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篡清 > 第二十四章激荡--第二十五章暴雨将临

篡清 第二十四章激荡--第二十五章暴雨将临

作者:天使奥斯卡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12 来源:笔趣阁

不知道是南海的气候好,还是才风涛波动,踏上陆地之后觉得安适。或者是单纯看到一个绝色小美女,让徐一凡觉得心情舒爽。昨夜和那些华人青年密会之后溜回来的徐一凡一夜好眠,睡醒之后,竟然不知道东方既白。浑身软绵绵的,觉得异常的舒服。听见他屋子里面的响动,睡在卧室外间的杜鹃已经推门走了进来,手里已经端着了热腾腾的青盐税。小丫头眼圈红红的,不知道昨夜,翻来覆去的想什么心思。

说起来,传统教育下长大的女孩子。饶是马贼堆里长大的杜鹃,也绝对是以男人为天。照顾起来当真无微不至。这个小丫头忍着一路的极度晕船还处处服侍着他。想到自个儿昨天晚上偷眼看那个李璇大小姐的模样,徐一凡忍不住难得的有点儿惭愧起来。

杜鹃将青盐水递在他手中,又低头将他的靴子拿出来,小心的掸掸。正眼儿都不大敢看徐一凡一眼。杜鹃身子发育得最是撩人,可是偏偏儿也是最害羞的。就连洛施都比她大胆一些儿。羞怯时往往在徐一凡怀里缩成一团,怪大叔想下手儿都有心理阴影。

他忍着没开口调笑什么,再让杜鹃想起咬他舌头的事情,这小丫头今天又别过好了。没想到杜鹃摆弄了一阵靴子,突然勇敢的抬起头来:“下次我嘴张得大大的。再不咬你了!”

徐一凡一怔,将笑容死死收住,严肃的点头:“嗯。下次我再好好的教你……”

看着杜鹃小脸慢慢变红,外间门又是一响,徐一凡起身穿起靴子,就穿着白色地中衣问道:“谁啊,进来!”

脚步声响动,眼看就是楚万里和李云纵这两个哼哈二将进门儿。

昨天一架打得曹领事都从烟床上千辛万苦起来,四下拉架。总算让洋兵警察们的警戒范围向外扩了五六百米,不再鼻子顶鼻子了。领事馆外,学兵们也放起了自己的哨位。就是这样,才能安全的将徐一凡接应回来。没人知道他溜出去的事儿。

这一架看来将李云纵打爽了。脸上青肿起好大一块。但是板着的脸松动了一些儿。楚万里还是那个笑嘻嘻的样子,两人军服整齐的走了进来。啪的就是平胸一个军礼。

楚万里先说话儿:“大人,等会我就去码头了。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有?”

徐一凡点点头:“就把泗水市内市外,所看到地真实情况和邓大人他们说了。请他们多多忍耐一会儿,现在水兵大队上街,只怕激化矛盾……咱们求的就是,给泗水华商心目当中留下一个印象,就是因为咱们在,这些土著才不敢闹事。激化起来。变数很难控制啊……”

楚万里笑笑:“得令!咱们不就是绷着这个架子么……标下明白。”说罢转身就去,李云纵却是将手里拿着地一堆抄报纸递了过来。

“大人,国内咱们练兵衙门的唐委员,还有詹委员,从水线发来地电报。已经追到泗水来了,请您过目。”

徐一凡拿在手上正准备瞧。就听见领事馆外突然传来了人声鼎沸的声响儿。一下又坐了起来:“什么事儿?”

