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七十七章 许靖的小心思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七十七章 许靖的小心思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9:19 来源:笔趣阁

第七十七章许靖的小心思

“都不要吵了!”刘琰大喝一声,帐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刘琰现在自我感觉很良好,他认为自己现在地位身份比帐内的降官高了不止一筹,他有种超人一等的优越感,有种领袖群伦的感觉,他第一次觉得在这群人中自己可以做得了主。

这种感觉以前是没有的,以前他虽然说是九卿之一,但是比他地位高的人还有很多,在很多重要的决策时候,是没他说话的份的。

当然,其实他也不擅长谋划决策,他擅长的是交际应酬。所以,这次刘厚封他为大鸿胪,等于是让他做了蜀汉集团公关部主任,除了他立了功这个原因外,还因为知道他有这方面特长。

虽然他不习惯做领袖,但是,不代表他不喜欢出风头,事实上,喜欢交际应酬的人,一般都是喜欢显摆出风头的。这个时候就是他出风头的绝佳机会了,错过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众人被刘琰一声大喝,顿时安静了下来,都齐刷刷看着他,等待着他的下文。刘琰清了清嗓子,才不紧不慢地道:“诸君既然一时无法选出劝降的人选,不如听刘某一句话,刘某这里有个主意,诸位不妨听一下,看合适不合适。”

刘琰说完,众人七嘴八舌地让他赶快将方法说出来。刘琰道:“其实办法很简单,抓阄就是了。”

众人听到这里又议论纷纷起来,他们刚才一味互相比较文采口才、官位权势,却是互不服输,互不相让,却没想到还有抓阄这么简单的一个解决方案。

抓阄就是凭个人运气了,既然比本事大家都互相不服气,抓阄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因为这个办法人人都有机会,人人机会平等,赢了理所当然,输了也无怨无悔,要怪只能怪自己家的祖坟没有冒青烟,要怪只能怪自己的人品不够好。

大部分人都同意了抓阄的办法,尤其是那些本身竞争力比较低的官员,他们本来是没有任何希望的,现在突然多出来一个机会,虽然这个机会还是很小,但是总好过一点机会也没有。

而那些竞争力比较高的官员也无话好说,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有压倒性优势,不同意这个办法别人也不肯让他们去劝降。抓阄的方案就在大部分人同意,小部分人默许的情况下定了下来。

下面就好办了,刘琰让人取来纸笔,他现在已经是自由身,帐外的守卫对他这一点要求当然不会拒绝。刘琰亲自将纸裁成一块块巴掌大小的正方形,然后在其中一张纸上写上一个“赢”字,再将所有纸片团起来,将它们全部放到一个箩筐里。

最后,刘琰伸手到箩筐里,将纸团搅乱,然后道:“各位大人请吧。”所有有志于做劝降工作的降官争先恐后上来在箩筐里抽一个纸团。刘琰看着这些官员狼急的样子,嘴角微微上翘。

身份不同,心情也不同,他现在心情轻松,看着这些惶惶不可终日的昔日同僚,有种想笑的感觉。

抓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是一位叫程天的太常丞抽中了刘琰写的“赢”字。太常丞是太常寺的属官,是太常卿的下属,秩俸千石,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按后世的算法,差不多相当于副部级干部。

程天很高兴,红光满面地举着写有“赢”字的纸条走了出来。他满心欢喜,和后世那些中了五百万福利彩票的幸运儿差不多,在其他人羡慕妒忌恨的目光下,他满怀希望地走出了大帐,奔向幸福的彼岸。

解决了这个问题,刘琰调头刚想走,一堆官员就拉住他了,“刘大人,请慢走。”大家极力挽留他,不让他出去。

刘琰转身拱手道:“诸位还有什么事吗?问题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大家又开始七嘴八舌说起来,嗡嗡的一阵苍蝇叫过之后,刘琰总算明白这些人的意思了,原来还有两处劝降的的地方没有定出人选,这些降官想刘琰留下来继续主持大局,将其余两处的人选定下来。

刘琰道:“皇城江桥门的牛旦,乃刘某的下属,就不劳诸位大人的大驾了,刘某自然会劝服他投降的。至于宫城……”

“那怎么行,刘大人你已经立了一功,身家性命保住了,官职也保住了,怎么也得将机会让给我们了吧。”刘琰的话还没说完,就给人打断了话头。

“刘大人,你不能一个人独吞所有的好处啊,怎么也得分润点给大家伙啊。”又有一人道。

“刘大人,你要那么多功劳也没用,陛下都已经封你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了,再立新功难道他会封你为丞相吗?”这个人的话还有几分道理,刘琰做了丞相,那诸葛亮往哪里摆?

