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回乡小农民 > 第三百九十二章白薯美食

回乡小农民 第三百九十二章白薯美食

作者:挣钱买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30 来源:笔趣阁

这么一车白薯没遮没挡的就开进村里,来到王勇家门前,不用想也知道沿途得有不少人都看到了。

以前自己家里就种白薯的时候,每人觉得这东西是好玩意。可是这几年没种白薯,也没吃白薯了,乍一看见,还挺想尝尝的。

有那个脸皮厚的,或者觉得和王勇关系近的,想到这里就准备去王勇那里打劫一把。反正王勇是大富豪,肯定是不在乎几根白薯钱的。

王勇此时还不知道村里人在暗自打着他给媳妇弄来的这堆白薯的主意,他正仔细的检查这几篓白薯的品种呢。

看起来是两个品种,一个是外表黄色,里面也是同样的颜色。另一个则是外表是红色,瓤子也是红色的。

这种红皮红壤的白薯,王勇小时候,村里还是以种植白薯为主的时候,家里曾经也种过。只是那个时候,大家种白薯主要是为了获取淀粉,所以这种专门食用的品种那是少的可怜。

没有哪家会拿出一大块地来种植这种专门为了吃的白薯,都舍不得啊!何况那时候也没人到农村来收购这种专门用来作为吃食的白薯啊!

至于那些淀粉含量高的白薯,如果是烀着吃的话,说实话,一点都不好吃。虽然也有一点甜味,但是由于淀粉含量很高,吃起来很干,很面。

如果是放置一段时间,或者在太阳底下晒上一段时间再放到锅里蒸那就不错了。

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化学的还是物理的反应。

反正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放。再上锅蒸,那跟新鲜的白薯就是完全两个样。不仅更加容易熟。而且熟了之后也没有那种很干。让人难以下咽的感觉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种方式烀出来的白薯,很软烂,而且更加的甜,真正地咬一口就那啥了!

当然,白薯这东西的甜味应该是淀粉转化的。再怎么甜也不可能把牙齿给甜掉了!

正因为老百姓发觉了白薯的这种特性。所以,那种很好看的食用型白薯在农村很快就没了用武之地了。又不能拿来卖钱,种它干吗?

只是有很少的一些人,会拿出很少了一小块地来少量地种植一点。等收获了留着自己家里吃个新鲜罢了。

现在就不同了,白薯淀粉据说价格不高,还卖不上价钱,所以很多农户开始种这种食用品种的白薯。

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伙的眼界也都比之前要开阔的多。知道这种白薯一种出来,送到大城市或者卖给那些二道贩子,总是能卖个不错的价钱,要比自己卖淀粉挣钱多不说,还省了不少的事。

王勇不断回忆自己曾经见过或者吃过的白薯的做法。想着到底那种做法最有特色最好吃,就先做一下试试,给自己那个馋嘴的媳妇儿和干闺女尝尝。

白薯粥?

这应该算是一种吧?

把水烧开,之后把淘洗好的米放进锅里,盖上锅盖开始煮。这事一般煮白米粥的流程。白薯粥呢?

很简单,就是事先把洗干净的白薯削皮,然后先切片,再切成小粒。在米下锅之后,把白薯粒也放进锅里。

等粥熟了之后,就会自然地散发一种白薯带来的特俗的香甜气息。

吃一口进嘴里,那股子白薯的甜味和白米的爽滑一同从嗓子里滑入肚子,喜欢甜食,并且害怕发胖的人绝对会瞬间爱上这种美味又健康的白薯粥的。

除了白薯粥之外,王勇小时候最常吃到的白薯的做法是熩白薯和烧白薯。

熩白薯的做法其实就是蒸,这个很简单。而烧白薯呢?顾名思义就是放到火里直接烧。

和烤白薯的味道是一样的,但是小时候总是等不及慢慢地烤,心急大概也算是所有小孩子的一种天性吧。

反正王勇小时候总是等不及烤白薯慢腾腾的,即使偶尔烤一回,多半也是还没烤熟呢,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

小心的把自认为烤好的白薯先在地上滚几下,甚至用土把它给埋上一会儿。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快速降温,好让自己能马上吃到好吃的白薯。

不过一般情况下,当孩子们拨开已经不是滚烫,而是温热的烤白薯的外皮,张开大嘴咬上一口,准备美美的开吃的时候,总会发现原来熟了的仅仅是外表的一层罢了,白薯心里还是硬邦邦的,一咬还是脆生生的呢?

所以为了快速吃到熟透的白薯美味,孩子们一般都是把白薯直接买到火堆里烧,而不是用烤的。

烧白薯不仅是能快速的让生白薯变成熟的,而且味道上和烤好的白薯几乎没什么区别。唯一的一点不同就是烧白薯外表会有一层黑黑的碳化层。

这就需要在吃之前先把这层厚厚的被烧成了黑炭的表皮剥掉,然后才能享受到白薯的美味。

不过,要剥掉这层碳化层,往往孩子们都会被弄得满手满脸的黑灰,显得狼狈不堪。但是为了能吃到好吃的美味,这点小缺点那绝对是可以忽视的。

当然,你要是弄到了衣服上,恐怕回到家里一顿打骂是少不了的!