李云纵和他对望一眼,顿时立在一边,等着徐一凡手忙脚乱的穿好行装。拱卫着他大步的走出了领事馆。

~~~~~~~~~~~~~~~~~~~~~~~~~~~~~~~~~~~~~~~~~

领事馆外。一群华人正朝这里行来。多是长衫马褂,穿着故土的服装。岁数都已经不小,有的都是白发苍苍。这些人物不管模样如何,有的人肤色黧黑如同老农。但是都自有一种书卷气在。当先几个岁数最大地,都捧着香烛,举过头顶,神色严肃的行来。队伍也越来越大,后面黑压压的还不知道有多少,自有一种庄重肃穆之气。

爪哇的土著远远的跟在后面看着,也是越聚集越多。这些土著人的眼神儿很难形容,似乎就有一种天生地阴冷残暴,说不出的让人不舒服。

这支华人队伍也没有理他们,只是前行。洋兵们互相看看,不知道有没有在清朝领事馆前面拦住这华人团体的道理。土著警察已经按着藤壳帽子飞奔过去,挥舞警棍就要驱逐。

门口放哨巡视地学兵跑得比他们还要快,当先一个高大健壮的北方汉子大吼如雷:“住手!这是咱们清朝的领事馆门口,你们想干什么?”

昨天那一架,估计这高大汉子威风八面,一声儿大吼,居然将那些警察镇住。当先的华人老者们看也不看那些狗腿子土著警察一眼,只是静静前行。

徐一凡出来看到的,正是这么一幕。他已经官服整齐,俨然钦差气派。看着当先以身子护住那些老者,怒目而视警察洋兵的那个学兵高大汉子。低声问身边的李云纵:“这个……叫张旭州是吧?怎么样?”

李云纵只是简单低语:“猛将。”徐一凡微微摇头:“还有担待,有血性。”

说罢就神色一肃,站在那儿静静的等候这支华人队伍近前。

几个老者走到了面前,举着香烛已经深深的打躬下去。有的人身形已经相当龙钟,但是这礼节儿还是做得一丝不苟:“大人,救救华校!这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根哪!”

这些都是一生数十年,都在土著人的白眼甚至暴行中,在洋人殖民当局的压迫下,在辛苦奔走筹款,在守着华夏道统传承,在一代代的教导游子后代,自己的根在哪里。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地华校教师员工!

几十年中,他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波,多少次辛辛苦苦募集资金创建起来的华校被强行关闭,被土著暴徒冲砸。但是他们还是守着这一点华夏文明的种子,撒遍了南洋大地。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随着华人顽强的将自己的影响在南洋越扩越大。殖民当局和当地土著对华校的压迫越来越深。直到挤迫得他们无法生存。华校的存在,已经成了南洋华土洋三方一个最根本的矛盾之一。这样压迫挤兑,发展到**,就是南洋龙堂最后的终结的象征,就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地中正中学的强行关闭!

那一场惨案。英国,大马。甚至还有CIA以高压水龙,以催泪弹。以步枪对付手无寸铁地华校师生,捕走了南洋龙堂的骨干。

这些当然都是后来地事儿了,但是华校的灾难,却是从徐一凡踏足的这个时空开始。

按照曹天恩昨天的话儿里,就在他抵达泗水之前,已经有十七家华校在短期内被冲砸,数十人死伤。甚至包括才入学的花童。老师们为了保护学生,挺身而出,死的伤的更占多数。

面前地这些老人,有的明显一看就知道善良得一辈子不会和人拌嘴争论。只是想将心中的学问传授给下一代,让他们可以做人立身。现在一看,有的人脸上尤带伤痕!

正是这种暴行。才让泗水现在跟一个火药桶仿佛。随着徐一凡和兵船的到来才暂时冷却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可是华人地忍让,到了这个关口,也是差不多到了底线了。

徐一凡的高调到来。两条兵船泊在港口。这全新的做派,还有这位钦差大人在洋人酒宴上拂袖而去地姿态,让华人们口口相传,似乎又看到了希望。虽然远处的祖国一次次的伤了这些游子的心,冷了这些游子的血。可是到了这紧张的时候,游子们还是想着的是依靠自己的国家!

看着老人们一个个肃然长揖,徐一凡赶紧的奔向前去,一个个的将他们搀起来:“老先生,我当不得啊!当不得啊!倒是应该是我这个后生小辈该给你们磕头作揖才是。感谢你们这么万难的情况下,还坚持着自己中国人和老师的本分!”

一个老者抬头起来,已经是老泪纵横:“大人,我们华校可怜啊!就像没娘的孩子,空空荡荡的没有依靠。咱们是有良心,华校也从来没有缺过钱。可是良心和钱能顶什么用?别人有刀子,有枪杆子!大人带着兵船过来,又是宣抚南洋的委员,难道不能和洋人交涉一下,给咱们华校一条活路?是咱们华人,养活整个南洋啊!我们也从来不和别人争什么,一切都是咱们一颗汗珠摔成八瓣儿辛辛苦苦干出来的!”

望着这些华校老师沉默的队伍,徐一凡无语。以满清的积弱,纵然是他个人的高调,借助着局势凑巧,暂时出了一点风头。但是真正事到如此,他有的办法却也不多。他的目的是来筹饷,是为了打造自己的势力出来。在还没有实力的当儿,现在又能派什么用场?兵船不是他的,学兵随员不过数十人。对面却是整整一个爪哇荷兰殖民当局,和数十万仇视华人的土著!

李云纵站在他身边,胸膛只是起伏。这种场面,曹天恩领事干脆就没露面。他只是按着发烫的脑门儿,最后只能勉强一笑:“老先生,国家弱啊……想挽回这个气运,只有想法儿让国家强起来。我到南洋,就是筹饷为国家练新军,想强国的方儿的……”

他话还没有说完,几个老先生就已经异口同声的拍胸脯:“大人,我们也看到了兵船的好处,大人筹饷,我们四下为大人去求!就当给华校筹募学费了。这爪哇几十万华人,也不在意多交第三份税!只要这个当儿,大人不要丢下我们,和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同胞站在一块儿!”

话到此地,徐一凡还能说什么?他只有默然的点头,大声道:“我不走!前些日子被难的华校,我也会一家家儿的去宣慰。和洋人那里,我也尽力去交涉!大家劝导华人。都抱起团来,这个时候就一个保家保校地心思。还要请大家转告四下华人,背后的国家强了,大家这些南洋游子才能站直腰板儿。我和大家守在一处,这筹饷的事情,徐某人也拜托诸位父老了!”