“刘大人,切记,千万不要功高盖主啊。功劳太大,赏无可赏的人是什么下场你应该清楚的。”他下面的潜台词是:“赏无可赏的大功臣只好杀掉了。”

这货的话就有点危言耸听了,劝降两个人就能功高盖主的话,那这些年刘厚带领众将东征西讨,攻城掠地无数该怎么算?他手底下那些经历无数大战的将领该怎么赏?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越说越离谱,越说越危言耸听,说得刘琰冷汗都下来了。他连忙抬起两手做往下压的动作,道:“好好好,刘某这就把这个机会让给大家,继续抓阄,继续抓阄。”

接着,刘琰故技重施,又制作了一批抓阄用的纸团,让大家重新抓阄。这次,又有一位官员抓到了“赢”字,兴冲冲地去江桥门劝降守将牛旦了。

最后还剩一个地方,那就是宫城了,这个时候反而没有人抢着去了,原因是,谁也没把握劝得太后和刘理投降,在这两母子面前,最能说得上话的就是吴懿和许靖。吴懿已经被杀,许靖却一直缩在一个角落里沉默不语。

没多久,有卫兵反馈回来一个消息,那就是去军营劝降吴毓的程天,被吴毓砍了脑袋,尸体扔出了辕门。大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倏然一惊,这才发现,这个差使不是那么好当的,是有掉脑袋风险的。

刚才还在懊恼自己没有抽到一支好签的人,现在变成了庆幸。刚才羡慕妒忌恨的情绪变成了幸灾乐祸。

又过了一会,江桥门反馈回来消息,去劝降的官员被守将牛旦打了一顿屁股赶了出来,现在正被人抬着回来。

顿时,大帐中的降官个个都冷汗涔涔,再也不像刚才那样争前恐后抢着去劝降了。士兵之所以将这些消息反馈回来,是因为这两人劝降失败,想请刘琰再挑选两位官员出来,继续尝试劝说。

可是,形势来个大逆转,由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这次无论刘琰怎么说,都没有一个人再肯去尝试劝降了。

正当大家左推右推时,郭攸之过来了,他过来是为了传达一件事,原来,hong军有一支部队已经杀到了宫城下,但是宫城四门紧闭,守卫森严。

陛下有鉴于皇宫里守卫的都是蜀汉的忠臣烈士,不愿多做作杀伤,所以,特派他来请许靖入宫劝喻皇太后打开宫门,撤销守卫。

郭攸之也不说是让皇太后投降,毕竟都是皇室之人,说投降这个字眼不是那么好听,多少要给她留点脸面的,反正大家明白那个意思就好了。

劝喻皇太后和皇上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最适合的人选就是许靖这个太傅,他一手策划宫变将这两母子推上权力的巅峰,这两母子对他可谓言听计从。

他在这两母子心目中的地位是最重的,由他去劝说可以事半功倍。郭攸之还转达了刘厚的意思:如果他能成功劝喻这两母子开门投诚,使hong军不费一兵一卒占领皇宫,避免大战引起生灵涂炭和宫殿被毁,皇帝将赦免他的死罪,贬为平民。

许靖自己知道自己事,自己这次是罪大恶极,如果换了其他帝王,捉到他这种谋朝纂位的主谋,想简单一死了之都是个难事。一定会将各种极刑应用在自己身上,什么凌迟啊、炮烙啊、剥皮抽骨啊,还有死后的鞭尸啊、曝尸啊都是有可能的。

不但自己要受极刑,亲族还要受到牵连,什么诛九族啊,什么男的杀光,女的充为官妓也是常有的事。

前番虽然说他献城有功,陛下已经赦免了他的死罪,但是,他也知道,死罪可恕活罪难饶,自己肯定是要被流放或者被囚禁的。所以,他投降后就一直很低调,一直在一个角落里坐着,不参与和其他官员的议论也不争夺立功机会。

现在骤然听到皇帝可以赦免他的罪过,恢复自#由身,哪里能不激动,哪里能不开心。自#由无价啊,虽然只是做个平民百姓,但是他有钱又有名望,就算没有了官职,余生也可以活得很好了。无官一身轻,说不定日子过得比当官时更舒坦呢,就当是退休了吧。

许靖当然想把握这次机会,他二话不说就从角落里站了起来,跟着郭攸之往外走。快要走到大帐门口时,他突然灵机一动,道:“郭大人,老夫一个人入宫劝喻太后,恐怕势单力薄,太后未必肯听劝,老夫有一计,若得实行,必当万无一失。”

郭攸之听后,也很开心,马上道:“许先生有什么妙计但说无妨。”

许靖道:“不如让群臣一起进宫面见太后和皇子理,所谓众志成城,群臣一起劝喻,太后怎么都会听劝的。”

郭攸之转念一想,也是,如果群臣一起去劝太后,太后迫于压力就不得不降了。

毕竟她们两母子生活在深宫里,全赖这班大臣为他们治理天下,他们发出的命令也全靠这些大臣执行。如果所有大臣都和他们不是一条心了,他们就变成了光杆司令,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了,这个时候,他们除了投降实在是没有任何其他选择。

于是,郭攸之答应了许靖的要求,让许靖带着群臣一起入宫劝刘理和太后投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