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篡清 > 第十八章 到底为什么

篡清 第十八章 到底为什么

作者:天使奥斯卡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8:51 来源:笔趣阁

志超从烟榻上面起身,伸了个懒腰,很是心满意足的身边儿,一个岁才及的朝鲜女孩子裹着被子,头发散乱的躺在一边儿,脸上还有点泪痕。

昨天朴泳孝送来的女子不错,鲜嫩可口,他大烟抽了几口,按捺不住就拖上烟榻老夫聊发少年狂一阵,完事之后那小姑娘一边抽搭搭的还要一边给他烧烟打烟,抽着抽着就叶志超自己就歪了过去。

他心情很不错,诸事也算顺手。汉城众将都算给他面子,没发一两银子的开拔饷钱,就督促预备北进的各营头缓缓向北移营。大冬天的,虽然底下士兵是怨声载道,但是在军官的弹压下,还是每天二十多里路的向前移动。还美其名曰是取稳固厚重,泰山压顶之势。

其实叶志超也不是不想发点饷提振一下士气,可是的确没钱。支撑两万几千连兵船水师动员进驻朝鲜,北洋已经花得不少。都知道徐一凡的家当要落在进驻朝鲜的淮军手中,这两个月的饷钱都要叶志超和诸将自己克服一下。军官们指着到平壤发财捞一票,士兵们可是一个月都大子儿没见了。朴泳孝的所谓朝鲜国库可以干净得跑老鼠,自己还没方儿没方儿的呢,要不是主食副食可以在朝鲜就地政发,抢当地百姓一个怨声载道,只怕连伙食也开不出来!

叶志超也知道,对淮军来说,没饷的军队拉上去是打不了仗地。可是这次预计也不会打什么仗。徐一凡的主力集中在大同江一带,当间几百里地几乎就是空白。移营虽然缓慢。好歹不会碰上什么。等杨士骧到了平壤,旨意一宣,要不了多久北洋大兵也已经压到了,徐一凡还真敢反抗不成?反正自己已经说明了,平壤所得,他是一个大子儿不要,诸军之间怎么分配,他们自己商量吧。

叶大帅不要钱就算好的了。还指望掏钱出来垫饷。不光门儿没有。窗户也没有呀!

听见大帅起身的动静,几个带到朝鲜来的下人赶紧的进来,端漱口水,送上水烟袋,还给大帅整衣穿袜穿鞋。几个人打了千,就围着叶大帅忙个不休。

叶志超抽了几口水烟,心定下来了。一边漱口一边问:“各军每日回报的消息来了没有?杨大人从平壤传信过来没有?”

负责叶大帅的公文事务地,不是什么中军官,也不是什么有顶子地幕僚。不折不扣,专门跑上房地小伙子一个!这小子是原来京城学戏的,唱的是青衣,面目风流,举止柔媚,是能让几个翰林爷争风吃醋打破头的红相公。叶大帅仗着他的丘八脾气和挥金如土。将这小子收成了自己人。还给他娶了媳妇儿,公母两个,经常一起伺候大帅来着。这小子识俩字儿。就负责替大帅收发机密公文了,就连李中堂甚至皇上的谕令圣旨,往往也是这兔子最先展开恭读。

听见大帅发问,未语先笑,眉目含情:“回爷的话,各军地每日回报,都说顺利,今儿的还没来呢!不过再出不了什么事情,爷的布置,还错得了么?至于杨大人……实在没消息,电报,书信,还是派人来传口信,小的早叮嘱门政了,随到随送,可是实在没见啊!”

叶志超皱起眉头,不至于吧…………杨士骧出发已经半个月,按理已经该回递过来消息。徐一凡也该灰溜溜的接旨好久了,淮军大兵一压,就该自个儿到汉城来了,准备回国请训,然后再放洋日本。放完洋,这小子该去哪儿去哪,谁还关心他。看他做事还有点英雄气概,到时候叶某人说不定还折节下交一下,收他当个幕僚什么的…………

他又想想,还是觉着没问题。杨士骧带着三百人,毛贼不敢碰,徐一凡更不敢不接旨。大不了什么事情耽搁了,最多也就这几天,消息也该回来了!从此以后,他叶志超就是朝鲜王,回国了,少说也是一个巡抚的前程!

叶志超跺跺脚,起身就前往签押房,下人们跟了一路。才到签押房门口,就看见门政大爷在门口守候,给叶志超行了一礼,就把那跑上房的小子拉到一边叽叽咕咕。叶志超也没在意,抬脚就进了签押房。就听见外面那小子提高了嗓门儿:“你是怎么当差了?我不早和你交代了,就算是来报军务文书地,没门包儿就没什么好说地,你算是越活越回去了!”