~~~~~~~~~~~~~~~~~~~~~~~~~~~~~~~~~~~~~~~~

东爪哇省的总督府内,现下也是一片的沉默气氛。

一份份的报告传过来,都是汇报徐一凡在领事馆会见一**的华人社团的。看着文字描述,现在领事馆那里,似乎就成了那些华人陈情聚集的地方儿了。

楚克勋爵坐在躺椅上面。老头子把玩着一杯加冰加苏打的威士忌,听着碎冰块在玻璃杯里面轻轻碰撞地声音。只是并不说话。

围着他一圈儿,都是军服笔挺的殖民地守卫部队地军官。警察局的高级警官。无一例外全是白人。他地副官德坦恩中校站在他的躺椅边上,已经气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

大家都是满脑门子的大汗,屋子里面空气实在太沉闷了。

德坦恩轻轻的做了一个手势,早就无声在旁边侍立的土著仆役,悄声没息的走到窗前,将四下的地遮阳百叶窗完全敞开。一阵海风吹进,顿时让所有人都精神一爽。

楚克沉吟着道:“各位绅士,你们怎么看?”

一个高级警官夹着他的木壳凉帽坐得笔直:“不能再让他呆下去了!下午他就已经开始宣慰那些华校,华人们热情得和要疯了一样。这样的情绪,并不利于女皇陛下对这片土地的统治!”

“……那个辫子国度,居然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官僚。当真是让人想不到。我们都以为,他会拜访一下华人世家,拿着一些钱走路。谁管他是不是把钱揣到自己腰包里面。”

“当局已经忍让。但是不能无限制的忍让下去。文明世界的威信,不能再这么损失下去了!”

“我们应该稍稍放松一下对那些土著猴子地压制了……平衡木的另一头随着这个钦差的到来,已经向华人那边沉。为了维持秩序,必须也要让那些土著猴子有所表示……”

底下地意见看来无限趋向一至,楚克总督却总是沉吟不语。等着众人都看着他,他才轻声嘟囔道:“那两条清国的巡洋舰呢?”

德坦恩中校早就忍不住了,大声的道:“他们永远也不敢向白人的军舰开火!”

楚克轻声道:“作为总督,我祈求的是替女皇陛下统治的领土平安无事。奥兰冶的旗帜永远在这里飘扬……并不希望看到太多流血的事件发生。不管是土著人,还是华人,必要的时候都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对象。让他们一直保持这样的对立,就是我们统治的原则……各位绅士的意见,我认为还是有相当的道理。也许我们的确该有所表示了……中校,替我约见曹领事,将这位麻烦制造者的事情,也有必要让清国的高层知道一下我们的意见……”

