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篡清 >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八十一章 最后一战(三)

第四卷不一样的甲午第八十一章最后一战(三)

夜色如漆。

大石桥一线,安静得如同亘古以来,从未变化过一般。

战争已经抹去了人烟繁华的痕迹。本来这个市镇,是沟通辽中平原和辽南辽西水陆两处的冲要,长年水陆两路往来不息,市镇上更是摩肩擦踵,大烧锅,车马店,粮食店,山货栈,洋货行鳞次接比,人称关外小天津。但是几个月的战事下来,日军还有溃兵的糟蹋,居民百姓早就逃往一空。往日夜里这个镇子里面也是灯火通明,一年四季都是收货发货,商旅过路的时候。但是此时从大石桥北面山头看下来,这个镇子却是一片死寂。

榛榛莽莽,如洪荒初辟。就连灯火,都不见一线。

就在此处,中日两军数万人正荷枪实弹的交相对峙。

西面的天际忽明忽暗,偶尔有暗红色的火球伸上天空,这是清军高射角的山地炮,虎蹲炮在朝日军辽河以西的阵地盲射。夜间双方步兵都不作攻击作战,只是对峙。谁也不知道,围绕着辽南这里的战事,究竟还要打多少天。

大局都已经看得分明了,日军锐气已过,而大势又不利于他们。清国被徐一凡这样一拨弄,已经是民气如潮,只可能继续打下去。辽南是日军重兵所在,陆军大臣在这里坐镇。只要清国能解决这一股日军,日本就再没有打下去的本钱。只能求和。而列强必然也会掺杂其间,将日本数十年发展辛苦积累的一些家底搜刮搜刮。清国分不到大头,也有点汤水可以喝。即便如此,也是近几十年未有之扬眉吐气对外大捷!

只是近两万日军,可是清国能一口吃下的?战事拖延下去,对这远东局势,又会有如何变化?身在这场战事当中的诸色人等,等待他们的又是怎样地命运?

仗,已经打到了尾声。但是这最后的结局,却是谁也说不清楚!

“阁下,第一旅团正在向福冈二四联队第一大队交卸防务…………不举火,马衔枚,辎重就地抛弃不加以携带…………”

第一师团中将师团长山地元治是个中年矮胖子,少小一目失明,带着个眼罩。留着法国式的细长须----这是他们当初在法国人办的长州兵学塾出身的见证。明治以来,在普鲁士击败法国之前。日本陆军也还一直坚定不移的在学着法国。资格老一点的将领,都能说点法语。

大山岩对着地图,似乎也没注意到背后这位中将愤愤的神色,低声用法语说了一句:“merci(多谢)……”

山地元治身后还跟着几个参谋,也全都是一脸不平的神色。才和清军一交手,原来整个成攻击配备地第二军,就要在他的命令下转而撤退。要知道大部队都顶在接近辽西走廊的前线。辎重物资也千辛万苦的送上来了。现在才一交手,这位伯爵大将就命令全军撤退,龟缩金州旅顺一带,做死守计。清军大部队压迫在正面,辽西方向过来的毅军,吉林练军等部倒也罢了,在辽阳方向。一直压迫着大石桥正面的却是禁卫军这个大敌,安排断后掩护的部队和那么多辎重,就一定是断送了!

山地元治虽然勉强接受了命令,安排第一师团主力后撤。但是不代表他不表示自己地愤慨。仗打赢还是打输,这是实力和运气的问题。但是进攻还是撤退,却是立场地问题!陆军这次打得磕磕巴巴,还丢了一个大将在朝鲜。战事结束肯定会有人事大变动。这个时候立场如何,也许就是将来的地位如何。

国运是要考虑的。但是个人。也不是那么无足轻重吧!特别是帝国陆军,已经越来越象一个官僚团体。身在其中。就要按照官僚体系的规则行事。

山地元治上前一步,朗声道:“阁下,下官代表第一师团,对军的作战指导有若干意见!”