“那当兵的冻得可怜,身上烟熏火燎的,说是紧急军务,我寻思……”

“寻思个屁!大帅府地规矩还能坏了?”

叶志超听着也是一笑,要下人不揩油,圣人在世也管不了。再说无例不兴,有例就不废。这也是天经地义…………他突然浑身一震,转身就走了出去。啪的将那门政打了一个跟头:“混帐王八蛋,以后这种紧急军务,还收门包,打不死你!滚出去赶紧把人叫进来!”

门政连滚带爬的出去,那小子也吓得不敢说话,小白脸儿更加惨白。叶志超只是忐忑不安的等候,签押房也不进了,到底担心什么,他也不知道。

转眼之间就看见一个淮军传骑模样的人冲了进来,看这号坎,是属于毅军马玉昆部的。套着的表示军务紧急的红马褂果然烟熏火燎,身上的雪化了,滴滴答答的朝下滴水。看到叶志超铁青着脸等在那儿,扑通一个头就磕在地上:“大帅,六百里加急军情!”

毅军四个营头北上,过了开城以后还是一路顺利,到了黄海道的平泉,才又委了跟着他们前进的朴泳孝政府派出的准备接收的官吏。扎营休息的时候,突然受到骑兵的冲击!来人马快枪硬,对着几个营头都投火药包。打枪放火地骚扰了半晌。毅军虽然也是老军伍了,可是没饷就开拔士气不高,再加上漫无戒备,扎营之后还有出去找外饷的。给骚扰得不轻,一个营头被烧着了,差点垮下来,连死带伤大几十号。摸不清情况的马玉崑一边稳住队伍,一边打探却发现他们才新委的平泉平山等地的判事郡守县令。不少脑袋都挂出来了。已经有马队烧了官衙。留下了故忠义大院君。故忠义南大将军名义的布告,中

杂着已经给剿平了的东学党的文告,也不知道到底是地。到了白天,又是村村起火,到处冒烟,四下都是骚动不安地景象。毅军四营只以为四面皆敌,军火粮饷都不称足用。急急回报,请示大帅办法,并且速调劲旅,催发粮饷————不然就让他们暂时撤回汉城!

开玩笑,本来就不打算来朝鲜打仗地。没饷钱,还要大头兵卖命,这傻事儿谁干?

叶志超只看得手足冰凉,转了半天***。还在强自镇定。动脑筋想办法的时候儿。各处急报又接二连三的送了过来。

沿黄海道另一路前进的奉军,沿江原道前进的盛军一部。都碰上了大同小异的乱局,营地被冲。前进被骚扰,委任的朝鲜大小官吏被驱逐被杀。到处都是流亡旧党发出地文告,还有东学党余孽借机生事,粮食无处征发,道路不畅,天寒地冻。在黄海道当面,甚至还接触到了禁卫军一部!他们横在要道上面,声言负有平叛责任,而淮军没有咨会他们,没得到上司命令,大乱期间,不敢让淮军通过防地…………

问起杨大人传旨消息,竟然没有一个人说知道这事儿!只是说朝鲜遍地皆反,禁卫军四处扑杀,谁也知道杨大人他们下落?

一天的坏消息收下来,叶志超已经是呆若木鸡。

怎么办?将盛军调上去,开打?他有八成可以肯定,是徐一凡搞的鬼。但是他怎么又有这么大本事,将朝鲜人也煽动起来跟着闹事?朝鲜人一起,他坐镇平乱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推说乱事未靖,文报不畅,就和朝廷北洋有一阵子官司打了!

杨士骧呢?难道给徐一凡害了,他真的想和北洋扯破脸,和朝廷对着干?现在盛军能调上去么?饷在哪里?军火在哪里?名义在哪里?人家是在平乱!