德坦恩兴冲冲的行礼转身就走。楚克坐直了身子,正色的看着满座的殖民地高层:“各位,可以回去布置了。吓吓他们,但是不要太过火!这次行动的前后布置,都要汇报到总督府,等候我签字认可!”

~~~~~~~~~~~~~~~~~~~~~~~~~~~~~~~~~~~~~~~~~

徐一凡忙着禁自己宣慰责任,荷兰总督府秘密商议如何化解现在局面的同时。泗水李家的大宅子正堂当中,也有密会在进行着。

李家如此气象,这正堂也是极其不凡。空间宽阔,铺着的都是用在兵船上的柚木甲板,足能隔绝当地浓重的湿气。几个南海沉香木的香炉焚着香料,烟气儿袅袅上升。大堂陈设是完全中式,可是又按照西法开着百叶窗,没有传统中式厅堂的阴暗。

李家二代的那些子女们,都坐在各自座位上面面面相觑。李大雄比较各别。穿着一身洋装,闭着眼睛在那儿养神。同辈的李大仁,李大义。李大信,李大智几个兄弟,都是中式袍褂,满身的富贵气息,他们多是李家各处生意地负责人物。在这个一个传统世家,掌握了生意的财权,就比单单只是替李家奔走联络,出头露面,还信洋教,娶洋婆子的李大雄地位高上了不少。要不是因为这次事关洋人土著和华校的矛盾。李大雄也许连这个家族核心的会议都赶不上呢。

家族几个兄弟都在低声的谈论着什么。也没人多看李大雄一眼。正低低议论当中,就听见里间儿咳嗽一声。所有人都坐直了身子,连李大雄也赶紧睁开了眼睛。

就看见堂中一个老人慢慢跺了出来。典型客家人的相貌,眼窝深深的。虽然胡子白了,但是看起来还是精干得很。扫视自己儿子们,眼神当中有说不出的严厉。一个丫鬟替他捧着银水烟袋,还有一个拿着椅垫。看老人要坐下,赶紧就将那椅垫铺在红木的太师椅上面。

“父亲大人……”底下问候地声音响成一片。儿子们的神色都恭谨无比。

这老人正是泗水李家地家主,将李家发展到如此富可敌国的地步儿。南洋李黄郑陈四大家联合宗堂地总族长。同时也是荷兰东爪哇省绅董局的董事,跺一跺脚儿,南洋华人社会都要乱颤的李远富。

爪哇华人,几乎没有不看他老爷子眼神儿行事的。

他坐下来,淡淡的扫视了儿子们一眼,漫不经心的问道:“到底是谁提议要开宗堂大会的啊?”

大儿子李大仁陪着小心:“父亲。这不是大家都不摸底么。都担心着呢。华校给砸了十七家,华人青年都在底下秘密联合着。很有些咱们四家地子弟。其他三家,都来问咱们李家拿什么主意了……还有个钦差委员在这儿。闹的动静不小。要给他筹多少钱打发他,也是一个事儿,这些事情咱们拿不了主意,只有禀报父亲,最好开宗堂大会,大家商量一下儿。”

李大仁话一出口,底下人的声音就纷纷附和成一团。现在这个局面,哪怕这些人物,心思都提着呢。

李远富瞧了他们一眼,伸手拿过水烟袋,却不凑纸吹,重重哼了一声:“都是怕天下不乱还是怎么?这么些年也过来了,非要跟着那些小孩子一起和洋人对着干怎么?和气才是生财,这是李家的根本!这么大家当闹散了,你们去哪里要饭去?都是混!还要开什么宗堂大会!”

他拿着纸吹点着李大仁:“查查,查查,我们李家哪个子弟和那些家伙混在一起想闹事儿了……办华校,咱们没少捐钱。从来都是大份儿,但是别顶着干啊!洋人要关,就关好了,咱们再开不就是了?总之一句话,别凑这个热闹!”

李大仁偷偷瞧了李大雄一眼,老爷子眼神儿也转了过去:“是不是你家的阿星阿璇?特别是阿璇那丫头,招蜂引蝶的让四家小子都跟着她乱转。进不了祖坟地女鬼子!”

李大雄身子一颤,只是淡淡回答:“儿子不知道,回去就问问。”

“问个屁!”老爷子在儿子们面前威严从不掩饰:“赶紧再去帐房支钱,动用公项,给洋人上下打点去。只求约束那些土著一些,华校的事情,咱们是绝不插手!明白了没有?”

李大雄点头应是,李远富还在发作:“让你外出联络,大笔的钱经手。不是让你联络那些乌七八糟地人的,咱们就是花钱买个平安。连会党听说你也很有些来往,想干什么?”

李大雄只是低头:“都是儿子的不是。”他又抬头看着老爷子:“那个钦差委员,我们怎么打发?现在他似乎都成了泗水华人靠山一样。”

老头子叹息一声:“靠山又怎么样?国内一封电报,就得灰溜溜回去……见得太多了。这样的事儿包。不能多留在泗水。不然别有用心的一蛊惑,那些孩子还不知道做什么呢……一百万之内,你拿主意,花钱买平安吧……”

“是……”李大雄的声音,只是静静的。

~~~~~~~~~~~~~~~~~~泗水的天空,依然蓝得让人似乎能融化其中。热带的阳光洒下,照得地面都似乎在冒烟儿一般。

在泗水培智华校之内,人群拥挤,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擦一下脸上的汗水。大家都扬着头,一张张热切的脸庞都看着人群当中,站在箱子上面的徐一凡。

学兵们同样满身满脸的大汗,有的站在徐一凡身边,有的站在这学校外面。维持着秩序,瞪着那些在学校外面蹲着坐着的大堆大堆的土著。

里面每响起一阵鼓掌的声音,那些土著青年就不约而同的大声起哄。有的还拔出了巴冷刀,用力的在地面上,在椰子树上敲击。刀锋在阳光的映射之下,耀眼生光。

这几天来,徐一凡就在一个个华校演讲,宣抚。他只是要让这些盼望他能支撑他们这些游子的华侨们理解。大清至少还有一个徐一凡,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而且也将竭尽所能,让他们背后的祖国变得强大起来,直到能让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扬眉吐气!