大山岩嗯了一声,回过头来。伯爵大将命令强行撤退,军司令部不少参谋都撂了挑子。不少人还自己去加入了预定留下断后的福冈二四联队,准备战死拉倒。军司令部的作业,不少伯爵大将只有亲自上阵。给各部地撤退命令,就是他亲手拟就的。

“说吧。”

“为何军在田庄台击破辽南清军主力之后,就进退失措?先是不对清**败部做追击,接着又是由攻击部署改为防御部署,接着再下令,丢弃战斗部队付出鲜血生命才夺取的阵地,朝着金州旅顺败退?”

大山岩淡淡一笑:“军的作战指导,不需要向贵官解释,作为军战斗序列之部队长,只要服从命令就可以了。”

这一句话顿时就将山地元治满肚子的慷慨陈辞噎了回去。自己想想,立场也表达得够分明的了,当下就极没有礼貌的拂袖而去:“鄙师团将忠实执行军之命令,但是鄙人将向军部陈述意见!阁下,战后见!是阁下您亲手放弃了最后一丝求胜地机会!”

军靴响动,几个人匆匆远去,山地元治身后的参谋甚至礼都未曾敬。大山岩微微佝偻着腰负手看着他们背影,军司令的几个参谋呆呆侍立。半晌之后,突然一个参谋大叫一声:“我也战死在这里吧!”说着就扯下身上参谋绶带,大步走了出去。

剩下的参谋对望一眼,都悄悄退下,只留下大山岩站在那里。在他下达撤退命令之前。他还是日本帝国陆军大臣,仅有的三大将之一。但是自从他下达敌前撤退命令之后,就成了第二军眼中的公敌。这一仗,不论胜败,他大山岩都已经身败名裂!

“伊藤阁下,我已经赌上了一切,但愿你选择的这条道路,真地可以带给帝国一线生机…………”

夜色当中,只有一片星星点点地白色晃动。这点白色,只有在近处才清晰可辫。稍微远一些,就完全被黑沉沉地夜色所吞没了。

每一点白色,都是日军士兵背囊后面别着的白布条,在无月地黑夜当中,大队大队的日军官兵只携带步枪和子弹以及随着装具,隐秘的从前线退了下来。所有辎重。都丢在了一线阵地。布置在二线的火炮,重型的野炮都就地放弃。拆卸深埋。反正旅顺金州有地是炮台,还有炮台里面的重炮。直接支援步兵的山炮,这些比较轻型,都大卸八块,离一线远的,用马驮,离一线近的。就人力背负,直接扛出来。各处兵站线都在撤收,乱哄哄的在处置物资。

在大群撤退下来的人潮当中,还有一些小部队在逆流而上,这是担负两个方向掩护任务地福冈第二四联队,他们要保证大队原本诚攻击配置的第二军主力,安全撤退到金州旅顺一线。

饶是这样大规模地行动。日军仍然进行得相当隐蔽。日本现役陆军,是世界上传统步兵战术技术训练得最为精良的军队之一。当初西南战争,作为政府军的陆军,很是吃了西南武士拔刀队夜袭的不少亏。经济窘迫,家底薄弱的日本人,又给陆军加上这种有日本特色的步兵夜间行进、攻击的训练。从小队到联队规模地都有。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水准出来了,如此大规模的夜间调动,居然进行得相当隐秘快速。看样子不要天亮。一线主力就可以全部撤出来。到金州旅顺。也不过就是两天的功夫。只要到了金州旅顺,依托李鸿章经营二十年的要塞体系。不要说一支禁卫军了,十支禁卫军也啃不下来。

可是,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帝国陆军几乎放弃了他们所有的战果,龟缩于一个死地。等着清军逼上来,对他们进行环攻。无论他们坚持多久,对这场战事都没有帮助!

