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回乡小农民 > 第三六九章爆米花

回乡小农民 第三六九章爆米花

作者:挣钱买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30 来源:笔趣阁

王勇一想起现在备受国内土豪们追捧的外国高档葡萄酒,就心里不平衡了。..xstxt.. 看最新最全小说

凭什么啊?凭什么喝葡萄酒的就是贵族,就有情调啊?老子就大碗喝白酒,还是二锅头,56度的,怎么啦?

这一赌气,王勇把面前的大玻璃瓶往桌子里面一推,气呼呼地站起来就往外走。

尼玛的,就因为这破玩意耽误了老子多少事啊?这两天连觉都没睡好,老子亏大了!他母亲的,以后可不能再干这种傻事了?

想明白了之后,王勇就起身往门外走。这好几天没到村里去逛逛了,自己可是半山村的村长!怎么的也得经常地帮村民办点事情,哪怕是刷刷存在感也是好的吗?

这刚进了村子,就发现一帮子村里的小屁孩,或自己端着一茶缸(老式的大搪瓷杯)玉米粒或这是大米粒,或者是拉着父母,爷爷奶奶,也带着同样的东西,手里还都有一条口袋。

这是要干嘛啊?这都怎么了?

哎,不对,这场景怎么这么熟悉呢?

我这笨脑子,怎么一到关键时候就死机啦?看来还是欠拍啊!想到这里,王勇真的往自己脑袋上就要拍一巴掌。

还没等巴掌落到脑袋上呢,王勇脑海里灵光一闪,就大叫一声之后,撒腿就往家里跑。

“崩爆花的来了!”

爆花是这里的土话,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爆米花。这东西在我国也算的上是历史悠久了吧。

据考证,最早的爆米花出现在宋代,用的是糯米。只不过那时的名字不叫爆花,也不叫爆米花,而是叫孛娄。

宋代诗人范成大就在诗中有过描述,孛娄可能是地方音译的。在宋代,上元节。吴中各地有爆米花的习俗。

而在当时人们爆米花的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为了吃,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一个很奇葩的理由——占卜。

人们通过爆米花,来占卜来年的吉凶,姑娘们通过爆米花,问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占卜时,爆米花爆的越多,则越吉利。

到了明代,这种通过爆米花占卜的风气更加流行。一位诗人在他的诗文中描述了正月十三爆米花的热闹场景。

东入吴门十万户,家家爆花卜年花。就锅抛下黄色粟。转手返城白玉花。

清代时爆米花占卜仍然流行,同时,爆米花还被当成一种原料入菜了!据说是做馅料的,就是不知道做好之后会是什么味道?

王勇印象中的崩爆米花就是一个黑黑的锅,上头有一个可以拧紧的盖子,后面有把手可以方便架在火上之后让锅转起来。

当然还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那就是压力表。爆米花什么时候好,什么时候能出锅了,就全靠这个压力表了。

自制的一个铁皮炉子。谁家炸爆米花了,都得要带点煤过来,然后等炉子烧起来之后,就开始准备炸爆米花了。

把作为原料的玉米或者大米(听说古代还有用黄豆的。房子是没见过,那位书友见识过,一定要跟房子说说),混着适量的糖精倒入锅里。

一般来说。炸爆米花的人都自带着一个量具,一般就是一个缸子,把你家里带来的玉米粒先倒入他的缸子里。与缸子口齐平的时候,就表示这是一锅的量。

太多了可能爆不好,太少了不划算。一锅最开始好像一毛,后来慢慢的涨到两毛,五毛,一块,现在多少钱就不知道了,因为村里很多年没见到干这个的了。

另外,糖精这玩意估计年纪小的人都没见过,一般八零后估计还得是农村的应该都有对这个东西的记忆吧?

一大暖壶水,加上十几粒和如今白砂糖一般大小的颗粒,就会非常的甜了!这东西,王勇小的时候,没有关于价格的记忆,等长大点之后,他记得自己有一次去买糖精好像是一毛钱一小袋,估计连一两都没有。

喜欢甜食的,就会一锅把这一小袋糖全加进去。而会过日子的,则是炸一锅爆米花,用半袋,剩下半袋留着回家喝糖精水,或者做其它用途。

把原料放入之后,蹦爆米花的人就会把盖子先改好,然后将上头的一个螺丝拧紧固定住。这时候就可以上火准备开始加热了。

放到火上之后,必须要不停地转动,以保证锅里的原料受热均匀。有时快,有时慢,全在爆米花者自己的手艺和习惯。

上火之后,就必须要随时注意上面的那块压力表。这个东西除了是保证能否做出好吃又好看的爆米花的关键因素之一之外,还是关系到自身和周围人的安全的保险装置。

其实,这爆米花机器就是一个特殊点的高压锅,虽然是铸铁的,可是也有它承受的压力的极限不是?一旦压力表都爆表了,你还在火上烤着,那不是作死吗?