种种念头纷至沓来,到了最后叶志超脑袋都大了。只知道一件事情,这件差使,他算是办砸了!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儿,只能上交,责任四下推卸,也是官场妙方。叶志超不知道呆坐了多久,才猛的跳起来:“叫师爷来!我要给中堂起稿子!徐一凡真***是个扫把星!”

~~~~~~~~~~~~~~~~~~~~~~~~~~~~~~~~~~~~~~~~~~~

雪地当中突然一动,就看见一个脸上身上,包裹得严严实实地盛军士兵悄悄地摸了出来,看看对面没有动静。注意力就全集中在被大雪掩盖的一匹死马身上,他一边天老爷地菩萨的祈祷了半晌,一边摸出匕首,拨开雪块,跟砍铁块一样地拼命砍着一条马腿。

在被严密封锁住的谷口对面,已经层层叠叠的树起了鹿,掘开加深的战壕外面,翻出来的黑色冻土分外的醒目。在对面绵延的战壕当中,看不见人影,只看见一道道炊烟袅袅升起。一股土豆熬牛肉的香味飘过来,刺激得那盛军士兵发疯一样凿砍着那冰冻的马腿。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砍下两条,掉头撒丫子就跑,在雪地上踩出一道深深的痕迹,跑得太急,呼出的白气就笼罩在他头上,像是冒烟了一样。

对面战壕里面,一个白毛巾裹着头脸的禁卫军士兵默默的撤下了架在隐蔽处的步枪,并没有开火。因为这小子只是来觅口吃的,不是想逃出去,积点阴德,放他走得了。

一个弟兄将他的金属饭盒带过来了,南洋生产的好玩意儿,外形像个望远镜盒子,还有棉套包着饱暖。这些配套的装具,对面的淮军多咱时候有过啊!

那弟兄笑问:“怎么,又放生了?”

士兵打开饭盒。看着半饭盒烧得烂烂,冒着热气儿的土豆牛肉:“都快饿疯冻死地一帮家伙,反正命令就只要围着,打死那么多人做什么?都是自己一国的,命令是命令,良心是良心。”

“咳,里面还有一个道台!据说是李中堂……李鸿章的心腹,我瞧着。咱们大人这次是铁心和北洋掰了!欺负人也太过界了。哪带这样儿的?看着吧。和北洋有官司打!”

嘴碎一些的是个庆军出身的老兵,默默吃着饭的是华北招募来的新兵。他瞅了对方一眼:“当心军棍!咱们地天职就是服从……扯那些做什么?不关咱们地事儿!”

~~~~~~~~~~~~~~~~~~~~~~~~~~~~~~~~~~~~~~~~~~

那还不知道自己拣了一条命地盛军士兵冲回谷道里面,早等着他的兄弟们就是一阵低低的欢呼。谷道里面一片狼籍,能够得着的树全部砍了下来,连杨士骧的马车板子都给劈了,生火的痕迹一处又一处,都是用来取暖的。眼看着这点柴也快用光了。取暖也不敢了,只留着一点烧水烧饭填肚子要紧。

大雪将这谷道盖得满满地,有些地方高出来一块,还能看出盖着的人马痕迹,都是早死了的。十几匹死马已经拖了出来,割得干干净净。那些好命还活着的盛军已然没有了编制,各自解体,分成一小拨一小拨的各自聚居在一块儿。互相如临大敌一般的守卫着各自不多的食物和柴禾。

这已经是被围困的第十天了。每个人仿佛都处在寒冰地狱当中。到处都是高一声儿低一声儿地咳嗽。那是些冻病地人,丢在一旁,也没什么人照料。有同乡的在,偶尔还给块干粮,递碗热水。

那抢马肉士兵所在的小团体,已经在架锅烧雪水,大块地马肉丢进去,加上干粮泡泡,就是上好的一餐。香味飘起来,人人瞧着眼热,守着锅的士兵们,手上已经抓着了武器,虎视眈眈的盯着周围。

杨士骧和叶忠君俩人在一处,躲在一个树根底下,披着挂着,能上身的东西全裹起来了,清鼻涕长流的看着人家开饭。

两人的官位威权,在这个天寒地冻被困十天的时候儿,已经没了什么用场。叶忠君吞了一口口水,喃喃道:“那些人是我亲兵,能分一点儿过来吧?”

今儿他祈祷灵验了,等马肉熟了。今儿分量不少,士兵们犹豫一

是给叶忠君送来一份。叶忠君眼睛都直了,身边杨水。叶副将犹豫一下,还是分了杨翰林一点儿。当时杨士骧那个感激模样,简直描画不出。

两人好一阵狼吞虎咽,几个杨士骧的家人都饿脱形了,要望主子这儿凑。他们在包围中境遇最惨,人人讨厌,别说吃的,不挨打就算不错了。这么一过来,连杨士骧都一边吃一边踹他们,接着又给几个士兵扔远了。

东西下肚,两人有了一点活气。叶忠君长叹一声:“要不是那日纷乱,马跑了大半,咱们现在多半还有吃的…………只是烧的快没了…………杨大人,您说是徐一凡搞的鬼,他怎么这么大的胆子?为什么不干脆崩了咱们,一了百了,这活罪,到底要受到什么时候儿?”