但是要说给王勇留下印象最深的关于白薯的吃法,那还要说是拔丝白薯。

将裹上了淀粉或者鸡蛋液的白薯片先放到油锅里炸透,炸的变成好看的金黄色。然后另起一个锅熬糖,这个就考验厨师的手艺了。

火大了,肯定是要糊锅的。带着一股子糊味的东西没人会喜欢,尽管它是甜的。火候小了呢?也不行。因为火候小了。糖就化不好,而糖没熬好。这拔丝的效果也就好不到那里去了。

王勇自认为自己对于这种拔丝菜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真要自己动手的时候,却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慌。

后来一想,干脆,这种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菜还是交给二叔这个大厨来做吧。

王勇正在这里冥思苦想的琢磨怎么做白薯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声音里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孩子。乱糟糟的你一言我一语的十分的热闹。

“王勇。你弄来的白薯放哪里?给我匀一点!”

还没看到人影呢,王老大便已经拎了一个兜子,扯着嗓子把自己的声音先传了进来。

这个时候,大门口呼啦一下就涌进了一堆的村里人。二奶。刘奶奶,干妈,大妈还有领着雯雯的媳妇儿也在人群之中。

等看到王勇身前能有一百多斤一篓的六大篓白薯,这帮人里大部分人惊呼一声之后,变旁若无人的一拥而上,用自己带来的家伙装起了白薯。

手提袋,编织袋,筐子,纸箱。泡沫箱……各式各样的装具都够开一个展览会了!

“哎呦!还是红瓤的呢?好东西呀,我喜欢!”

“我这一篓是黄瓤的!”

“真的?我跟你们说,这白薯还是黄瓤的好吃!想当年咱村里还种白薯的时候,我可是年年都种上一分地的这种黄瓤白薯的秧子。”

“嗯,大力说的不错,要说好吃还真的是这种黄瓤的,红瓤的都要差一点。”

“这白薯啊,烀之前一定要先晒晒!”

“这个谁不知道啊?还用你说!”

“就是,就是!”

“就是你个头啊!你小子悠着点,逮着不花钱的了是吧?你丫还能再无耻一点不?”

“可不是咋的?我说连海呀?你也太过分了吧?虽然这玩意也不值几个钱,可你也不能拿个大麻袋装吧?”

“你这是想把这些白薯都包了圆儿吧!”

“你们忘了连海的外号儿了吗?”

“外号?”

“白薯脑袋啊!”

这一帮子村里的叔叔大爷,大婶大娘,兄弟姐妹,一边使劲地往自己手里的家伙儿里装白薯,一边还打起了嘴仗。

王勇对于这东西本来也不是很喜欢吃,弄来这么一堆白薯只不过是想要讨媳妇儿欢心罢了。

虽然弄来的白薯多了点,可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谁还没干过点傻事啊!

对于村里人大拿特拿,王勇站在一边笑呵呵地看着,这让他有了一点小时候,大家都在地里刨白薯干活的时候感觉。

满村子的人,不管那女女老幼都在地里,青壮年拿着镐头一镐一镐的把白薯从地里刨出来。老人孩子则是跟在后面把刨出来的白薯上的泥土抹一下,然后装进袋子或者大篓里。

大家或者相邻不远,或者隔着很远,大声的说笑着,家长里短,来年展望,曾经往事,家国大事,就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这种场景,王勇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了。上了大学之后,独自一人背井离乡的去外地求学,然后又独自一人留在省城打拼,那里还经历过如此景象。

这么多年没有经历这种全村老少出动下地劳动的场景了,今天看到大家一起抢白薯的场景,让王勇立刻就想起了自己童年放秋收假的美好或者痛苦的回忆。

农村的孩子对于秋收假或者叫农忙假都是既欢喜又畏惧。因为这个假期那几乎就是农村里一年到头最忙碌的一段时间,每天天刚亮就开始忙活,一直忙到午夜十二点也是常有的事。

王勇这边还在发愣呢,跟着进屋的雯雯一看干妈说要给自己多多的好吃的白薯正在被大家疯抢。眼瞅着很快就空了好几篓了,小姑娘不愿意了。

她松开牵着干妈的手,“噔噔噔”地跑过去,将小身子趴在一篓黄瓤白薯上面,先占上了。

小丫头也是很有心眼,她刚才可是听好几个爷爷说了,这种黄的白薯是最好吃。雯雯就只要这一篓好了!

等村里人都拎着自己装满了白薯的家伙儿,说说笑笑的一哄而散之后,王勇着才回过神来。扭头正好看到还在伸着两条小胳膊趴在一篓白薯上面,任凭媳妇儿和干妈怎么劝就是不下来的雯雯。

“奶奶都给你留着,谁都不给了,都是雯雯的,你先起来好不好?”

“雯雯乖,你看把你的漂亮衣服都弄脏了,赶紧起来,跟干妈去换衣服好不好?”

“不嘛,不嘛,雯雯走了,他们就把雯雯的白薯都抢光了!太太还说要雯雯给她送几根呢,还有爷爷、奶奶,二大爷,三爷爷,五爷爷,大伯,二伯……”

小丫头小嘴叭叭地说了一大串的称呼,看样子要让她说下去,没半个小时都说不完。王勇赶紧走过去,开口问道:

“雯雯,你这是干吗啊?”

小丫头抬头看看王勇,脆生生地说道:“我的,我的,这一篓都是雯雯的!”(未完待续。(lw0。))

ps:终于要忙完了,以后不用再上这烦人的夜班了!房子马上就要脱离苦海,得大解脱了!大家是不是表示一下!

下一章开始房子会正常更新了!更新时间还是下午五点左右,特此提醒!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