从两个方向撤下来的上万日军,随队行动的军官不足编制数地三分之二,许多军官志愿留在断后部队当中,和逼上来的清军决一死战。而各级部队长也默许了他们的举动,在部队当中,甚至还有激进的人发出了天诛大山岩的呼声!

“吉田君么?”两支前进方向不同的队伍在夜色当中相遇,退下来的人潮当中发出了一个喊声。骑在马上的福冈二四联队联队长吉田清一中作分辨了一下声音,忙不迭地从马上跳了下来。

退下来地是加强第一旅团的东京第一野炮联队,这个联队已经丢下了他们运上来地全部十二门笨重的法国造野炮,徒手撤退下来。联队长今津则孝大佐从人群当中大步走出。一把抓住吉田的胳膊大力摇动,眼泪都快滴了下来。

“吉田君,我羡慕你!”

吉田清一脸绷得紧紧的,并不多说什么,只是问道:“都撤下来了么?”

“大石桥一线第一旅团及加强各部的行军序列,我们东京第一野炮联队最先,接着是第一旅团主力,再然后是秋山好古少佐的东京第一骑兵大队。旅团长乃木阁下已经不打算撤下来了,你到一线还可以看见他,乃木阁下说要和吉田君死在一处!”

吉田冷冷道:“西南战争的时候乃木阁下丢过军旗,现在,恐怕他是无法忍受第二次耻辱了。”

吉田说第一旅团旅团长乃木希典的小话,身为直接部署的今津则孝可不敢接。吉田清一是陆军大臣大山岩的副官,这次动员第二军出战,才接手的二四联队联队长的职务。属于机关派。是大山岩地得意门生,和他们这些一直在野战部队服役的军官,长州嫡系可不一样。今夜令人万分痛苦的撤退,看着这个吉田逆流而上,去给他们断后,这才出来表达感谢。没想到还是话不投机。

今津则孝吸了一口气,大声道:“阁下,请不要看不起第一旅团!如果不是军司令官的命令,我们也将死战不退!或者。阁下下去,鄙人替阁下断后!”

“不用了。”吉田冷淡的回答,抬头看看黑沉沉的夜空,轻声自语:“还有两个钟点啊……这两个钟点乘夜换防是最危险的时候……如果能够顺利撤下来,金州旅顺必然可保,让徐一凡在那里撞得头破血流吧!但愿帝国这最后一线生机不要溜走!”

他在那里自言自语,今津则孝眨巴着眼睛听着。低声发问:“据说……大山岩阁下认为只要我们能守住金州旅顺,清国就会自己对付那个海东徐一凡么?我们不能在战场击败他。难道象丧家之犬一样退下去,反而会击败他?清国人有这么蠢么?自己对付他们的武神?”

吉田清一不再答话,默默行了一个军礼转身上马,骑在马上他还看着那一脸愕然的今津则孝,大声道:“那些爱新觉罗和清国官吏不蠢,我们怎么会站在这里?我们怎么敢于对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赌上国运?我们被他们压制了二千年!只要有一线机会,我和大将阁下。都会赌上一切!哪怕是我地性命,还有大将阁下的声誉!我们有这样多的英杰,清国却只有一个徐一凡!”

马蹄疾驰,数十骑马风一般的卷过了夜色笼罩的东北大地。

徐一凡就冲在队伍前面,留在他背后的,就是背后忽明忽暗的夜空,前线各军地炮队。还在有一发没一发的打着炮弹。

跟在徐一凡身后地戈什哈,还有那些姜子鸣,陈彬戴军等骑兵将领,都不知道徐一凡发了什么疯,半夜在宋庆军营睡得好好的,就突然惊起,召集起他们就风一般的出营,宋庆他们被亲兵回报惊起。追出来恭送徐一凡。也只看见了他们的背影。

谁也不知道,徐一凡现在心里是如何的火烧火燎。

他一直以为。日本人会在辽南和他们死磕,却没有想到日本第二军还有退保金州旅顺的可能性!只要小鬼子进了那个要塞区,以他们的战斗力,多少部队上去都不够填地。反正以现在他手里七拼八凑五六万兵,是不可能打下第二军全军据守的金州旅顺一隅。

只要战场上面僵持下来,也只能政治解决了。他不可能在这个地方无限期的呆着。他也不可能将自己手头有数的实力在要塞区白白消耗!这些都是他逆而夺取的本钱!

