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回乡小农民 > 第二章回家

回乡小农民 第二章回家

作者:挣钱买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9:10 来源:笔趣阁

王勇的家在黎县刘庄乡半山村,之所以叫半山村是因为村子被燕山遗脉半包围住,村子后面和东西两面全是大山,村前则是一条一米多宽的横在村前蜿蜒而过的小溪流,小溪水不深,最深的地方也超不过半米,当然夏天发大水时例外。那时水面能有三四米宽,得由两米多深,大水汹涌而下,声势很是吓人。而在平时,由于溪水都是由山里的山泉水汇聚而成,清澈见底,因此不时可以见到小虾小鱼的在水里zì yóu游动,偶尔还可以见到快速游动而过的水蛇。

村里的农田中的好地大部分都是在河边,因为这里地势平坦,不缺水源。但是地少人多,一人也就两三分。但是村里人的口粮的大部分都得靠着这点地。至于山地,因为靠近村里的这几座山上都缺少水源,所以大家伙种下庄稼的收成,那就全看老天爷的脸sè了。一般都是种一些耐旱的玉米土豆之类,忙活一大年,能收获的收成可能连一个人的肚子都填不满。好在老天没有赶尽杀绝,村子后面的大山里有着不少野生动物,像野鸡,野兔子之类的小动物却是不少,还有数之不尽的野菜,蘑菇。村里人也能靠着这些勉强度rì。许多人开始长年的外出打工,一些混的好的像王勇的堂哥王强,在城里买了楼房,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城里人。更多的年轻人通过上大学离开了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去山外广阔的花花世界寻找自己的幸福。

前几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减免了农业税,种庄稼还给一些补贴,至于早就有的退耕还林的政策也开始在村子里被认真执行,大家伙靠着国家拨款,在山上修了不少的水窖,解决了一部分用水的难题后,开始在山上种果树,杏,桃子,苹果,枣子,栗子……赶上这几年水果价格走高,村里人总算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家家户户的也开始有闲钱盖新房,现在村里有2/3的房子在这两年都重新翻盖了。从远处一看村里处处是新房,还真有兴旺发达的意思。去年国家的村村通工程,让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也通上了水泥路。一条三米多宽的水泥路蜿蜿蜒蜒的从远处通道村里,这可不仅解决了村里人出行的难题,更重要的是村里后山中的山货可以很方便的卖到外面,给村民换来一张张的人民币。这山成了半山村最大最好的资源。靠着村后的大山,村里一年时间家家都能赚个一两万。山菜,野物,还有山上的果树结出的果子……这大山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最大希望所在。

王勇告别堂哥王强从市里坐班车到县里,再从县里倒车上了一辆去另一个县途径王勇所在的刘庄乡的短途客运班车。到了乡上下车在打个在路边拉客的面包车,十五块,王勇总算是回到了家里。

在村头河边的小桥边下了车,王勇拎着行李往家走。过了小桥顺着水泥路走上一百来米就进了村子。

“小勇?”一个粗狂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王勇一看,是村里的能人大伯——王大海。王大海是村里第一批出去打工的人,在建筑队干了十来年后,回家自己拉起队伍,也组建了一个建筑队,四处揽活,挣了不少。在市里的公安局工作的堂哥王晨就是王大海的儿子,下面还有一个上大学的丫头,可以说王大海是村里过的最好的人家,要钱有钱,要势有势。王大海和王勇的父亲王大江是亲哥俩。当年王勇父母出事后,王勇哥俩除了二爷家之外就受大伯一家的照顾多。王勇上大学后,弟弟王亮则干脆直接搬到了大伯家住。

“大伯,是我,我回来了。”王勇说道。

“回来好啊,你这从毕业到现在,总是说工作忙,连过年也不回趟家。你大妈可是想坏了。好了,走跟大伯回家。”说着就过来拉着王勇的手就往村里走。

“孩他妈,你看这是谁来啦?”王大海还没有进门就开始喊。

“大妈,是我回来啦!”

“小勇回来啦?在哪呢?快进来让大妈看看。”屋里传来大妈田秀的声音。很快大妈就从屋里跑了出来。拉着王勇就开始掉眼泪,“你这个没良心的死孩子,回了家也不知道先到大妈这看看,要不是你哥给家里打电话,大妈还不知道你回来了呢。”

王勇也是有些眼圈发红,想想这些年自己一个人在外漂泊,遭了多少的罪不说,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孤单,这一走五六年,和家里亲人就没再没见过几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本就是孤儿的王勇每到节rì总是主动要求值班,让别人回家过节,因为王勇怕过节,怕看着别人家里热热闹闹的,自己孤单一人,怕又想起往事,怕又想起父母弟弟……

“大妈我这不回来了吗?好啦,我这回回来就不打算走了。到时天天陪着你,陪到你烦为止,成不成?”

