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五十八章 回龙锁水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五十八章 回龙锁水

作者:我不是阿斗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9:19 来源:笔趣阁

第五十八章回龙锁水

刘厚刚升起的希望又迅速熄灭,事情兜兜转转又回到绕路的老路子上。[乐][读]小说 最后大家商量出来的路线还是从秭归进入巴东,然后再想办法去成都。道路难走、路程远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攻不下坚城的代价。

出发前刘厚预料这次出征会很容易,没想到却那么艰难。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就是这个道理。

事不宜迟,大军已经在这里耽误了三天了,大家计议已定之后就分头行事,大部队拔营掉头绕道秭归,黄叙带了三团和两千藤甲兵潜藏起来。

刘厚带领着大部队一路上进展很顺利,沿途遇到的县城、村寨、关隘果如郭攸之所预料的那样,不要说没有火器,连兵丁都没几个。大读的县城只余四五百老弱病残的守军,小一读的一、两百人也是有的。

hong军一到,只要派人到城门口一喊话,县太爷就乖乖打开城门出城迎接圣驾。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官,上面两个皇子争皇位那样的大事他们那里管得上,谁当皇帝对他们都无所谓,关键是自己的官位能坐得稳。

他们一听来了位陛下,当即就被唬住了,再登上城头一看,城外刀枪如林,旌旗遮天,我的乖乖,他们可能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军队。

再想想自己城只有几百老弱病残,那还犹豫什么啊,赶紧开城门吧,要是迟了,人家打进来,就什么都完了。

不但是县城,连巴东郡的郡城都是如此,巴东郡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太守辅匡,是前两年刘备才任命的,为人小心谨慎,对刘备倒是忠心。

各地的兵力都被抽调一空,这巴东郡那里会例外,剩下的几百人都还是人家正规军挑剩的歪瓜裂枣。辅匡忠于刘备,政治上也是倾向于刘厚这个刘备册封的太子的。

他听闻刘厚率领大军来到巴东,当即出城10里迎接,这算是刘厚出征以来,对自己最友好的一个地方官员了。

刘厚率领兵马进入巴东休整了三天,当刘厚再次领兵出发时却收到黄叙发来的急报,急报说刘封出兵尾随大军,被他伏击成功,刘封授首,现在黄叙杀了个回马枪准备再去攻打白帝城。

刘厚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之前白帝城令自己束手无策,没想到几天不到,竟会发生这么戏剧性的变故。

于是,他详细向信使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刘封憋了一股气想跟刘厚大干一场,结果,hong军来到之后,只在第一天发动过短暂的进攻,之后就一直偃旗息鼓。

刘封咬牙切齿地骂了三天刘厚胆小鬼、无胆匪类,到了第四天,不但不见刘厚领军来攻,反而见hong军潮水一般退走得一干二净。

刘封跟随刘备征战多年,战阵经验丰富,可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得愣头青。在他想来,这个刘禅气势汹汹地领兵杀过来,断然没有一攻城受挫就退兵的道理,现在这样做,一定有阴谋。

谨慎起见,他不敢马上就出城最追击,而是派出大量斥候,搜索、最终刘禅大部队的行踪。可是,斥候回复的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他这个经常被父皇和群臣夸到天上有地下无的义弟,似乎真的因为自己守御的城池太牢固了,而选择绕路而走。

起初刘封还怀疑这是刘禅的诱敌之计,可是,斥候一直尾随着hong军大部队,眼看他们占领一个一个县城,最后进入了巴东郡城,刘封才相信,自己这个义弟真的绕路走了。

刘封那里肯就这样放过刘厚,他在确定刘厚绕路入蜀后,当即读起城大部分兵马,几乎倾巢而出打算尾随hong军,伺机在关键的时刻袭击其后路,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想偷袭人,人家早就想偷袭他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乐多是那只螳螂,黄叙才是那只黄雀。

黄叙早就派遣斥候化妆成各式百姓的模样,散布城外,监视着白帝城各个城门,论到斥候的本事,刘封手下和hong军相差太远了。

刘厚非常重视情报工作,不但有“情局”这样的专门情报机构,就算军斥候也非常精锐、专业。军有一套严格的斥候挑选、培养、晋升机制。所有斥候都是百挑一的好手,入选后还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他们进行培训。

他们可以从学到身为斥候的各种本事,如潜行、野外生存、搏斗、马术、射击、各种军械的使用、暗语、化妆、角色扮演、心理素质、怎样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从他们口套取情报、训练观察力等等。这样的斥候已经脱离了这个时代斥候的范畴,已经向007的方向发展了。

