娶三位皇后。

由于关公硬塞关银瓶给刘厚,让他娶自己女儿,关公和张飞都是刘厚的结义兄弟,两人地位相当,刘厚对于他们两位女儿不可能厚此薄彼,不可能一个做大老婆一个做小妾吧,于是,只能两个地位平等,两个都是正妻,都是皇后了。

后来他再一想,反正两个皇后已经是打破规矩了,两个是破,三个也是破,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不如将周雪也立为皇后吧。他很喜欢周雪,周瑜也是不逊色于关张两位的一代名将,身份地位也摆在那里,所以他也不想亏待了周雪。

群臣被刘厚的创新精神吓傻了,自古以来,那里听说过有那位皇帝一次过册立三位皇后的?三位皇后,那谁才是后宫之主?谁在后宫说了算?这和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道理一样,后宫也不能有二主啊,更何况是三主。

一山不能藏二虎,更何况是三只母老虎,群臣都很担心,只怕皇帝的后宫以后要永无宁日了。他们不知道的是,后世还有一位奇葩皇帝也是同时册立了三位皇后,巧得很,这个皇帝也姓刘,国号也是汉,他就是南北朝时的北汉皇帝刘聪。

刘厚却说,以后三位皇后平起平坐,没有大小之分,大家不准争宠,不准宫斗,要和睦相处,无分彼此。至于这是不是只是他的美好愿望,就要拭目以待了。

后宫之主的问题,刘厚让自己老娘甘夫人做,三位皇后各自分管一部分事务,也就是说,甘太后是总经理,三个皇后相当于三个部门经理。

可是出乎所料的是,张星彩根本不管皇宫的事情,她一天到晚就泡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继续她的科学研究。

周雪则天天忙于收拢东吴的降兵降将,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甘太后身体不好,基本上也不怎么过问后宫的事务,这样一来,最后变成后宫的事情几乎都压在关银瓶的身上。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现在还是说回刘厚的婚礼。

皇帝的婚礼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只有迎娶皇后也即正宫娘娘时,才会称为“大婚”,这次刘厚一次过迎娶三位皇后,就更是大婚中的大婚了。

皇帝的婚礼程序上与民间百姓结婚在程序上大体相同,也是要遵守《礼记》中所说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这些繁琐的程序自然由有关官员去办理,不用刘厚操心。

负责给刘厚操办婚礼的官员是宗正卿,宗正是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的机构,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宗正是九卿之一,一般由德高望重的皇室成员担任。

刘备是第一任皇帝,他根本没有什么刘氏长辈亲属,于是就让自己的大舅子糜竺担任宗正,不过糜竺前几年已经病死,位置就传到他儿子糜威手上。

麋威有乃父之风,相貌雍容华贵,精通箭术与马术,擅长骑射征战。自幼随父亲跟随刘备转战南北,对于刘备,对于蜀汉可谓忠心耿耿。

刘厚这场特殊的婚礼就由自己这位大舅糜威来主持,这段时间,糜威可谓忙得焦头烂额,各种各样的仪式繁杂无比,最要命的事,无论是采办什么事物、无论进行什么仪式都要一式三份。

操办皇帝的婚礼本身就够忙够累的了,他倒好,将这种忙累全部乘以三,他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历史上操办皇帝婚礼最累的那个宗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