现在杨士骧和他是患难的交情,语气也不在那么高高在上:“叶大人,徐一凡在等整个北朝鲜乱起来!”

他呆呆的看着远处,语调更是有气无力:“……伏击我们的人,说的是朝鲜话。就是要把这事儿望朝鲜人身上推。虽然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可这脸就看谁来扯破了。朝廷扯破,就得马上剿了他…………才签了中日天津续备条约,还架得住再剿一个朝廷的钦差大臣?如果钦差大臣都作乱了,这朝廷的脸面又放到哪里?

既然他能伏击我杨士骧,就知道淮军跟着推进的计划。怎么阻挡?无非还是捏个朝鲜作乱的由头,他要平乱,他有责任,各种手段就有余地施展了…………我只是不明白,他这样能熬过下台之难一时,还能扛得住一世?现在下台,还不失富家翁,中堂再没有要他死的心思……这么一闹,眼前危机是过去了。可朝廷和北洋上下,从此就和他是不死不休!他能等来什么?他为什么非要争取在台上多赖一会儿时间呢?借着平乱的由头,文报往来,最多不过多拖大半年——了不起一年地时间吧。一万人想造反,那是屁话。他一扯旗,底下人就散光。不造反,还得乖乖下台,朝廷应对他。就不是下台了事了!

…………他到底想做什么呢?”

听到徐一凡想造反的话。叶忠君早就面如土色。杨士骧听见他牙齿格格发抖。转头过来居然还笑得出来,拍了拍叶忠君肩膀:“老叶,徐一凡不敢杀我…………杀了我,他这转的戏也不好演了。这样侮辱到中堂,中堂哪怕决裂也不会和他干休!那他就是突破底线了…………他也就是围着我,等全盘布置完毕,他有充足理由了。然后再过来没事儿人一样当好人…………这个人…………”

杨士骧沉吟了一下。最后咬牙下了一个结论:“是曹操!”

~~~~~~~~~~~~~~~~~~~~~~~~~~~~~~~~~~~~~~~~~~

徐一凡早就到了离杨士骧不远的地方,这个时候,他正在暖暖的中军大帐当中,一边烤火,一边看着各处回报的消息。

对于主持这里的袁世凯,他自然是予以嘉勉。当即委了一个差使,新的总参谋部成立,他就是情报处地首领。他保他一个道台前程!姜子鸣和朝鲜人负责地骚乱北朝地行动。现在就由他居间调遣。

各处的消息一一回报过来,姜子鸣和南允容动作很快,已经分散到北朝和南朝交界两道。自从徐一凡进驻朝鲜以来。这里无政府久矣,先是旗人筹饷委员那帮大爷们糟践,汉城中央不敢过问,原来地方官跑的跑,走的走,要不就只能听徐一凡大营的话,接着就是汉城变乱,旧党下台,不少属于旧党的地方官,也被朴泳孝免职。但是汉城还是管不到这里!这片地带,近乎空白。不少在平壤大同江一带起事而败的东学党,都流散到这里。反正徐一凡也只是守着大同江基地,懒得管他们。

姜子鸣和南允容一到,本来地方上已经是旧党经营了不少年,多有根基。南朝不过是淮军帮着朴泳孝镇着,政令才可以通行。北朝鲜这一带,打出故大院君,故南大将军地旗号,还当真有不少人望风景从!加上东学党余孽趁机起事,这两道烽烟,一下就弥漫得不可收拾。姜子鸣的马贼作为骨干协助这些朝鲜棒子骚扰缓缓前进,士气不振的淮军,真是让他们寸进都难!

李云纵坐镇平壤,也调出了一队队的禁卫军,守在各处要道,作为另一重防范的手段。

殚精竭虑,这个局终于布出来了…………

徐一凡看着手中一叠叠文报,神情似笑非笑。恭谨的在底下等候着的袁世凯,更是大气儿也不敢出一口。

袁世凯自问,他再狠,也不过想着的是劫杀杨士骧地主意,到时候装什么也不知道。没想到徐一凡更狠,居然要祸乱全朝来保住他地权位!这种气量格局,让他不能不服气。在徐一凡面前,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寒意。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见徐一凡轻轻问道:“莲房兄…………没有死吧?”

袁世凯也低声回话:“每日斥候都有观察,杨大人还活着呢…………”

徐一凡淡淡一笑:“走吧,该去见莲房老哥了!天津一别,我还真是想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