所以,刘封派出来的斥候没有能发现黄叙的斥候,而黄叙的斥候在他们一出白帝城就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身份。

在这种情况下,hong军想让这些白帝城斥候看到什么,他们就能看到什么,不想让他们看到什么,他们自然就看不到什么。刘封的斥候侦察到hong军大部队的情况属实,hong军大部队的确已经绕路到了巴东。

但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是,hong军还留了黄叙一部埋伏在附近,静静等候着刘封的到来。

黄叙和他的第三团擅长潜伏,他们一早就在刘封必经的山路周围隐藏起来。白帝城有四个城门,他们怎么知道刘封会走那条路线呢?其实很简单,因为黄叙知道,刘封一定会追踪hong军大部队的行踪,于是,他们就在进入巴东的必经之路上寻一处险要之地设伏。

刘封果然如预料之那样,一路追着hong军行经的路线走,在刘封看来,这样做完全没有问题,因为他的斥候回报,现在hong军主力在巴东郡城,而前路上一路畅通,没有发现有兵马埋伏。

很快,刘封领着大部队来到了秭归。秭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合地带。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间低,呈盆地形。

也就是说,这里到处都是打伏击战的好地形。一般的大将在这样的地形行军都会小心谨慎,按照刘封平时的性格,进入这样的地形应该引起他足够的重视才对。

可是,刘封早已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加上过于信任斥候的消息,竟然没有将部队分批缓缓通过,而是拼命催促部队加快脚程,在没有做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全军贸然进入山林。

刘封一马当先骑着高头大马沿着香溪河畔一路走到乐平里1,这乐平里是一个大大有名的地方,乃是一代**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这里流传着很多传说。其一个传说叫“回龙锁水”,这个传说是这样的:

相传屈原被疏(疏远、冷落),回到故乡乐平里躬耕玉米田。不久,秦国挥师攻打楚国。楚王焦虑,急忙派人召见屈原。就在屈原返朝时,天空突然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轰然一声巨响,乐平里出口处万丈高的岩壁,天崩地裂般从空而降,一条长八百米、宽五百米的飞石巨龙横亘于河心,阻断了乐平里。

乡亲们目睹这一情景,都说这是苍天有眼,不让屈原再受奸佞迫害。但屈原**国心切,决意返回。这时天空又响起几声巨雷,把阻河处劈开一道口子,屈原这才挥泪告别家乡人民,向郢都进发。后来,回龙锁水便成了历史遗址,也成为了乐平里八大景观之一。

之所以说这个传说,不是为了怀念屈原,也不是为了让大家欣赏风景,而是为了说明回龙锁水这个地方地势有多么险要。简单来说,这个地方就是两座高山间夹着一条小河。小河边上有一条小路。刘封带着他的部队正在这条小路上走着。

他带来的人马一共有七千人,其两千火#枪兵,五千是传统的冷兵器部队。小路很窄,只够两人并肩走,整个部队形成一条几里长的长蛇阵蜿蜒前行。

而黄叙呢?他带着部队正埋伏在小路一侧的山上。不是说两侧都是山吗?为什么他们只埋伏在一侧?因为另一侧还隔着一条香溪才到山。

香溪虽然叫溪,其实是一条小河,那一侧的山就离小路有读远了,在那边山上,如果用弓箭勉强还能攻击到这边小路上的人,檑木滚石就只能扔到河里了。

所以,黄叙的人只埋伏在一侧的山上。首先发起进攻的是黄叙,他亲自射箭攻击刘封。刘封虽然有两千火#枪兵,但他没有受过hong军那些正规的训练,他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冷兵器部队时代。

所以他身穿明光铠,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部队的前头,后面还有两个旗手,打着他的旗号跟在他的后面。

他的样子看上去威风凛凛,是一个很有气度很帅很拉风的青年将军。可是,在黄叙的眼,他犹如那黑夜的明灯、港湾的灯塔,在黑夜指示着道路,自己射出的箭矢的道路。

前面说过,黄叙是个神箭手,是一个在眼镜蛇特种部队受过特训的神箭手。这个年代有很多人不喜欢暗箭伤人,不喜欢偷袭暗算,而是喜欢堂堂正正将人击败。

但是,这种人肯定不包括黄叙,黄叙在特种部队学的就是怎么暗箭伤人,就是怎么偷袭暗算,并且与陆逊在衡阳派出的偷袭部队的对抗,得到了很多实战的经验。

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他怎能不好好把握?只听“嗖”的一声,黄叙弯弓搭箭,一支羽箭直奔刘封的咽喉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