这次战事,他的声望已经到达顶峰,向哪个方向走都是下坡。悬军于金州旅顺,只有让声望消磨。孤军在外,在手中的朝鲜基地,还有未来地两江位置,都不在自己手里。只要他不主动造反,朝廷会利用他这个自己露出来的破绽,用一百种以上的方法来对付他。

现在他想到的就有不少,比如说继续给他崇高的名义,让他单纯的担负围攻金州旅顺的军事统帅,钦差大臣,不停的用人命朝上填。而朝廷则利用他根基不稳,孤军在外地弱点,收拾他已经拿在手里地朝鲜,还有东北周围的地方实力。他一支孤军,久攻金州旅顺不下,外面又是居心叵测地朝廷,再加上大军当中还有那么多其他营头,远远未曾消化。一个还帅继续攻击日军的命令,就能让他左右为难!反正他徐一凡在那里也拿不下金州旅顺嘛!接他进京给一堆奖励,可是禁卫军就不姓徐了!除非他就地造反!

在禁卫军转战朝鲜的时候,在禁卫军回师辽南的时候,朝廷都不敢用这一招。因为大义名分都在他手里,抗旨理直气壮到了极点。但是悬军辽南,久攻不下的时候,那又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说实在的,他也倒不是怎么怕朝廷对付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几年他都是这么过来的。可是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他一心要的那个不一样的甲午,就只有功亏一篑!

对他而言,要应对朝廷,就不能全心对日军作战。对清廷而言,为了能收拾他,和日本人达成什么条件都可能,最有可能的就是拿朝鲜换东北和山东被占领的土地。一则祖宗之土未弃,丢的只是藩属国,面子上好看点,说不定还来一个什么国际共管让面子更光鲜……

二则就是在他还没立足两江的时候,就撬了他耐以生存的墙角!

那时战事迁延,被他一时鼓动起的民气,会不会还支撑着他继续打下去?而他,又有没有这个决心不顾一切,消耗干净自己所有的实力,继续打下去?

这个两难的选择题,他一点也不想做!

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在辽南取得决定性的,迅速的胜利!

他原来的计划良好,整辽南之败军,正面吸引住日军,消耗他们的实力。禁卫军修整训练,等到日军消耗到了一定程度,猛然从侧背击出。会战决出胜败。

可是日军一个简单的撤退,就能打乱他的全盘计划!

他的对手,不是后世杉山元,东条英机,岛田繁太郎,什政信,神重德这些脑子烧坏了的白痴军人,而是伊藤博文,大山岩,儿玉源太郎,伊东亨佑这样的东亚俊杰!

用辽南当面清军做猛烈出击,想也不要想。依托后方做按部就班的攻击,大家还凑合。深远攻击追击,有这个胆子也没这个素质。更别说宋庆这老小子还态度暧昧呢。至于禁卫军,徐一凡给那边的电报,都是要禁卫军沿着大石桥一线做守势配备,等待命令,再行出击。从守势配备转为攻势配备就需要时间,电报再往来一下,大石桥一线禁卫军主力再侦察一下日军动向,最后出击--------日军说不定就已经退到金州旅顺了!

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挽回现在这个局势?

自己想要的这场不一样的甲午,为什么就这样艰难?

为什么自己在对民族大敌作战的时候,还总得分出一半精神,盯着自己的背后?

溥仰和陈德双骑紧紧跟在徐一凡身后,蓦然之间,就听见夜色当中,徐一凡仰天而大叫,吼声激切,直达夜空深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