至少在之前,他们还要忍耐,不能激化太多的矛盾。大家要抱成一团,不要在分什么族什么堂,什么省籍。站在一处,顶住这最后的关头,等着国家强盛起来。现在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全力的支持国内的自强运动。练新军,建工厂,造更多的铁甲船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他们的利益!

不能说他地演讲没有效果,每到一处华校,到处赶来的华侨就将他的队伍围得水泄不通。为他每一句话儿鼓掌叫好。威武的学兵队伍让这些华侨们大开眼界。摸着他们的军服热泪盈眶。因为徐一凡的钦差宣抚委员身份,荷兰殖民地当局也不得不派军队警察维持秩序。虽然每一次捣乱的土著都更多,但是都还好没有闹出什么事情出来。

设在领事馆的筹饷处,每天都有大批大批的华人。带着现钱,银行的本票,甚至金银饰物赶来,为这个在危急时候儿能站在他们中间地天朝钦差徐大人尽点儿心力。楚万里留在领事馆就办收兑的事情。本来徐一凡带了大批地空白官照,封典,追赠,功牌过来。一开始楚万里还带着几个人看多少钱就换什么样的实收。结果那些华侨往往丢了钱就走。名字都不留一个。楚万里到了后来也懒得这些废话了,每天就只是点头微笑。然后行礼送人离开。一天下来,比到处奔忙地徐一凡还要累得腰酸背痛。

几天下来粗粗一算。已经筹到了五六十万两关平银两的现金。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这已经是远远超过了以前如过江之鲫的那么多筹饷委员的成绩。而徐一凡只不过做了走到他们中间去,大声的宣传鼓动吹嘘的事情而已!满清官场地颛愚和不作为,哪怕是在这件事情上面,也足可以表露无遗。

曹天恩领事一边儿看着这么多钱眼热,一边儿又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打转。心里只是念叨着,这么多,该收手儿了吧?回去够有面子的啦!想着荷兰人背后和他打的招呼。脊背上面就冒冷汗,这二百五要是真惹动什么交涉出来,那他的责任可也跑不了!发到总理衙门,还有南北洋衙门地水电报,怎么还没回来?朝里那些大人真是,办事儿的效率。连他曹天恩都不如!他虽然大烟抽得不少,可是毕竟久办交涉,知道在这地面儿。洋人和土著看不得华人民气沸腾,别看现在这个样儿热火朝天的,不过是暴风雨前地宁静罢了。一出了事儿,那就是什么也当不住!

周围人等的心思,徐一凡也顾及不了。他只是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儿罢了。有些事儿,是不能太计较利害得失的。看着自己同胞这个样儿,你还不去宣抚,不去安慰,不去给他们点儿希望,那还成什么人了!

至于那些本来目标的筹款大户,那些南洋世家,现在人家沉得住气。他也分不开身,大家就这么熬膘着吧,到时候看谁耗得过谁。自己在下面越结这些华侨基层的心,将来掀起的风潮就会越发的剧烈。到时候有你们求上门儿的时候儿……

这些就是他现在心里转着的心思,这个时刻,嘴上却还是对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慷慨陈词:“华校风波一天儿不平息,兄弟一天儿绝不离开南洋!总要和洋人交涉到底,还咱们一个公道!可是……”

他话锋一转,才露出兴高采烈表情的那些华侨们就听着他换了更掏心窝子的口气:“……我能站在这儿和大家说话儿,外面没有人进来砸场子。凭的是什么?凭的是国家给的钦差身份儿,凭的是两条大兵船。国家弱,兵不强。有个钦差过来,洋人也得客客气气的办交涉。不能欺负太过分了,面子得要过去。要是国家强呢?要是兵船多呢?那洋人还敢斜着眼睛看你们,卡着你们脖子么?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儿。国家强了,才有大家的地位!南洋是大家一手一脚建设出来的,凭什么要踩在咱们头上?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儿?”