这种如今几乎只存在于记忆中的老式爆米花机,事实上却是由发明于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的英式爆米花机演变而来的。

一**三年,在世界博览会上,一个名叫查尔斯.克里特斯的人介绍了他最新发明的商业爆米花机。

随着二十世纪电气化的普及,这种老式爆米花机渐渐的在西方绝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老式爆米花机辗转来到了中国。

而大家都熟悉的那种转炉式爆米花机则是在六十年代才出现在我国的,应该是英式爆米花机的升级版吧。

它整体都有铸铁制成,分为摇手,压力表,盖子,锅等十部分。

当爆米花机上的压力表到了一个固定的数值的时候,就可以把锅从火上移开,放到一个麻袋里,然后一脚踩锅,一手用一个铁棍插入盖子的开关上,,利用杠杆原理,狠狠一用力。

“嘭——”

一声巨响之后。白花花(大米崩的,玉米的话有点黄)的爆米花就会冲打开盖子的锅里猛地喷射出来,乖乖地落入到麻袋里。

这个声音是王勇小时候所有孩子们最喜欢听的声音,几乎每次一听到这个声音,全村的小孩都会流着口水赶到大队部那里。

有很多都会又哭又闹地让父母去蹦爆米花,如果实在是父母舍不得那个钱,那也要自己赶紧过去,趁着爆米花刚出锅的时候,和大家一拥而上,浑水摸鱼的抢一把解解馋也好。

这种可以说是儿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爆米花。那真的是承载了几代人童年或美好,或痛苦的回忆。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半山村这一片农村的生活水平较低,可以说从八十年代初期的解决了温饱,到九十年代刚开始步入小康,孩子们很少有零花钱去买零食吃。

五分钱的里面有各种各样塑料小勺的酸梅粉,地瓜做的一分钱一个的小唐光(地瓜糖,很黏牙。一点也不好吃),还有五分钱一个的大唐光。

记忆中这三种零食就几乎陪伴了王勇的整个童年,其它的零食好像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还是穷啊!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不说没钱。就是有钱在当时的农村也买不到什么零食吧?

于是,爆米花,这种味道香甜,价格便宜的食品就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

而崩爆米花的神奇过程。也给孩子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快乐,向往和好奇。

那时,根本不用吆喝。只要一听到崩爆米花的声响,小孩子们都会跑过来围着看。而崩爆米花的人则是坐在那里,一手拉着风匣(老式鼓风机,现在很少见了,房子家里还有一个呢),一手转着炉子。

等到把爆米花机塞进麻袋,要爆开的时候,孩子们都会神经紧张的屏住呼吸,有些胆小的还会用手捂住耳朵,但是眼睛却绝对不会离开爆米花机一丁点。

一声巨响之后,白花花的,或者黄橙橙的爆米花就出现在眼前。这个时候,主人们都会拿着自己的袋子上前装爆米花。

胆大的孩子们则是趁着这个机会一拥而上,争相哄抢。胆小的就去拾拣散落到地上的那些爆米花,再胆小的,那就只能眼睁睁地瞪大眼睛,充满渴望的看着了。

不过通常来说,王勇绝对不会是这三种人的任何一个。

每次村里来了崩爆米花的人,王勇一般都是会牵着弟弟王亮还有王晗的手,跟在二奶身后,在同伴们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一次至少要崩上两锅。

在排队还没有轮到自家的时候,前面那些崩完的人家,都会主动上前,撑开口袋让二奶尝尝,当然,也少不了他们三个小娃娃。

不过一般更多的情况都是前面的人直接让路,把第一的位置让给二奶和王勇他们,让他们先崩。

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二奶或者王勇这个很会来事的小家伙儿大方的张开口袋让满村子的人品尝。

一般这个时候,王亮和王晗都会很紧张的看着他们祖孙俩手的袋子,生怕人家都把爆米花给他们吃光了。

奇怪的是,王勇记忆里这个时候总是见不到王强的身影,那个时候他去哪了?

这个时候,王勇已经回到了家里。

一边找了两个不大的塑料袋分别装满了大米和玉米,一边又从厨房里拿了两袋一斤装的绵白糖。同时还拿出手机,给王强拨打了过去。

“哥,咱以前崩爆花的时候,你干啥去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sunny54和phantom2002月票打赏,房子十分感谢!

今天是本月最后一天的,手里还有票的书友给扔两张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