“好啦,老婆子,王勇刚回来哭什么啊?像什么话吗,赶紧做你的饭去吧,这都到晌午了”王大海在一边说道。

“用你管,小勇啊,跟大妈进屋,把东西放下,大妈给做了好吃的。看你瘦的,这几年在外边这得遭多少罪呀。大妈给你好好补补。”大妈拉着王勇就进了屋。

进了屋,大妈把王勇的行李和买的礼物放到炕头,便拉着王勇做到沙发上给王勇在饮水机上接了一杯水,一会又给王勇拿零食水果。

”吃啊,你小时候连饭都不好好吃,最好吃零嘴。怎么现在不爱吃了?”

“成了,小勇都多大了,你还当他是小孩子啊。”

“我愿意,怎么着吧?”

王勇一看两人这要吵起来了,赶紧插话道:“大妈,我二爷二nǎi身体好吗?”

“好着呐,一口气能爬到山顶。不过这几天不在家,和你二nǎi出去了,说是串亲戚?去běi jīng了。”大妈低着头的说道。

大伯听了大妈的话,表情有些不自然,不过王勇并没有发现。听到疼爱自己的二爷没在家,王勇有些失望,不过很快调整过来。

“大妈,这屋子是啥时盖的,装修的真好。”王勇这话到不是恭维,大伯家的这房子一看就是新房,刚进来时王勇看了一下。没有十几万下不来。房子有五大间,是本地流行的平房样式。外表贴了瓷砖,院子里还盖有门房,偏房。正房五间,中间是厨房兼餐厅东屋住人,西屋放东西,当仓库。这是这一代普遍的房子样式。东屋这边砌着炕,还有这边的土暖气,东墙上海挂着空调。靠北墙是两个大衣柜中间是个组合柜,上面有一台大概32英寸的液晶电视。挨着东边炕沿摆着一套组合沙发,一长两短。沙发前有个玻璃的茶几,上面还摆着套茶具。

王大海赶紧接过话茬说道:“前年我自己的建筑队盖的,去年秋天装修好了放了半年,今年五月刚搬进来。我这可是个招牌,按城里的**叫样板间,别人找咱建房子,一看咱家这房,人家心里就踏实。这就代表着你大伯这建筑队的技术水平。”

“行啊,大伯这你都懂啊”

“别听他吹了,这还不是你哥给他出的招,他自己能有这本事?大老粗一个。”大妈在边上数落道。

“好啦,赶紧去做饭吧,这肚子都咕咕叫了。也不怕把小勇饿着。”

“小勇啊,先吃块西瓜,大妈知道你爱吃鱼特意给你炖着鱼呢,一会咱就吃饭啊。”大妈说着就往堂屋去继续烧火做饭。

“小勇啊,刚才听你的意思是不打算出去了,要回来种地?”大伯问道。

“在外面活的太累了,不想再瞎混了。这不就想着回家干点啥?”

“前天,王强打电话过来说你看着不对劲,没jīng打采的,怎么回事啊?跟大伯说说,大伯给你拿拿注意。”

“没啥事,就是前短时间辞了工作,又跟女朋友分了手,心里不舒服。已经没事了。你们不用担心。”

“没事就好,跟大伯不用客气,有事就说话。对了,你回家准备做点什么啊?想好没有?不行还是让你哥在城里给你找个工作吧。”

“不用了,大伯。我这次回来就想好了要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行了吧!被跟大伯扯用不着的,要说实话,你怎么想的?”

“我想着把家里的果园子收拾一下,在盖几个大棚,另外还想养点鸡,对了我准备把山上以前的那三个储水池给扩大一下弄个养鱼池。这有个名堂叫生态养殖。听说是挺挣钱。我想试试。”

“哦,种大棚不错,能挣钱。养鸡可就得注意了,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咱家这一片养鸡的已经很少了。就是因为风险太大。这没有技术可养不好这玩意。村里刘军在外面人养殖场干过几年,到时候可以雇他过去干活。他人也老实,你把养鸡场交给他管基本上就不用你cāo啥心了。还有村后头你们邻居你二叔家里种过大棚,后来赶上下大雪,把自己建的大棚给压塌了,损失了不少钱,到现在还没缓过起来。你要种大棚,可以让你二叔过去给你干一段时间,多少也能帮着你点。”

“嗯,行。”王勇没有犹豫,很痛快的答应了,大伯说的两人在王勇父母过世后也没少照顾哥俩儿,有机会了当然要回报人家。做人不能忘恩负义,这是王勇从小就受到的教育,最早是爷爷,后来是父亲,现在是大伯,一个接一个对王勇灌输着知恩图报的做人准则。

“对了,你要弄这么一大摊事,钱够不,不够大伯这有,可别跟大伯客气。”王大海知道王勇这小子xìng格内向,有什么事都憋在心里。偏偏又要强的很,死要面子,最不愿受别人恩惠。所以提前跟这小子打声招呼,省的他抹不开面子开口。

“不用,大伯。我这几年手里攒了点钱,应该够用了。”拥有神奇的小世界后王勇根本不会为钱发愁。

“你们爷俩别聊了,过来吃饭啦!”大妈的声音打断两人的谈话。爷俩起身向外走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