哗的就是一阵掌声响起,在徐一凡站着的箱子前面儿,是几个参与组织起来护校的青年,李星也在他们当中。当即就振臂高呼:“咱们要支持徐大人把国家变强!”几个青年同声振臂高呼,底下华侨听众,还都不习惯这个礼节儿。呆呆的不知道跟着喊好还是不跟着。

热血青年,放到哪儿,都是一个模样儿。

可是这种天真单纯,也是最难得的。

徐一凡满身大汗,嗓子嘶哑的从箱子上面跳下来。底下习惯了老礼节儿的华侨们不会喊口号儿,都纷纷作揖下来。顿时就是一片风吹浪倒地壮观景象。这种场景徐一凡也早有经验,就是笑得加倍客气,作揖得比他们还要深。这一做派,不少老人就是热泪盈眶:“还是咱们国家的大人好啊……”

远处响起了歌儿的声音,就看见一群华人青年手挽着手挺着胸膛在门口的一群群土著青年面前经过。毕竟是侨地,风气开通许多。还有些女学生在其中,只是穿得严实,不敢和那些男青年走在一块儿罢了。估计又是哪个男校或者女校的学生,来敦请徐一凡去宣抚的。

李云纵带着几个学兵就迎了上去,徐一凡眼快。一边和几个老先生寒暄。一边一眼儿就看见了混血小美女李璇也在其中,浅笑盈盈。眼中波光闪动,就有如泗水外海碧蓝清澈的海水一般。绝色走到哪儿。都是大家注目的焦点。连不少懒洋洋的洋兵们都直起了腰,看傻了眼睛。她前后左右都有华人青年唱着歌儿,在她面前,这些家伙胸脯子干脆比谁挺得都高。

这个女孩子,这种中西合璧的美艳,和少女地风情。在这一刻,绝对是这座海滨城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叮当一声儿。不知道是哪个土著瘦猴儿手中地巴冷刀落在了地上。

徐一凡看着李璇也觉得眩目,接着就是眼神儿一错。李云纵也悄悄的在他身后道:“邓大人!”

果然在这些华人青年队伍之侧,几个便装人物,跟在后面儿。当先一个高大结实,不是邓世昌又是谁?他习惯性地按着腰间,似乎还在扶着他的指挥刀。只是皱着眉头儿看着周围的情况,看着华人土著壁垒分明对峙的景象。不时又看看那些朝气蓬勃的青年,微微点头。

还有几个白人警官和洋兵。远远的跟在他们身后,不知道是保护还是监视来着。

邓世昌和徐一凡的一对,顿时就是相视一笑儿。徐一凡分开众人,大步地迎接了上去,一把抓住了邓世昌的胳膊:“正卿兄,你怎么来了?”

邓世昌回头看了看跟着他们的人,李云纵灵醒,带着一队学兵顿时上来将他们隔开。对着那些家伙儿怒目而视。

“还不是来看看传清兄的威风?大人麾下楚君已经往来传信,这里情况邓某都知道了。怒发冲冠啊!我堂堂大清,也只有徐大人敢轻身而入险地,一处处宣抚安慰我被难同胞!敢以一身正气,压服这些不逞之徒!”

徐一凡苦笑,看来邓世昌激动得很呢。自己也就是赶鸭子上架。

“这话儿就不比说了,正卿兄怎么下船来了?有什么变故不成?”

邓世昌脸色沉重,,轻轻摇头:“今天港内又赶来了一条荷兰炮船。加上两艘铁甲快船,数量已经超过咱们编队了。加上港口也多了不少洋兵,如临大敌一般。我实在放心不下啊……传清兄是钦差委员,不是钦差大臣的体制,可以入住洋人的公廨。而且随员又都没有武器。万一变起……”

徐一凡也只有苦笑:“我怎么能不知道兄弟就在火山口儿上?难道就丢下这些同胞不管么?洋人还是不敢把我怎么样地。有我在这儿,大概也能镇住他们一点儿,丢了个钦差委员,对洋人来说,也不是好交代的……”

邓世昌笑容越来越苦涩:“只怕朝廷也不愿意让大人多呆啊,曹领事已经给国内去了电报。朝中北洋大佬的意思,只怕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地做派,兄弟已经见得够够的了。一纸电文过来,大人是走还是不走?就连来远的丘管带,现下也是闹着要放船。我硬说机器没好,不能出发,才压下来的。只怕……拖不了多久啊。”

徐一凡自然知道邓世昌心头压力,心下也有些沉重。以前自己都算一路顺风,到了南洋,种种桩桩牵绊在一处,偏偏又不能丢手就走。看着这些侨胞们热情期盼的脸,他难道能够弃他们不顾?

如果来到这个时代只是为了随波沉浮,这个清,还不如不篡……

侨胞下层之心。这些日子奔忙已经初步掌握,至少自己这个徐大人说出话儿来,还不会没人听。下面就是应该笼络那些儿世家上层了,如果自己能作为清国钦差的第三方,在华人和洋人之间寻求一个妥协,也许就是解决的办法儿。可是自己却偏偏没有可以和洋人订约地授权……只是宣慰筹饷的名义儿而已,要是自己擅自妄为,只怕自个儿二百五的名声儿再大,回去也得掉了脑袋……可是诱惑也是如此之大,在天赐一般的这么一个风潮当中。自己来到南洋,一下就成了侨胞们瞩目的人物儿。要是能够顺利平息这一切。他在南洋的声望,将超过任何大清人物。只要在这里派员留守办事。南洋这个巨大稳定的筹饷财源,还有受过良好现代教育的青年,将源源不断的接济他未来的事业。

他咬咬牙齿:“邓大人再候我几天!我这就去拜访李家,看看能不能借着这个虚火儿,在华洋之间,把事情压下来!这出头地椽子,说不得也要做了……我也给总理衙门和北洋去电!”

邓世昌肃然起敬。拱手就是一揖:“传清兄伟男子!邓某实不如也!这几天顶着天大的干系,邓某也候着大人,致来两船,就是大人地后盾!”

这真的是赶鸭子上架啊,经历这场淬火,也许就是自己从此一飞冲天。名动天下。也许就是一败涂地,不可复起……时不我待,他这场南洋风潮。自己注定是躲不过去地!

~~~~~~~~~~~~~~~~~~~~~~~~~~~~~~~~~~~~~~~~

两个人在那里倾谈,侨胞们似乎也知道徐大人有什么重要的事商议。大太阳底下,都在静静的候着。那些最为精力充沛的华人青年们也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散开。

李璇悄悄的走到张大嘴巴仰慕的看着徐一凡一举一动地李星身边儿,拧了自己哥哥一下:“看傻了啊?”

李星吸口凉气儿:“痛痛痛痛!”又不好和妹子发脾气,低声解释:“瞧瞧徐大人的风采,真是咱们华人一流的人物。到哪儿一席话儿都说得风生水起,大家心头都是热烘烘的。瞧他那些随员,听说都是徐大人一手训练出来的学兵,瞧那做派……我们在南洋,哪里能看到这样的英雄人物?妹子,我这次是下定了决心,跟着徐大人回去,做救国地事业!”

李璇一笑,精致到了极处的脸颊上就是一个浅浅的酒窝儿:“你会什么?”

李星理直气壮:“机器我懂,做生意我也懂,身体又棒,家族打小儿地培养。我在徐大人身边儿,做个帐房总没什么问题吧?上阵打仗,我也不怕。”

李璇撇撇小嘴,眼神一转,身边几个一直偷眼瞧过来的青年就是一种晕眩的感觉。她轻轻的道:“我觉着他也没什么了不起……爹说啦。咱们这次做得挺好,就是要坚持下去,他支持咱们。绝不向这些土著低头……爹还说,很欣慰你有这样的志气儿呢。比其他堂哥表哥强。”

李星激动得脸涨得通红,只是用力点头。李璇又推推他:“我走啦!爹说爷爷发我的脾气呢,这些日子要我老实在家呆着……不过说不定,我一不小心就溜出来了。你可不许大嘴巴哦!”她又瞧了瞧徐一凡,再看看李星:“光会说好听的话儿,又有什么用?连杆枪都不敢卖给咱们!”

~~~~~~~~~~~~~~~~~~~~~~~~~~~~~~~~~~~~~~~~

领事馆内,楚万里和李云纵守在徐一凡寓所的门口,都不敢离开半步。徐一凡白天一路宣抚回来之后,就守在房间里面儿写东西。

李云纵沉默的站得笔直,楚万里却是一溜三道弯儿的站姿,在那里眉飞色舞的和李云纵低声吹嘘:“我现在才知道,洋婆子和咱们中华男子生出来的丫头,那个叫倾国倾城啊!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儿,反正一见着了,魂儿就不是自个儿的了。什么时候咱们也整个洋婆子啥的?我就不明白了,这世上还有骡子比马还漂亮的道理?”

门轻轻一响,楚万里赶紧住嘴。却是杜鹃端着一砚台地废墨出来。

楚万里笑道:“杜姑娘。大人还没写完东西来着?”

杜鹃在徐一凡面前羞怯,对陌生人却大有野性。自己也觉着是小主母一个了。楚万里嬉皮笑脸的样子,总觉着有点儿不适应。轻轻哼了一声儿:“我哪儿知道?你自己问老爷去!”

说着就下楼去了,楚万里吐吐舌头。就听见里面传来了徐一凡的声气儿:“都进来!”

两人对望一眼,推门走了进去,就看见徐一凡在那里揉着自己的腕子。徐一凡先将一叠稿子递给了楚万里:“去致远那儿,让邓大人带着你,在港口水电报房,一字儿一字儿的发清楚了。一份给北洋,同时转报总理衙门的。一份是转发给咱们练兵衙门唐委员的……”

楚万里还是笑:“这么多!一个字儿快两毫子的洋。又得掏多少腰包儿?”

徐一凡拿自己这个手下也没办法,大事儿楚万里灵醒着呢。绝不让他担心。可是小事儿总有点儿嬉皮笑脸。他胎里带出来的脾气,有时真怀疑那份诛杀旗人的折子。其实是李云纵写地。但是潜意识里,他还是高看楚万里的灵活一眼。这僵化地官僚体系里面,出这么个人才,真是运气。

他没好气的看了楚万里一眼:“多地那份是发给唐委员的!一字儿一字儿盯着,别发错了!”

楚万里扫了一眼:“像是一篇文章啊……”徐一凡点点头,疲倦的朝椅背上面一靠:“唐绍仪来电报了,报馆已经在上海办了起来。这篇文章。就当是开篇吧。不知道我特特请的那位主笔,会把这篇文章润色成什么样儿?我现在,可是要借重他清流的名声儿来着……”

楚万里神色淡淡的:“是不是学洋人借重舆论的法子?”

徐一凡讶异地看着他,这小子还真不白给!他点点头:“就是要让大清识字儿的人,都知道这里发生的是什么事儿!”

楚万里一笑,平胸行了一个军礼就要出门。突然回头又道:“大人,是不是咱们也准备点儿军械,存在领事馆里?致远上面有水兵用的洋枪。我觉着咱们还是备上几十杆为好……”

徐一凡心里一动:“运得进来么?”

楚万里笑笑:“交给我吧!包不给那些傻洋人知道!”

他夸下海口,徐一凡居然也相信,笑骂道:“滚蛋!”楚万里领命滚蛋而去。

李云纵却一直站得笔直,一直不动声色的听着。仿佛徐一凡随时一个命令给他,他就随时豁出命去做。

徐一凡交给他一份拜帖:“送给泗水有木堂李家,我明日前去拜访,给他们陈说厉害。顺便化缘来着……不要多事,不要生事,可明白了?”

李云纵行礼接过拜帖,转身就走。到了门口,突然也转身过来,迟疑了一下。才低声道:“大人,您决定冒难处理此事,属下衷心敬佩。咱们学兵弟兄,也无一不是愿意追随大人效死。咱们觉得,跟着大人,也许真的是不一样儿地。”

徐一凡一怔,微笑道:“难道你曾经怀疑过我么?”

李云纵想了想,静静的道:“从来没有。”

棋子都是布下去了啊,不知道随后的一切,会不会如自己所料?

~~~~~~~~~~~~~~~~~~~~~~~~~~~~~~~~~~~~~~~~

在这座夜色渐渐笼罩地南洋城市的另外一边。德坦恩中校提着手杖,快步的走进了泗水警察局当中。

一位白人高级警官早就在等候着他,两人只是一拉手,并不寒暄,就奔里面而去。

看着总督副官到来,经过的警察都是敬礼。那些土著的警员看见洋大人经过。都是大气儿也不敢喘一口的屏息立正。

而这些儿,德坦恩中校正眼儿也没看一下。

两人一前一后的一直走到一处房间之内,那高级警官当先进去。顿时屋子里面几个人都跟弹簧一样跳了起来。

等候两位洋大人都是当地土著,个个头发脏兮兮的卷着,打着赤脚。恭敬了看着他们。

德坦恩迈进来一步,又赶紧退了出去,掏出一张手绢儿捂住鼻子才再度入内。听着那白人警官介绍:“这有码头土著工人的领袖,还有城区扒手头子,甚至还有爪哇土著轻步兵部队的人选……”听着介绍到了土著轻步兵,一个壮实一些的家伙赶紧站得笔直。

德坦恩在手绢儿后面皱着眉头:“都准备好了?几天之后的事情,不会耽误吧?我要随时向总督大人汇报的!”

白人警官笑笑:“阁下,这不过是一场土著和华人之间最普通的骚乱罢了。我们会随时监视他们的动向,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

德坦恩厌恶的摆了摆手儿:“不要监视,不要控制!”

白人警官一怔。德坦恩冷冷的道:“你难道没有听过那个家伙在华人当中的煽动么?每经过一天,也许将来华人就要难控制一天。总督大人的意见,不要控制。引起最大的骚乱,让华人明白,他们谁也指望不上,只有服从我们的统治!这是赋予我们白人的天赋权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